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1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第三章《广论》道前基础之平议-第一节法殊胜之平议-学广论之罪行

2016-06-07 超意境

第三章《广论》道前基础之平议

第一节 法殊胜之平议

  宗喀巴致仁达瓦书说:“《现观庄严论》所说应修次第,尚不易知,一读《炬论》,即能了解。论中所云余轨式,指共通乘及小乘。云胜者,以无著至金州大师,龙树至大智鹃,诸善巧皆备,故非余轨之所能逮。能知《炬论》之三殊胜,亦即于广中《朗忍》,无不具足。”(《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上)》四十三页)上文中所说阿底峡所造《菩提道炬论》(即菩提道灯论)的殊胜,即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广论》文中,宗喀巴说:“此论教授殊胜分四:‘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菩提道次第广论》第八页)但是《广论》真的具有这四种殊胜吗?我们将在此章节中给予平议。

第一目 《广论》所言与圣教相违

  前章已举例辨正说《菩提道灯论》不切实际,处处与圣教相违;而《广论》依《菩提道灯论》而造,当然也不切实际,也是处处与圣教相违。依《菩提道灯论》及《广论》三士道的内涵,就都已经把圣教修学次第颠倒了。譬如《广论》把末转法轮唯识经的增上慧学──成为究竟佛所依凭的一切种智──说为不了义,代之以金刚乘双身法的乐空双运第四喜;把次转法轮的般若经说为最究竟最了义之学,把初转法轮阿含经所说的“本际”说为空相,谤为非实有的施设名相,再把贪道淫秽的密咒说为无上法。为了显示法的殊胜,又妄说是依于圣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而说;但《现观庄严论》并没有说佛道次第是由下士而中士、而上士、而金刚乘,并且《现观庄严论》解释般若道次第时,圣弥勒菩萨处处讲说真实四加行之见道,及悟入真如实法,乃本来无生现成之义,例如“由下下等别,许为九种相,经说无数等,非胜义可尔;佛许世俗中,大悲等流果,不可说性中,不可有增减,则所说修道,何断复何得?如所说菩提,此办所欲事,菩提真如相,此亦彼为相,初心证菩提,非理亦非后。”、“证彼无间因,具多福德相,垢尽无生智,说为大菩提,无尽无生故,彼如次应知。”(《现观庄严论》弥勒著,索达吉译,p.30,显密宝库,喇荣五明佛学院出版。)。至于《广论》三士道及金刚乘的内容,更与佛说的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次第及内容完全违背,很明显的,《广论》处处与圣教相违,全书只是凡夫外道的妄想所说,目的是假藉显教经论的名义,公然以密宗金刚乘的邪法来取代佛门中的正法。

  《广论》第九页说:“达彼一切悉无违者,谓于此中解了是一补特伽罗成佛之道,此复随其所应,有是道之正体,有是道之支分。此中诸菩萨所欲求事者,谓是成办世间义利,亦须徧摄三种种性所化之机,故须学习彼等诸道。如《释菩提心论》云:‘如自定欲令,他发决定故,诸智者恒应,善趣无谬误。’释量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现彼难宣。’自若未能如实决定,不能宣说开示他故。”

  《广论》说,成佛之道即是与圣教无违的三士道,其中有正体、有支分,菩萨为了利众,就必须了解三乘各个根机的不同,所以菩萨必须学三士道。又引《菩提心论》说:“如果要使众生发起坚固信解,智者自己要先善于无错误的了知引生的内容及方法。”又引《释量论》说:“引导众生的种种善巧方便,自己若无修证,是很难向众生宣说的。”以上是宗喀巴所说。

  《广论》三士道的主要内容:“下士道是生起皈依心,中士道是生起出离心,上士道是生起菩提心,再来是修空正见,最后入金刚乘。”但是纵观其内容的确是与圣教相违,说明如下:

  一者、找遍佛说的经教,从未有“三士道次第”之名、法,假使圣弥勒菩萨曾宣说“三士”之名,内容也将与《广论》所说完全无关;圣弥勒菩萨所说的三士,不是如《广论》所说的修学佛法的道次第,本章第四节中当会说明。

  二者、《广论》之道次第很明显的划分成三个阶段,先修人间善法的下士道,修完下士道再修中士道的解脱道,修完中士道再修上士道的菩萨法,按次第修习不能越级。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真正的佛法不是把凡夫、小乘、大乘的学习分别得一清二楚,真正的佛法只有一法,即佛所说的“一佛乘”,就是指佛菩提道,但是佛菩提道就已经包含凡夫的世间善法及二乘的解脱道。世间人天善法、解脱道、佛菩提道的修习,必须同时进行:一方面行世间善法,一方面降伏烦恼求证解脱道初果乃至其余三果,另一方面又同时于外门广修菩萨六度波罗蜜,进求亲证法界实相真实心如来藏。证得真实心后才算进入佛法内门,进入佛法内门以后还是要继续行世间善法,继续除烦恼,继续广行菩萨道,直至成佛。学佛虽然有其次第,但这个次第是以证果的先后而分,学佛人先要断我见证初果,再次求证菩提真心,然后按照菩萨位的各阶段次第增上,福德与智慧都究竟圆满时才能成就佛果;其中法的亲证因个人根器的不同而有同有异,次法资粮的修集更是因为根器及种种因缘不同而千差万别。菩萨法道又有回心、直往的差别,直往当中又有戒慧直往、戒定直往的差异;回心者,又有声闻种性未断我见前发心回向大乘道者,又有证得初果后发心回向大乘道,复有证得二果、三果,乃至证得四果阿罗汉而回心大乘者;四果当中又有证慧解脱而回心者、证俱解脱而回心者;又有证得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回心者;亦有先修解脱道智慧之出离法要者,然往世人天善法之世间福欠缺,后回入大乘而补修人天善法的福业者;复回心大乘的二乘行者,由于十住位中菩萨外门六度的修证资粮之成就与否,而回入初住、二住、三住位,乃至六住位来修大乘法,其中所修情形次第乃是有种种无量差别,不胜枚举。哪有像《广论》所述:“先修人间善法的下士道,修完下士道再修中士道的解脱道,修完中士道再修上士道的菩萨法,按次第修习不能越级。”如果按照《广论》所述三士道的次第修习,光是世间善法,无量劫也无法圆满,何况中士道?故说《广论》三士道,不是学佛的道次第,乃是宗喀巴的虚妄想所成。

  三者、《广论》所说,没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为依,也没有第八识阿赖耶识为主体的缘起性空,违背阿含解脱道圣教的因缘观、缘起观的法则,《广论》所说乃是断见外道的无因论者,同时又把双身法的意识境界说为常住法,又成为常见外道法;但佛法远离断常二边,故其所述断见论、常见论,非佛法离断常之中道义。

