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仁为核心,以人性为目的

2017-03-03 王财贵 爱读经


         以人性为目的,永恒地前进,这种前进的历程,就是所谓的“仁守”;当这样子的时候,智在先,仁在后,智很重要。这叫作仁智双彰啊,而仁智最后又可以统归为一个仁者的心灵。一个仁者的心灵,当然要发为智,如果你不智,怎么可以叫作仁呢?所以我们又可以用仁来统合。乃至于礼、智、信都是仁,这个是孟子的说法,也是孔子的说法。我们读《论语》、《孟子》,很容易就归结出这么一个方向、一个态度:以仁为核心,以仁为总持。到王阳明呢,因为王阳明一生,他学问的发展是有个关键在作主导的,这个关键就是对朱子之学的重新反省。当时是“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就是当时,这边也讲朱子,那边也讲朱子;阳明年轻的时候也是遵奉朱子之学,但是不得其门而入,所以就起了疑心。等到他到龙场驿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大彻大悟,因为王阳明那时候生死未卜啊,所以他说:“圣人处此,当复何为?”他认为自己心地都已经很干净了,但是只有一个念头还放不下,什么念头?生死还放不下。所以他说:如果生死放不下,我的心还是不安的,他想孔子一定是可以放得下―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不是将生死放下了吗?所以王阳明认为自己还不行,要再修养。他想出一个修养的办法,就是做了一副棺材,每天晚上就睡在棺材里,让自己不恐惧这个死。他日夜还在思索着他的学问,有一天从他的棺材里跳出来,大呼大叫的,像发了疯一样,跟随的人都很害怕。其实他是什么呢?他是手舞足蹈啊,因为他悟到了格物致知之理。


        阳明年轻的时候就想遵从朱子的求学的方法,说要先格物致知,而格物呢是就着万事万物去穷究,于是他就跟几个朋友约好,我们要学圣人,一定要先格物。那这些朋友说怎么格物呢?就说我们选一个物来格吧。选一个什么物呢?往窗外一看,窗前有一丛竹子,于是就说我们就格竹子去吧,竹子一定有竹子的道理嘛,我们就格它的道理。结果几个朋友就去格,格了两、三天,格不出道理,生病了。阳明说:“你们没有用,我来格!”阳明在竹子面前就格起来,格了七天也生病了,他自叹:圣人不好学啊!从此就有了格物的疑惑。一直到他穷困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放弃这种追求,就在棺木当中他还想这个问题。有一天想通了,悟了格物致知之理。他怎么知道自己悟了呢?他当然心中有所领悟,但是这个领悟是主观的啊,他能够确定吗?他一定要找寻经典来印证,所以他就遍寻经典,把所有经典上的话都拿来印证。难道他查书吗?他逃难都来不及了,他书都没带的,而且那种人不必带书。因为阳明到了这么偏僻的地方,看到那些野人都没有受教育,他也要教这些野人啊,教这些野人教什么呢?教《易经》。怎么教《易经》呢?先读经吧!书在哪里呢?没有书。阳明就自己写,写书。他怎么写?把《易经》背出来。古人都有这种功力啊!所以他当悟到一个道理的时候,他当然可以用他所读的书来印证啦,没有一句不合。所以他后来就很有自信地以这个为教法,“致知”就是”致良知”,所以阳明特别注重良知,而良知这个观念是来自于孟子。孟子的良知可以简化为一个知,就是四端之心中“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知是非的智。以知是非来规定良知,以良知作为道德的基础、道德的源头,乃至于道德的目的。

        所以刚才说一以贯之,曾子用“忠恕”来贯,他也可以彻头彻尾。孟子呢,用善心、善性来贯,也彻头彻尾,现在阳明用孟子的良知、良能,配合着四端之心的“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来确定良知的意义,以这个良知做为道德的起点,也可以说做为道德的终点。你先要有这个知,你才能够有你的行,这不是知及之,仁守之吗?所以知及仁守这两个观念,它一直在发展,乃至于永远地起作用。阳明的致良知,良知就是智,那个致良知的就是仁,这也是仁智双彰,智在理论上在先的。孟子的四端之心以仁为首、以仁为本,统合四端;到王阳明是以智为首、以智为本,统合四端;因为没有智就没有仁、义、礼,你先要知嘛。而这个知呢又是心灵呈现的第一个意义,因为心灵呈现就让你有所感,有所感就是有所觉,有所觉就是有所知。刚才说仁是,先要觉再健,觉就是知啊,所以你先要有这个知。


