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6.8分《神偷奶爸3》6.8分《绝世高手》|“电影眼”新片排行榜第27期
点击上方关注
“上海影评学会画外音”
加入革命队伍
1
明月几时有
评分
6.8
黄望莉:9分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制作部主任
评语:《明月几时有》中,对中国的抗日史的描述首先立足于“真实”的层面,在手法上,采用了纪录与剧情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同时,许鞍华在努力淡化戏剧性场景的表现上,不失其情感的冲击力,力道正好。据说,这是一部“命题作文”,但是,导演在历史的陈述上,我们能够更真实的感受到其在细描革命史的图景中的真诚之心。该片与《黄金时代》都散发着淡淡的“离散”之愁,是许鞍华“民国”系列之重要的组成部分。
藤井树:9分
影评人、藤井树观影团创始人
评语:一部真正的好电影,高级优雅,气定神闲。具有相当程度的文人品味和精英审美,却又脚踏实地在讲乱世中的个体命运和个人选择,太好了!好像许鞍华又找回了从前最好的状态,就像戏里的叶德娴一样,从容自如,化繁至简。很喜欢这个片的节奏感,如水墨画般写意,有侠客之风范,于不经意间将时势点透,聪明极了!终于明白于冬为何恼怒周迅没拿奖,但其实错还在于,如果报了娴姐女主角,才更合适。要我说,这个戏只有一个女主,就是叶德娴:精彩绝伦,无与伦比!另外就是我爱的彭于晏越来越好了,演什么是什么,鼓掌!五星力荐,大家一定要看!
石川:7分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评语:剧情以年迈的士司机口述方式展开,意在为后面的市井女性的抗日故事确立一个平民视点。这是一种对主旋律抗日叙事的去神圣化,真正让抗日英雄回归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不足的是,除叶德娴外,其他几个主要人物刻画不够丰满。
刘海波:7分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
评语:在主旋律电影类型化大趋势下,许鞍华却在另一个向度开掘,主旋律文艺化。这个努力向前可以追溯到谢晋《啊,摇篮》,张军钊《一个和八个》,叶大鹰的《红色恋人》,冯小宁的《紫日》等。艺术性较强,偏诗化。香港导演参与主流叙事很有意思,《明月几时有》题材比较难得,东江纵队与香港有关与文化人有关。革命行为的发生被处理成偶然与朴素,或许是一种还原。
妖灵妖:7分
电影文化工作者
评语:以当下的环境看,这是一部淡然、勇敢、带有一丝乐观主义的抗争之作,对香港和对香港市民的鼓励更是呼之欲出。
赵建中:7分
中国太平洋保险品牌建设部资深经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评语:最早接触许鞍华的影片是因工作原因审看由她担任导演的协拍片《上海假日》。该片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用原生态的风格展示了当时上海弄堂里普通市民的生活,由刚走红的刘嘉玲主演。自此以后,我就记住了这位外表比较强悍的香港女导演。后又看了她的《客途秋恨》等片,渐渐地,对这位擅长表现女性并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导演有了几分尊重与喜爱。本次观看《明月几时有》时,虽然整个电影院的观众最多只有十分之一,但本人仍对影片给予较高评价。
原因有四:
1.真实完整地表现历史。在还没有阅读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的初中时期,我就从开明书店出版的《茅盾文集》中看了讲述东江游击纵队营救香港文化人的纪实文学作品《脱险难记》。此番观影,又让我感受到了熟悉的气息。由此可见,电影对这段历史的呈现是成功的。
2.具有独特的气质。影片表面克制内敛,内里却感情灼热,充满张力。同时,故事由梁家辉饰演的当事人讲述,请出梁文道客串,导演自身入戏,又增强了影片由生活流风格带来的亲切感。
3.表演出色。三代演员叶德娴、周迅、春夏的表演均可圈可点,尤其是叶德娴将作为一个母亲的慈爱、作为一个小市民的精明与作为一个抗日战士的无畏演得丝丝入口。