  四者、《广论》所说菩提心并不是入金刚乘的前行准备,因为藏密的菩提心乃是误会的菩提心,并且大乘法的修学是不需要入金刚乘的;而且入了金刚乘,所学所修都是意识境界,所谓的金刚乘乃是取自印度教外道性力派的双身淫乐修法,以喇嘛们修双身法时的性器官坚固不软而说为金刚,自我高抬为金刚乘,其实乃是欲界最低下的法,连出离欲界都没办法,何况能进入色界境界;修金刚乘行者都永远无法证得初禅乃至四禅的色界定,解脱道中所断的我见也都无法断。连二乘解脱道的断我见都没有实证,何况更殊胜于二乘的大乘法明心见道。又自生妄想而以观想所得的明点当作是如来藏空性心,连如来藏空性心四种能遍一切的道理都不清楚,误会空性心如来藏大矣!若以《广论》所说而修而行,一定无法稍知如来藏而进不了大乘法中,更何况证得菩提心如来藏。假设大乘学人依《广论》所说而入金刚乘修学以后,反而会毁坏大乘菩萨戒,毁戒后绝对不能成佛,还得因为犯了重戒而堕落地狱受苦无量,后在三恶道流转生死极多劫,受苦无量。

  五者、《广论》所说要证得至高无上的“空正见”,其实《广论》说的“空正见”乃是断灭无因论的一切法缘起性空,因为他们缘起性空乃是依据蕴处界的断灭而施设的,仍不能脱离世俗法;二乘菩提所说世俗谛一切法空的“空正见”,是基于信受佛语,知有无余涅槃的本际不灭,非断灭境界,这不是密宗靠意识思惟想象所得的非有非无的假“实相”中观;更不是藏密双身法乐空双运的“空正见”意识常见境界。藏密所说的“空正见”只堕于空边,乃是断灭空,非真实空,连二乘菩提的蕴处界空相之法都无法正知,更何况佛菩提道的真心实相的空性心;他们认定为最高修证的乐空双运第四喜“报身佛”境界,则只是常见外道意识境界,纯属欲界中的有漏贪著境界,故其所说的“至高无上”的“空正见”乃是虚妄想的邪慢。

  六者、佛第三转法轮唯识诸经是增上慧学,乃“上上根器”的久学菩萨才有能力修证,乃是地上菩萨所必修者,三贤位菩萨也只能随善知识的因缘而熏习而已,凡夫及阿罗汉愚者连听闻都不懂,更何况修学;障重尚慢如宗喀巴者,则唯有误会一途。因此唯识种智增上慧学,绝非《广论》所说的“不了义钝根所学”者,反而是已悟得如来藏的证悟菩萨才有资格修学的胜法,故《广论》所说乃颠倒至极的破法邪说。

  七者、金刚乘更是贪著淫秽,与圣教背道而驰之法。假借佛法名相,实行凡夫外道法,贪著欲界低下淫乐境界,与圣教解脱出离法相悖离,故金刚乘乃徒增邪见、无明、烦恼、恶业的愚痴行者所乐、所修。

  所以菩萨修学成佛之道的大法,如果按照《广论》之三士道次第修学,一定不会知晓大、小乘解脱果如何修成?也不知小乘声闻人入无余涅槃之本际是什么?更不知大乘道真正入门在何处?也不知道菩萨悟后起修如何增上的道理。如此不知、不解、不证佛法,如何能如《菩提心论》与《释量论》所说“与大众宣说”呢!如果按照《广论》之三士道次第修学,必定违背圣教,轻者远离正法,重者成就谤法、毁戒之重罪,行者自身未蒙其利而先受其害,所以不该依止《广论》而修学。

  佛宣说正法,分为五时三教而次第说法,方便诱导学人从阿含教渐次进入大乘教,五时为华严时、阿含时、般若时、唯识时、法华时;三教是阿含教、般若教、唯识教。华严时是始教,顿说整个佛法次第;法华时是圆教,包含《大般涅槃经》的见性成佛,收归佛法究竟圆满的诸佛境界,故圆教又名终教。若以三教来说,是从《阿含经》开始,即是第一时教;《阿含经》讲的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二乘的解脱道,让众生了解断见思惑烦恼可以出离三界,舍寿可以入涅槃;同时,《阿含经》也说,二乘入涅槃不是所有的法都灭掉,佛说灭掉十八界进入无余涅槃中,还有一个“实际”不灭;这个“实际”是各个众生从无始以来本来就存在,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则是依祂的不生不灭而施设的,因此无余涅槃中不是像宗喀巴所认定的一无所有;藏密外道恐惧入涅槃后成为断灭境界(此即是阿含中佛说的于内有恐怖),因此藏密才不得不回头反认生灭性的意识为常住法,正好落入我见中。但是,二乘的解脱只是作个自了汉,只是得阿罗汉或辟支佛果位而已。二乘人虽然知道无余涅槃中有“实际”,但是无智触证“实际”,所以没有般若智慧,故虽已是圣人而仍然被佛陀称为愚人;愚人虽能得到解脱、出离三界,故非凡夫而是圣人,但是仍有很多深细烦恼随眠还没有断除,所以还不是佛,不究竟故。于是,佛到了第二时教,再转第二法轮而宣讲《般若经》,让众生了知:当行自利利他的菩萨法道才能成佛。这就是第二时教佛菩提道的般若期,教导大众回心大乘,一方面继续修证解脱而利自身,同时也要熏修及实证佛菩提智,具有自他两利之实相智慧证德,佛菩提道就是函盖解脱道与菩萨行的六度四摄。真正的菩萨行,是于内门广行六度四摄,此时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基础前提,这个基础前提就是先要触证空性心如来藏,菩萨证得空性心如来藏以后才能开启般若智慧,继续进修增上而趋向相见道位的般若智慧见道圆满;菩萨以实相般若智慧来行内门的六度四摄,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转依法界实相的智慧必能符合因果的正理,功德无量无边故,必定事半功倍。因此佛第二转法轮时期开演大乘了义法时,主要是宣讲《般若经》。《般若经》主要说的是蕴处界一切法空相与空性心如来藏,加以浓缩则成为《金刚经》,再加以浓缩则成为《心经》,此《心经》所说的空性心名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住心、不念心、菩萨心、金刚心……等,菩萨证悟此心以后,依据《般若经》中开示而现观诸法空相中同时有一法不空,此一法就是“真实如来藏”,也就是《阿含经》讲的无余涅槃中的“实际、本际”,佛于《般若经》中处处提到“非心心”、“无心相心”、“不住心”、“菩萨心”、“真如”、“法身”等等名相,这些名相都是如来藏的别名,总说为第八阿赖耶识,或说为如来藏。

