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抒情」抗衡「忘情」:香港人的香港抒情史

2017-02-23 港中大出版社 不激不随


去年年底,我社出版了陳國球教授的新作《香港的抒情史》一書,該書獲評「亞洲週刊2016年度好書」之列。


今天推送的內容是香港青年作家、影評人鄭政恆爲這本書所寫的書評。文章不長,讀起來用不了十分鐘。


我們知道,關注「不激不隨」的朋友們,會專門關注香港的可能不多,關注香港文學的或許更少,但陳教授的這一本書,或許可以成爲你了解香港文學,乃至香港幾代人情感世界的第一本書。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這本書,可以點擊這裏:一部抒情史:無數的香港故事如何說?


內地背景的朋友們聊天,提起香港,都覺得是滋味、人情濃濃的,說到底都是愛啊!



莫失莫忘:陳國球《香港的抒情史》



鄭政恆

經授權轉發自《明報》2016年12月18日刊

 

陳國球是近年最活躍的香港文學研究學者之一,他擔任《香港文學大系1919 - 1949》的總主編,十二卷包括他編選的《評論卷一》,已經全部出版,今後研究1949 年前的香港文學,這套書是擲地有聲的必備參考資料。

 

陳國球的研究興趣並不囿限於香港文學,抒情傳統也是他關心的課題,2013 年出版的《抒情中國論》,以及2014年推出的《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與王德威合編),都是賞心悅目的研究成果。陳國球最新出版的專著《香港的抒情史》,正是將抒情傳統的論述視野,延伸至香港文學,可謂兩個研究範疇的視野融合—— 「抒情中國」以外,也有「香港抒情」,而書名點出的「抒情史」,一方面是進行非線性發展軌迹的梳理,另一方面也顯露陳國球對文學歷史書寫的關懷。

 

《香港的抒情史》是陳國球的香港文學研究文章結集,每一節都包羅了新舊論文,全書分為三輯,一為「走進文學史」,二為「可記來時路?」,三為「申旦抒中情」。「走進文學史」展示最宏觀的文學史架構,以至文學歷史書寫的反思; 「可記來時路?」從評論、選本、教育和思潮等進路,思考文學歷史發展的大小支流,相對上比較微觀; 「申旦抒中情」討論作品文本,最為微觀,但求體察入微。

 


陳國球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及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總監,曾到捷克、美國、加拿大、日本、台灣、中國大陸各地講學,著有《感傷的旅程:在香港讀文學》、《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情迷家國》、《抒情中國論》,合編《文學史》集刊、《抒情之現代性》等多種研究、評論及選集;並擔任十二卷《香港文學大系 1919–1949》總主編,主編《評論卷一》。


中港台三個角度看香港文學史

 

早在九十年代,尤其是九七前後,陳國球主編了文集《中國文學史的省思》也合編了《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為何思考文學史呢?事緣香港進入九七政權移交的過渡期尾聲,中國大陸學者急於「收編香港(文學)」,形成香港被寫入中國文學史的現象,在〈中國文學史中的香港文學—— 「香港」如何「中國」〉中,他翻檢了三部中國當代文學史的香港文學部分,結果當然是大失所望。

 

隔岸的台灣又如何?〈台灣視野下的香港文學〉一文回溯了五十年代以還,香港文學在台灣的接收。


雖然港台在地理和文化上相對接近,但事實卻未必盡如人意,陳國球甚至語帶警惕說, 「『香港』作為一個符號,一旦交付於好奇賞異者之手,很容易成為把玩之物,按自己的想像隨意放大縮小甚至扭曲。」幸而八十年代開始,已有實在引介香港文學的例子,而九十年代《幼獅文藝》的「主動聞問」,也是可以借鑑的方法。印象中今年二月《聯合文學》的「2016 香港文青最前線」,是近期香港文學在台灣比較全面的展示。

 

話說回來,陳國球肯定的,還是葉輝在《書寫浮城》的文學史書寫,因為葉輝有香港的視野,從香港的主體位置,理解香港文化身分與中國的關係,更牽涉當代中國大陸學者難免忽略了的語言問題、文化位置等等。

