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吃》:食人一定就是错的吗? | 深焦圆桌谈

2017-07-15 深焦编辑部 深焦DeepFocus


策划 | 深焦编辑部

编辑 | 尼侬叁


 前言

谈起《生吃》,大家都潜移默化地将这部电影定义成了“恐怖片”。然而在导演加朗斯·莫里利尔看来,她想给观众所呈现的是一部“喜剧片”、“剧情片”与“身体恐怖片”(Body Horror)的合体。在本期的圆桌中,三位嘉宾将对《生吃》的恐怖元素进行探讨,而导演的野心远不止局限于恐怖片之内,她在一次访谈中也谈及到,她更喜欢将其定义为“类型片”。


“兽医学校”、“新生的入学礼”以及“素食主义”这些充斥着仪式感的词汇贯穿着电影的始终。影片的全部故事几乎局限在一座封闭的美式大学校园当中,封闭的场景和仪式的崇拜如同欧美巴洛克(Baroque)式的恐怖片,而在惊悚之外,又不乏有大量充斥着喜剧元素,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


有人说,这是今年最好看的恐怖电影之一,还有人说,这片子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去谈的。可无论如何,在各个电影榜单和网络口碑中,对于《生吃》的讨论已经铸就了它在今年上映的众多影片中的地位。是的,可以引起争论的电影才是值得讨论的电影。



主持人

天边一朵云:又名马鹏程,想成为艺术家的电影系学生。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电影暨视听硕士在读。


嘉宾

郭连凯:影迷。


小宇宙:影像艺术创作人,艺术电影音乐评论撰稿人,英国金士顿大学实验电影硕士,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纯艺硕士,专注于跨媒介实验影像作品创作。


Cora:曾混迹巴黎政治学院社科专业,现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影与媒体研究系,前路茫茫。



本文涉及影片关键剧情的剧透

请务必观看影片后再阅读



天边一朵云 : 


六月二十几号的一天,我在为准备M1的论文答辩而焦头烂耳的时候,Grace问我要不要去做《生吃》圆桌的主持人。《生吃》这部电影今年三月在法国上映之初,便在我所在的电影系同学们中激起了很多的讨论,后来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在马赛的一家艺术影院看了这部影片。


《生吃》(Grave,2016


那时正直傍晚,观看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至今记忆犹新的事情。正如影片的海报一样,“血”是贯穿影片始终的元素,从第一个镜头中的车祸到最后一场戏中父亲展示自己皮肤上的伤痕,“血”的元素极大程度上刺激了观众的感官。而在我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前面的一位中年男性观众因为“晕血”突然晕倒,瘫倒在了座椅上。周围的人试图用扇耳光的唤醒他,最终也以无果告终,后来这位观众被工作人员扶了出去,观影秩序才得以恢复。



之所以讲这件事,是因为我们这期圆桌的嘉宾中,第一次出现了正方和反方人数不均等的局面,各位嘉宾似乎都对《生吃》称赞有加。而Grace在与我交流的时候,她表示非常不喜欢这部电影所给人带来的不适感,这让我联想到了那位晕倒的观众。我在浏览《解放报》影评的时候,《解放报》也在批评这部电影的做作和在制造恐怖氛围上的故作玄虚。首先,我想我问一下几位嘉宾,你们在观看《生吃》的过程中有没有感觉到类似的不适感和觉得影片在某些方面很做作?




Cora:


我在一周内看了两遍《生吃》。第一次看因为没有任何准备,确实多次感受到生理上的不适,但与“血”这一元素关系不大。首先,我无法忍受解剖动物的画面,不过我是连怀斯曼的《在杰克逊高地》(In Jackson Heights, 2015)里的杀鸡镜头都需要闭眼的那类观众。其次,影片里有一幕看得我胆战心惊,即在寝室里,姐姐埃里克西亚命令狗跑过去撕掉贾斯汀身上的脱(阴)毛膏,会忍不住联想狗究竟会做什么?然而,猝不及防地,人做出了更为残忍的举动。人物的心理状态同样细思极恐,新生周里诸多古怪诡异的仪式和传统,定下了影片的基调:一种荒谬而令人绝望的阴森与可怖,藏匿于各种触不可及的邪恶念想。影片中的角色似乎都戴着一张半天使半恶魔的面具,心怀鬼胎才是生存的常态。