  阿赖耶识心体无形无相,其相是空,而心体内含藏著无量无边的习气种子及无漏有为法的各类种子;种子有其功能差别,是有自性,不是只有语言文字的名相施设,所以阿赖耶识心体说为空性心,是空而有性──由于心体空无形色而有自性的缘故。菩萨触证空性心,般若智慧种子顿时现起,从此菩萨才算真正的踏入大乘佛门,开始真正的学佛。这时菩萨证空性所得的般若,只是总相智而已,对于阿赖耶识的体性只有粗浅的认识,必须悟后转入相见道位,起修见道位所摄的后得无分别智,即是别相智,对阿赖耶识的体性再作更深的现观了解与亲证,从菩萨触证空性到悟后起修别相智完成,这个过程就是佛第二转法轮宣讲《般若经》的内容,若能圆满亲证《般若经》所说内涵,即成为十回向位满心的菩萨,学佛的第一大阿僧只劫到此圆满,即将进入初地了。

  如是可知,《般若经》虽然说是大乘了义法,但是仍不究竟,其上还有更深细地上菩萨所必修的道种智要学,若不修道种智,不能次第圆满具足道种智而改名为一切种智,菩萨就不能成佛;于是到了第三时教,佛又第三次转法轮,宣讲唯识方广等诸经,铺陈菩萨成佛之道应知的一切法要;菩萨若圆满道种智,就是佛地的一切种智已经证得了,此时成佛又称为一切智智的亲证者。因此,《解深密经》说,唯识诸经是无上、无容、最究竟了义的菩萨大法,没有其它法可以超越唯识诸经所开示的增上慧学。开经偈说的“微妙甚深无上法”,指的就是唯识方广诸经的菩萨增上慧学;菩萨修学增上慧学,亲证法界实相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一切菩提道种子的般若种智,以此深妙种智来说法,广度一切众生,成佛所需福智庄严修学圆满时,不但自己成佛,也利益一切有缘众生将来能毕竟成佛,这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二道并行、别无他法的约略说明。总之,无始以来没有不证一切种智的究竟佛,一切种智则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所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正是佛法中最究竟、最终的智慧,宗喀巴的《广论》却加以否定,显然不是正确的佛法,反而是破法者所说的外道知见。

  《广论》第九页又说:“阿逸多云:‘诸欲饶益众生,由道种智成办世间利。’胜者母中亦云:‘以诸菩萨应发起一切道,应当了知一切道,谓所有声闻道,所有独觉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诸道亦应圆满,亦应成办诸道所作。’”此意是说:既然“三士道”与圣教不相违,那么菩萨就要如同圣弥勒菩萨说的要修“道种智”,来利益众生;或如《般若经》说的,要修三乘道并圆满成办三乘道。

  但是问题来了,“道种智”并不是如日常法师依《广论》的内涵,而于本文前章《现观庄严论》一章中所解释的:“道种智是一切法的差别相”。所谓“种智”就是阿赖耶识中所藏种子的智慧,种子又称“界”,又称“功能差别”,由于功能差别的不同,而产生了种种界限,例如眼识只能见物而不能听声等等。当菩萨证得空性如来藏时,称为真见道,此时所得的般若智能只是“总相智”;菩萨悟后思惟修,而于一切境中现观空性心如来藏的一切法性,了解空性心如来藏的体性较微细部分,称为相见道,此时所得的般若智慧是“别相智”;别相智圆满时,即是十回向位满心的菩萨,已具足般若智的总相智与别相智故。然而总相智与别相智都是佛第二转法轮大、小品《般若经》所说之般若,还没有到达修证道种智的阶段。所以学人一定要先证悟空性心如来藏为前提,才读得懂大、小品《般若经》到底说些什么?《般若经》并非只拿来念诵,或是诵后作回向给某人病体早日康复而已。虽然诵经有功德,但是与证经、解经、持经、行经、说经……等功德相比,其功德不大,主要还是要触证《经》中所说的空性心,触证之后才能全盘了解《般若经》的内容,然后转依空性心而运行经中之理于生活中,生起自受用功德以后,还要生起他受用功德,为众生宣说经中妙义,利益无边众生,如此才是大功德。

  菩萨证得总、别二相智圆满后,进入初地心入地心,再起修佛菩提道的种子智慧,修证的内容即是如来藏中所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一切种智修学尚未圆满时,就是诸地菩萨未圆满的一切种智,称为道种智;从初地直到成佛之前,这期间要断烦恼与所知二障,此时所得的智慧,称为菩萨道种智。无生法忍道种智只有地上菩萨才有,是佛三转法轮唯识方广诸经所说的智慧,是修证初地菩萨无生法忍乃至十地无生法忍之八识心王一切种子的智慧,是断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的智慧,亦是终能成就四种涅槃之智慧,即是唯识诸经所说的唯识学,即是大乘法中的增上慧学。综观整本《广论》,却都不提、也不修菩萨所修的道种智内涵,而《广论》中却又说要修学道种智,岂不是违背圣者阿逸多(弥勒)菩萨所说:“要修道种智以利益众生”之言?更何况宗喀巴不承认有阿赖耶识(宗喀巴否定阿赖耶识,当在“别学毗钵舍那平论”中详说),若一切法空而没有阿赖耶识来收藏一切种子,又哪来有道种智可修呢?道种智所修证的种子内容,都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体中,若如宗喀巴一样的否定了此心,连此心都没有的话,哪来的智慧来证得种智,又如何能修证阿赖耶识心体中含藏的一切种子?而说能修道种智的智慧?所以宗喀巴乃是虚应掩饰,窃取大乘经论中的佛法名相,套用在自己的所杂集邪见的《广论》中,用以欺瞒学人,使人误以为密宗也是佛教的修行法门而进入密教中转学双身法,《广论》以三士道为掩饰,而将隐语所说的双身法止观行门编排在后半部,原因就在这里。

