查看原文
其他

“好校长”需要扮演的四个角色——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改进实践

褚宏启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好校长”需要扮演的四个角色

作者|裘建浩

来源|校长会


作者:裘建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


时代在变幻,教育在迭代,“好校长”的定义也应当与时俱进。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指出,“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裘建浩指出,“领导”和“管理”是有区别的。前者可以开创有用的变革,即确定未来愿景,并为实现此愿景而制定变革战略;后者可以创造有序的结果,即建立实现预期结果的详细步骤和时间表,并按需分配资源。“双剑合璧”,从而使事情高效运转。



这两种能力各有侧重点,一般来说,新建校或走下坡路的学校,应当侧重于“领导”;正在稳定发展的学校,应当侧重于“管理”。


《专业标准》还详细说明了校长的六项专业职责: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


裘建浩认为,六项专业职责明确了校长专业发展的要求与方向,充分体现倡导教育家办学的基本要求,并为校长的工作岗位明确了具体目标。


那么,好校长应该是什么样的?裘建浩分享了他心目中的标准:好校长,应该是学校发展的规划者,教师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成长的守望者,和谐关系的调适者。


第一、做学校发展的规划者,提炼教育哲学,领航学校发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裘建浩认为,校长的教育智慧首先体现在学校教育哲学上,这是学校的灵魂,领航学校的发展方向。


什么是教育哲学?美国教育学者斯宾塞·马克西指出,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或共同体整体看待自身的一种方式。校长想要建立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哲学,需要在四个方面上下功夫:


一是明确学校使命。学校的重要使命是关注教育与生活的意义,校长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基点上思考:学校为谁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拥有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


二是建立学校发展愿景。好的愿景,要经得起需求和可行性检验。其中需求是指一个愿景中描述的未来状况,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利益相关方的需要;可行性则表现在战略上,最终达到理想状态在现实的可能性。


三是确立学校育人目标。育人目标是学校使命和发展定位的具体化。好的育人目标,需要贯彻教育方针,完成发展教育要求;追求学生的共性发展,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追求个性发展,各美其美、参差多态。


四是树立学校价值观。从教育的立场出发,体现鲜明的教育性;从社会的立场出发,体现鲜明的公共性;从未来的立场出发,体现其积极的引导性和超越性。


那么,校长在实际操刀中,应当如何提炼教育哲学?裘建浩认为,要遵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原则,发挥校长引领作用,开展顶层设计,学校共同体成员充分讨论,形成共同教育智慧。



第二、做教师发展的促进者,读懂教师、培养教师,是校长的永久课题


教师对于学校来说有多重要?人民教育家于漪说:“教师是学校的‘四梁八柱’,校长的最大本事就是培养好教师。”而《专业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


校长该怎样引领教师发展?裘建浩认为,首先要懂教师、识教师,包括了解教师的学习经历、工作履历,知晓教师的个性特点、成长需求,洞悉教师的发展潜质、目标追求;熟悉教师的工作学习情况,发现工作亮点,知晓教学风格,提供方向指导。


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校长的永久课题。校长要能帮助教师扬长避短,明确职业目标;做到不离校不离教,回归课堂、聚焦课堂;坚持听课、评课,善于利用观察与反馈;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各类平台等等。


其中,高效的观察与反馈尤其重要,其首要目标不是为了品评教师的素养,而是为了寻找出更有效的教师培训方法,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校长可以带头建立一个高效的观察与反馈系统,预先安排观察,确定关键步骤,高效反馈,直接问责。



第三、做学生成长的守望者,做教育,就要允许孩子犯错


何谓成长的守望者?裘建浩认为,学校教育学生,既要适时教导,又要给予自由,处于“管”与“不管”之间,这就是“守望”。


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从长远的、终身发展的立场上去培养学生,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和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


那么,怎样才能当好“守望者”,为学生的长远发展铺垫底色?裘建浩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提供了一些建议。比如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高度重视起始年级、起始学科学生习惯养成的战略作用,梳理不同年级应该强化的不同习惯,逐一落实,力图让学生受益终身。


裘建浩还坚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在学校里,孩子犯错误的成本最低,在这里犯过的错误得到了纠正,将来到社会上能避免重蹈覆辙。


