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如观音》第13课丨帮助众生,就是在完善自己
丨今日共读内容丨
《大悲如观音》 第13课
丨注意事项丨
■请在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打卡,并留言分享今日学习感悟
■您也可将留言分享到共读群中,与师兄们交流
■还未加入共读群的师兄,可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加入共读群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505s5vfks&width=500&height=375&auto=0
▲ 看视频,学习更有效
▲没WIFI?听音频,省流量~
《大悲如观音》第13课
昌乐法师·讲述
- 帮助众生,就是在完善自己 -
我把经文读一下: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巴拉纳西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样的经典当中,甚至没有一点点情感,你看不出说法的人热情澎湃。如果没有一定的对法的认知能力的话,你看不出这个教义对我们有任何的帮助。这也是早期经典极其不受中国佛教徒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经文当中主要说的,我们看到所谓的已断、已知、已修比丘,名阿罗汉。在早期的经典当中,佛陀被称为大阿罗汉。阿罗汉和大阿罗汉不是大小的区别,而是佛陀是第一个觉悟的人,他是我们的老祖宗,所以尊敬他叫大阿罗汉。
只要你对苦已知、已修、已断、已证,那你就是阿罗汉。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平等、觉悟的能力,还是觉悟的前提——于苦知无常,都是学法立知见的前提,这是大乘佛法当中的。所以菩萨为什么呕心沥血于六道当中救度苦难众生,是因为每个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是需要帮助的,天下所有的苦味都是一样的,所有的欢乐也是一样的。菩萨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去救度众生。这是佛法的精髓。
还有一点,就是菩萨为什么会做千百亿如是变化?所谓释迦牟尼佛千百忆化身,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为什么会这样?除了我们看到的菩萨的慈悲,愿意帮助别人之外,还有,从菩萨的角度、从修行者的角度来讲,这是人性使然。
所以,我们提出来问题是,观世音菩萨在帮助众生的过程当中,她到底是在帮助众生,还是在帮助自己?实际上她是在帮助众生,完善自己。菩萨不是圆满的吗,为什么还要完善?我们昨天说了,充电站。一行禅师说,即便是释迦牟尼佛,他夜里面至少要打坐两小时。我也不知道他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说释迦牟尼佛每天要打坐,这是生活,这不是我们认为的从无到有的要断烦恼的修行,是发挥生命当中自我净化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这里说的是,菩萨为什么要做如是变化?这是人性的诉求,人性的诉求除了有慈悲以外,还有哪些?大乘佛法的另外一个特性,它所有的语境都建立在生命同一性的基础之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南极冰川被撞击后碎落在大海里面的冰块,对每个冰块来讲,它们都有深深的恐惧和焦虑。焦虑什么?天气越来越暖,我就快消失了,怎么办?它唯一的乐趣就是,跟身边的冰块去比,自己比别人更大,比别人更剔透,比别人更有棱角。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怀着深深的恐惧——我快消失了,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怎么办?这是众生所思所想。
佛陀告诉我们,大乘佛法告诉我们,别怕别怕,冰块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化。冰块受到温暖的气候转化成海水,而水并没有增没有减。还有一个奇迹的事情发生就是,所有的冰块都是水,不要担心我们自我感消失之后怎么办。对于很多修习无我法门、一听到无我的人,心中会升起恐惧——如果没有了我,这个世界还有啥意义?没有了我,这个世界才真的有意义。因为没有了深度的焦虑恐惧,他获得了生命最本质的同一性。当你能理解到你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同一体,都是同一性的,都是兼容的,你整个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就会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7月15日有一个法会叫救倒悬,说菩萨看到我们众生犹如蝙蝠一样,倒吊在那里,难不难受啊,正过来就好了,要扶正他,救倒悬。那问题是,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的时候,所有为自己快乐努力的方式都是错误的。所以大乘佛法的一个特性叫生命的同一性,也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