  再说,《广论》说要修、要证、要圆满成办三乘道,除菩萨道外,余声闻道、缘觉道,也是《广论》所说的支分。他既然说一定要证得声闻道、缘觉道,要了解支分,才能修密宗道,问题又来了:二乘人要趣入无余涅槃,一定要如《阿含经》说的,以信有“本际”而趣入涅槃作为前提;《阿含经》说的“本际”就是空性心如来藏;而《广论》主张一切法缘起性空,没有如来藏本际存在,否定如来藏,因而使二乘人入无余涅槃成为断灭空,违背佛所说涅槃是真实、是常住不变的圣教,所以《广论》所说是不符佛说。至于二乘人如何断烦恼?如何真正般涅槃?将在本书《中士道之平议》中细说,此处暂时不述。并且,《广论》说,要先证得声闻道、缘觉道、佛菩提道,才能修证密乘,如今现见宗喀巴、阿底峡、寂天、月称、佛护……等古今密宗诸师,都没有断我见,当然更不可能断我执,声闻教中的初果第一关就已经无法通过了,显然他们都没有自己所设修学密乘的资格,更何况《广论》所说内容乃是集戏论之大成者,尽是邪见虚妄想,如何能修证声闻道的解脱果。接著缘觉道的因缘观,也是一样要依十因缘观所说的本识阿赖耶识心体实有,才能观行成就,要认定名色等一切法都是由本识如来藏出生的,必须以这个知见基础来修证因缘观,否则必定无法成就十二因缘观〔编案:详见《阿含正义》书中举证细说〕,藏密诸大派如宗喀巴等,他们否定了本识阿赖耶识心体的存在,当然也是不可能成就因缘观的,因此,依他们自己规定的标准,当然也没有资格修证他们自设的密乘。至于佛菩提乘的修证,一定得先亲证如来藏心,才能通达般若总相智、别相智,才能进而修学道种智而成就一切种智;但藏密宗喀巴等人,却极力否定如来藏本识的存在,显然是还没有进入佛菩提道的见道位;他们极力否定本识的存在,连信位都不满足,对于证悟菩萨最基础的般若总相智都还不能修证,何况是别相智与一切种智的修证?依照他们的说法,显然他们更没有资格修学他们所创设之密乘。因此说,他们为了高抬自己而宣称:“必须先修证声闻道、缘觉道、佛道圆满了,才有资格修学秘密乘。”其实正是为自己施设绊脚石,也成为他们否定自己的不当说法的例证,因此缘故,宗喀巴于《广论》所说的修证次第乃是虚妄想的戏论,当然不攻自破,处处败阙显露、自相矛盾,却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在处处否定自己,还印在书中四处讲说,可见他们都是极愚痴的一群人。

  《广论》第十页说:“众多趣入无上瑜伽曼陀罗时,亦多说须受共不共二种律仪。共者即是菩萨律仪,受律仪者,即是受学三聚戒等菩萨学处。除发心已如其誓受学所学处而修学外,虽于波罗密多乘中,亦无余道故。又金刚空行及三补止,金刚顶中,受阿弥陀三昧耶时,悉作是云:‘无余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仪须誓受故’,由见此等少有开遮不同之分,即执一切,犹如寒热遍相违者,是显自智极粗浅耳。”无上瑜伽即是双身法,是追求最大淫乐、遍身淫乐,也是追求每日十六小时长时间淫乐的欲乐享受法,在西藏喇嘛教宫殿中的喇嘛们就是这样“精进”“修行”的。宗喀巴如是之意是说:“要趣入无上瑜伽,必须受菩萨戒,及受学菩萨学处;而无上瑜伽与菩萨戒只有少许开遮不同而已,如果你要强行分开就如同寒与热两极相背,那就表示你的智慧粗浅。”《略论释》解释说:“如显教遮贪瞋痴,而密法乃以贪瞋为用;又如显教断酒肉,而密法用酒肉;又如下士道以得人天果为足,中士道以出离为足,上士道乃以菩萨为足;初观似有不同,实乃应机而有差别,非佛语有相违也。”(《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上)》四十四页)如上说法其实是强词夺理,智慧高者起贪、起瞋、爱饮酒、贪食肉、贪邪淫,那么菩萨努力清净自心有何用?受菩萨戒又有何用?菩萨的慈悲喜舍又在哪里?他教人要多受戒而多犯戒,反而不如俗人不受戒而不犯戒;还推说稍有开遮不同而已,事实上乃是根本不同、全盘不同,那都是自欺欺人。处于这种邪淫的无量邪见之中,还要把完整的佛菩提修学次第,强行划分为三士道,改变了佛菩提道的次第与内容,用外道的贪欲法来取代真正的佛法,处处与圣教相违,怎能说与圣教无违呢!

  宗喀巴说:“要趣入秘密乘,就要先受菩萨戒,进入密教后再受密乘的三昧耶戒。”但是菩萨十重戒与密乘三昧耶戒处处相违,正如寒热两极不兼容,这是宗喀巴等所有密乘古今祖师都曾注意到的,才需要编造歪理来自圆其说。受菩萨戒者不杀、不食众生肉,密乘的三昧耶戒却要杀、要食众生肉;菩萨戒中不邪淫,三昧耶戒却一定要邪淫,而且要大大的贪淫,要二六时中皆修双身法,追求遍身最大乐受,以及一整天、一整月、一整年、一生的全身最大乐受;菩萨戒中不饮酒,三昧耶戒却规定要饮酒等等(详细内容于本书上士道章中再评论)。受了菩萨戒后再受三昧耶戒,决定会破戒;破菩萨戒而不作忏悔,决定会下堕地狱,这是《菩萨优婆塞戒经、梵网经》等多部戒律经典都这样说的。如果学人受了菩萨戒,就决定不能入秘密乘;反之,如果要入秘密乘,就不该受菩萨戒。因为菩萨戒的受持者是清净的,密乘的三昧耶戒却是极度染污与执著的,两种根本不能相容。宗喀巴却想要自圆其说:“由见此等少(稍)有开遮不同之分,即执一切,犹如寒热遍相违者,是显自智极粗浅尔。”但是为何是显自智极度粗浅,他却以不通逻辑的说法来自圆其说:寒热可以同时同处存在,不知这个道理的人是极度愚痴。假使极寒、极热可以同时同处存在,那么一切人都可以在北极极寒处同时领受到北极极热的热风了;但是密乘的行者却会相信宗喀巴的说法,都无智慧加以抉择。这分明是宗喀巴打妄语,欺骗众生之语,也是笼罩而引君入瓮之语,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相信。