         因此牟先生就这样判,《中庸》“天命之谓性”,以性为首出,这个性是深深的内涵,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叫作性宗;以性为宗,类比佛教的密教。那孟子呢,以心为宗;这个心呢,就是性的活动,性已经活动出来了,这个就是一种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欲仁”的这种觉。所以孟子这种说法承孔子而来,而能够把孔子的还没有说得非常清楚的这个仁的本色啊一下子说出来,用心灵的自我活动、自我觉醒来作基础,这叫心;以心为宗叫心宗,又类比于佛教的显教。它就在你面前啊,不是很显吗?到王阳明的时候,用知来作本,是比用心来作本还要显,所以我说他是“显而又显。以心为宗当中,又从觉、知是非从这个地方来讲心的活动,那是更加地警切,让我们警惕而非常地切中。你要从这里肯认,肯认这个仁之德就是你的本德。因为你有知、你有觉嘛,这个知觉本身就能判断是非,能够判断是非不只是判断,它即判断即推动你的生命要去实践,不实践你是不安的;你不能完成你这个觉的真实的内容,用西方的话就是你不能自我实现。各位,这是整套的对于道德实践的说明,从这个说明当中,你如果认真地去肯定了,其实也就是说,你如果真实地觉察了,同时这个觉察本身就会产生力量;所以知中就有仁,只怕你不知,或是知的不真切,所谓“知之真切笃行处就是行”,在这里是“智”就涵着“仁”了。这不是很有意思吗?我们大家读书,想要做一个有德者,要认识这个道理。虽然你说我有德,我就浑然一片地有德就可以了,何必讲那么多呢?讲那么多是真的能够帮助我成为一个有德者吗?照王阳明的说法,“有真知,然后有真行”,虽然这个理论不一定叫作真知,但是这个理论很容易触动你的真知,因为他讲得这么真切,你听到这里难道你不心动吗,各位?做一个仁者,做一个智者,是我们自己的事,是从头一开始就是自己的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都是自己的事,这种教导是儒家的本色。而这种教导就这么样的坦然明白,这是所有人类共同要走的路,不是叫他们一定来服从,圣人也没有叫你服从啊,他只是一个指点。作为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我们对自己要有责任感,我们把自己修养成一个仁且智的实践者。我们也希望把这种学说、这种理论,或说这种文化、这种智慧推广出去,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责任,对我们整个民族的责任。只要你肯认这种学问,你也非做不可,不容自已呀!所以一个人是不容许自己昏沉的,不容许自己怠惰的;不昏沉就是觉、不怠惰就是健,觉与健,自强不息,这就是走向你生命的坦途啊!生命的路是这么样地坦然明白,康庄大道,我祝福各位!


论语七讲前期内容


第一讲:


《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

孔子与六经

五经的排序与扩充

“经”的地位

忘记圣贤经典,是时代的灾难

亲近了解经典的方法



第二讲:


不懂就不能读经典吗?

读经要从读《论语》开始

凡是经典,对人性都有一个深远的洞见

宗教的苦业意识,佛家、道家与基督教

古今中外,只有儒家这一家是真讲“道德”的



第三讲:


古人讲《论语》采用的方式

解经的“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

理解经典的路径——学思并重,仁智双彰

今生有幸生为中国人,我们应当完成当今人类最重要的事!

常思圣人之道——开启生命的无尽藏



第四讲:


孔子心目中的“仁”

观乎圣人,则见天地

51 29866 51 15287 0 0 2619 0 0:00:11 0:00:05 0:00:06 3040先要端正你人生的方向,你才有继续走下去的价值





    倡导教育之本质,让读经变化人生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1838470267@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依仁(微信号:18511288418)

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爱读经微信平台


联系我们|15011170557(可加微信)

爱读经读书会|103382880(qq)

爱读经官网|www.idujing.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