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荣宜:家校携手,共育芬芳——芳草地新父母学校建设侧记

李荣宜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家校携手,共育芬芳
——新沂市芳草地小学
新父母学校建设侧记
作者|李荣宜
新沂市芳草地小学校长

题记:现实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导致人们心浮气躁,逐渐丢失了对大自然的“超链接”能力,总会把一些不安和焦虑体现在家庭中,加持到孩子身上。本来,家长更应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幸福,而事实恰恰相反,更多的家长仅仅片面关注孩子眼下的分数与成绩,罔顾其身心和谐与精神状态,长此以往,渐渐导致孩子的发展“营养失衡”。有人说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学生,而是教育家长懂得基本的教育常识。国家实施的“双减”政策意在减轻教师主导下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它的顺利实施要以筑牢家庭教育的培根地位为基础,舍此别无他途。


新沂市芳草地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市直学校。建校伊始,师生、家长来自四面八方,最需要的就是磨合与融入。学校提出“做一株芬芳的小草”办学理念,在行动中诠释了不同教育主体(包括家长)的“芬芳”标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宗旨,也是我们实施家校合作共育的根本朝向。基于新教育的“家校合作共育”理念,我校着眼于孩子、父母和教师共同成长,通过成立“新父母学校”,激活各方面的发展因子,优化了教育生态,让师生、学校、家庭逐渐成为了和谐相振的共同体。

一、新父母学校课程:筑牢家校共育基础

在新父母学校的建设中,常规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我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各年龄段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借力并开设了“最适合”家长的课程,解答了家长的家庭教育难题,收到良好效果。我校家长学校课程内容丰富,分年级开展,并引导孩子评价家长。

一是借力《家长大讲堂》。家长学校属于业余教育,家长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在安排的频率、时间和每次占用家长的时间长短上都要考虑家长是否方便。新沂市的《家长大讲堂》(含“家长微课堂”)栏目闻名全国,因为每一期都由市内的骨干教师精心打造,都致力于解决当前的教育热点问题,所以我校一直将其作为家长培训的重要课程资源,在家长培训时相机播放。同时,我校也参与其中,录制了《为孩子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引导孩子管理情绪》两期节目,直接参与的家长和教师近200人次。参与过程提升了家长的教育认知,有效解决了家长培训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二是推出自创课程。家长学校要解决很多当下的热点、难点教育问题,为此我们开发了自己的“适性课程”,就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征集各年龄段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开设的“最适合”家长的课程。每年新生入学之初,开设新生家长课程班,发放《幼小衔接家长手册》;学生六年级毕业时,专门举办毕业生家长课程班,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重点作“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等讲座……学校的公众号专门设置“家校共育”栏目,也是学校面向家庭宣传的主要窗口。比如针对近期有许多家长疏于对孩子陪伴,推出专题片《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专题片中既有学校推荐的文字简介,又嵌入近20分钟的短视频,链接了家庭教育专家李玫瑾老师的视频讲座,这样的宣传既有理论高度又很接地气,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三是校长发挥关键作用。校长是最关键的家长学校教育资源。校长是新父母学校的校长,更要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家校共建话语体系。每当有一些重大的家校活动,校长直接传达学校的家校共育理念,效果会更好。每学期期中,我校总会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校通过群直播方式先举行校级家长会,每当这时,校长均会精心准备、动情言说。同时,校长把自己的号码公示在校门外,公示在家长群里,随时倾听家长的心声,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每学期,学校通过“六个一”活动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家长来校听一次课,让家长委员会成员、班级家长代表在“家长开放周”全程参与班级教学活动;二是家长参与一次孩子们的课间活动,让家长回到童年,成为孩子的朋友;三是家长与老师进行一次促膝谈心,全程了解教师的工作,促进家校情感交流;四是家长到操场与学生一起跑操、跳绳,感受运动的快乐;五是家长参加一次集中培训,让家长现身说法“育儿经”;六是家长给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让学校教育规避一些风险,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建言献策、保驾护航。我们通过家长开放日体验活动,一方面接受家长监督,密切了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感知和理解,增强了家长对家校共育的认同感。


二、新父母学校活动:丰富家校互动模式

家校共育的领导者是学校。为了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我校坚持实时把学校的一些特色活动与取得成绩推送给家长,作为回应,家长也经常会把孩子成长的相关信息发到朋友圈。为了维系和优化彼此水乳交融的家校互动关系,我们丰富互动模式,让家庭、学校更密切配合,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1.借力家校共育数字化服务平台提升家长科学教子水平。我校以创建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学校为抓手契机,不断推进项目建设。为了让班主任及时地把讲座收看的通知转发给家长,学校专门建立了“芳草地家校共育平台群”,每一期的讲座通知由学校德育处转发到家校共育平台群中,再由班主任提醒家长按时收看。各个班级家长的收看情况学校及时进行统计,汇总结果纳入学期末的班级考评中。由于学校引导得力,此项工作家长参与积极性很高,比如四(2)班王皓阳的妈妈、二(1)班陆蓉的妈妈听了讲座后立即行动,与孩子达成“要学就紧张积极,要玩就痛痛快快”的约定,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进步非常明显;四(4)班伍擎宇的妈妈看过讲座后,不断培养发掘孩子的运动才能,让长处更长,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