  《广论》第十一页说:“如佛母中云:‘所有去来现在佛,共道是此度非余。’是趣佛陀道之栋梁,故不应舍。”《广论》十一页接著又说:“若于其上更加密咒诸不共道,灌顶、三昧耶律仪、二种次第、及其眷属,故能速疾趣至佛陀。”宗喀巴引《般若经》说:“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修的共同道,就是六波罗蜜,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所以不应该弃舍。”宗喀巴如果允许六度、十度波罗蜜多是诸佛所共,别无他法的话,就不必添加密咒及灌顶等等贪道淫秽之法,因为六度、十度波罗蜜多,就是趣佛陀道之栋梁,“是此度非余”,他却还要再加上密咒及双身法,岂不是多余?何况密乘法是贪道淫秽之邪门外道,落在意识境界中,连最基本的声闻道所断的我见都不可能断,也全都与般若实相智慧无关,还说“能速疾趣至佛陀”,真是说谎不先打草稿。

  (待续)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平议(连载九)

  正雄居士

第二目《广论》不是圣言也不是现为教授

  很多密乘中人认为:只要熟读《广论》,从下士皈依、业果,到中士苦集门、十二因缘,到上士菩提心、六度四摄、奢摩他、毗钵舍那,直到劝请入金刚乘,认为这个就是最圆满的圣教,而且相信如此而行就可以解脱乃至成佛。那真是大错特错了!熟读《广论》者,如新竹凤山寺的日常师父、达赖喇嘛、印顺,乃至宗喀巴自己,都是我见未断者,他们连二乘声闻的初果修证都弄不清楚,都同样落入意识境界,都被三缚结紧紧的系缚著,如何谈解脱呢?如何圆满声闻道而趣入他们所谓的秘密乘呢?如果你真的熟读《广论》,你将会发现,《广论》处处违背圣言,依之修学,岂只不能断我见、证初果,最后必定下堕恶趣深坑,因为处处是毁坏佛教正法的行门与理论,因此《广论》绝对不是殊胜教授。至于什么是殊胜教授?套句宗喀巴自己所说的话:“一切圣言现为教授者,总之能办诸欲解脱,现时久远,一切利乐方便者,是即唯有胜者至言。已能开示一切取舍要义,尽离谬误者,独唯佛故。”意思是说:“不论现时未来,只有佛说的经教才是现前正确的教授,因为只有佛能无错误的开示,才能让众生证得解脱果。”所以只有佛说的经教以及诸大菩萨依佛说的经教所造的大论,如《瑜伽师地论》等等,才是殊胜教授;依宗喀巴的说法,他所写的处处违背佛陀圣教的《广论》,当然是不该被遵循的。

  《广论》第十二页说:“诸契经及续部宝胜者圣言,是胜教授;虽其如是,然因末代诸所化机,若不具足定量释论及善教授,于佛至言自立趣者,密意莫获。”文中所提之《契经》是佛说,当然是宝胜者圣言,也是殊胜教授;续部诸“经”诸论,则是密宗祖师误会佛说以后自创的,不是宝胜,也不是圣言,当然也不是殊胜教授。《广论》这段话想要诬蔑诸大菩萨的论,却正好成为针对藏密阿底峡、宗喀巴自己而破;自己未依佛说来证得空性心如来藏,而以否定佛说的如来藏来造书立论宣说假佛法,于佛法中另立独创的己见:如无因论之缘起性空,如认为第三转法轮诸经为不了义,如续部密法的双身法说是即身成佛之法,都是密乘自创之邪法,因而形成诽谤正法重罪,永远也证不到诸佛的真实密意。

  佛所说三藏(经藏、律藏、杂藏)十二部经法,透过三转法轮示现于人天:初转法轮为众生宣说四圣谛及缘起法,应知苦、应断集、应证灭、应修道,世间以苦、集互为因果,出世间以灭、道互为因果。透过修三十七道品及观修十二因缘法,教导众生解脱之道。首先应断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初果圣人。次淡薄“贪、瞋、痴”,成为二果圣人。再次断五种下分结剩下的二个:“欲界贪、瞋恚”配合初果时已断三缚结“我见、戒禁取见、疑见”,成为三果圣人。最后断五种上分结:“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我慢、无明”,成为四果阿罗汉。二乘人证四果得解脱,舍寿入无余涅槃,但是又害怕灭尽蕴处界全部,入无余涅槃而成断灭空,因此佛在《阿含经》、《大众部阿笈摩》中,说有“根本识”仍存;《上座部》中说有“有分识”,《化地部》中说有“穷生死蕴”,《一切有部增一阿含》中说有“爱、乐、欣、喜等四阿赖耶”仍然存在而常住不变,所以入无余涅槃并不是一切法空,不是断灭空,还有涅槃中的实际独存不灭,这是初转法轮佛对众生所说的四阿含诸经教证。

  佛说四阿含诸经时,已隐说有“涅槃本际”,所以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空,亦说涅槃是“真实、常住不变”,已证四果的阿罗汉等人都可以放心灭尽十八界的自己而入无余涅槃;宗喀巴否定了涅槃的本际如来藏,却说他能证得声闻道,与佛在四阿含诸经中的说法相反,是自欺欺人之说。阿罗汉虽已证得涅槃,但佛在《法华经》卷一又谴责说:【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实际上无余涅槃是阿罗汉们不能证入的(详见《邪见与佛法》一书的说明),而且无余涅槃也不究竟,佛说还要求得菩萨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佛地所证的无住处涅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才是究竟,才是真实证入无余涅槃。于是佛在初转法轮的阿含声闻教宣说完毕以后,再大开法筵,次转法轮宣讲大、小品般若诸经,显说四阿含期所隐说的“涅槃本际”就是空性心真如,也就是真心阿赖耶识。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并非只拿来诵诵而已,不是性空而唯有名相,而是要实修实证的,真实去触证真心阿赖耶识;触证后,般若智慧从此开展,才算真正进入大乘佛门中开始学佛。

  但是,这时菩萨只得般若之总相智与别相智,尚有深细奥妙之增上慧学一切种智无生法忍还未知未证,于是佛再次宣说方广唯识诸经,如《解深密经》、《楞伽经》、《如来藏经》、《维摩诘不可思议解脱经》等等,解说八识心王种子的智慧,此时谓之末转法轮:第三转法轮。是第三时教的唯识教。

  上说佛三转法轮诸经教典,的确是深涩难懂,尤其末法众生根器羸劣,于佛正法难修难证,于是有诸大菩萨示现,根据佛说著书立论,详解三乘菩提道,譬如《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百论》……等,广利众生,让众生有缘者可以藉此等论著而契入经教,证得菩提,得解脱果乃至成佛。

