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我被整个世界轮奸了一遍 | 关于网络暴力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大学堂
﹀
﹀
﹀
他们所谓的“正义”其实是网络暴力
你被人在网上骂过吗?你被一群人在网上指着鼻子骂过吗?
3月5日凌晨00:41分,某个拥有两千万粉丝的明星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地铁上争议行为的视频后,瞬间戳中了网友们的G点。视频中主角的微博被迅速扒出,他的个人信息被迅速扒出,甚至他女朋友的微博也被人肉出来了。
这是数以千万计的网友的道德狂欢,也是赤裸裸的网络暴力。
你害怕这样的网络暴力吗?或者,你经历过这样的网络暴力吗?
网络暴力
“一种涉及对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应用,
以支持针对个人或群体进行
恶意的、重复的、敌意的行为,
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
“网民不出门,路人不上网”
为什么网络上的“喷子”那么多?
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匿名。社交网络上的账号可以不必是实名的,一个账号被封了也可以再申请一个,谁都不那么容易去知道这个账号的主人是谁。在这样非面对面的情况下,人们感觉更加放松而自由。约翰・苏勒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去抑制效应。网络去抑制效应分为良性去抑制和不良去抑制。有些人因此产生更多善良和慷慨的行为,也有些人辱骂和威胁别人。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网络喷子频频出现。此外,约翰・苏勒认为至少有六个因素导致了网络去抑制效应。
这个因素由匿名性派生出来,匿名用户会认为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是与现实生活中无关的,根本不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事实上,人们甚至说服自己在网上发布恶意言论的人“不是我”。
在网络上更多的交流形式是文字,人们可能通过你的微博看到你的照片,跟你留言互动,但是在你们交流的时候他看不到你的表情,也听不到你叹气的声音。日常生活中,人们谈论个人和情感的东西有时候会避开别人的眼睛,而网上的交流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
网络中的聊天并不是实时的,这方便让一些用户能够发出消息之后就离开,很多时候就仅仅是退出这个账号这么简单。人们可能认为,发布在自己“小号”中的东西是安全的被放置在“小号”里,自己无需承担太多的后果。
人们在网络上阅读他人的消息的时候会在脑中擅自为对方描绘一个形象,赋予一个声音,这个形象和声音可能是完全虚构的,也有可能就是现实生活中他们喜欢或者讨厌的人。人们将自己的欲望和内在的需求投射到对方的身上,因此这样的世界可以说是脑补的世界。
在网络上,人们会“创造”出一个存在于不同空间的在线任务,同其他虚拟人物生活在同一空间。艾米莉·芬奇曾在网络空间中研究身份盗窃,她认为有一部分人把在线的生活当作是游戏规则和规范,这些并没有应用于现实生活。
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来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权威人士面前不愿意说出他们真实想法,可能是害怕被报复或者是被否定后自己很难看。但是网络提供了一个让所有权力地位的人都能相遇的平台,让权力差异出现了最小化,人们往往会忽视别人的权威性和社会地位,因此人们感觉更平等,更容易说出想说的话。
《黑镜》第三季第六集Hated in the Nation(全网公敌)中,公民因不满公众人物的所作所为:写文章讽刺削弱残疾福利后自焚的人的作家,在节目中辱骂模仿自己的小男孩的歌手,在游行示威中侮辱纪念碑的明星,因此在网络上攻击他们,发“××”去死这样的推文。人们试图用舆论来发布自己的不满和自己的愤怒,每个发出“××去死”推文的人都是认为自己正义感爆棚的人。你的室友,你的老师,甚至你自己都有可能瞬间化身为一个“喷子”。
但是请记住在网络上的行为也是需要你付出后果的。即使你可能会认为这和现实生活中的你是完全割裂开的,但你依然要清楚这也是要付出后果的。今年2月,微博ID名为“长春社会姐”和 “lukehcen0”的人已经因为在网上侮辱警察而被抓捕拘留。
遇到意见相左的人时,请理性讨论。网络和现实的割裂性,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
万一被这样的“正义感”围攻
你可以怎么办?
吉米·科莫尔的脱口秀节目中有一个环节为“恶毒推文”(Mean Tweets)。这个环节青睐一些在推特上被攻击的明星,以 “Everybody Hurts”(每个人都受伤)为背景音乐,大声朗读出那些攻击他们的恶毒的微博。在名人读完之后,他们中地大多数都会发笑,有些则会反驳,而少部分也会沉默面对。
因此,不妨叫上几个好朋友,然后大声用听起来很愚蠢的声音读出来。这样日后再回想的时候愤怒可能就会少一些了。
如果收到施暴者的包裹或者信件,请不要损坏任何证据,尽量完好的保存下来,最好把物品或者是信件放入塑料袋中保护可能有的指纹。
如果在网上有人对你进行人身攻击或者辱骂,可以考虑将内容截图,提交给相应的管理人员处理。
如果一个人对你施行了网络暴力,那么有一个人是“喷子”,但如果你以更恶毒的语言回敬,那么“喷子“便从一个人变成了两个。
我的心愿是…
拒绝网络暴力…希望世界和平…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暴力并非是第一次在这个公众号中被提到,上一次还是在一年半之前,请见“网络暴力不要脸,游戏喷子天天见”。
每次当我点开门户网站下的新闻评论时,我都会觉得心惊胆战——这都是些什么评论啊,为什么这样偏激的观点能获得这么多赞?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多人希望那些与自己立场角度不同的人去死吗?这些人在恶意揣测别人的时候,就没有想过有可能自己是错的吗?有时我也尝试在网上去和那些观点过于偏激的人讲道理,但结果想必你也能猜到:没人听我讲我是如何论证我的观点的,他们在乎的只是我的动机和母亲。这种时候都会对世界很绝望,大概沦为恶人要比坚持善良容易得多吧。
再后来,津巴多的《路西法效应》让我了解到,这群发泄暴力的人,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好人,只是那些无处发泄的苦闷与焦虑,都被转嫁到了网络生活中的陌生人身上了。甚至在一些自己被激恼的时刻里,也会做出一些喷人的行为,没有比这(变成自己讨厌的他们)更悲哀的事情了吧。
参考文献:
[1]Suler, J. (2004).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7(3),321-326.
[2]https://zh.m.wikipedia.org/wiki/網路去抑制效應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Jimmy_Kimmel_Live!#Mean_Tweets
[4]http://www.haltabuse.org/help/respond.shtml[4]http://www.haltabuse.org/help/respond.shtml
部分插图来自《黑镜》第三季第六集:《Hated in the Nation》(全网公敌)
作者 | fpsychology
编辑 | 959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测验 | 催眠 | 星座 | 失恋 | 双性化 | 同性恋 | 男女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