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芒CEO王俊煜:做1/10人口的生意,想让人人当主编 | 新榜会客厅
你觉得什么是好内容?
11月20日,东四五条的胡同里,王俊煜花了半小时讲这件事。
他列举了三本书和一个网页来阐述,内容由深到浅。最终得出结论:好内容就是“你会愿意分享给未来的自己”的内容。与类型无关,与厚薄无关,与深浅无关。
这是他在“轻芒杂志全新版本”发布会上的讲话。王俊煜现在是轻芒联合创始人,他更知名的身份是豌豆荚联合创始人。
2016年7月,豌豆荚被阿里收购。5个月后,王俊煜带领技术负责人之一范怀宇、品牌负责人崔瑾等人,开始了二次创业。
这之后,他反复跟人说,这才是他最想做的事。每次介绍产品,他第一句话都是:轻芒,轻巧的轻,锋芒的芒。物理系出身的他,不厌其烦地跟人讲“什么是好内容,如何做一本好杂志”。
我是一个设计师,
最想做的事是“内容推荐”
“Junyu曾经是豌豆荚联合创始人,现在是轻芒的设计师。不保证勤快更新。”
这是王俊煜个人公众号“猫窝”的介绍。高考状元、产品体验工程师、联合创始人……在外界给他的诸多标签中,他最喜欢的一直是“设计师”。轻芒杂志的“一起读”功能,就源自他2010年的一张设计手稿。
豌豆荚是创新工场孵化的一个项目,后来成为5亿用户的安卓市场。可王俊煜说,他给李开复的商业计划书里,一直写的是“内容分发”。早在2013年,豌豆荚就做了“应用内搜索”。2016年,豌豆荚被拆分成四个公司,其中就有专注内容的“豌豆荚一览”和“开眼视频”。
前者后来成为新品牌旗下一款应用“轻芒阅读”。而现在,轻芒团队all in的一款产品是“轻芒杂志”。这是一款移动端阅读应用,现在的内容负责人,就出身传统杂志。
简单说来,“轻芒杂志”是移动端数百本杂志的聚合。目前已经上线14个门类的100多本杂志。你既能从中获取关于人工智能的最新资讯,又能找到咖啡拉花的几种方法。这些内容由机器全网搜索而来,又由所有用户筛选推送给你。
仿真的杂志设计,是外观上最大的特点。用轻芒自己的话说是:排版的呼吸感、内容呈现的节奏感、双向滑动的闲逛感。通俗点来说,就是大量的留白、丰富的内容版式和流畅的手势操作。
此外还有两个特色功能:一起读和马克。
“一起读”最早在轻芒杂志小程序中上线。你可以把文章转发给微信好友,让他们加入一起读。小程序中会实时显示对方阅读进度和标注情况,你们还可以即时对话。这一功能解决的痛点是:微信中阅读常被消息打扰,多人异地无法共同读文章。
一起读
基于碎片化阅读的场景,轻芒杂志2.0主推的概念是“马克”。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文本标注+收藏”。你不仅可以马克一段文字,还可以马克一整篇文章、一张图片、一个视频。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每一次马克都是一张“认可票”,既为你增加该领域的经验值,又为内容推荐提供参考。
马克
“马克”的地位相当高,轻芒的新logo就加上了淡黄的底色——模拟标注的痕迹。背后更重要的,则是“人人都能当主编”的思想。
张一鸣的观点,
我赞成三分之二,但有一点不认同
在阐述这个思想前,不妨先把时间拉回到去年12月。在知乎“如何看待张一鸣的《财经》采访?”的提问下,王俊煜打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感觉这篇访谈中呈现的观点,属于“每句话都说得挺有道理但总感觉哪里不对”的那种类型。
随后他引用大量中英文资料,分好几次完成了这篇回答。核心观点是:技术有价值观,取决于你想用它来做什么。
当时很多媒体以“怼今日头条”为题,对此事进行报道。其实他在回答结尾说了:张一鸣有至少三分之二的观点我是非常赞成的。不赞成的只是“技术中立”那部分。
轻芒的“杂志实验室”
豌豆荚最早在应用分发中引入“竞价排名”,但同时也加入了质量评估。而轻芒杂志2.0强调的“马克”,其实就是取代“点击率”的优化指标,衡量的是“用户获取了多少价值”。
机器的作用只是搜索、归类,以及完成分发这个动作。本质上,产品上线以来的300万马克,决定了内容的推荐量。
“在构思一本杂志的框架,应该是什么样的时候,还是人在发挥作用。”轻芒内容负责人肖海生这句话,在王俊煜的演示文稿中出现了两次。
理论上,杂志的数量是无限的。任何人都可以添加杂志名和内容源,在所属类目马克次数最多,贡献量最大的用户,就是这本杂志的主编。现在,轻芒已经请了106位兴趣专家,参与“主编计划”为用户马克好内容。
“通过对兴趣内容的准确分类、马克挑选好内容的机制,来保证好内容的源源不断。同时,又通过充满呼吸感的设计来保证大家对传统杂志的好观感。”
这是王俊煜对“轻芒如何重新定义杂志”的回答。它实际上是将产品、技术和内容融合,在不失传统杂志品味的前提下,满足用户“源源不断”的移动端阅读需求。
轻芒的野心不止于此,它还想把这种融合带给更多内容创业者。微信小程序的出现,让轻芒发现了机会。
小程序的先行者:
与内容创业者“共同富裕”
1月9日,微信小程序推出首日,轻芒就上线了“轻芒杂志”小程序。