如何为学生建立一个“犯错误的试炼场”?裘建浩认为可以从三大方面着手:一是从制度入手,建立“问题清单”机制;二是防止过度管理;三是转变德育范式,从“范本”转向“人本”,从“教导、训导、遵从”的方式转变为“指导、辅导、尊重”。


 

第四、做和谐关系的调适者,调动各界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在当下高度“互联”的时代,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不是单独的个体。在过去,校长往往只关注学校内部的管理;而如今,校长要学会调适外部环境,处理好学校与家长、社区、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及教育科研机构的关系。


面对家长:针对沟通渠道单一、主体地位不平等的现状,校长可以积极建立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渠道,比如设立校园开放周、家长接待日,设置教育议事会、家长学校(家长论坛)等。


面对社区:校长可以积极地将社区资源融入教育过程,引导师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让社区参与学校教育全过程以及内部管理,争取并合理运用社区的资源支持。而学校也要成为社区的生活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面向社区开放学校各类资源。


面对新闻媒体:校长应当与之建立长期友好、互信互利的和谐关系,包括创造良好舆论环境,树立正面形象,接受广泛监督,搭建与公众沟通桥梁等等。


面对政府部门:校长应当做到主动合作,健全沟通机制,除了公事联系以外,也要加强非正式联系。


面对教育科研机构:校长可以利用教育科研机构的人才资源、平台资源和研究资源,深化在促进重大课题项目研究、教师培训与学术交流、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转型、科研转化科普等方面的合作。


新教育实验的校长角色——行走大地的思想者

林忠玲:他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

朱雪晴:让每一颗星星在银河中闪光

.......


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改进实践
作者|李雯  
来源|名校长工作室

面对永远有改进空间的实践和总是在变革的时代,学校改进就是寻找学校的发展之路。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之中,每所学校都面临着学校改进的挑战和压力,每所学校都有通过改进实践寻求学校发展空间的需求。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如何引导学校改进实践,既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体现,也直接关乎学校改进的实施和成效。学校改进实践是一个从发生、发展到完成的过程,有必要从把握学校改进实践的起点、育人目标、生长点和支撑点等几个方面,系统论述校长如何引领学校变革。要把握了学校改进实践的过程,掌控学校改进实践的全局,校长要关注几个重要的节点。


第一、明确学校改进实践的起点
 
学校改进实践的起点是学校办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如何把握好这个起点?一是要立足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现状;二是要聚焦自己学校办学的现实问题;三是要掌握科学分析问题的思维工具。
 
(一)立足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现状是学校改进实践的现实背景和真实土壤,立足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现状,能够为学校改进实践确定真实的坐标系。如何立足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现状?一是从全国层面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二是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2018年7月2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我国的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归纳出十点结论:一是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二是学生学业表现良好,综合应用能力相对薄弱;三是学生心肺功能、速度素质达标率较高,但肥胖、近视和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四是学生演唱表现较好,但音乐听辨能力与赏析能力、美术基础知识与赏析能力均有待提高;五是学生家庭作业时间过长,参加校外学业类辅导班比例较高,学习压力较大;六是学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高,但部分课程的课时设置和内容安排欠合理;七是教师受学生喜欢程度高,但部分教师探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八是学校教学资源配备较为充足,但资源使用率有待提高;九是学校文化氛围浓厚,育人环境较好;十是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在亲子沟通、教育方式上有待改进。与此同时,《报告》也指出,当前义务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特别是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美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相对缺乏、课业负担偏重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参加PISA测试,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中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素养表现,为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状况提供了重要参考。就2018年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与浙江省四省(市)学生参加PISA测试成绩而言,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素养方面表现卓越,在教育公平方面成效显著,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首先,四省(市)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素养领域的平均成绩达到基础水平及以上的、高水平学生占比等多个领域,均位居首位或者国际前列。同时,测试发现,学生素养表现卓越,源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家庭支持等多层面因素的有力支撑。其次,我国基础教育公平有所改善,但仍有待提高。一是在促进学生突破家庭背景束缚、获得更为平等的发展方面仍需努力;二是校际均衡程度仍显不足,需要着力改善;三是城乡均衡程度有所提高,但师资差异仍需关注。测试结果同时也显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存在一些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师资短缺问题较为严重;二是学生课业负担重;三是学生幸福感偏低。

海门新教育小学:怎一个美字了得!