然而,我并不认可那些认为影片过分做作的说法。不可否认,《生吃》噱头十足,通过生猛至极的、极端到疯狂的表现手法,探讨一个司空见惯的主题:青少年性觉醒。或许不少人会诟病于此,认为导演不过是试图以惊人的画面博取眼球、以获得更高关注度。于我而言,与其说是哗众取宠,不如解释成导演私藏的恶趣味,毕竟这般 cult 画风太容易引发争议。举个近期的例子,各路影评人对福茂口中戛纳史上最劲爆的开头——欧容新片《双面情人》的开场镜头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个镜头不过是猎奇,有人则认为这个镜头显露出欧容的艺术敏感度。电影是导演的自我表达,这点对作者导演来说尤甚,有趣的是,惊世骇俗背后往往有着最纯粹彻底的思绪,真正的情绪释放不应该被理性与现实的边界局限。


《生吃》导演朱莉娅·杜可诺(Julia Ducournau


我认为《生吃》里夸张的镜头更多是出于导演自身的艺术追求,是她所向往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并非仅是想凸显令人不安的反常。对他人习惯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所指摘再正常不过,但事实上,这不单是以实体形式呈现出来的艺术创造,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他人感知世界的方式,有的人更为直接、更为强烈,有的人更为含蓄、更为委婉,有的人需要强化内心的情绪,有的人则需要将其弱化以便更好地体会。



《生吃》的目标受众相对明确,它显然不是男女老少皆宜的合家欢爆米花电影,而是一部迫使观众透过鲜血来观察冷峻现实的残酷青春物语。当人们将影片里所讲述的故事放在真实世界里,会觉得它太过残忍血腥,但茹毛饮血的本性,并不是一张光滑的皮肤可以遮掩的。见不得鲜血淋漓,便将生食做成熟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恶的程度,但恶并没有消失,依旧在脑海里徘徊。《生吃》渴望彻底撕掉善的伪装,迫使观众直面血淋淋的现实,即使这种痛感使人生理不适,即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在逃避这种痛感。人类自满于这样的价值观,即食人族是野蛮的、是不开化的,文明人不会吃自己的同类,这或许又是精心伪装的道貌岸然。早在十六世纪,蒙田便写下了《论食人族》,重新定义野蛮和文明:比起自诩文明人发明的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把死去的人烤熟吃掉谈不上野蛮。




小宇宙:


身为唯一一个的反方表示压力很大,不过话说在前面,我个人是挺喜欢《生吃》的,不过这次希望在众人赞誉背后,想提出几个其他角度的想法。对于不适感,肯定是有的,毕竟我本人对于血腥的镜头是非常敏感甚至反抗的,很少看血腥恐怖片。所以对《生吃》的不适感完全是出于个人的观影习惯。其实是到最近才看了《生吃》,之前一直有人在推荐,但是看了剧情梗概害怕会太血腥一直没有要看。到真的看了以后反而觉得还好,虽然吃手指的时候还是有遮眼睛,但没有让我觉得恶心看不下去的地步,导演在血腥镜头方面的把握其实挺节制的,几个吃肉镜头时间都不长,点到为止,也没有事无巨细的呈现整个过程,我觉得这点上面导演还是做的蛮好的。 


