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要!【无量寿经】浊世恶苦第三十五(附净空老法师简注易解)

2016-07-02 净空老法师 常念阿彌陀佛

敬请点击上方蓝色“常念阿彌陀佛”关注,回复"1"进入百度网盘,众多圣贤教育视频、MP3、文字等资料与您分享。






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305plu0pz&width=500&height=375&auto=0




音频(每天一品,反复跟读至背诵)

如打开无声音,请稍停十秒后再次打开就可听到声音。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我今于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何等为五。

其一者。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噉。不知为善。后受殃罚。故有穷乞。孤独。聋盲。瘖哑。痴恶。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之后。入其幽冥。转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兽。蜎飞蠕动之属。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魂神命精。随罪趣向。所受寿命。或长或短。相从共生。更相报偿。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实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婬骄纵。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雠。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神明克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婬妷。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如是之恶。着于人鬼。神明记识。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 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意念身口。曾无一善。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欲害真人。斗乱僧众。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俱尽。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可得长寿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沙门释净空注解

【浊世⑴恶苦⑵第三十五】

 

⑴浊世:五浊恶世。

⑵恶苦:“恶”五恶。“苦”是五痛五烧。

〖注解〗这一品是世尊苦口婆心教诫我们,劝导我们要明了世间一切事实真相,认清现实环境。要断恶修善,才能离苦得乐。

【经文】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我今于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恶⑶、去五痛⑷、离五烧⑸。降化其意,令持五善⑹,获其福德。

⑶五恶:杀、盗、淫、妄、酒。

⑷五痛:是花报。即现前在世间所受的苦痛及所遭受的苦难。

⑸五烧:是果报。在此指鬼、畜、地狱三恶道的苦报。

⑹五善:即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注解〗佛告诉弥勒菩萨说:你们能在这个五浊恶世正心诚意,不造作种种恶业,可以称为大德。为什么呢?因为十方诸佛世界善多恶少,容易开导教化。唯有此处五恶世间最为剧苦。我现今在此示现作佛,教化一切众生,令他们舍掉五恶,除去五痛,永离五烧,降伏转化众生的贪痴等一切的恶念。教他们受持五善(五戒),教他们如何获得福德。

【经文】何等为五:其一者,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⑴。残害杀伤,迭相吞啖⑵。不知为善⑶,后受殃罚。故有穷乞、孤独⑷、聋盲、喑哑⑸、痴恶⑹、尪狂⑺,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

⑴转相克贼:“转相”是互相,“克”牵制,“贼”杀害。“转相克贼”是互相牵制,彼此杀害。

⑵迭相吞啖:“迭相”互相;“啖”吃。

⑶为善:此指戒杀放生、素食、劝善护生。

⑷孤独:年少失去父母称孤,年老失去子女称独。

⑸喑哑:指哑巴。

⑹痴恶:“痴”白痴,“恶”丑陋。

狂:“”是跛脚,“狂”是精神分裂症。

〖注解〗以下是佛为我们详细说明五恶、五痛、五烧。是哪五种呢?第一是杀生恶。世间的一切众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造作种种恶业。强大的欺负弱小的,所谓弱肉强食,这都是因为不知道作善。造作恶业的后果就一定要受到灾殃的惩罚。所以世间就有贫穷乞丐、孤独、聋盲、喑哑、痴恶、狂。这都是因为前世不信因果,造作恶业的报应,不肯戒杀、放生、吃素、劝善、护生的缘故。

【经文】其有尊贵⑴、豪富⑵、贤明⑶、长者、智勇、才达⑷,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⑴尊贵:指有崇高地位,受社会大众尊敬的人。

⑵豪富:指富有财宝的人。

⑶贤明: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⑷智勇才达:智慧勇猛,才艺通达的人。

〖注解〗世间也有尊贵、豪富、贤明、智勇、才达的人,这都是由于过去世中行慈尽孝、修善积德所感得的善果。

【经文】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之后,入其幽冥⑸,转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兽、蜎飞蠕动之属。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魂神命精⑹,随罪趣向。所受寿命,或长或短,相从共生,更相报偿。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⑸幽冥:指三恶道。