王晓莉:一所学校,如何以共读抵达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詹大年 :真真切切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生命里的需求


(二)聚焦自己学校办学的现实问题
 
学校改进实践就是切实解决办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的过程。要开展学校改进实践,首先必须思考、发现和明确学校办学实践中的真正问题。从一定角度讲,看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分析学校办学实践中真正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感性地分析问题,就是梳理与问题相关的教育实践现象,及明确问题在学校工作中的外在表现和实际影响;二是理性分析问题,就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多种原因,明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精准确定和科学分析学校办学的现实问题,不能只靠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而是要让教职工普遍参与其中。
 
(三)掌握科学分析问题的思维工具
 
校长解决学校问题的质量取决于分析问题的质量,体现在分析问题的系统程度和深入程度上。要高质量地分析问题,必须要有科学分析问题的思维工具。学校界常用的思维工具有SWOT分析、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GROW分析、魔鬼辩护术和整合思维等方式。
 
SWOT分析,能够分别从优势因素、劣势因素、发展机会和潜在威胁四个方面,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问题。
头脑风暴,首先要汇总参与人员的多样化观点,然后在相互评论和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梳理其中解决问题的最有价值的观点,最后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
 
六顶思考帽,是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首先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分析问题,然后再把思考产出归纳总结起来。
 
GROW分析,为人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理性逻辑框架,分别从目标(Goal)、现实(Reality)、选择(Options)、决断(Will)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分析。
 
魔鬼辩护术,是一种提高决策质量的技术。它是指当决策方案初步形成时,由一名或者多名组织成员担任“魔鬼辩护士”的角色,对决策方案提出各种质疑和反对意见。如果决策方案能够经得住“魔鬼辩护士”的详细审查,那就证明这个方案是经得住推敲的。反之,决策制定者就要重视“魔鬼辩护士”提出的质疑和意见,并修正决策方案。
 
整合思维,是一种综合分析、辨异求同的思维活动。它是指在面对相互冲突,甚至对立的观点和方案时,不是简单地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能够跳出常规的思维框架和路径,进行建设性的思考,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设想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设想的集中、综合、比较、分析,从而判断、选择出最有价值的方案的思维过程。
 
第二、坚守学校改进实践的育人目标
 
学校改进的终点是学校的育人目标,或者说是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思考育人目标有三个视角:一是政策视角;二是研究视角;三是国际视角。明确和明晰学校的育人目标,需要把政策视角、研究视角和国际视角有机结合起来。
 
(一)政策视角
 
我国的教育政策对于育人目标有明确的规定,这既是教育实践的依据,也是教育实践的方向。从政策视角对标育人目标,思考学校改进实践的终点,对于明确学校改进的正确方向非常重要。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培养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4个关键能力。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即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下功夫”,同时明确提出要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校长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大政方针,才能正确引领全体师生,改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二)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就是研究者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研究视角立足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探讨育人目标。从研究视角审视育人目标,思考学校改进实践的终点,能够帮助学校管理者以学术理性的视角,把握学校改进的终极追求。
 
研究视角,既包括教育学研究视角,也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和未来学等其他学科的视角。学校改进实践最终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学校到底要追求什么样的学生成长?著名教育家怀特海在其经典著作《教育的目的》中提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他指出“教育的全部目的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怀特海的这一论述,深刻地描述了教育的最终价值取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前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在未来的社会发挥作用、建功立业。当前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未来社会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者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否能够以未来眼光和视野谋划当下的教育。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在其畅销书《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中指出,未来社会需要具备“高概念能力”和“高感性能力”的“全新思维型人才”,具体表现为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6大必备能力。