在几天前的微信公开课上,王俊煜分享了“轻芒杂志”小程序的数据:用户每天浏览18.6页,平均停留页面时间7分钟,桌面启动率30%。这个成绩,在内容类小程序中独树一帜。
上线以来,“轻芒杂志”小程序发布了40余版更新。从早期搬运App的内容,到推出“一起读”功能,再到率先上线“马克”功能——小程序几乎成了轻芒的主要阵地。
“轻芒杂志”小程序界面
“不夸张地说,小程序这个事情,我们两三年前就开始想了。”王俊煜说,那时他们发现用户越来越不愿意下载新的App,于是试图做一种免安装、极速体验的轻量级应用,可惜“没有做得很成功”。
得知微信做出来后,王俊煜很兴奋,第一时间就申请了内测。在他看来,小程序能提供App的体验,流量获取和转化率还更好。
自己做小程序还不够。微信小程序公测后,王俊煜的第一反应是:“除了自己做小程序,还要帮大家做小程序。”
于是今年7月,轻芒又推出首个内容类小程序服务平台“轻芒小程序+”,免费为内容创业者定制小程序,甚至为他们做用户研究和技术维护。
轻芒与“42章经”合作推出的知识付费小程序
为什么要做一件看上去吃力不讨好的事?
“我们是免费的,但我们不是在做公益”,王俊煜很快回答道,“我们希望先帮内容创业者赚到钱,然后再在挣到的钱里分一点”。
“做外包的责任在交付那刻就终止了,但我们的目标更大一点,我希望提起内容类的小程序,大家能够想起轻芒。”
“小众”、“理想主义”这些词成了贴在王俊煜身上的标签,也成了外界对轻芒商业价值质疑的来源。不过他本身并不认同这些标签。
在最近接受界面采访时,王俊煜提到,“我觉得不能单纯以目标市场的大或者小来判断一款产品的价值,大家有对高品质的需求,这也是现实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不是我们臆想出来的需求。”
用他的话来说,轻芒杂志的目标用户是追求品质的年轻人,“这部分人不超过总人口的 1/10,但也已经很多了。”
从豌豆荚联合创始人到轻芒设计师,从500多人的公司到20多人的团队,王俊煜在经历身份的转变,也在践行自己做内容分发的初心。
我们问他:你的心态跟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没什么大的变化”,王俊煜说,“更有耐心了,对自己做的事情也更自信了。”
新榜对话王俊煜:
所有的算法,背后都是人
新榜:平时会阅读杂志吗?
王俊煜:会。我固定购买的传统杂志包括城市画报、商业周刊中文版、第一财经周刊、财经、三联生活周刊、新知、The New Yorker、Wired、Harvard Business Review、Kinfolk、Cereal、Monocle 等等。
新榜:GoogleReader 关闭后,你又找了哪些替代品?你觉得 RSS 阅读器现在没落了吗?
王俊煜:我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是Feedbin +Reeder / Press。RSS阅读器从来就不是主流,究其原因,让用户完全精准地指定自己每天要看什么内容、如何推送,对人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的定位也是专业人士。
新榜:你们之前是做产品和技术的,为何那么看重人和内容的价值?
王俊煜:因为我们认为每一个人的肚子里都装了很多 TA 自己兴趣领域的知识与感受,我们需要做的是创造一套工具和机制,把人们肚子里的东西自然而然“倒”出来。所有的产品设计,所有的算法,背后都是人。
新榜:如果有一天轻芒的用户群体变得很大,如何平衡小众和通俗之间的矛盾?
王俊煜:小众内容和通俗内容都可能是高品质内容,这在轻芒杂志里不是互斥的。比如“国内游”杂志,就是跟大家分享国内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猫”杂志,是各种猫的图片和文字,都很通俗易懂。
我们坚持和读者一起探索和分享高品质内容。如果有这个需求的用户群体变得很大,当然不是坏事。如果没有变得很大,也没什么关系。我们不会为了追求把用户群体变得很大而改变我们的目标。
新榜:怎么看待小程序“用完即走”的特点,它会跟内容有冲突吗?
王俊煜:我觉得不会跟内容有冲突。App不也是用完就走吗?我们服务的用户都比较有判断力,在App里通过运营手段强行挽留,他们也会反感。关键还是在使用过程中,怎么给用户留下好印象,让他下次“想用再来”。
新榜:为什么那么喜欢Google,还有猫?
轻芒办公室常年有两只猫:小小黄和小白
王俊煜:因为这是一家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公司,而且真的是表里如一地去实践自己“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的使命,也真的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很大作用。喜欢猫,是因为手感好。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
樊登读书会 | ||
微信放大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