  因此所谓圣言者即是佛说的经教及诸真悟菩萨不违佛说的论著。而言教授者,应函盖所有佛、菩萨的经、论,才是圣言现为教授。而《广论》及《菩提道灯论》却非如是,《广论》十三页说:“由此教授,能摄一切经论道之枢要,于从亲近善知识法乃至止观,此一切中诸应舍修者即作舍修,诸应举修者即以择慧而正思择,编为行持次第引导,故一切圣言皆现为教授。”又说:“如是若能将其深广契经及释,现为教授,则其甚深续部及论诸大教典,亦无少劳现为教授,则能发起执持彼等为胜教授所有定解,能尽遮遣妄执彼等非实教授,背弃正法诸邪分别、罄无所余。”《广论》及《菩提道灯论》所说从亲近善知识到止观的所有过程中,从未提及佛三转法轮诸经之主旨及诸菩萨大论之修证内涵,譬如生死流转之因、五蕴十八界等一切万法之根本、涅槃之本际以及三乘解脱之修证、菩萨地地增上乃至成佛之无生法忍,都未曾宣讲,都是以自己施设的理论来扭曲佛及诸菩萨的意旨。

  而《广论》下士道说要生起皈依心,究竟要皈依什么心?中士道说要生起出离心,什么心才是出离心?上士道说要生起菩提心,真实菩提心又在哪里?……等问题,想必宗喀巴自己也不知道,他所遵崇的阿底峡也一样不知道。又《广论》别学奢摩他,宗喀巴只会抄录《瑜伽师地论》中的止观内容,他自己却无真修实证的禅定功夫;又毗钵舍那是宣讲欲界观行的法门,宗喀巴却将它错当成般若;又《广论》所言之毗钵舍那,正觉电子报第49期第66页只在破他宗却不立自宗,实质上则是以不立一法为自宗,成为无因论外道宗旨,仍然是立宗,而且是建立邪宗;《广论》又否定万法唯心之阿赖耶识,又不知末那识就是意根,一味加以否定;又把无因论之缘起性空,当成正教授,落入断见本质中;又《广论》所说的般若,完全不是《般若经》说的中道实相般若,都是意识思惟所想象的般若。尚有其余种种不如经教正理之处,可说是不胜枚举。因此《广论》及《菩提道灯论》绝非圣言现为教授,而是以密宗自己的妄想邪法作为教授。《广论》更把违佛所说的贪道淫秽的密续作为正教授,引导密宗内的所有学人趣向恶趣,您说《广论》会是胜教授吗?绝对不是,反而乃是低劣的欲界异生法,却自我高推是“胜教授”,何其荒唐。

第三目《广论》所言不可能获得圣者密意

  《广论》十四页说:“若不依止善士教授,直趣彼等,难获密意;设能获得,亦必观待长久时期,极大勤劳。若能依止尊长教授,则易通达,以此教授,能速授与决定解了经论扼要。”此处《广论》所说恰与事实相反,如果依止《广论》所谓的“善士教授”,不论花了多长久时间,费了多大的精神劳力,还是永远得不到圣者密意。而且他所谓的“密意”根本不是佛法实相的密意,乃是藏密的双身淫乐法无上瑜伽秘密,乃是要配合宗喀巴另外一本书《密宗道次第广论》的说法而修的,但这个双身法的秘密只是世间法中的秘密,不是佛法中不可为人明说的秘密藏(如来藏)的秘密;而且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已经被平实导师以《狂密与真密》四辑全部举示出来,并公布在网站,让有智学子能够知道藏密是世间法贪淫、乱伦的本质。相反的,佛法的密意乃是“法界的实相、万法的根源、因果的所依”,乃是诸佛告诫不可明说的密意,众生如果按照佛说的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次第修学,将会很快的断我见,复修大乘见道所应有的法要与次法,当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慧现前,也就是证得空性心如来藏,顿时就了解诸佛的密意:《阿含经》所说的“涅槃本际、生死本际”,《般若经》说的“非心心、无心相心、金刚心、不念心”等等密意,即是如来藏空性心。便能实证声闻道的初果,也能实证大乘教第七住位明心证真的不退转住。

  新竹凤山寺“菩提道次第广论团体”的法师及高阶学长们说:“当你读通了《广论》,你就等于懂了三藏十二部。”这真是欺骗大众、也是自欺之语。凤山寺所属的广论团体学人若已精读了《广论之平议》,确实了解《平议》中所说,并且比对过三乘经典了,到这个时候,不论《广论》您是初学者或久学者,都应当生起疑问,反问那些法师及高阶学长们:“你们既然通达《广论》,就应当是找到了圣者密意;除非你们承认尚未通达,所以尚不知圣者密意在何处。然而《广论》第九页举出《释量论》不是说过‘彼方便生因,不现彼难宣’吗?既然未找到圣者密意,怎能随便宣说呢?这岂不是未得言得,未悟谓悟而成为大妄语了吗?”

第四目学《广论》极大罪行不能消灭

  《大乘方广总持经》卷一说:【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阿逸多!此大乘方广总持法门,非我独说,过去未来及今现在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亦常宣说。若有众生于佛说,言非佛说,及谤法、僧,而此谤者当堕恶道,受地狱苦。”】宗喀巴等藏密的邪说,佛于此经早就破之。宗喀巴等人把唯识诸经说为非佛说,说是后人为了度众方便才创造、集结而成,把佛所亲说并且是最究竟、最了义的成佛唯一所凭的唯识增上慧学说是不了义法;而把密续中的贪道淫秽欲界双身法,从印度教性力派的双身法学来的淫欲享乐法,假冒说为毗卢遮那佛所说,说是无上法,其实是连声闻道的我见都断不了的贪淫凡夫意识境界;如此颠倒事实,已构成谤佛及法、僧,而此谤者,佛说当堕恶道,受地狱苦。

  宗喀巴在《广论》中的种种说法,实质上已经成就谤佛、谤法之业,怎么可能如修慧法师编述之《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一百七十页所说:“宗喀巴大师于己亥年(一四一九.世寿六十三)十月二十五日成佛后,上升史陀天内院弥勒菩萨座前,法名曰妙吉祥藏;大师未来示现八相成道的佛号,名曰狮子吼如来应正等觉(广如‘经’中受记云)。”无因论断灭见与常见外道之凡夫,我见未断之人,又是诽谤正法之人,舍寿后早已在无间狱中承受果报了,怎能修成佛位呢?修慧法师说宗喀巴已修成佛位,却只能在弥勒菩萨座下当菩萨,全都是自欺欺人之谈;以外道法取代真正佛法的宗喀巴,我见具在,而且是欲界法中的大贪者,竟然可以成佛,这也是佛门中的千古奇谈;修慧法师注记说(广如‘经’中受记云),指的又是哪一部经?也没看见是哪一部经,应该只是藏密上师创造的密续伪经所说的。再者,若修慧法师所述属实者,那宗喀巴已于弥勒菩萨之前就成佛了,但是释迦牟尼世尊明明授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为下一尊佛,显然两者授记的说法有出入,一定有一个是错误的;佛乃如实语,不可能错,那当然就是古今许多藏密行者及显教夤缘藏密的愚痴凡夫如修慧法师者,不知藏密底细,虚妄高推藏密以笼罩众生,亦同时诽谤释迦牟尼佛之授记,真是可怜又愚痴。

