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净空老法师:佛陀苦口婆心劝我们!——【无量寿经】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2016-06-30 净空老法师 常念阿彌陀佛

敬请点击上方蓝色“常念阿彌陀佛”关注,回复"1"进入百度网盘,众多圣贤教育视频、MP3、文字等资料与您分享。






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305ofw05y&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出入供养。观经行道。喜乐久习。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意无懈时。外若迟缓。内独驶急。容容虚空。适得其中。中表相应。自然严整。检歛端直。身心洁净。无有爱贪。志愿安定。无增缺减。求道和正。不误倾邪。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苞罗表里。过度解脱。自然保守。真真洁白。志愿无上。净定安乐。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无比。着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横截于五趣。恶道自闭塞。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着世事。譊譊忧无常。




下面这段文是释迦牟尼佛劝我们的话,苦口婆心!


  【宜各勤精进。】

  『宜』是应当,应该。『各』是每一位同修,每一个人应该要勤奋、要精进。

  【努力自求之。】

  要求西方净土,每一个人应当『努力自求』。

  【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

  你看这个语气多么肯定,一点怀疑都没有。『必得超绝去』,你一定会去!不管什么样的人,你罪业再重,你曾经造五逆十恶之罪,马上就要堕地狱了,你只要肯一念回心,专念阿弥陀佛,发愿求生,都能往生。所以给诸位说,你一切罪业,别的方法灭不了,这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把它灭掉。灭罪消灾第一法门,很多人不知道!这要消灾还要去拜什么忏,去念什么菩萨,念这个经、那个经,我看念了多少年,灾也没消掉。我在旁边看得很清楚,不但没消掉,灾是愈来愈多,业障没消除!


  所以常常有同修来问我,他的业障很重,想求消灾,来问我怎么个消法?我就反问他,我说什么叫业障?我一问,他也不知道。什么叫业障都不晓得,你那个业障能消得了吗?好像我们抓贼,贼在哪里?哪个是贼?你认识,马上就抓到了;不认识,到哪里去抓,请了警察也无可奈何,不认识!所以你要晓得什么叫业障。我告诉诸位同修,妄想是业障,天天打妄想,想东想西,这就是业障!什么时候业障消除?妄想没有业障就消除了,妄想没有了,心清净。清净心能生智慧,那业障消除了;业障消除,智慧一定增长。这智慧自自然然往外透。


  由此可知,消业障,经忏有这个效果,念经、念菩萨名号也有这个效果。要念到一心不乱,业障就消掉了。不管你念什么菩萨、念什么佛、念什么经都有效果。念的时候不可以打妄想,恭恭敬敬,一心一意念,把自己妄念给念掉,业障就消掉了。为什么我们特别劝你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经》?这不但消业障,而且帮助你生净土。如果单单是消业障这一个目标,给诸位说,任何经咒都有效果,要专一,专一才有效果。但是要求往生净土?那这个经是第一;用其他经咒,那要临终回向往生西方净土,也行。


  前面我们在「三辈往生」里面看到过。念这个经,修这个法门,这是正当的往生途径;修其他的法门,那是一心三辈,都能往生,没有不能往生。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知道。但是用其他的功夫,必须自己真有一点修行功夫,为什么?临命终时自己可以做得了主,才能够一心三辈往生。到临命终时自己做不了主,还被业力牵引,那就不可靠了。这就古人所讲的,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这念佛好!

  大陆上,我过去在大陆,年轻的时候不学佛,所以大陆上的寺院丛林我没有留意,虽然也走了一些,没有注意到。过去这几年,大陆上去了三次,时间很短,没有看道场,只是参访几位善知识。可是我在此地看到这个图画,有大陆上这些寺庙的图画、照片,我在此地看得很多。我看到少林寺。少林寺是禅宗道场,这个大门外面墙上那个大字,一面是禅宗少林寺,另一边是南无阿弥陀佛,禅宗道场也有那么大的阿弥陀佛摆在那里,这就是给你说,念咒不如念佛,参禅也得要念佛。这些人用的功夫,都是这个经上讲的一心三辈往生的,参禅的人后来求生净土。由此可知,古人讲的话有道理,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最后都归到净土。佛在此地劝勉我们要精进、要努力求生西方。底下说出往生的好处。