 



香港文學大系與文學評論

 

自2009 年開始出版的《香港文學大系》,各卷均有陳國球的總序,這篇長文〈香港?香港文學?〉也收入《香港的抒情史》。從總序可知,陳國球帶着對文學歷史書寫的關注,編纂《香港文學大系》,在傳統上以第一部《中國新文學大系》為圭臬,但也按香港的實際情况加以調整,尤其是略去「新」字,添補《舊體文學卷》,以示文化傳統在香港的傳遞,且由於香港的文化空間雅俗混雜,添補《通俗文學卷》,都教人拍案叫好。但《香港文學大系》有作品質量平平的《戲劇卷》(非編者之罪,實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卻無《戲曲卷》或《粵劇卷》,就令人再三惋惜,而每卷都是鴻篇巨制,不利推廣,不妨思考精選作品,刊印袋裝小冊,方便初學入門,一窺堂奧。

 

至於陳國球負責主編的《評論卷一》,收淪陷前的香港文學評論,成績有目共睹,導言題為〈文學評論與「畸形香港」的文化空間〉,在增補的餘韻一節,陳國球引《莊子》中兩個畸形人故事,突顯畸形人特有的文化力量,為香港的「他異性」尋求公平一點的理解。回到開初對中國大陸學者急於「收編香港(文學)」的焦慮,那麼香港的畸形人故事,又可以如何說下去呢?如何在傲慢與偏見的目光下,解除束縛呢?

 

書中〈香港文學的「曾經」與「可能」——香港早期文學評論的流轉空間〉一文,陳國球的一句話如雷貫耳:「香港這個文化空間『能夠』培養出一些政治和文藝思想都非常前衛勇進的文化人,也『能夠』搭建出讓不同文化思潮交匯踫撞的平台。」經過早期香港文學評論方面的全面研究,陳國球透過歷史的眼光,展現出香港文化的主體位置,有前人的步履可循,正好為香港文化何去何從帶來指路明燈。

 


「抒情」抗衡「忘情」

 

若果說《抒情中國論》整理出現當代華語學者的抒情論述史,如今《香港的抒情史》證明陳國球並沒有忘掉香港角度。書中最後一輯的文章和相關文本,都動人以情(前兩章側重說之以理),不論是《客途秋恨》、南下香港的徐遲曾發出「放逐抒情」之說,或是唐滌生的《帝女花》,或多或少都是現實(如政治、戰亂)為個人帶來存在的壓力,個人則藉文辭以排遣,與現實博弈,抒情傳統一以貫之,而書中其中一篇〈情與地方:在彌敦道上抒情〉,討論華蓋(蔡廣)和鯨鯨(葉輝)所寫以彌敦道為題的詩歌,就將情落實於香港的「地方感」。(關於這篇文章,不激不隨曾做過一篇推送:懷舊向 | 從彌敦道,穿越回五十年前的香港


掩卷沉思,興許以「抒情」抗衡「忘情」,重溯香港文學和文化的主體面貌,正是《香港的抒情史》的時代價值,情在理在,莫失莫忘。

 




鄭政恒

影評人、書評人、詩人。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詩集《記憶前書》及《記憶後書》,合著有《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購書頁面

➤ 合作請聯絡微信後臺


近期精選:

新年盤點 | 港中大出版社2016年度精選書單

文革時期中國農村的集體殺戮 | 新書

誰在領導中國?——紅色工程師的崛起



你還可以閱讀更多……

在後臺輸入以下關鍵詞,提取過往精彩內容


上山下鄉 | 佛教改革 | 左翼文學研究 | 報業改造

鄧小平 | 文革農村 | 臺灣社會 | 垃圾 反行爲 | 張愛玲

女性與戰爭 | 釣魚島 小王子 | 魯迅 | 楊振寧

紅色工程師 | 與中國打交道 | 彌敦道懷舊

以及:

傅高義 | 高華 | 北島 | 錢穆

周有光 | 孔飛力 | 夏濟安 | 韓南

狄培理 | 汪暉 | 李歐梵 | 何浩

周耀輝 | 周保松 | 朱麗雙 | 閻小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