观世音菩萨所谓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这里的无缘不是因为有发愿,我就要帮助你,我是欠你的,而是因为是同体所有。无缘,不需要缘,我帮助你不需要理由,如同左手温暖右手,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帮助,它们互相协作,不会因为谁做得更多而觉得难受。
一行禅师在他的书《正念的奇迹》当中说:“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就是同修之间手足般的情谊。”
有一个故事,深深的影响我,并且埋藏在我心底里面,我认为很棒的一个故事,说:有个修行人走在一个沟渠边上,他看到一只蝎子掉在泥潭里,他想:阿弥陀佛,我要把这只蝎子救上来。他去抓那只蝎子的时候,蝎子咬了他,他手抖了一下,蝎子又掉下去,好疼啊。然后蝎子又掉下去,而且手上搵了一口水,可能更痛,又去拽它,又咬了一下,还疼。
当他再次想去救那个蝎子的时候,身边有人说:“你这人有点晕了吧,救它一次就算了,它咬你,你还救它干嘛?脑子不清楚了,滥慈悲。”修行人说:“蝎子咬我,并不是它想咬我,是因为它害怕自己,这是它的本性。而我救它,是我的慈悲心。我不能因为它害怕咬了我,我就不去救它,这是我的人性,这是我的慈悲。”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要充分地理解到,当一个人能理解到众生之所以成为众生,他有众多的烦恼和生死,而我们修行就是要帮他们脱离苦海。我们在帮助他们的过程当中,被波及、被殃及、受到他们苦恼和烦恼的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是退失信心,还是要更加精进,做千百亿如是变化?当然是要做得更好。为什么?因为无缘,不需要理由,因为是同体的,同体是无缘的理由。
还有一点,人生最大的幸福。人生的幸福起源于自我满足,但是真正的幸福,所谓的大爱、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是什么?我们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这个大是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以自我沉溺为中心,而是去帮助他人,走出自己的世界,帮助他人,这才是我们要去品尝到的人生的另外一种滋味。当你能从帮助别人当中获得喜悦的时候,你自己的那种小贪爱、小我自然能放下,因为这实在是星星不足以与日月同辉。自己那一点点爱、那一点点欢乐,不足以与能够帮助别人获得的喜悦、彼此成就的这种喜悦来得更加让人愉悦身心。
早晨有个大胖子,我一看到他,我就想到方丈两个字。胖子法名叫什么?寞寞?胖子要走的时候,刚好他跟老和尚去告假,我看到他真是寞寞,眼泪汪汪的那种很温情的样子:师父,我要走了,下次来看你……然后他走的时候,真是很深情的样子。
短短两三天,一个彪形大汉,看到他就觉得很威武,而他内心当中充满着一种信仰力量、一种喜悦和说不清楚的一种圆满,恋恋不舍地离开。他的喜悦是什么?我们解析一下,或许是他从来没有感受到一个大家庭当中彼此对他的关爱,以及他对别人的关爱,彼此之间这种无条件的帮助和交流在同一个场景之下发生的时候,原来自己生活在那个自我沉迷的世界当中是多么的幼稚与可笑。
大家如果在这个活动当中能体验到这一点,把这个转化带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你的人生会迸发出无限的光彩。所以一定要走出自我沉迷的且腐朽的世界,走入大千世界,要走到众生的内心当中去,这是菩萨在做的,也是我们要学习菩萨、学观音做如是神通变化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因为这才是世界上最大的享受,如果一定要用“享受”这个词来描述的话。
最后,为了度众生,什么都能做。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说的就是这个。我们今天讲菩萨她为何有能如此变化?是因为通达空性,她为什么要做如是变化,呕心沥血、游戏生死?是因为生命具有同一性,生命本身活着的理由就是应该去觉悟,并且去帮助众生觉悟。这也是我们这一辈子与佛有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或者说,有一天我们发现这才是自己活着唯一的理由的时候,生命当中可以没有别的所有,只能要有一件事情的话,那就是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只有在这个时候,这一念生起的时候,你才真正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我们现在很多自认为有信仰的人,其实最多只是对佛法有兴趣、有信念、爱好这种生活方式的人,但并不是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在信仰这个问题上,就是自己生命当中找到了不可缺的、那个唯一的东西,值得自己一生托付、一生追求。找到这个以后,然后从妙证到妙用,我们今天讲妙证,明天讲妙用。
这是经文,我们再念一下。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菩萨为了众生,什么都能做,明天我们会讲,为了众生,什么都能做。那我真的什么都能做吗?有的人自以为为了众生,什么事情都做,结果,一念之差,没为众生。这也很可怕,这是我们明天要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