  《大乘方广总持经》卷一又说:【尔时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法中,有一比丘名曰净命,总持诸经十四亿部,大乘经典六百万部,为大法师。言辞清美,辩才无碍。利益无量无边众生,示教利喜。尔时无垢焰称起王如来临涅槃时,告彼比丘净命言:“未来世中汝当护持我正法眼。”尔时净命受佛教已。于佛灭后千万岁中,守护流通诸佛秘藏;于此方广总持法门受持读诵深解义趣,于彼世界八万城中所有众生,随其愿乐广为宣说。尔时有一大城名曰跋陀,往彼城中,为八十亿家随其所乐而为说法;是时城中八十亿人获净信心,一亿人众住菩提道,七十九亿人住声闻乘而得调伏。尔时净命法师复与十千比丘众相随俱往,修菩提行。尔时跋陀城中复有比丘名曰达摩,于大乘经方广正典受持千部,获得四禅;唯以方广空法,化彼城中一切众生,不能以善方便随欲而说;作如是言:“‘一切诸法悉皆空寂,我所说者真是佛说’。彼净命比丘所说杂秽不净,此比丘实非净命而称净命,何以故?而此比丘所受诸华,不持供养,而自受用,涂香末香亦复如是。净命比丘愚痴无智,不能知我久修梵行;彼既年少,出家未久,我慢无信,多诸放逸;是诸人等无所知晓,谓是净命持戒比丘。”尔时达摩以其恶心谤持法者,身坏命终,堕于地狱,经七十劫,具受众苦。满七十劫已,堕畜生中;过六十劫后值遇香宝光佛,于彼法中发菩提心,于九万世犹生畜生中。过九万世已,得生人中;于六万世贫穷下贱,恒无舌根。】

  此段经文本是世尊自己在久远劫前,身为达摩比丘时的造业痛苦经验,用来警惕后世学人不可重蹈覆辙之语。达摩比丘不知有本识如来藏常住不变,说“一切诸法悉皆空寂”,即是无因论的断灭空,与阿底峡、宗喀巴、当今的达赖与印顺、日常法师……等无因论者“否定第八识而说一切法缘起性空”的说法一样,违背了四阿含诸经中所说依第八识而说诸法的缘起性空,都已成为谤法者;又说他们的错误说法即是佛所说,陷佛于不义,又成为谤佛者。无量世前的达摩比丘以瞋心故,毁谤大乘菩萨僧净命比丘(即是现在的阿弥陀佛),又成就谤僧之罪。命终下堕无间地狱,以地狱长劫而历经七十劫的尤重纯苦;再经畜生道六十大劫受苦,才辗转回到人间,又是贫穷下贱恒无舌根,只能当一个哑巴,如是长劫承受无比大苦。

  反观藏密中观应成派的阿底峡、宗喀巴,现今之达赖喇嘛及在台湾新竹凤山寺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团体”的僧众们,以及印顺派的诸多四众们,汝等已经步入当年达摩比丘之后尘,自己却不知道。世尊开示往世亲历的经验给我们知道,让我们可以藉古鉴今,然而众生愚痴,无明所障,听而不闻、读而不信,复入歧途火坑,真是可怜。从《广论》所说无根本因的一切法空,否定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又妄称无因论的一切法空为佛说,不知佛陀是以根本因如来藏为前提来说蕴处界等一切法空;《广论》此说又复诽谤写作唯识论的诸多地上菩萨圣僧(见《广论》毗钵舍那章对诸大菩萨的诽谤)。如此谤佛、谤法、谤僧之诽谤三宝重罪,乃是极重恶业,是不通忏悔的无间地狱罪,已成就未来无量世的地狱纯苦无间果报恶业,何其堪受啊!如今逝者已逝,无法挽救故不须再说;然能救其慧命而尚在人间者,譬如台湾的中观应成派继承者印顺徒众,以及凤山寺“菩提道次第广论团体”僧俗四众,都应谨慎善思及检查:“读《广论》后,如其所述而说而行者,是不是已成就诽谤三宝之重罪了?”亦应谨慎善思及检查:“如上所述之恶行,因读《广论》后所造极大罪行恶业是不是自行消灭了?”若是具福、具慧者,当有警觉,这时即应努力忏悔恶业,转而护持正法,并期望早日触证空性心如来藏,才能深入经藏,并多研讨诸经典加以验证之,深入体验《金刚经》、《心经》等等般若经,复随大善知识熏习种智诸法,有能力出世救护已被误导而继续深入歧途的众生;以此功德弥补恶业,转恶染业种为善净业种,如此方是正途。(待续)

*******************

吃到有毒的食物最多生病死亡,

学到邪法却是让您生生世世沉沦三恶道,


所以,要更加小心啊,很多魔子魔孙表面伪装都是慈眉善目的!


学佛要小心谨慎,智慧的分辨抉择,学了喇嘛教等邪教就很难再回归正法了。因为邪师有很多混淆视听的洗脑方法,末法时期还是要多读 楞严经......依法不依人.........


--------------修双身法的喇嘛教不是佛教---------------
 

免责声明

本平台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平台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谢谢!

 

相关阅读:(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标题 即可阅读)

真、假---藏传佛教?

男女双修已经被我国司法判例确认为邪教行为 ——“依法治国、惩治邪教”系列

对喇嘛教义无知可能伤害自己与家人

甘露丸的惊天秘密大曝光——藏密人吃男女淫液屎尿污物揭秘

圣女悲歌——僧侣的性奴隶

学藏密受害者,知道真相,揭发喇嘛教骗人手段!

女人千万不可以学藏密的理由

密宗女行者对想学密法少女的忠告——密宗喇嘛像毒大蜘蛛

 

高僧大德对西藏密宗的态度(欢迎转贴,功德无量)

死亡日记本——达赖喇嘛邪法

准备出家的初学少女,被喇嘛骗色的事实经过!