  【横截于五趣。】

  『横截』就是横超,超越了。『五趣』,就是六道轮回。佛在经上讲五趣讲得很多,也有讲六道,六道跟五道是一样的,没有增减。五道是真的,讲六道是把天阿修罗算一道,实在讲这阿修罗,除了地狱没有之外,其他四道都有。《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地狱没有阿修罗,饿鬼道有,人道也有,畜生道也有,天道也有。阿修罗在哪一道就算哪一道,所以这样他在天道就算诸天,实际上是五趣。这个五趣跟六道是一个意思,这就是横超六道。

  【恶道自闭塞。】

  我们无始劫以来,不要讲无始劫,就这一生,这一生从小到现在造多少罪业。你造的恶业,将来要受恶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果报是决定逃不掉的,只要遇到缘,果报就会现前。再跟诸位说,这个善恶不能抵销的。我过去造了很多业,现在我多做一点善事将功折罪,没有这个道理,善是善报,恶是恶报,绝对不能抵销。这事情很麻烦!我们想一想一生当中起的善念少,起的恶念多,这个事情很可怕。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问题解决了,你再也不会堕恶道了。为什么?虽有恶因,没有恶缘,因遇不到缘,不能结果。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善缘、净缘,没有恶缘,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过去所造的恶业才不至于受报,那是真的,这一种利益无量无边!

  【无极之胜道。】

  『无极』是到了顶处,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大道,这是释迦牟尼佛对于净土的赞叹。

  【易往而无人。】

  这个无极殊胜的大道,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很容易去。如果说这个道好,依正庄严都好,很不容易去,那佛讲了还有什么意思?那不是拿我们开心吊胃口?说了我们都不能去,条件都不够,那就没有意义。第一殊胜之道是每个人都能去的,可是怎么样?他人不愿意去,就没有法子了,他不想去。你看看八万四千法门,这样殊胜的法门大家不想修,想去搞那个很难、很不容易成就的法门。学那个多,学这个法门的人不多。

  【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

  『其国不逆违』,就是前面讲易往,容易。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障碍,逆违就是障碍,没有障碍。它的条件就是叫你相信,你愿意去,你肯念阿弥陀佛,你看看这多简单,所以没有障碍。『自然所牵随』,这就是无人的原因,自然是什么?就是一切凡夫随着自己欲念所牵,不肯去念佛!所以此地这个自然跟前面那个自然意思又不相同,这个自然是习性,前面自然是讲的本性,不一样。


  习性是什么?习性是烦恼,贪瞋痴慢,无始劫俱来的。贪瞋痴慢不要学,无始劫的习气。这个习气牵着你不肯去往生,这实实在在可惜!佛在这里把学佛人的这一些心态、状况,他老人家清楚得很,都给我们说得明白。我们现在这一般同修们,你们有几个人真正发愿求生西方?心里想去,可是重重障碍,没法子去!这里面障碍我们举一个,人情佛事。明天那个庙里做法会,有朋友打电话来,那不去又得罪这个法师,好了,在家里想念佛也念不成了;到那边去,同修们在一块,张家长李家短,这就是自然所牵随,把你的清净心完全破坏掉了。


  所以真正念佛要求往生,实在讲,得要六亲不认,朋友要绝交,我的心才能清净,才能往生得了。所以人家说这怪人了,确实是如此。总而言之一句话说,凡是妨碍你清净心的,都叫魔障,来折磨你、来障碍你,魔障就是这些。它来诱惑你,它来引诱你,它来胁迫你,让你心不得清净,让你功夫不得成片,这魔障!底下佛教给我们的方法。

 【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

  佛教给我们的方法,『捐志若虚空』,这一句话是讲心地清净,六祖大师讲「本来无一物」。要把你心里面的分别执着、忧虑牵挂、希求统统舍掉,恢复到自己本心,就像虚空一样,清净心里面一尘不染,这就是真诚。真诚心、清净心来修这个法门。『勤行求道德』,求成佛之道。一切法门里面,当生成佛之道,就是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一生成佛。你有这个道,你自然就能够得道了。这个道德的德跟得失的得是一个意思。你能修无上佛道,你必然能够得道。或者把它分开来讲也可以,成佛之道,利生之德;成了佛,你会教化一切众生。