新生如一群野兽一般鱼贯而出爬向派对


不过在这里我提出两个个人观点。首先,我排斥血腥, 不排斥恐惧,我觉得恐惧感的塑造并不一定需要以血腥来呈现。我觉得《生吃》的恐惧感其实做的挺好的,但是影片中真正让我觉得恐惧的镜头却都和血腥场面无关。第一个我非常喜欢的镜头是,所有新生刚进入学校晚上参加派对的镜头,一个大全景,新生如一群野兽一般鱼贯而出爬向派对场地。不论是镜头形式感还是与剧情的衔接上都让我心头一惊。导演十分出色的模糊了观众对于现实和虚拟的认知,使其好奇这到底是真实发生还是虚拟臆想。还有一个镜头就是,女主角在被窝中,感到被子外面有不明物体不断的攻击自己,在这里声效的运用十分出色,封闭空间外的未知袭击一波一波的袭来。我发现,真正恐惧的段落都不在血腥镜头上,所以有那么多血腥镜头是否真的有必要,我持保留态度,是不是仅仅留最后一个镜头就够了?毕竟主角对于肉的渴望和探求,并不一定要直接的通过吃肉场景的直接表现来呈现。 



第二点,我曾经在一篇论文中对于所谓“VR技术”在艺术领域的流行提出了疑问。VR一直强调一种为观众带来的所谓沉浸式体验“immersion”,观众能够真正进入这个作品,从而可以“更好的理解作品”,但是这样的沉浸实际上是生理上、感官上的直接的沉浸。这种沉浸带来的风险就是它有可能侵占了观众心理上冥想(meditation)的空间。久而久之,观众会不会可能越来越丧失思考的能力从而依赖于直接直白的沉浸体验。


回到电影,我认为血腥镜头的出现最直接的是满足了一部分观众的感官刺激需求,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这当然是十分吸引眼球。但是《生吃》中导演是对于影片的主题深度有要求的,对于欲望,对于人类群体是有她自己的表达的。但是这样血腥镜头是有一定可能让观众忽略她的表达的,观众很容易只注意到血腥镜头带来的感官刺激,难以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这是我对于感官刺激镜头过多所带来的一种思考。所谓蒙太奇的意义,就是激发的新含义的可能。希区柯克的电影并无过多的血腥镜头,却创造了十分刺激的观影体验。我个人更倾向于影像“留白”的表达方式,从而给予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对于剧情上我一定要说一个我觉得十分做作的点,那就是最后父亲敞开他的胸膛露出伤疤,瞬间让我穿越回玛丽苏网络小说。所以她的生吃习性是所谓“家族遗传”,会不会有点太《暮光之城》,如果导演想强调周围环境对于人个人的影响,那为什么要按一个家族遗传,在我看来似乎是硬要给影片角色最后的生吃加强合理性。对于我来说,这种硬加的逻辑和合理性是没有必要且有些做作的。



郭连凯:


我是有幸去年在戛纳电影节看到的这部电影,当时是朋友推荐,才去看了它在戛纳放映的最后一场,那一场明显有之前几场hype的原因,排队的人相当多。同样的,那一场退场的人也相当多,尤其是Justine开始啃噬Alex断掉的手指那里。



对于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我首先想说,《生吃》并不是一部很血腥的电影,至少单纯的从血浆指数来看的话,有太多电影超过它太多,同时它也并不是一部非常恐怖的电影。与我们曾经看过的电影相对比,不如说《生吃》是非常的让人不适的。而不适的观影体验就比较有意思了,我们看烂片也会产生不适,看《魔鬼圣婴》、《没有面孔的眼睛》、《冷血惊魂》这种美术奇诡的惊悚片也会产生不适,而《生吃》显然不属于以上两种,它更多的是通过青春片(Coming of age)和食人片(Cannibal)这两种看似毫无关系的影片类型的融合来构建的,我们看过吃人(至少我看过)但极少见美少女吃人,更何况是在一个生活化的场景下,观众在一个离银幕故事很近的情形下突然接受到“食人”这样的信息,不适感也是从这里而来。


《异形》(Alien,1979


有人可能说,我看电影是为了开心,为什么要我产生不适呢?当然也有人因为这个给予差评,这当然是个人选择。不过这事儿还是要分开来看,我前两天在浏览《异形1》的影片资料的时候,也发现有新闻记载,有观众吐在了《异形1》的影片放映现场,这和《生吃》在多伦多电影节,还有主持人所在的那一场的情形非常类似。但有人会说《异形1》是做作吗?不会。雷得利斯科特就是在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加上HR吉格尔的美术设计,来营造这种让人不适,冷汗直冒的观影体验,观众吐在影院,他们就成功了。