人血人骨人皮白皮书:为达赖(喇嘛)念经做法事需用人血、人头骨和人皮

瑜珈女老师被喇嘛 性侵5次

谭崔恶行实录——保护家人请远离喇嘛教

一旦误入邪法且深信不疑时,就算作出违反法律的事,也不认为自己犯罪

【灵修成嘿咻】小心啊 姐妹们!莫被喇嘛淫乱残害

【鬼话连篇】喇嘛教物色女性以及调情 满足上师们的欲望

【香格里拉】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天堂——被骗好多年

寂寞难耐...到 ...噩梦难醒

妹妹修学藏传大手印,导致鬼魅附身,精神严重分裂

「上师相应法」要弟子百分之百的相信上师—思想麻醉迷信

从一位喇嘛上师妻子的自述看藏密喇嘛教的黑幕

实地访问不丹佛母:朱巴·基米雅


 

王菲 达赖集团头目同坐 写血书捐巨款磕响头床上开光

【48个真相】告诉你 吃素真美!

【诵大悲咒】外婆八十岁安详端坐往生,火化烧出舍利花

《楞伽经》何谓三净肉或五净肉?食肉者非佛弟子,佛说菩萨不应食一切肉!

【一生幸福】再远也要舍得回头~


 

【连环套】喇嘛教给人下套子--上师和弟子互相观察?

有人必定未来一百世中,于伪佛菩萨双身像前,进入密教“无上瑜伽灌顶”双身法修行泥淖之中

【百世必淫】佛陀无远弗届的“百世必淫”的阿鼻地狱的悬记

【喇嘛教大结局】佛门历经千年朝代更替至今犹存,盛极一时的外道邪门已一个个湮灭于历史尘埃中

%%%%%%%%%%%%%%%%%

有人说,藏密早已不传双身法。那么我们来看看,达赖十四世说了什么呢?

 

「在无上瑜珈续中,即使是第一步的接受灌顶,都必须在男性和女性佛交抱的面前成办。……此外,密续提到在圆满次第的修行过程中,行者在到达某一个境界时,就要寻找一位异性同修,作为进一步证道的冲力。在这些 男女交合的情况中,如果有一方的证悟比较高,就能够促成双方同时解脱或证果。」
--摘录自《西藏佛教的修行道》

「由于我们肉体的本质使然,意识层次的这些改变才会发生。而其中最强烈的、行者可以加以运用的意识,是发生在行房之时。因此,双修是密乘道上的一个法门。」
--摘录自《达赖喇嘛在哈佛》

「具有坚定慈悲及智慧的修行者,可以在修行之道上运用 性交,以性交做为强大意识专注的方法,然后显现出本有的澄明心。目的是要实证及延长心的更深刻层面,然后用此力量加强对空性的了悟。」
--摘录自《达赖生死书》

「有一位西藏瑜伽的高人,当他被別人批评说吃肉和喝啤酒时,他说这是向坛城的本尊献供。……这样的修行者不但能够将肉和美酒作为心灵用途,甚至能将人类的 粪便和尿做为灵性的用途;瑜伽行者的禅定将这一切转化为真正的甘露。」
--摘录自《修行的第一堂课》

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广论》里,要求藏密行者要和数名未成年少女轮奸杂交。达赖如此、宗喀巴如此、那洛「活佛」如此、陈建民「上师」如此……个个大大小小的仁波切,莫不以「性交成佛」的双身法为修行必经的最后要道。
所以,喇嘛性侵并非个人因素,而是教义本是如此。这几年所爆发的性侵丑闻的喇嘛们,全都是在藏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并非假喇嘛,只是丑闻爆发后,就被所属团体给「切割」了。

说实在的,这些性侵妇女的喇嘛们,他们也只是「依教奉行」罢了。都已经有人明白地告诉你「喇嘛卖的是货真价实的黑心商品」,为何被性侵的信徒们还反过来怪这些喇嘛们呢?奇哉!怪哉!


《有爆发的喇嘛性侵丑闻》一览表

83年11月 〈旧金山Free Press〉报导《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遭控告性侵害。一名妇女在美国加州山塔库鲁斯郡向法院提出一桩求偿千万美元的官司。她声称遭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引仁波切的胁迫与性侵害。
89年06月 来自尼泊尔的拉秋仁波切,被控对一名妇人性侵害。
90年06月 尼泊尔籍楚姓喇嘛被张姓女子控告骗婚及诈欺。
91年10月〈新明日报〉报导:(香港讯)女商人自爆与来自中国成都密宗大师义云高发生性关系,声称还拍下交欢录影带。
91年10月 瑜伽老师向警方指控,遭由印度来台弘法的喇嘛图登旦曲性侵害。93年12月 台湾籍喇嘛杨镐涉嫌连续对两名女子性侵害。
95年04月 时尚摩登西藏活佛盛噶仁波切,遭北台科大教授江灿腾抨击他在台乱搞男女关系。
95年07月 中国林喇仁波切在台弘法,借机性侵多名女信徒。还说他的精液(甘露)吞下后可得到最高加持。
96年04月 自称是达赖认证的活佛、来自西藏在台湾传法的敦都仁波切以「双修」为名,不只对女信徒性侵未遂,甚至还乱搞男女关系,有多名女子受害。
97年03月 出生印度的贝玛堪仁波切与黄姓妇人於道场发生关系遭妇人丈夫当场举发。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被性侵的妇女因为胁迫或社会不公平的对待而不敢公开。

 

   总 有不明藏密真相的学人认为被新闻曝光的一些喇嘛活佛、仁波切的性丑闻只是个別现象,可其实不然,暴露出来的只是藏密黑幕的冰山一角而已,藏密的教义从始至 终都是围绕者密宗的双身修法,大淫大贪而展开的,莲花生、宗喀巴都是忠实的奉行者。莲花生、宗喀巴等藏密祖师的双修记录都忠实的记录在其著作当中,世人皆 可查证!

对于藏密荒淫乱伦的邪谬教义,世尊早在经中早已破斥藏密谬说:

 

 

保护妇女儿童,保护您的家人免受性侵害,

请远离修男女双身法的 假藏传佛教(喇嘛教)

 

对于喇嘛们一定要保持三不原则:

对于所有以男女双修为修行理论的喇嘛教等邪教一定要保持三不原则

A、不与喇嘛单独相处【不与赞同男女双修的人单独相处】

B、不相信男女双修性交可以成佛

C、不迷信喇嘛上师,不可对喇嘛百依百顺,对喇嘛强暴性侵行为绝不妥协!【如果宣扬男女双修的人强行或者引诱、欺骗发生性关系,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刑法为武器保护自己。】


请转发 救护家人 亲朋好友,阿弥陀佛!请关注“楞严经 破迷开悟”( 微信号:chaoyijing1)!长按下面的二维码,转发给亲友,救护众生免受侵害!功德无量!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有更多详细的证据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