  【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这是真正叫极乐,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寿命之长没有法子计算的。这是佛把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功德、利益都说出来,劝我们求生。

  【何为着世事。譊譊忧无常。】

  这佛最后感叹的话,也是警告我们、警诫我们,为什么你要贪着世间事,一天到晚在这里烦恼、忧虑无常,你干这个干什么?这没有意义!搞这个就是无尽的轮回,永远的痛苦我们看佛的这些话,那真的是苦口婆心!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沙门释净空注解

【寿乐无极⑴第三十二】

 

⑴寿乐无极:“寿乐”是寿量、快乐;“无极”是没有极限。

〖注解〗本品是佛为我们说明,西方极乐世界诸往生者的寿量、快乐都是没有极限,显示极乐人民的殊胜,以及他们生活环境的美好。这是劝勉我们,要发心求生净土,亲近诸上善人。

【经文】佛告弥勒菩萨,诸天 39 38634 39 15288 0 0 3025 0 0:00:12 0:00:05 0:00:07 3150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⑵。何不力为善⑶,念道之自然⑷。

⑵若此:是如此。

⑶善:这里是指念佛求生净土为最善。

⑷念道之自然:“念道”是念阿弥陀佛名号,“自然”指念佛能恢复自性清净本然。

〖注解〗佛告诉弥勒菩萨及与会的大众们,极乐世界里的声闻菩萨,他们的功德智慧不是我们的语言所能赞叹称说的。他们的修学生活环境,国土的精微奇妙,安乐清净达到如此的程度。这种殊胜庄严美好,也是十方诸佛世界无法相比的。

  这样美好的地方,一切众生为什么不努力修善,不愿意求生净土呢?如果真信发愿念佛求生净土,自然就能得生。一生到极乐世界,即恢复自性之清净本然。由此可知,念佛就是念自性。

【经文】出入供养⑴,观经行道⑵。喜乐久习⑶,才猛智慧。心不中回⑷,意无懈时。外若迟缓,内独驶急。容容⑸虚空,适得其中⑹。中表相应⑺,自然严整⑻。

⑴出入供养:“出”是飞行供养他方一切诸佛;“入”回来供养本师阿弥陀佛。

⑵观经行道:“观”观照。“观经”是透彻明了佛在经中所说的一切教诲,理、事、性、相、因、果等法。“行道”是把佛说的教训,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

⑶喜乐久习:“喜乐”是一门深入,法喜快乐。“久习”是长时间的熏习。

⑷中回:是中途退转的意思。

⑸容容:第一个“容”是名词,指心量;第二个“容”是动词,指能包容的意思。

⑹适得其中:“适”恰到好处,“中”指中道。

⑺中表相应:“中”是指内心,“表”是表现在外的。这是说菩萨心契中道,得于中而形于外,所以表里一如,自然相应。

⑻自然严整:“自然”是指一切法的自然规律;“严整”是庄严整齐。

〖注解〗极乐世界菩萨们,能够毫无障碍的化身现在十方世界供养一切诸佛。回来时又能合成一身供养本师阿弥陀佛。他们能透彻明了佛的教诲,并能把佛的教诲实践在日常生活中。这样长时间的熏习,自然契入如来境界,获得法喜充满,表现出才能勇猛。他们信心坚定不退转,且有深信切愿,勇猛精进,永无懈怠的心。

  菩萨们的修行,外表显得从容、悠闲,内心真正在用功修行。其心量如虚空一样能包容一切。在修学上不急不缓,恰到好处,契入中道。所以能中表相应,不需安排造作,自然成就。这充分表现出极乐菩萨们的威仪自然整齐。