⑹魂神命精:就是世人所说的灵魂,佛法中讲的神识。

〖注解〗世间有这些眼前能看到的杀恶及现世报,所以当他寿终之后,自然堕入三恶道,随着自己的业力受身;改变自己的身形,从人身变成恶道身形。所以有地狱、禽兽、飞蠕动各个不同种类的身形。这就如同世间的牢狱一样,受到剧苦极刑的惩罚。他的魂神命精,随自己所造的罪业到三恶道去受苦。所受的寿命有长有短。

  过去的冤家债主互相追随,世世同生一处,更将前世的怨仇债务,一一报偿。所受的殃恶如果没有报尽,终究不能脱离。必定辗转在三恶道中难得出离,难得解脱。这种痛苦不是用言语所能形容的。

【经文】天地之间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暴应⑵,善恶会当归之。

⑴天地之间:三界六道轮回之内。

⑵暴应:“暴”指猛急突然之义;“应”是报应。

〖注解〗天地之间,因果之事自然如影随形,必然有如是的报应。虽然不即时报应,但善恶因果报应,真实不虚。因缘会合时,必受其报。

【经文】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⑴,奢淫⑵骄纵,任心自恣⑶。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⑷多端。尊卑中外⑸,更相欺诳。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顾前后。

⑴法度:“法”是法律,“度”是法制,常规。

⑵奢淫:“奢”是奢侈,“淫”指事情做得太过分。

⑶恣:放任纵欲。

⑷机伪:是机心诡诈。

⑸中外:“中”是自己一家人,“外”是外人。

〖注解〗其二者,是指偷盗恶。世间人民,不依法律规度,过分的骄慢、奢侈 39 38711 39 15287 0 0 995 0 0:00:38 0:00:15 0:00:23 2904 39 38711 39 15287 0 0 945 0 0:00:40 0:00:16 0:00:24 3018 39 38711 39 15287 0 0 869 0 0:00:44 0:00:17 0:00:27 2790纵,随着自己的贪欲为所欲为。居上的领导人,利用权势,贪赃枉法,损人利己,祸国殃民。在位不能正己之身,诬陷冤枉,损害忠良。阿谀取荣,心口不一。投机取巧,诡诈虚伪。

  不论长辈晚辈,自己一家人还是外人,都彼此互相欺诳。恚愚痴,助长贪心,吸取他财,希望自己贪多拥有。因此便会产生利害冲突,互相争夺。于是结忿成仇,甚至家破人亡。这样的人,不明白前因后果报应的道理和事实真相。

【经文】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⑴,或入苦毒⑵。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⑶。常怀盗心,悕望⑷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

⑴乐处:指三善道。

⑵苦毒:是痛苦的报应,指三恶道。

⑶慕及:是敬慕仿效的意思。

望:同“希望”。

〖注解〗世间有一类富有的人,但是他们悭贪吝惜自己的财物,不肯把财物施舍与人。爱欲牢固,贪心深重,终身保护自己的财物。就这样直至寿命终尽的时候,他的财物没有一样能带得走,唯有一生所造善恶祸福的业力,支配着他去六道轮回。这一生作善得福,来世必至乐处;这一生作恶得祸,来世必遭苦毒。

  又或见人行善,反生憎恶、诽谤、没有敬慕仿效之心。如是之人,常怀侵夺之心,希望夺取不义之财供自己受用。受用完了,又复重造盗恶。

【经文】神明克识⑸,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⑸神明克识:“神明”在此指阿赖耶识。“克”是一定,“识”是记录的意思。

〖注解〗造作这么多罪业的人,天神(俱生神)记录善恶,送交阎罗王。又在他的阿赖耶识里也记录他所犯的罪行。命终之后一定堕入三恶道,自然有三途的苦报,无量苦恼。这样辗转在三途之中,累劫难得出离,这种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经文】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⑴,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妷⑵。烦满胸中⑶,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