4.制作精良。电影画面很有年代感,由久石让创作的配乐旋律丰富,富有变化,很好地烘托出影片的节奏与气氛。
程波:7分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影视艺术系主任
评语:香港回归20周年语境下的《明月几时有》,极力用个体而非国族视角呈现一种“港味生活史”,又要绞尽脑汁给个体包裹上“香港革命史”的色彩,小心翼翼地保持着某种平衡。从客观上说,电影在故事素材的裁剪,叙事线索的梳理,历史传奇的表演等方面都算上乘,但就是这个战战兢兢,想两边讨好,生怕得罪了谁的那个劲儿,着实让人不悦。高速路倒车是很危险,但为何从后视镜里看看来路也要如此心虚呢,没有把酒问青天的坦荡气度,想给你开酒驾罚单都显得没有意义了。
龚金平:7分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评语:在某种意义上说,《明月几时有》是一部“主旋律影片”,表现普通民众在家国动荡、外族入侵的乱世,如何在身边人的影响下开始参与“革命”、理解“革命”、支持“革命”,甚至为“革命”献出生命。所以,影片有着电影《青春之歌》(1959)、《红色娘子军》(1961)式的情节框架和人物设置,即通过“引路人”将徘徊、旁观者引向“革命之路”。
而《明月几时有》比《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更为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将那位“引路人”刘黑仔塑造得更具江湖气息,更具谐趣和人情味(比较而言,李锦荣就塑造得比较平面化),将“被引导者”塑造得更具文艺气息,或市井气息,或富贵气息。这些气息正好可以填补影片因过于正统而容易导致的空洞苍白。
所以,《明月几时有》是一部个人风格较为明显的影片,它巧妙地借助一个 “主旋律影片”的情节框架,在其中融入了更多的生活气息和个人气息(母亲知道方兰投身“革命”后,有担忧,有劝阻,甚至怕女儿会拖累队友),而且通过远离过于庄严的政治意识形态表达而使影片具有日常化特征和悲凉气息。例如,关于老年郑家彬,影片通过一种市井化座谈的方式来表现“革命”对于人物来说不过是特定情境下的一种自发选择,仅是人物生命历程中的一段记忆与经历,不必赋予国家、民族的高度才具有意义。至于那些革命岁月中的战友,于郑家彬而言也主要是一种私人层面的思念,而非国家层面的缅怀。
也许,《明月几时有》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将全部人物和情节通过某种方式粘合起来,使影片在情节的集中性、人物关系的相互缠绕性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断裂、游移,甚至使部分煽情点因铺垫不足、力度不够而流于空洞(尤其是李锦荣那条情节线),但是,许鞍华实际上是用一种更为日常化、私人化的方式来回忆“革命”,用一种更加平和超然的方式来铭记那些历史上未必伟大但必将熠熠生辉的名字。这未尝不是一种书写历史,表现崇高的合理角度。
刘巽达:6分
《上海采风》杂志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评语:用香港导演拍摄的这部反映香港志士抗日题材的电影作为“七一献礼片”(纯属巧合?)蛮有意味。以传奇女子“方姑”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香港沦陷下的1940年代展开生死救援,角度蛮新。不管怎么说,因为背景是香港的,导演也是香港的,所以在同类题材上,此片还是有一定可看性。不过集合了那么多大牌大腕,未必保证影片的质量和票房。周迅是个好演员,但在此片中的刻意装嫩和呆板表演还是失分不少,彭于晏和霍建华的表现也不很给力,倒是“桃姐”叶德娴最接地气,举手投足间有“香港韵味”。梁家辉虽然只有几个“假装口述”的镜头,倒也颇具神采。看来香港题材还是香港演员最适合。由于全剧没有特别精彩的高潮点,一路演来有点疲沓。可谓“一众大咖,剧无力,也白搭”。
张琪:6分
上影集团编剧
评语:大导大咖大制作,但剧作明显单薄,人物来去随意,制作也略显粗糙,光影和场面缺失。40岁出头的周迅演技在线,但高清镜头下演出来的少女感让人尴尬,让人这么有期待的影片观影过程中居然有中等水准电视剧的即视感,可惜!