【经文】检敛⑴端直,身心洁净,无有爱贪。志愿⑵安定,无增缺减⑶。求道和正⑷,不误倾邪⑸。随经约令⑹,不敢蹉跌⑺。若于绳墨⑻,咸为道慕⑼。

⑴检敛:“检”是检点;“敛”是收敛。

⑵志愿: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愿。

⑶无增缺减:是不增,不缺,不减。表知足常乐。

⑷求道和正:“道”指平等心、正直心。“和”是和平、调和。“正”是中正、中道义。

⑸不误倾邪:“误”迷惑的意思,“倾邪”指邪知邪见。

⑹随经约令:“经”指佛讲的一切经典。“约”约束,“令”教诫。这是说随顺佛的经典理论教诫,约束自己的心行。

⑺蹉跌:是失误、违背的意思。

⑻绳墨:准绳、规矩的意思。

⑼道慕:“道”无上的菩提大道,“慕”仰慕。这是说对成佛的菩提大道非常仰慕。

〖注解〗菩萨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检点、收敛自己的行为,时时提醒自己的行为要端正,内心要正直。所以他们所得到的是身心清净,没有一切烦恼习气。菩萨们自己修行,能够坚定这个念佛法门,绝不动摇;而对教化众生也用这句佛号,并且知足常乐。他们在自行化他时,常能保持和平中正的心念。因此不会被一切邪知邪见的境界所迷惑。

  菩萨们依照经典的教诲来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所以他们的思想、行为都不会违背佛的教诫。没有丝毫失误。依佛的教诫为准绳。他们所仰慕的就是无上菩提大道,也就是一心一意要求圆满成佛。

【经文】旷无他念,无有忧思,自然无为⑴,虚空无立⑵。淡安无欲⑶,作得善愿⑷,尽心求索。含哀慈愍⑸,礼义都合。苞罗表里⑹,过度⑺解脱。

⑴自然无为:就是自性清净本然,没有丝毫造作。

⑵无立:指一法不立。

⑶淡安无欲:“淡安”是淡泊安宁。“无欲”指没有贪痴等欲望。

⑷善愿:指广度众生的大愿。

⑸含哀慈愍:指大慈大悲的心。

⑹苞罗表里:“苞”同“包”。“苞罗”就是包容含摄,“表”指一切事相,“里”指道理。

⑺过度:是超过度脱。

〖注解〗极乐世界菩萨们的心胸空旷,无有妄念,没有忧虑、牵挂。他们的行为完全是从自性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没有一丝毫的造作。他们的心清净像虚空一样,一法不立。在生活上是淡泊安宁,没有任何欲望,自在随缘。在他们的心中只有度众生成佛道的大愿,对于这些善愿,他们会尽心尽力以善巧方便来弘扬佛法,以清净、平等的大慈悲心来普度一切众生。

  菩萨在世间度众生,所用的方法都是适合世间的道德、人情、风范、礼俗。菩萨的智慧包罗世出世间一切事理,所以度化众生能容通无碍,菩萨们是以学习念佛法门,一生当中得到解脱,同时又以这个法门利益一切众生,让众生在这一生也得到解脱。

【经文】自然保守⑴,真真⑵洁白。志愿无上,净定安乐⑶。一旦开达明彻⑷,自然中自然相⑸,自然之有根本⑹,自然光色参回⑺。转变最胜。

⑴保守:保持不变。

⑵真真:前一个“真”指真如本性,后一个“真”是指绝对的真。

⑶净定安乐:指如如不动,安然自在。

⑷一旦开达明彻:“一旦”忽然的意思。“开达”开悟通达。“明彻”明了透彻。

⑸自然相:指一真法界,清净本然。

⑹自然之有根本:“自然”指宇宙万物的境界事相;“根本”指自性本体。

⑺参回:“参”交错的意思。“回”是变化无穷的意思。

〖注解〗菩萨们的自性保持不变,真如本性真正清净洁白,他们有上求下化,至高无上的心愿。所以他们心地清净,如如不动,安然自在,能够于一刹那间豁然开悟,明心见性,开悟之后能明了通达自性中所显现的一真法界境界相。并能通达明了宇宙万象的自性本体。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蒙阿弥陀佛威神的加持,自性的德能马上显现,自然就放出无量的光明,这些光明彼此交错,融成一体,光色千变万化,光中又化无数佛,诸佛又放无量光。这个光明化佛能普度十方一切众生,从凡夫转变成佛,这就是最殊胜的转变。