2.借助钉钉直播实现共育常态化。利用钉钉的“线上课堂”、“群直播”等功能模式,可以非常方便,有选择性地对全部或部分班级进行直播。并且直播中可以采用快速回复、连麦等方式进行有效互动。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就可以实现专业级的直播,操作简单,可长可短,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白天晚上均可进行。在疫情期间,我校派出专门的工作小组对家长进行培训,借助这些成熟的技术功能,我校举行了数场有针对性的家长培训活动。每次家长开放日期间,学校也会使用此功能向各班直播会议。

3.借助电子阅读存折打造书香校园。电子阅读存折是书香校园、亲子共读的重要抓手。孩子每读完一本书,只要在家长的手机上打开钉钉,把所读的书名和页数登记一下即可,如果有好的批注或读后感也可拍照上传。电子阅读存折根据孩子的读书本数和页数,自动生成“阅读小秀才、阅读小举人、阅读小进士、阅读小探花、阅读小榜眼、阅读小状元”6个等级。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很自然地关注孩子的读书情况。学校每个月都会根据学生读书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给家长。


家校互动中,我校坚持凡事自愿的原则,凡事都让家长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自主选择、决定。如定做校服,家长不愿定的,孩子在重要活动时穿颜色款式相似的衣服就可以;在订阅报刊杂志时,学校对各班全部进行了数量和金额上的限定;学校的课后服务,采用“分层走班,文体兼修”的方式,为家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处处都彰显着学校管理的人文情怀,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良好用心。家长和教师是教育同盟军,是命运共同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好教育的模样,就开始于当下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三、新父母学校评价:创新亲子共评机制

信息时代的教育评价,是学校与家庭都不得不正视的,无论自身是否情愿都将被迫进行的必然选择。只有创新亲子共评机制、倡导多主体评价,才能够正常促进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新父母学校建设中,我校赋予学校给予孩子随时评价家长的权利,并且根据家长在教育上的表现,在与老师合议之后,评出一定的分数,在另一层面评估家长的教育能力。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2019年11月,我校在“钉钉”平台上正式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系统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单”是芳草地小学依托“钉钉”办公软件上的第三方低代码软件平台,自主研发的特色项目。以家长、孩子和老师交互、动态评价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报告单主体由“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30个评价发展点组成,每个评价点既是学校工作的着力点,又是学生发展的关键点。报告单包含图片等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是学生每学期重要的成长档案,学校将永久保存。最好的教育来自父母,最公正的评价来自孩子。 

实时开展亲子评价。我校积极引导孩子不去简单地对父母的行为做出“好”或“坏”的评价,而是描述父母工作的细节,用欣赏的方式描述事情的过程,评价的过程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人生观教育。比如,在“德育”部分有“做合格小公民”一项,就是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又研发《洒扫应对十好习惯》课程,校长室、德育处、教师、孩子、家长、社会等都在共同关注学生的“公民素养”。无论在校内外,只要孩子在这些方面比之前有明显进步,家长就可以打开手机端,把此项评价改成“优秀”。又如,“智育”中的“养成主动阅读习惯”一项评价点,要求亲子共读,记好“电子阅读存折”,既关注提升学生知识,又关注增近亲子情感;“体育”中有“线上跳绳(踢毽)”项目,目的是联动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体质达标情况;而设置“劳动”相关项目,是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既能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又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更有责任感。

引导关注“五育并举”。“双减”减去了家庭的“第二课堂”作业辅导,但家庭的“培根”教育地位更应加强,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根本任务,家长仍是教育最重要的同盟军。为此,我校以“增值评价”为主线,以“比昨天的自己有明显进步,就是优秀”为核心理念,选取“五育”中最贴切学生当前实际的关键成长点,融合传统的纸质综合素质报告单和个体成长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构建出增值评价体系。每学期,由家长在手机“钉钉”端新建一张报告单,语、数等学科由教师进行评价,其它项目均由亲子共同评价,教师辅助评价。只要孩子近期某个评价点项目有明显进步,家长即可把默认“合格”改选成“良好”或“优秀”,报告单中还可以上传很多图片、照片等信息,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档案。



我校增值评价联动着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学生、管理与活动,统领着大家,能集中融合所有教育资源,让大家处在同一视角,同一平面,通过及时评价、肯定激励等方法,共同关注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它关注评价的起点和过程,综合考察影响父母和子女发展的因素,是一种“绿色教育”理念下的亲子评价机制。它和我校的“芳草文化”交相辉映,相辅相成。

在新父母学校建设过程中,我校始终在思考如何不断创新优化,整合各种有效资源,聚焦“让每株草散发芬芳”理念,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我们相信,推动新父母学校常态化、规范化建设,我校的教育发展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筑好“好家庭梦”,就将为我们的“好教育梦”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朱永新:家庭教育十点心得

夏冬平:研发新父母课程,你我携手同行

韩红勤、吴湘英:家长委员会的运行与管理——德润父母课堂探索

何云峰:新家庭教育实验的区域突破——未来新家庭教育实验的走向

金子翔:籀园,书写新父母学校的故事

陈慧君:在开放、合作中迎来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办好新父母学校,助推高质量发展
赵晶、王丽娟:新父母,智慧爱!——绛县绘本馆、绛县新父母学校行动叙事:以新父母学校引领家长成长,促进家校合作共育
“四千家长进学堂,重新学做新父母”——重构教育关系,共建育人体系
大名县新父母学校纪实——搭建家校共育平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国家11个部门发布《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教育始于家庭,家校合作共育
家校合作是最好的教育——新教育的“新父母学校”和“家校合作委员会”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