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平遥“淘宝”

王江 中国摄影杂志 2019-11-02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出品


摄影报道 | 王江


从2001年开始,每年的9月19日,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平遥古城都会迎来一场摄影盛会。2019年9月19日-25日,第19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如期举办。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摄影术发明180周年。本届主题为“幸福·奋斗”的大展以独特的影像语言向此致敬。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数据,大展由6大板块、12个单元组成;共有展览628个,有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4119名摄影师参展,共展出作品12619幅。其中,参展机构38个,参展院校103所,有来自全球1162名学生的4644幅作品一同亮相。



以上数据或许难以让人对本届平遥大展的体量拥有直观认识,但是对于现场观展的人来说,则意味着对脚力的艰巨考验。虽然本届大展主展区已经浓缩到柴油机厂和棉织厂两大区域,但是密集的展览矩阵仍让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兼顾所有展览。


作为有着多年平遥观展经验的媒体人,我在一头扎进“图片的海洋”之前选择先走马观花地浏览展览场地。就整体感官而言,本届大展硬件条件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早些年那种在泥泞的地面和四处漏雨的展厅中观展的糟糕体验已基本得到改善,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水泥地、干净整齐的展墙以及修葺一新的屋顶,甚至连卫生间这种曾经“人神共愤”的细节槽点都令人耳目一新。对于有着国际化目标的平遥大展来说,展区的硬件提升是跻身国际优质摄影展会的先决条件。


在策展理念方面,“分类规划、分区策展”体现出平遥大展的特殊性。因为采用报名参展的机制,如果没有完善的规划,极易呈现“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局面,这无论对参展人还是观展人来说都是很困顿的局面。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大展继续特邀知名策展人对三大品牌:纪实摄影、女性摄影、风光摄影进行策划。同时,对更多参展作品进行梳理,通过试点培养更多特色展览,最终形成“一馆一类别,一类一策展”的格局。


虽然有着“分类规划、分区策展”的理念,但是过于密集的展览还是让人有点难以摸到头绪。可以说,每年平遥大展都有点像中国摄影界的《清明上河图》,它以一种散点透视的方式将各种类型的展览铺陈在展览空间之中,一路走一路看总会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亮点,这种“淘宝”似的观展也是每次来平遥的独特体验,以下分享一些我淘到的“宝贝”。



作为本届大展国际展区的重要展览,由斯蒂芬妮·格莱比(Stefanie Grebe)策展的《商品故事》呈现了3位德国当代摄影师关于商品流动和全球化这个话题的影像思考。其中,亨里克·斯波勒(Henrik Spohler)对于商品是如何以如此高效的方式在全世界流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以德国人严谨而冷静的视角辗转6个不同的国家,拍摄了货运机场、铁路运输网、港口集装箱码头等物流中介领域,以此形成的作品《之间》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同时在清晰的结构、近乎冥想的单调和巨大主义之间摇摆,庞大的维度往往超乎人类的想象。画面里的单个场景都是客观存在的,很难辨别到底是在欧洲还是亚洲,据此营造在消费社会里所创作的看似虚构的无名领域。

亨里克·斯波勒(Henrik Spohler)作品《之间》


在《商品故事》的框架下,还有娜塔莎·博罗夫斯基(Natascha Borowsky)的作品《过渡》以及凯·列菲尔宾(Kai Loffelbein)的作品《Ctrl-X 电子垃圾地图集》,他们以触目惊心的影像为观众展示过度消费之后的商品社会给自然所带来的惊人破坏。此外,已故商业摄影师威廉·雷默斯(Wilhelm Reimers)的作品《个人财富的允诺早期全球经济》也进入斯蒂芬妮·格莱比的策展视野,雷默斯在20世纪60到70年代拍摄的商业照片描绘了快乐消费主义时期的场景,那个时候经济的全球化才刚刚开始。从略带奢靡之风的影像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对于全球化的乐观与信心,对比上述提到的关于过度消费的影像真不啻为一种讽刺。