【经文】郁单⑴成七宝,横揽⑵成万物。光精明⑶俱出。善好殊无比。著于无上下⑷,洞达无边际⑸。

⑴郁单:印度话,是北俱卢洲的别称(名)。

⑵横揽:“横”指十方,“揽”是收罗的意思。

⑶光精明:“光”光明,“精”精妙,“明”明净。“光精明”就是真善美。

⑷著于无上下:“著”(音住)明显。“无上下”指平等法。这句就是指明心见性。

⑸洞达无边际:“洞达”是洞彻通达,“无边际”是没有边际。

〖注解〗北俱卢洲的一切物质受用,都是自然七宝而成。在这里引用它的自然来形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也是自然成就的),都是由阿弥陀佛的大愿及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清净心自然成就。因为极乐世界的菩萨们自心清净(身心清净则世界清净),所以极乐世界一切万物的真善美都完全显现出来,这种善好殊胜,是十方诸佛世界所不能相比的。极乐菩萨们心清净平等,明心见性。所以自性自然流露出圆满究竟的智慧。对十方世界一切万法都能洞彻通达,无有边际。

  经文到此,都是赞叹极乐世界里的菩萨们自性真实功德。

【经文】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⑴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横截于五趣⑵,恶道自闭塞。无极之胜道⑶,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⑷所牵随。

⑴超绝:超脱轮回,绝断生死。

⑵横截:横超。

  五趣:指六道轮回。

⑶无极之胜道:指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之道。

⑷自然:“自然”指与生俱来的恶习。

〖注解〗佛勉励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勤奋精进,努力的求往生。只要我们肯努力求取,必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净土之后,亲近阿弥陀佛,必然横超六道,恶道自然就闭塞了。

  极乐世界这么好,往生也不难,却没有人想去。极乐世界很容易往生,为什么没人想去呢?只因众生被无始劫以来的恶习、烦恼种种障碍所牵,所以不能生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愿。

【经文】捐志⑴若虚空,勤行求道德⑵,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着世事,譊譊⑶忧无常。

⑴捐志:舍弃对于世间的欲望追求。

⑵道德:“道”指持名念佛之因,“德”指往生净土之果。

譊譊:是争竞喧哗的态度。

〖注解〗我们应当舍弃世间的一切,放下身心世界,像虚空一样一法不立。心里一心一意念佛,只求往生极乐世界不退成佛。往生净土后,寿命与快乐都同佛一样无有穷际,既然往生能得如此无比殊胜的利益,为什么我们还要贪着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呢?这些都是无常的,何必继续操心忧虑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或复制到电脑下载)

 http://pan.baidu.com/s/1dEZiQ69


相关:

《无量寿经》法会圣众第一(每天一品无量寿经反复跟读至背诵)

【无量寿经】02:德遵普贤第二

【无量寿经】03:大教缘起第三

【无量寿经】04:法藏因地第四
【无量寿经】05:至心精进第五

【无量寿经重中之重:四十八愿】06:发大誓愿第六

【无量寿经】07:必成正觉第七

【无量寿经】08:积功累德第八

【无量寿经】09:圆满成就第九

【无量寿经】10:皆愿作佛第十

【无量寿经】11:国界严净第十一

【无量寿经】12:光明遍照第十二

【无量寿经】13:寿众无量第十三

【无量寿经】宝树遍国第十四

【无量寿经】菩提道场第十五

【无量寿经】堂舍楼观第十六

【无量寿经】泉池功德第十七

【无量寿经】超世希有第十八

【无量寿经】受用具足第十九

【无量寿经】德风华雨第二十

【无量寿经】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无量寿经】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无量寿经】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无量寿经】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无量寿经】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无量寿经】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无量寿经】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无量寿经】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无量寿经】菩萨修持第三十

【无量寿经】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每日早晚课诵(点击以下标题直接打开):


早课《无量寿经》第六品

晚课《无量寿经》第32~37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全文)

上悟下道法师领诵《无量寿经》

《海会圣贤》高清字幕版

《净修捷要》三十二拜(净空老法师领拜)

《佛说阿弥陀经》极乐世界美景摄受

【稳扎三根】《弟子規》《太上感應篇》《佛说十善业道经》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直播台净空老法师讲经直播:

http://www.amtbhk.com/livetv

華藏凈宗弘化網凈空老法師講經直播: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華藏凈宗弘化網多元文化台(传统文化)直播:

http://edu.hwadzan.com/livetv?channel=cult

華藏凈宗弘化網三时系念直播:

http://edu.hwadzan.com/sanshi



微信平台:常念阿彌陀佛

微信號:ccnamtf

长按二维码识别,感恩添加关注:

 

 

父母师长、历劫冤亲以及一切有缘生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欢迎转,阿弥陀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直播台净空老法师讲经直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