(三)国际视角
 
国际视角就是基于国际比较和全球视野来思考和确定学校育人目标,并以此来确定学校改进实践的努力方向和最终落脚点。国际视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和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育人目标的价值取向和具体内涵;二是了解和借鉴国际组织、国际机构育人目标的价值取向和具体内涵。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育人目标的设定,并且非常重视随时代变革来调整育人目标的内容和要素。进入21世纪后,美国率先提出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旨在“让年轻人在21世纪成为成功的个体、公民和劳动者而做好准备”。正如美国前教育部长理查德·莱利所言:“当前,我们帮助学生为从事尚未出现的工作做好准备,为运用迄今尚未问世的技术做好准备,以便能解决那些我们现在甚至还不知道是问题的问题。”美国围绕核心学科和21世纪教育主题,着力培养学生的3个类别及7项技能。第一类,是学习与创新技能。具体包括3项技能:一是评判性思维;二是创造与革新;三是协作、团队和领导。第二类,是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具体包括两项技能:一是交流、信息与媒体素养;二是计算机与IT素养。第三类,是生活、职业技能。具体包括两项技能:一是跨文化理解;二是职业、学习的自主性。
 
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世界经合组织非常关注教育领域的育人目标设定。2017年12月12日,经合组织正式发布《PISA全球素养框架》。该框架所包含的内容也是PISA2018测试的基础。全球素养,指青少年能够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能够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以及具备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具体包括价值观、态度、技能和知识等要素。另外,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也从领域素养和通用素养两个方面提出了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

第三、找到学校改进实践的生长点
 
学校改进实践就是要切实解决学校办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和决定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在以往的办学实践中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学校如何来解决以往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要寻找,或者获得学校改进实践的生长点,并借助生长点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学校改进的生长点,是在学校发展进程中获得和产生的新力量、新资源。
 
(一)以教育教学思想的更新,促进学校创新发展
 
教育教学思想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以教育教学思想更新为生长点推进学校改进,就是以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学校现实情况的前沿教育理论和规律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变革与创新,从而促进学校发展。教育教学思想的更新既可以从学校外部引进,也可以从学校内部产生。这种学校改进实践的优点在于,能够带来彻底和根本性的变革,学校改进成效突出;其缺点在于,操作复杂、难度大、时间长,同时需要学校文化、管理制度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配合和支持。
 
从学校办学实践的成功案例来看,以外部引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更新为生长点的学校改进成功案例包括: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探索、多元智能教学实践探索和新基础教育实践探索等。以学校内部创造的教育教学思想更新为生长点的学校改进成功案例非常多。比如,北京实验二小的李烈校长基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以爱育爱”为主旋律,关注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办学思想,她还对这一办学思想进行了细致解读,并把它融入和落实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从而带动了学校的整体变革和全面发展。
 
(二)以管理思想的更新,激发学校发展活力
 
学校管理是学校办学实践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管理思想对学校管理实践有重要影响作用。以管理思想更新为生长点推进学校改进,就是以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学校现实情况的前沿管理理论和规律来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实践,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从而促进学校发展。管理思想更新既可以从学校外部引进,也可以从学校内部产生。这种学校改进实践的优点在于,容易实施、操作性强;其缺点在于,是间接改进、见效慢,对学校教育教学现状依赖性强,需要其他因素的配合和支持
 
从学校办学实践的成功案例来看,外部引进的管理思想更新为生长点的学校改进成功案例非常多,包括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应用、组织发展规划理论的应用、组织效能理论的应用和ISO9000管理标准的应用等。以学校内部创造的管理思想更新为生长点的学校改进成功案例也不少。比如,北京广渠门中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校组织机构的变革,撤销学校组织中传统的教务处、政教处和总务处,设立课程部、学生部和资源部,每个部下面又设3个中心,紧紧围绕学生在学校的活动和发展设立管理职能机构,大大激发了学校的管理活力,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变革与发展。
 
(三)以实践研究,探索学校自主发展之路
 
学校教育实践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学校教育实践也是不断发现和发展教育规律的过程。以实践研究为生长点推进学校改进,就是学校在办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开展校本研究,通过研究运用教育规律、发现教育规律、发展教育规律,不断探索学校自主发展之路。这种学校改进实践研究,是学校自主探索和外部借鉴相结合的产物。其优点在于符合教育规律,能够将教育认知有效地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对学校发展的影响直接而深远;其缺点是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求高,起步阶段难度大。
 