娜塔莎·博罗夫斯基(Natascha Borowsky)作品《过渡》


此次国际展区的另一大看点,是由罗莎·戈宾(Rosa Goblen)、卡罗尔·约翰逊(Carol Johnson)、哈黛·阿拉维(Ghadah Alrawi)、杰罗姆·德·佩林吉(Jerome De Perlinghitt)发起并策划的“主街之眼(Eye on Main Street)”驻地艺术家计划选取的自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拍摄的摄影作品,该展览展示了一座约有5万人居住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威尔逊小镇的日常生活。


“主街之眼”参展作品


该计划所遴选的摄影师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与宗教背景,他们到威尔逊小镇分别以各自不同的视角记录下不同面貌的小镇景观。其中包括建筑、肖像甚至是出自想象的拼贴,如果说影像是摄影师心理的投射,那么这些来自多元文化群体的影像,为观众呈现了异常丰富的内心风景。




每年的院校展区都值得格外关注。诚然,学生作品中充斥着大量对图式的简单模仿或者对情感相对肤浅的表达,这里可以展开说的成因有很多种,例如院校的教学理念、学生的自觉意识、信息的开放程度等。但是,纵观这些年的平遥大展,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往往出自院校展区,而且从作品完成度以及作品的展出效果来看,学生作品的水平也是逐年进步。毕竟在校生有着相对更为开阔的思维,以及未被功利所遮蔽的双眼,如果辅以指导老师合理的引导,往往更易拿出展露潜质的答卷。

陈柏行作品《盼回音》


在本届大展的院校展区,天津美术学院学生陈柏行的作品《盼回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用影像、文字与旧照相交织的方式在墙面上陈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柏行的父亲因为多年经营的果园被国家征用后导致抑郁而去世,摄影恰好是他父亲生前的爱好······阴差阳错也进入摄影专业学习的陈柏行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重新找回与父亲之间的亲情纽带。陈柏行的作品呈现了围绕父亲的去世在家庭内部形成的压抑氛围,还有他与母亲、祖母之间的情感冲突和消解。整部作品的体量并不大,但是编排极为讲究,在那些隐忍、安静的图片和文字背后,散发着感动人心的情感能量。

陈柏行作品《盼回音》

在院校展区之外,由更年轻的高中摄影师带来的另一系列作品在本届大展上收获很多关注——《更远的景——青少年摄影作品展》。“远景摄影”是范顺赞与靳灿朋创办的一家摄影艺考培训机构,至今已有7个年头,他们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少年摄影师。本次展览由范顺赞策划,经过半年多的筹划与制作,《更远的景》最终得以在平遥落地。


更远的景》展览现场

吸引观众目光的主要在该展览丰富的布展形式:贴、装置、书写、摄影手工书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像近些年来各大摄影节特殊展览方式的一个小型博览会。也许有人会以质疑的眼光去挑剔其中模仿、抄袭的元素,但是不要忘记这些都艺考高中生的创作,对于跨媒介多重样式的挑战与尝试难道不是对青少年动手能力的一次吗?


更远的景》展览现场




如果说青年摄影师的探索是中国影像艺术的去程,那么老一辈摄影师的创作可以归之为来路。平遥大展每年都会设置致敬展单元,顾名思义,主要是对那些业已成名的中国摄影家致敬,而今年该单元的主角儿是来自台湾的摄影家庄灵。

《庄灵:驻影青山》展览现场


致敬展《庄灵:驻影青山》由那日松策划,以《父亲与家人》、《艺师艺友》为主线,穿插辅以《走进现代》《电视摄影记者眼中的世界》《逆旅形色》《心照自然》《人间偶遇》《看山》等作品,全面展示了老摄影家庄灵60多年的摄影生涯。这些作品融合了纪实与抽象,传统与现代,风格多样,立意深远。尤其是《父亲与家人》和《艺师艺友》这两部作品,堪称台湾两代文化人的“摄影雕像”。