同理,《生吃》的导演茱莉亚杜可诺同样是在构建这样一种不适,无论是陡然出现增大的背景音,还是镜头语言,都是在放大人物心理,和对观众造成的不适感。我同样认为,说一位创作者故弄玄虚是一种很危险的说法,是一种站在他人角度揣摩心理的说法,用在《生吃》上,是不太合适的。




天边一朵云 : 


三位嘉宾都对于影片中的恐怖元素以及恐怖气氛的营造发表的自己的看法,而Cora和小宇宙也隐约的提及了导演想要表达的更加深层次的东西。Cora引用了《论食人部落》中的观点,质疑了人类社会对于野蛮与文明的定义。蒙田的《论食人部落》一方面承认于巴西的食人部落为野蛮人,而另一方面又在对这种“野蛮”的评判进行反思:野蛮不过是因为他们的原始,而这种原始与人类所谓了文明的相比,又是最接近于自然的,最充满了纯真的。



顺着Cora的话茬,让我回到电影本身当中,通过影片最后的反转,我们意识到“生吃”对于贾斯汀(女主角)而言是与身自来的原欲。“与身自来”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是最原始的和最纯真的“自然”,是没有被文明的演进所改变的,而这样的“自然”又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蒙田笔下的“巴西食人族”。另一方面,在贾斯汀的对立面则是她的同学们(学长们)。我们看到,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各式各样的校园潜规则便开始发挥起对于新生的统治和驯化作用。校园无疑也是一个小型的人类社会,在这里,以前的同学们构建起的规则如同人类社会中的文明,而不服从者则被视为野蛮。顺着这个思路下去,我们似乎可以从《论食人族》的角度去阐释这部电影,去阐释其中关于食人、文明和原欲的问题。我想问一下Cora,不知道你有没有在这一方面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或者是你认不认同用《论食人族》的视角去阐释这部电影?



而在小宇宙的回答中,小宇宙也有说明“对于欲望,对于人类群体,导演有她自己的表达的”。《生吃》无疑让我们对于人类的欲望产生了无限的思考,网上的影评中有人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以及拉康的“贫乏”这样基础的精神分析的视角去解释其中的欲望。但在我看来,这样的阐释则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问题:贾斯汀的欲望是关于身体的,她的身体与其他人的身体就存在着不一样的地方,甚至于我们也可以去质疑贾斯汀的身体到底是不是人类的身体。而精神分析的理论显然无法去解释关于“身体”的这样的物理的欲望。而谈到身体,让人不得不联想到的就是柯南伯格,在一次访谈当中,导演朱莉娅·杜可诺也有提及到柯南伯格和大卫·林奇对于她的影响。在这里我也想问一下三位嘉宾,你们是怎样去看待这部电影中关于“欲望”、“人类”以及“身体”的议题的探讨的?在影片中,我们能不能看到柯南伯格和大卫·林奇对于导演的影响?




Cora:


我认为用《论食人族》的视角去阐释这部电影是可行的,即使最常见的解读是将嗜血、食人的欲望看作对青少年性启蒙的隐喻,进而影片被大致解读为以极端手法呈现性觉醒。重新定义野蛮和文明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是激进、根本、彻底的解读,我不觉得本片具备这样的野心,毕竟切入点较为局限、整体格局也相对较小,但还是可以尝试着去思考其适用性。



贾斯汀生长于一个伪文明的家庭,她的母亲有着与生俱来的啃食肉体的欲望,却选择将其隐藏在素食主义者的面具之下。仔细一想,送贾斯汀上学的路上,一家人在路边吃了顿便饭,其母看到贾斯汀盘中不慎掺入的肉碎时极度紧张,比起不悦,更是恐惧的情绪,毫无防备地直面自己拼命逃避的真相时无法掩饰的慌乱失措。校园通常被当作一个人类的小型社会,同样是一个伪文明的场所。实际上,我很好奇片中想体现的兽医学徒心态,希望有相关人士帮忙解读。我相信这个设定是有其独特目的性的,这样一个与血浆、解剖、切割打交道的行当。对我来说,观看解剖动物的画面比看食人更为恶心,但认为两者是存在一定(守恒?)关系的,对这两种元素如何互相影响与作用很感兴趣。