程亮:6分
上影集团导演
评语:许师傅在大部分时间都用了她的好手段,甚至奉献了叶德娴加周迅这样强大的表演组合。在几处她擅长的地方,就是那几处人情认知的细节处理,当然拍得动人。但电影是看短板的,这部相对有主旋律和类型感的作品,剧作关没过,类型技巧又没过,因此在电影的流畅性和大众表达上便多处受阻。所以说,人情大导尝试类型,多数吃力的,无碍审美。
独孤岛主:4分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
评语:在宏大叙事与平民视角之间做了折中的处理,无论导演本意如何,在剧作细节上的瑕瑜互见,是本片整体意图最纠缠也最难以通达观众的部位。
2
神偷奶爸3
评分
6.8
张琪:8分
上影集团编剧
评语:套路得人心,难得也留住了真情。角色卖得一手好萌,影片好笑好看,不给好评说不过去。
程波:8分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影视艺术系主任
评语:《神偷奶爸3》给格鲁弄了个双胞胎弟弟出来,梗虽然很老,却似乎因为挺有笑而挺有效。反派捣蛋鬼的设置古典怀旧又有些好莱坞式“反思和自嘲”的合理性。小黄人的出走、闯荡、入狱越狱作为辅线,比主线更出彩些。没办法这些小黄人太可爱了。他们的功效很大,可以让你遇到垃圾人垃圾事之后能果断拉黑对方,然后高高兴兴地看完电影,保持愉快的心情走出电影院。
龚金平:7分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评语:如何让人物既能释放内心深处的“邪恶”,又能使整体情节框架不逸出“正义”的限度,这其实是很多犯罪类型影片一直在苦苦摸索的平衡术,而动画片《神偷奶爸3》则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完成了道德立场和情节设置的双重挑战:只要“邪恶”所施与的对象是“坏人”,那么人物的所作所为就具有天然的正当性。这也成为《神偷奶爸3》(偶尔)具有魅力的地方,人物没有了道德诫律的限制之后,行为方式更为自由、率性,有着酣畅淋漓的快感,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的观影愉悦。
影片中那些小黄人依然是颜值担当,也是萌点和笑点的源泉,但影片相较于前作更大的突破在于大反派布莱特和格鲁孪生兄弟德鲁的塑造。大反派有过人生的荣光,有过巨大的声名,但他一生从此为声名所累,再也走不出昨日的辉煌,终至成为一个疯狂而邪恶的“坏人”。孪生兄弟德鲁有着“坏”的基因,但苦恼于自己“坏”得没有特色,“坏”得不够彻底和随性。这两个人物,一个推动情节,一个为主人公的行动增加障碍并增添笑点,成为影片最大的看点。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其它几条情节线索就如鸡肋了,如格鲁大儿女遭遇订婚事件,两个小女儿寻找独角兽,以及露西如何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母亲,甚至那些小黄人在正邪对决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较有限。整体而言,自从格鲁“改邪归正”之后,《神偷奶爸》已经缺少《卑鄙的我》那种恣意的创造性和反经典的勇气,而是在美国标准的英雄主义、家庭第一的政治正确中逐渐沦为平庸,只能靠不断增加新的人物来刺激观众逐渐麻木的观影心态。
刘巽达:6分
《上海采风》杂志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评语:对于系列电影越来越失望,这部《神偷奶爸3》与《功夫熊猫3》有得一比:是回归第一部架构的一部续集。要说好看也好看,但系列电影不能超越就显平庸,好看度下降。亮点还是在小黄人身上,可惜它们不是主角,着墨不够多,稀释了幽默。观众变得越来越苛刻,这是没法子的事。
独孤岛主:5分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
评语:用前作的人设继续敷衍出一个大俗套,非常暑期档,非常乏善可陈。
3
绝世高手
程波:3分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影视艺术系主任
评语:进了电影院,五分钟之后就后悔了,坚持到了三十分钟终于无法忍受,只能退场。导演演的真差,男主演剧本写的也差,编剧导演的也差。不会演砸角色的俗编剧不是烂导演,管你打着谁的接班人旗号,自己不行还是不行。这样自带烂网大(好的网大比这也好多了)气质的喜剧是有毒的,格调和能力的低下不能靠找些咖来掩饰,也不能靠打着无厘头来混淆,这会侮辱无厘头。看来,绝世高手非常想念摆渡人。按说没看完不能武断打分,但请允许我武断一回表达态度。
刘巽达:0分
《上海采风》杂志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评语:本年度最差电影,没有之一。 如果是“卢正雨致敬周星驰”,那么这个致敬是在侮辱周星驰。极low极贱的“创意”包括台词,一下子将编导的失智与狭隘暴露无遗。尤其是编导本人不自量力地主演男一号,更是将整剧拉到中学生表演的实验水平——不,甚至更低。最遗憾的是陈冲和范伟瞎了眼的加盟,虽然其演技可以驾驭任何正剧喜剧闹剧,但再怎么卖力表演,由于全剧的核心建立在荒唐无稽和低级趣味之上,只能无辜地被视为笑柄。因此奉劝包括郭采洁在内的演技派,不要轻易接这类自毁形象的戏,难道你们看不出这是一部低级无厘头的闹剧吗?给了观众什么?nothing!啥都木有——除了“是否赶紧离场”的尴尬。
--end--
往期阅读
长
按
二
维
码
欢迎关注“上海电影评论学会”
公众号定期更新实时电影评论,学术类文章,学会新闻和各类电影活动,评论文章可以获得内部学术观摩的电影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