⑴相因寄生:指众生由于相互间之业因而出生于世。

⑵淫:“淫”是邪淫,“”放荡。

⑶烦满胸中:是指欲火内烧,胸热心狂。

〖注解〗第三段讲淫欲恶。世间人民由于相互之间的业因而生于世,寿命能有多长。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狠毒、不善之心。常沉溺于淫欲放荡、烦恼欲望,邪淫放荡之态流露于外表。耗费损失家中财产,来造作淫欲之事。所应当追求的正业,反而不肯去做。

【经文】又或交结⑴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⑵,强夺迫胁⑶。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

⑴交结:是勾结。

⑵杀戮:此处指以枪矛武器杀人。“戮”以尖锐之物相刺叫戮。

⑶迫胁:指以威力来恐吓强迫。

〖注解〗或是勾结恶友,聚集邪众,兴兵相争,互相攻伐。侵掠杀戮,武力迫胁。公然劫取,造作种种恶行。用来取悦妻子。纵情于声色,极身作乐。因此,社会群众对他憎恶讨厌,为此遭受灾祸和无边的痛苦。这是说他的现世报。

【经文】如是之恶,著⑷于人鬼。神明记识,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⑷著:昭著。

〖注解〗这种恶人,后世的人和天地鬼神都明显的知道他的恶行。并且阿赖耶识里收藏了恶业的种子,天神也记录下他的罪行。命终之后自然堕入三途受无量苦恼。这样辗转在三途之中,累劫难得出离。这种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经文】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注解〗第四段讲妄语恶。世间人民由于不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迷于名利而不能念及修善积德。造作两舌,煽动离间,搬弄是非,言词粗野,恼他人心。存心欺诳,口出不实之言。还有善用花言巧语,诱人恶作的一类绮语。

  他们憎恨、嫉妒善人好事。专干破坏好人好事,欺骗世人,对于贤明的人失去信心。他们不孝父母,对自己的老师轻视骄慢。对朋友不讲信用,难得见到他有诚实。

【经文】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注解〗由于他很会运用欺骗的手段,能令他人相信,便妄自尊贵自大,称说自己有道。若是未得圣道,说自己得圣道,那是大妄语,要受极大的苦报,因为他误导许多众生步入邪途。

  再看他仗势欺人,横行霸道。欲令大众俯首听命,唯我独尊,天天造作恶业而不知惭愧,不知自戒恐惧。

【经文】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注解〗佛说这样的恶人,习染太重,难于教化降伏。他的骄慢习气不改,他能横行一时,皆因他前世所修的多福保护他不败。但今世为恶,宿世的善果享尽了,善神远离,所以他在寿命终尽时,恶业现前,有意想不到的灾难。

【经文】又其名籍⑴,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⑴名籍:就是个人的资料档案。

〖注解〗神明将恶人的罪行,都记载在他的个人档案里。恶业牵引,鬼神监察,带着罪人,他就无法逃脱,只有跟着鬼神前往狱火油鼎之中,身心(形体和精神)遭受到摧毁破碎之剧苦。当此之时,后悔莫及了。

【经文】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

〖注解〗这是第五段,古人有两种讲法,一说是饮酒恶,一说是意业(贪痴)三恶。足见此一品经义,确实具足五戒十善之意。

  这一节经文是:世间不善的人,心无主见,凡事犹豫、放逸、懒惰,唯图苟安,自私自利,不肯修身行善,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的教诲,违背、狠暴的态度,经常加之于父母,父母有子犹如冤家,所以说不如无子。如是恶子,忘恩负义,对父母全无报答之心。

【经文】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

〖注解〗这样的恶人,每天只是放荡自纵、游乐散漫、好酒贪杯、爱食美味,取夺过度、贪而无厌、态度愚狂。由于无知故敢作恶,因此不识人情,无义无礼,无法劝导。他对于他的家亲眷属们,日常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如柴米油盐等,全然不顾。对于父母之恩,师友之义,悍然不顾,无动于衷。

【经文】意念身口,曾无一善。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欲害真人,斗乱僧众。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