姐姐埃里克西亚


贾斯汀的姐姐埃里克西亚虽明显地披着离经叛道的外衣,却是最随心所欲地游走在野蛮与文明之间的人设。埃里克西亚入学后看穿了原生家庭的虚伪面目,贾斯汀刚到学校时,埃里克西亚带她去看父母几十年前的毕业照,言语中多次透露出她知晓一部分未被揭晓的家庭秘密。然而,特立独行并不代表她寻找到真正值得倚靠的文明,她更像是被两边都抛弃的孩童,抓住贾斯汀这根飘摇不定的救命稻草,试图暂时保持平衡,她甚至觉得自己对贾斯汀所做的是一种救赎,将她从伪装成文明的野蛮中拯救出来。



我不想对嗜血及食人是人与生俱来的原欲这一观点作出过于绝对的判断,但不可否认,无论是过度抑制还是不加束缚都是相对危险的局面。如何在两者间寻找一个相对平衡,或是对影片拓展性解读应涉及到的一个方面。




小宇宙:


看《生吃》的时候,我确实曾经想到过《黑天鹅》以及所谓弗洛依德的“本我”理论,但这样的理论更倾向于对于自我认知的精神层面,《生吃》里的吃肉相比较而言显得生猛了许多。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吃人肉定义成为所谓“原始”、“野蛮”的行为呢,“吃人肉是错”这样的道德判断标准是从何而来的?所谓“文明社会”的教育告诉我们伤害同类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但如果吃人肉是某个群体生存的本能呢?本能是否可以加以价值判断? 吃人肉可能并非是贾斯汀自愿的,而是本能所驱使的。从另一角度来说,兽医学院学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原本被控制的贾斯汀的吃人肉本能,不断挑衅贾斯汀的学长学姐们,是否应该承担被贾斯汀啃食的风险。退一万步讲,就算吃人肉是不对的行为。放眼人类社会,生吃人肉看似直白,但比它残忍杀人不见血的行为比比皆是,所谓“杀人不见血”。



在电影中,我们是可以发现导演对于“杀人不见血”的展示的。兽医学院对于新生的洗脑训新活动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然而除了姐姐以外,对于老生阵营的人物刻画篇幅非常有限且脸谱化,对于这样带有霸凌色彩的行为也没有进行深入。对于我来说,如果影片结束导演能够让观众感觉不带血的行为比吃人更为可怖残忍,或者说吃人肉和所谓文明人做的其他行为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那电影就会更有趣了。我想到的一个有趣例子就是在波兰斯基的《杀戮之神》中,提到“杀戮之神”的片段,那是一个十分厉害撕掉文明人假面直指人性欲望的一个例子。


《杀戮之神》(Carnage,2011


我认为电影创作是要遵循逻辑的,这样的逻辑不是所谓现实中为人处世的道德逻辑,而是导演在其影像作品中塑造的这样一种逻辑,如果要让观众信服自己创造的电影宇宙,导演就应该有其自己十分完备的价值观,宇宙观。其实说白了就是作者电影。柯南伯格和大卫林奇都是创造自己电影宇宙的人。在他们所创造的世界里,有无数怪诞的角色和情节,但却因为完备的规则设定以及情感逻辑为观众创造出极强的信服感。在他们的电影里,欲望不只是内化的抽象,而被他们用怪诞的方式外化(不管外表形态还是行为)。这种具象化又和动物紧密联系(或许是因为动物对于欲望的表达更为直接)。这在我看来是他们影响《生吃》导演最重要的方面。而兽医学院屠宰背景的设置,在我看来除了增加惊悚性,也是导演希望呈现人性和动物性的对照和关系。然后这样的对照导演也并没有呈现到位,《白色上帝》《肉与灵》甚至《玉子》都表现得比《生吃》到位。



