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服务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看“浙”里高校的党建新力量
今天这期展播,小编要带大家走进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看高校如何用科技力量,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助推乡村振兴!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党委:“党建+学科(群)”双促双进党建示范群
这是一个始终活跃在“海洋上”的党组织。
“让螃蟹住上别墅”的教师党员王春琳,带领团队历经14年的研究,使螃蟹的亩产量由原来的100斤左右提高到800斤以上。
教师党员杨锐和团队成员运用紫菜生态育苗新技术,为企业每年新增利润近200万元。
教师党员徐善良、王亚军团队历程18年,攻克了世界难题,打破了银鲳鱼“出海即死”的魔咒。
这些“把科技服务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教师党员都来自同一个党组织——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党委。
党员教师王春琳在进行苗种放流
该党委有师生党员近300名,积极响应“双一流”建设号召,党建工作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探索二者互相结合促进的有效形式与载体,构建“党建+学科(群)”双促双进工作模式。
学院党委将支部建立在学科上,形成院(党委)-学科-所(支部)三级党政交叉联动工作体系,开展“党建+学科(群)”双促探索。按照“双带头人”建设标准选配支部书记,把党员作用发挥与服务区域经济紧密融合,把最新科研成果与地方养殖产业紧密融合,零距离服务海洋战略,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
水产党支部把科技文章写在焦裕禄第二故乡兰考县
学院与企业共建了“宁波海洋水产产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依托这些平台,为地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下属党支部先后组建了“海藻养殖科技服务团队”等24支服务团队,深入贫困落后地区开展科技扶农工作。近3年来,先后有科技特派员100多人次参加宁波市“百名教授、博士下企业活动”,支部党员带头百分百进驻企业。学院党委连续10年承办“宁波市优秀农民进高校高级研修班”,为海洋农业企业培训各类从业人员近1000名。
“软壳三疣梭子蟹综合开发创新”团队获得团中央首批“小平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党委建立党员服务联系平台,实行“四联系”制度,即一个教工党员联系一个党支部、一个学生寝室、一个困难学生、一个学生党员,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海洋学子连续6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科技+”精准扶贫 助推乡村振兴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员技术服务团队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的号召,把研究成果带到最需要的地方,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与老百姓脱贫致富有机结合,惠及天台、丽水等12个县市,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党员科技服务团队开展科技指导
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在庆元县贤良镇海拔1000余米的岱头林场的毛竹林下,层层排开的中药材三叶青,像一条条绿色的卧龙,静候在青山绿水间。一年前,这里曾是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而如今却成了一亩荒山“万元钱”的宝地。
这得益于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的《“科技+”精准扶贫 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学院党委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依托学科专业技术平台,发挥学院在人才、科技、智力、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庆元县三叶青种植项目就是成功案例之一。
党员技术服务团队在三叶青种苗快速繁育、高效仿生栽培、种子休眠等关键技术上给与指导。如今,基地选育适合当地的优良种源,全程运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进行有机栽培,实现品质可控、品种可控、栽培时间可控和产能可控,一举攻克了高海拔山区三叶青两年成材的技术“瓶颈”。
梁宗锁教授在田间作科技指导
荒地种起草药,科技点石成金
台州天台县坦头镇是浙江理工大学的扶贫单位,学校除了提供一定的惠民资金帮助该地区的基础设施改造,还利用科技优势委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到地方挂职。杨宗岐博士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挂职担任台州坦头镇党委副书记,帮助坦头镇科技扶贫改变落后的面貌。
快速发展的工业让坦头镇留下了被污染的空气、水源和荒芜的田地,这让杨宗岐有些心痛。“我自己就是研究植物学的,看到这么多的荒地也想利用起来。而且这里不能种大众化的东西,要种些附加值高、有销路的产品。”在对当地进行实地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他引进了具有市场前景和医药价值的中药材——三叶青在当地种植。
坦头镇是学院引进三叶青种植的基地之一。早在两年前,学院就已在余杭溪口镇建立了更大规模的三叶青种植基地,已种植300多亩,并辐射到天台、龙游、磐安等地。
院长梁宗锁带队开展科技指导工作
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科技扶贫
丽水龙泉有百万亩竹林,由于竹林经济效益连年下降,百姓收入也随之减少,浙江理工大学党员技术服务团队得知消息后,立刻与当地联系并实施考察,提出了中药材黄精竹林下种植的方案,并与丽水双枪集团合作建立了示范基地,对农户进行培训,按照公司资金支持、团队技术扶持、老百姓生产、公司收购药材的模式运作。
示范基地取得了良好效益,年产值达100多万。目前龙泉县已人力发展黄精的林下种植,形成了山上有林地下有“精”的美丽画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机械工程学院党委、校团委:建在“两山”上的党建育人平台——安吉党建示范群
安吉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发源地,是宣传习总书记“两山”理念、生态文明思想、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以及新的治国发展理念的重要阵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师生党员们聚焦安吉建设发展,扎根新农村,在服务实践中改造升华思想,形成科技育人、思想育人、实践育人的党建示范集群。
成立安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参与新农村建设,实现科技育人
进入杭电新闻中心网站,与安吉有关的新闻报道多达120余篇。科技扶贫、构建党建共同体、创办校友企业,杭电师生以安吉大地为画板,描绘着校地合作的美丽蓝图。
2017年,机械学院党委联合安吉县科学技术局党组开展“两学一做争先锋,科技服务零距离”项目,通过“抓落实、抓时效、抓基层”方式,把党建与实践育人服务相结合,建立党建工作联动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校组织师生技术骨干走访安吉企业150家,破解企业技术难题30余项,与企业签订科研项目15项。短短两年,师生在安吉创办企业10家。学校还承办了安吉县人力资源管理提升高级研修班等,将政治强、业务精、发展好的优秀人才深扎在安吉大地上。
与安吉共建“两山”讲习所
体悟“两山精神”,汲取思想营养
2018年4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安吉县委县政府一起在安吉余村共建“两山”讲习所。学院选派优秀党员在安吉县政府各主要部门、余村村和鲁家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开展为期3-6个月的挂职,让思政专业的研究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中沾上泥土气。
参与筹备第四届农村人居环境会议,协助更新鲁家村新的村规民约……研究生芮永耀实现了从游客到“土著”的身份转变,他以“田园鲁家”为名入驻抖音,拍摄鲁家村的抖音宣传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学校常态化选派研究生赴安吉挂职锻炼,从安吉改革开放的火热实践里汲取精神营养。
杭电马院研究生党员沈霄鹏与村民排练大鼓舞
扎根安吉沃土,培养家国情怀
近三年来,学校组织十余个社会实践团队近百人前往安吉开展社会实践,卓越青年联盟以“卓越梦·探索星空”为主题,吹响了百名学子赴浙江安吉社会实践的集结号;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服务团”在安吉探访非遗项目及其传人,调查当地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Time”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安吉,开展主题为“关注电视台公信力和广告时间合理化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杭电师生在安吉的广阔天地里,扛起思政教育的大旗,拓展“两学一做”社会实践大舞台,以国情社情观察、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活动和科研创新为切入点,以实际行动投身“双百双进”。
2018年,省教育厅党委组织开展了全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示范群“双百示范”工程项目申报工作,105个特色品牌和60个示范群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双百示范”工程项目。(全名单戳这里)
党建特色品牌往期回顾
党建示范群往期回顾
本期责任编辑:马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