从学校办学实践的成功案例来看,以实践研究为生长点的学校改进成功案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在学校办学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依托重要研究项目的深度推进来明确学校发展之路,并付诸实践探索,如清华附小,近年来一直围绕“成志教育”研究,探索学校办学实践的综合改革,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其成果“成志教育:小学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于2018年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是在学校办学实践中获得专业支持,建立学习、研究和实践共同体,如近些年来北京教育学院面向北京乡村学校和城区普通学校启动了以3年为周期的“协同创新学校计划”研修项目,该计划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围绕学校办学和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坚持教育专家“送教入校”,“把培训课堂建到学校”,开展市区学校与乡村学校紧密联动的合作式研修,大力促进了北京乡村学校和城区普通学校的发展。
 
(四)以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21世纪是信息世纪,信息技术应用及其产生的赋能效应,对组织运行产生了或正在产生着重要影响,同样,也能够撬动学校改进的新突破。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生长点推进学校改进,就是运用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学校现实情况的先进信息技术,来丰富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效益,拓展学校发展空间。这种学校改进实践方式,重在从学校外部引进并科学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其优点在于,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和趋势,改进实践推进速度快;其缺点在于,约束条件多、影响因素多、成本高、风险大,对学校教育教学相关因素依赖性强,依赖于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从学校办学实践层面来看,以信息技术应用拓展学校发展空间的实践探索包括:电化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翻转课堂、IPAD教学、教育云、智慧教育等。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生长点,推动学校改进实践,并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其迭代,为教师赋能,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活力。

第四、强化学校改进实践的支撑点
 
学校改进是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如何保证从起点到终点的顺利运行和有效推进?在学校改进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有支撑点,确保学校改进有强劲的动力、充分的条件和科学的实施。学校改进实践的支撑点包括纵向进程和横向要素两个方面。
 
(一)以终为始,推进纵向实施进程
 
以终为始推进纵向实施进程,就是按照输入—内化—实践—输出的环节和过程,有序推进学校改进实践。输入环节要实现学校改进新资源、新力量的获得和产生,并以此推动学校改进的成功启动。有效的学校改进需要什么样的输入?主要包括习得新认知、运用新技术、得到新资源和获准新政策等。内化环节就是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把输入的新资源和新力量与学校原有的资源和力量整合,形成资源的升级和力量的飞越,并以此推进学校改进的顺利发展。如何实现内化?主要包括潜心研究、比较异同、促进新旧融通。实践就是按照既定的学校改进方案,有序推进学校改进向纵深发展,并完成学校改进的全过程。实践环节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以既定改进方案为依据;二是开展锐意创新探索。输出环节就是在学校改进过程完成之后,总结提炼学校改进实践的鲜活经验,面向其他学校分享交流,从而带动其他学校发展。
 
(二)始终如一,把握横向关键要素
 
始终如一地把握横向关键要素,就是要立足学校改进的起点、面向学校改进的终点、借助学校改进的生长点,细致梳理和把握影响与决定学校改进实践及其成效的相关因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共同发力,从整体上促进学校改进实践的顺畅进行。
 
有效的学校改进,需要把握哪些要素?一是强化改革意识。校长要深刻理解学校改进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并且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改进实践。二是明确工作职责。校长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边界,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同时也要让学校领导班子、管理团队和每个教职员工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校长还要发展高质量的上下级关系,同时赢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教职员工的追随与同行。三是注重系统推进。校长要兼顾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两个领域,整合行政和业务两种手段,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层面,要按照轻重缓急推进不同层面的工作。四是整合资源。校长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与力量,校内注重团结和协作,校外注重拓展和联合,加强学习和借鉴,注重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优质学校的创新实践中汲取鲜活经验,不断引领学校改进实践的发展。五是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校长要在实践探索中提升自己的才干,弥补自己的软肋,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品质。六是持续推进办学实践的微创新,始终保持小步快走的发展态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李庆明:做根“会思想的芦苇”不容易——一个校长的哲学阅读档案

窦桂梅:校长的职责,就是努力把教师的成长当做最高的荣誉

新时代校长应该具备什么“家底”?

林忠玲:当校长遇上德鲁克——十八种“负激励”,你常见的有几种?
肖川:新学期,做一个更好的校长
李迅:“双减”背景下校长应有新的特质——校长的新“三公”形象
向荣贵:用行动引领校长和师生共读
深圳这位校长的演讲火了!落实“双减”,他把作业和考试变了样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