而在观看《生吃》的过程中,有几个疑惑一直困扰着我。首先,明知道自己家族有吃人本性的父母为什么要送自己的小女儿去兽医学院。如果这个问题可以用她需要先压抑欲望然后在成年初释放欲望然后学会控制。(事实是她姐最后没有成功)那么最让我疑惑得还是那个“家族遗传食肉本性”,这样唯一的独特性让主人公和学校其他人呈现出二元对立的设定。这与大卫·林奇电影中模糊的人物关系边界是大相径庭的,反而和《暮光之城》甚至一些超级英雄的固定模式类似。毕竟我观影过程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她为什么会吃肉”。影片前面给我带来的多方面的思考被最后粗暴的“家族遗传”解释打断。对我来说,如果这个兽医医院的所有人都有不同的欲望释放方式,可能会更加有趣。




郭连凯:


首先我也蹭一下主持人给Cora提出的那一个问题,我认为导演在影片一开始就试图去模糊野蛮与文明的边界,她也在有意的去规避掉文明的存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一辆高速飞驰的车撞上路边的树,车毁人亡,在后面的剧情中我们也就知道这一幕的意义,是Alex的“捕猎”过程,可以说导演在第一镜就已经点出了影片野蛮而非文明的主题。在之后的校园戏份中,导演所呈现出得到校园凌霸也并非我们经常在电影中或者现实中能看到的,后面泼血和吃兔肾暂且不提,入学第一夜被强制拉去派对,下了电梯之后他们是用爬行的姿态移动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向文明的告别和向野蛮的妥协,那一场戏拍的很魔幻,一上来的反打镜头一直升格,让观众恍惚以为这是幻觉,但切到相反视角之后才发现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顿时聒噪的音乐响起,开始了Club式的狂欢。



这也是《生吃》的另一个特点,在这部电影中看似很多关于欲望、幻想的表达,但所有的呈现方式都是用现实手法呈现的,这就可以跳到主持人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拿这部影片和柯南伯格、大卫·林奇两人作比较的问题。我认为当然是能够看出这两位导演对于杜克诺的影响,太多例子了就不一一对比,我想说一下他们的不同,也就是刚才提到的,对于欲望和幻想的呈现方式。在柯南伯格或者大卫·林奇的电影中,对于这两者的呈现方式往往是超现实的,经常会用一些心理描写,甚至是欺骗观众的梦境描写去呈现。


再者,就是像《夺命凶灵》或者《录像带谋杀案》里的对于肉欲的超现实表达。在这一点上,《生吃》显然没有过多的野心,应该也是作为一个新导演,对于这些的驾驭力并不足,所以选择了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我们可以在《生吃》中看到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戏,比如啃食手指、姐妹互啃、最后Adrien的被杀等等,这些看上去虽然怪诞,但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可说通的。



最后关于这部电影中“欲望”“人类”以及“身体”的议题,我认为在此不适做过多解读,在类型上,这首先是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在这种类型的电影中,对于成长的探讨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性觉醒的探讨也是不可避免的,啃食人肉可以视作一种极端的性癖(事实上这也是真实存在的一种性癖),导演用这种极端的情形去构建少女成长这一过程,并辅以足够极端的视听,和对上述提到的对现实社会的野蛮化,和野蛮行为的现实化这两点的融合,共同得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成果。另外,我觉得结尾并不是哗众取宠的,恰恰是影片情节的最后一块拼图,对之前2小时的很多疑问都做出了有效的补充说明和解答。




天边一朵云 : 


通过刚刚的一个问题,各位嘉宾都对影片中关于文明与野蛮,以及原欲的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接下来我们还是要将话题转向老生常谈的性别议题上。朱莉娅•杜可诺作为女性导演曾表示希望拍摄一部体现女性在世界上的地位的电影。而我们去观察当下的欧洲电影,女性早已不再是几十年前性别研究中那男性凝视的对象。她们独立,敢于斗争和敢于憎恨,以至于体现出对于男性的反制,去年的法国电影《女神们》Divines和《她》(Elle)同样将女主角塑造成了这样的“女英雄”。因此想请各位嘉宾谈一谈你们对于今天欧洲女性电影的看法。在今天,女权在电影中是不是越来越变得理所当然?