《庄灵:驻影青山》展览现场


为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整个展览在呈现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刻意保持低照度的巨大展厅中,只有庄灵的作品被灯光点亮,老照片的年代感加上粗颗粒的胶片质感,让置身其中的观众产生穿越时光隧道的错觉;几组照片中间穿插着尺幅巨大的作品,强烈的代入感裹挟着时间的温度向观众扑面而来。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连州摄影博物馆艺术总监大门对该展评论道家学渊源,庄灵所摄的家人朋友中不乏一个代的文化巨擘,也因其对生活充满细致深情的观察,照片里显现出从那个时代带来的优雅与质朴······他的这些“日常摄影”自然也大大超出了个人活记录的本意,《驻影青山》之名的从容大气,实属当之无愧。




散落在各展区的一些展览也值得关注,例如群展《光影之虚无》中的《黑暗中的痛苦与死亡》。作者嘉利特·汉森(Garret O. Hansen)收集了美国射击靶场中靶纸后边的硬背板,这些背板通常是手无寸铁的男子的剪影形象,而射击的弹孔往往集中在这些人形的胸部或者头部,汉森用这些弹孔创作出一种类似宇宙黑洞或者星系的效果。同时,他还收集了靶场中的子弹头,这些弹头经过挤压与碰撞,其形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些扭曲的形状体现了射击所蕴含的暴力因素。通过这一系列经过异化的形象展示,汉森想要深刻揭示持有枪支对于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嘉利特·汉森(Garret O. Hansen)作品《黑暗中的痛苦与死亡》


在另一个群展《我和他们》中,韩国摄影师朴向敏在漫无目的地看向城市时总会有一种幻觉:仿佛是在博物馆参观建筑立体模型一样,这些由砖块堆积而来的城市建筑形成了让人类自在其中的人造景观。于是,朴向敏用简单的手法将建筑的立面抹平,在我们熟识的城市景观之中制造了异样的冲突感。


朴向敏作品



由于本届大展体量庞大,个人的视角毕竟存在局限性,我特地邀请了一些摄影界的评论家、策展人、影像教育工作者来谈他们眼中印象深刻的展览。在他们的推荐中有一些与我的看法不谋而合,例如映画廊艺术总监那日松、天津美术学院教师高岩也都推荐了由范顺赞策展的《更远的景》,高岩评价说:该展览充满了年轻人的自信和活力,他们的创作不屑于遵守摄影的传统规则,更偏向于对摄影媒介自身可能性和边界的思考。

他俩同时推荐的还有由朱炯所策划的孙旻焱个展《我是路人甲》。电影剧照摄影师孙旻焱以“路人甲”的身份在工作之余拍摄了片场中的种种场景,高岩认为孙旻焱巧妙利用了电影制作时镜头“内和外”的概念,摄影师作为制作流程的参与者,呈现出导演镜头之外那部分不被人知、逃离故事情节的群演生活。


孙旻焱作品《我是路人甲》


西安理工大学教师罗斌则推荐了四川美术学院学生万亮莹的作品《2096》,他认为这是一组由自身成长经历而引发的对女性群体关注的作品。人性与社会问题的多向度杂糅以尊重、细腻而不失温情的影像呈现,引人关注与深思。


万亮莹作品《2096》


独立策展人、影像研究者海杰对黄河科技学院学生王鹤霏的作品《侯》印象深刻,而这组作品也恰好入选过由《中国摄影》杂志和尼康公司共同主办的首届“摄影毕业季”暨2019年度全国高校摄影优秀毕业作品年展。对于《侯》,海杰的评论是:这个关于摄影师与她奶奶关系的作品展,没有掩饰她们之间的那种矛盾,虽然拍得很有怨气,但是这种怨气也是她所要拍摄的问题之一。


王鹤霏作品《侯》


以上是关于本届平遥大展的一些零散认识,通过这种“碎片化”阅读很难拼凑出大展的全貌,但是这种拼凑或许是平遥大展的正确打开方式,这里试着改写那句经典名言:“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编辑:周星宜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点击购买杂志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