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成智:破解大教育:家校共育构筑教育美好生态

杜成智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破解大教育:
家校共育构筑教育美好生态
作者|杜成智
(2022年11月25日)

“我是一个行者,跋山涉水,在教育的路上,我的使命是探索,是发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风景,我用生命去融化,去燃烧,使平凡流逝的岁月充满春光。”

“教育,首先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理性。”

“邗江以教育行者的责任和情怀站在时代发展之巅,高举“幸福教育”大旗,以打造“学在邗江”品牌为目标、以“新家庭教育实验”为抓手,着眼学生成长需求、着力回应社会关切,构建了“政府主导、三方携手、三位一体”的融教育体系,走出一条依靠家校社共育促“双减”落地落实的“邗江路径”。”——杜成智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记得朱主席曾经说过,“我是一个行者,跋山涉水,在教育的路上,我的使命是探索,是发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风景,我用生命去融化,去燃烧,使平凡流逝的岁月充满春光。”这是对一个教育行者的最好注释。邗江以教育行者的责任和情怀站在时代发展之巅,高举“幸福教育”大旗,以打造“学在邗江”品牌为目标、以“新家庭教育实验”为抓手,着眼学生成长需求、着力回应社会关切,构建了“政府主导、三方携手、三位一体”的融教育体系,走出一条依靠家校社共育促“双减”落地落实的“邗江路径”。

一、

坚持理念引领、标准引路,
致力打造新家庭教育“创新高地”。

“双减”以来,我们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重大项目“幸福教育育人模式的区域实践探索”为依托,聚焦“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的“痛点”“堵点”“燃点”问题,加强家校联动,双轮驱动,为推动“双减”落地落实营造发展氛围。一是坚持理念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和《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大力倡导“教育,首先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的育人理念,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功利思想,系统性破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理性。二是坚持标准先行。修订并完善“好父母指南”“家务劳动指南”“好家风指南”,着力构建新家庭教育内容及实施体系,倡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三是坚持成果转化。聚焦新家庭教育“三大系统、六大体系建设”建设,不断总结形成新家庭教育实验的话语表达、实践图景和创新模式,《新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幸福教育育人模式的区域实践探索》《幸福教育故事》《家校共育案例集》等系列丛书即将付梓出版。

二、

坚持专兼结合、上下联合,
致力打造新家庭教育“人才盆地”。

一方面,构建了上下贯通的“三级”指导中心,区级层面,在区教育局专门设立家庭教育科,成立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指导中心,负责进行总体规划、全面指导、过程监督、评价考核;校级层面,建立工作指导站,具体负责本校实验工作的实施,指导家校社联合会、新父母成长学院开展工作;年级(班级)层面,建立“新父母同盟体”,组织家长加强家校合作,共商教育策略,促进孩子共同成长。通过“区-校-年级(班级)”三级梯次推进,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打造了专兼结合的“三支”骨干队伍。大力倡导“人人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个个成为家庭教育践行者”理念,深入实施“十百千万”专业导师孵化行动,不断强化专家指导队伍、种子教师队伍、家长志愿队伍三支队伍建设;通过课题带动、区校联动、工作坊实践、课程开发等方式,推动教师提升学习研修力、培塑家教指导力、拓展课程开发力、增强共建合作力。

三、

坚持“大水漫灌”、“喷灌滴灌”,
致力打造新家庭教育“课程基地”。

我们以“课程建设年”为抓手,加强课程编制与研发。

一是构建“1+X”课程体系。根据“大小课”结合、“线上线下”融合的思路,聚焦“关键期养育”、“家校共育”、“新父母成长”“心理调适”等主题,着力开发供手机阅读传播的十分钟微课程、智慧父母阶梯成长课程、面向特定人群的体验课程以及基于活动基地的参与课程,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提升家长教育培养子女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坚持分类指导、精准培训的原则,以工作坊为载体,针对不同类型家长需求,采取菜单式选择、自主化报名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培训活动,受到家长的欢迎。

二是创新开展“十大品牌”活动。坚持以活动为引领,推进各项实验工作的深入开展。聚焦理论研讨,举行新家庭教育实验周、新家庭教育实验高峰论坛;聚焦家校合作,常态化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聚焦家教家风,和区纪委、区文明办联合推进“好家风进校园”,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寻访’‘建设’‘宣讲’”三大行动;聚焦亲子互动,开展“带着孩子听音乐”“新家庭阅读联盟工程”“请放下手机,让我们在一起”主题教育活动;聚焦特殊儿童,举行“一个孩子的研讨会”、“一个孩子的家庭会议”、“一人一故事”剧场、“一家一课程”。两年以来,共举办个性化专题研讨会300余场,实打实地帮助犯愁的父母解忧、个顶个促进问题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加强微课程资源开发。通过在校园内开辟多处“心灵氧吧”、班级设置“机会椅”、家庭开辟“冷静角”,开发创设多样的幸福教育生活微课程资源,促进亲师子有效沟通,推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变得更美好。

四、

坚持“亲子互动”、“氛围带动”,
致力打造新家庭教育“家风园地”。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家庭来说,带来三个重要变化,即“教育重心回归家庭”、“闲暇时间回归家庭”、“美好生活回归家庭”,为此我们在全区大力倡导和推行“幸福家庭日”建设,强化亲子互动与氛围促动,推动“双减”提升效力。

一是仪式化设计家庭生活。以“更有仪式感、更具生活化、更显人情味”为导向,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共读”“体育运动”“家庭旅行”“劳动家务”“公益活动”等十项“高质量亲子陪伴”项目,不断提升日常生活的体验度、亲子关系的亲密度。

二是物型化营造家庭氛围。按照“五有”(有家庭小书房或阅读角、有共同遵守的好家规家训、有家庭冷静角、有绿化小阳台、有暖心留言板)的思路,强化家庭物型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成长空间和环境。

三是实操化指导家庭实务。以“新父母成长行动计划”为引领,积极践行“爱要大声说出来”“伸出臂膀抱孩子”“放下手机”“召开家庭会议”等好习惯,并加强行动示范和指导,引导家长积极践行“好习惯养育21天”打卡行动,与孩子共成长。通过家风故事、家教案例征集、好家风好家训寻访、同写一封家书等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在活动中互动交流、学习提升、共同成长,不断改善家庭氛围,提升家风家教氛围,让家风、家训、家教的力量如绵绵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我们通过线上方式共襄美好教育,擘画幸福未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契机,立足新起点,放大新格局,谨记“打造家教之城,引领家教改革”的良好夙愿,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汇聚家校合作“向心力”;进一步转变指导服务职能,放大家校共育“引领力”;进一步创新特色活动载体,提升学在邗江“影响力”,与各位同仁一道,携手开创家庭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何云峰:新家庭教育实验的区域突破——未来新家庭教育实验的走向
何云峰|幸福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蓬勃生长——幸福教育邗江宣言


罗发兵:汉滨牵手新教育,安康唱响幸福歌
尹光辉:奔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整体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纪实
伍丹:教育“新”火,点燃乡村振兴之灯
胡清华:携手新教育,实现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刘建林:教育局长如何打造区域教育高地?
特稿|用行动改变区域的教育生态,用坚持创造教育的青山绿水
新教育实验的区域抓手——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