《女神们》

《她》


而电影中对于女主角室友Adrien的处理同样有一种对于传统的反制,性取向的平等在影片中同样是不再需要争议的事情。而女主角喜欢上Adrien,所展现的不再是老生常谈的将人“掰弯”,而是将人“掰直”。正如关于女权的议题,在导演看来女权和性取向平等已经是不再需要探讨的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面对今天的现实世界,即便是在欧洲,众多国家的同性婚姻变得合法化,但社会似乎远没有到达这么开放的程度,众多人还是持着相当保守的立场。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像《生吃》的欧洲电影是不是太超前了?





小宇宙: 


我从来不想说这部电影里面讨论了性别问题。正如一朵云说的,一个原因是在导演看来,女权和性取向已经是不需要探讨的问题,我并没有觉得她在电影里对于性别主义有什么可说的。还是我之前说的动机逻辑,就像“掰直”这个情节,我实在是没有在影片中看出为什么她的室友变直了。他们的互动仅限于闺蜜的层面,而贾斯汀,我也只感受到她对他肉体食欲大于性欲的渴望。在Adrien那一方面 。“掰直”同性恋哪有那么容易,以至于当Adrien对贾斯汀大吼类似贾斯汀打破了Adrien睡了20年男人的过去这样的话的时候,我一不小心笑了出来——根本说不通嘛。况且,我们之前讨论到,电影中最让我们着迷的还是对于吃人、文明和野蛮定义的话题(其实我觉得亚历斯·冯·华麦丹在《博格曼》里的探讨也非常有意思),所以这样的对于人性本能的讨论,和性别的关系也并不十分紧密。



如果一定要说有,我也并不觉得她对于女性主义有做什么进一步的思考。你当然可以说这种吃人的行为代表了一种女性的强势。但这也太表面直接了,这种观念回到了第一波第二波女性主义的概念,把女性暴力当成女性主义且仇恨男权。看看去年的《她》里面的Michèle Leblanc, 面对家庭、工作、邻里、朋友汹涌袭来的压力,是如何一步一步应对且试图化解它们的。而这样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男性,也来自于女性。而在《私人采购员》(Personal Shopper)里, 女性意识既外化成为了所谓的鬼魂,也内化为Maureen 内心的自我怀疑与认同。这些都是对于女性主义更进一步,更新的讨论。其实对于欧洲这样女性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地区,女性主义更多是强调所谓女导演、女主角、各个年龄段女性话题这样的电影制作方面的重视,对于主题本身来说,我认为还是回到了自我认知这一层上面。这样的自我认知,并不只存在于女性,也存在与男性。



另外也就是性别平等的题材,性别电影包括的不只有女性,而是所有的性别少数派群体。性别电影所展现的题材也不应该仅仅是对立男性,暴力化女性,这样的电影看似女权,实际上非常的大男子主义且偏激(小丝绒在深焦发表的探讨中岛哲也《渴望》的厌女情结里阐述的非常透彻,点击链接:批评 | 《渴望》:形式主义和厌女症。真正厉害的抗争,除了暴力,还有更多。电影里面对于女性意识唯一让我有兴趣且希望导演能够更加深入的,大概是贾斯汀与姐姐,母亲三者之间的互相联系,这种混杂了亲情,奇异本能和对身体认知的意识才是在女性主义方面值得讨论的点。从目前的母女,姐妹关系呈现上来说,我希望看到更多,她们三者同时出现的对手戏。


再到最后一个社会现实,在我了解,目前大陆普遍对于女性主义的认识是非常两极分化的,学习研究性别理论的话对于这方面有着非常先进的态度,而不了解这一块的人最女性主义还停留在暴力反抗甚至更为落后的观念里。《生吃》的概念在欧洲社会里,一点都算不上前卫。但是在中国,就有一定的风险让一些人妖魔化女性。总的来说,在中国,想仅仅通过电影去传达某种理念,还是很不实际的。




Cora : 


首先,我不大愿意在谈论一部女性为主角的电影时关注在女权这个话题上,因为在我看来女权主义的奋斗目标是使我们不再需要女权主义来为自己正名,后性别时代的一大特征或许是摒弃无处不在的身份政治立场,而将一切平等化对待,换句话说,当我们在分析一部以男性为主角的电影的时往往不会过度纠结于主角的性别。非要谈女权的话,我觉得一部电影女权与否与是否女性主角关系不大,而需要着重关注具体角色是如何被刻画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还是一个依附者的形象,当然女性导演的作品比较容易达成所谓的女权因为影片不可避免的有导演想法与经历的映射。女性在银幕上的形象,在摆脱所谓 male gaze 束缚的基础上,应该如何存在?这让我想到 Bechdel Test,用来简单判断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是否仍然是男性霸权的副产品的方法,即电视剧中的两位女性角色单独出现,是否总在谈论男性。这便是典型的,有女性角色、但依旧男权的银幕内容。《生吃》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女性作为本体的刻画方式没有明显值得诟病的地方。



至于所谓的掰直,我是不赞同的,男同性恋并不是在面对女性的时候完全不会勃起,比如很多同妻还是会跟男同性恋丈夫生儿育女,这更是一种生理现象,并非情感方面的考量。Adrien 在与女主发生关系之前正在看 GV,或是被影像内容刺激到,而女主的欲望揉杂了性觉醒的元素,刚好是影片想体现的 coming-of-age 的核心内容,因此,我认为纯粹理解成直人的浪漫关系和性关系是不准确的。我更愿意把这部片子放在一个后性别,同时也是后性取向的语境下进行分析,影片是可以跃出这个框架的,它不应该被局限于某种意识形态,而是跳出这些限制去分析一个宏大的社会现实,对我来说是文明与野蛮的议题。再者说,性别与性取向也都是在伪文明的框架下,人类赋予处在流动状态下的事物固定的、概念性的称谓,坦白说,这种举动本身这也是有问题的。




郭连凯 : 


其实就像主持人自己在问题里说的一样,和国内不同,欧洲电影对于女性的探讨和关注早已经是一件司空见惯和理所当然的事情,多到已经不能再把它单独拎出来分析一番了,就去年来讲,随便想想就有《将来的事》《她》《美国甜心》(英国导演拍的)《霓虹恶魔》等一系列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出现,当然还有我们所在讨论的《生吃》。但其实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是,当今年我在戛纳做街采的时候,问到戛纳电影节还有什么需要做出的改变,有一个英国的老奶奶和我说他想要看到更多女性导演和女性题材 的作品,今年的颁奖后评委会发布会也有记者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这在我看来都是一些略显可以的观点和讨论,我非常同意Cora说的,当我们不再去纠结一部电影里面的女权与否的时候,就像我们从来不会纠结一部电影是否男权的时候,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平权。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同样的我也并没有觉得《生吃》超前很多,在上一个回答中我说过,《生吃》是在用夸张的手法去表现一件很现实的事件,除去吃人的部分,这部电影的情节几乎都是正常的,不仅仅是在欧洲,即使发生在国内,也是不足为奇。和那些真正前卫的电影,例如同一届出现的《保持站立》,还是要相形见绌许多。



-FIN-


深焦圆桌谈系列:

《独自在夜晚海边》:每一个女人都能提升他的道德 | 深焦圆桌谈

这次阿萨亚斯在鬼片和文艺片之间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 深焦圆桌谈

错乱的一代 错乱的电影 | 深焦圆桌谈

为什么《托尼·厄德曼》不好笑? | 深焦圆桌谈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伊斯梅尔的幽魂你从未在此凭空而来

无爱可诉木星之月寂静中的惊奇最长一枪

玉子每分钟120击快乐结局敬畏

迈耶罗维茨的故事之后圣鹿之死 | 自由广场

派对把妹秘诀年轻女人罗丹

写作工坊牡丹花下童女贞德骑士

好时光温柔女子无无坞双面情人

真事改编肉与沙


欢迎为深焦口碑榜投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