〖注解〗如是恶人,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作恶,未曾作过一件善事。他们不信佛菩萨的教诲,不信生死轮回,善恶报应的道理和事实都不相信。常怀恶意向着那些有修有证的真人,或是社会贤达之士。对于和合、如法修学佛道的出家人,他运用绮语、两舌为手段离间之,使僧众不和,不能如法修学,名为破和合僧。这些作恶的人,真正是愚痴无知,反而自以为比别人有智慧,可怜可悯。

  正因为愚痴之极,不信三世因果,所以他不知道这一生从何而来,更不知死了以后往哪里去。在生唯知自私自利,不知利他,故待人接物不仁不顺,还梦想着希望长生。

【经文】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注解〗这一类愚痴行恶的人,他们心中闭塞,虽然听了善友的良言,心里不能体会开解,这真是蒙昧无知,实为人生之巨痛。人生在世,如不能在有生之年,预先修善。将来当他们在临命终时,地狱、鬼、畜境界现前,此时恐惧生悔,但为时已晚,后悔莫及。

【经文】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注解〗从此以下三小段经文,是佛陀为我们总结前面所说的五恶、五痛、五烧的恐怖。佛说:天地之间,五道(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分得明明白白。这是说明宇宙间的有情众生,总说有此五大类别。(也有说六道的,就是在天道里又分出一类叫做阿修罗。所以五道跟六道的内容完全相同)。其中的苦乐善恶,人人可见,如是业因,如是果报,丝毫不爽。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

  故我们现前所受的祸福,皆是过去生中所造业因的报应。人生在世,所造之业,总是善恶夹杂。当受报时,有先乐后苦,有先苦后乐;苦乐相承,祸福相倚。作善得福,造恶得祸,都是自作自受,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得的。

【经文】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

〖注解〗佛说前世行善积善的善人,今世生尊贵家,一生享富贵长寿,事业顺利成功,这是从乐入乐。他又能乐善好施,多修福慧,念佛往生净土,则是从明入明。

如果恶人又造恶业,再种恶因,必得恶报,则是从苦入苦。又因为他愚昧无知,不信正法,不作善事,是为冥。倘若多造恶业,死后堕入恶道,岂不是从苦入苦,从冥入冥啊!五道轮回的道理与事实真相,古代印度宗教家皆能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事唯有释迦佛独知其根源。

【经文】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注解〗佛陀清净、平等、慈悲,悯怜世人,出现世间教化众生。为大众说明宇宙人生的真实事相,教人如何处世待人接物之道。奈何众生愚痴,信仰奉行的人很少。是故世间众生,因为不信佛的教诲,作恶不断,所以生死轮回永无休止。恶道的苦报也不会断绝。世人之愚昧无知胡作妄为,果报之惨,真是语言难尽。

  又因业感所现,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受其报应。生死死生,无量劫里无有出期,很难解脱,痛不可言。这就是说的五烧。

【经文】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可得长寿,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注解〗佛在此末后一段,普劝我们改过修善。五恶是造作恶因,五痛是现世花报,五烧是三途的果报。大火烧身是比喻五烧。佛说:如果有人能于五痛五烧之中,专心一志,克制自己贪痴三恶。又能言行一致,诚实不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是之人,必能得福,度脱生死;现世可得长寿,将来依念佛、往生、不退成佛,才是真实的五大善啊!

  佛在这一品经中,教人要深明善恶果报。净宗的带业往生,只限宿业,而决非现前所造之业。《涅经》说;“广额屠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故知成佛,必须放下屠刀(比喻不再造恶业)。修净土者,若一面念佛,一面作恶,决定不能往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或复制到电脑下载)

 http://pan.baidu.com/s/1dEZiQ69


相关:

《无量寿经》法会圣众第一(每天一品无量寿经反复跟读至背诵)

【无量寿经】02:德遵普贤第二

【无量寿经】03:大教缘起第三

【无量寿经】04:法藏因地第四
【无量寿经】05:至心精进第五

【无量寿经重中之重:四十八愿】06:发大誓愿第六

【无量寿经】07:必成正觉第七

【无量寿经】08:积功累德第八

【无量寿经】09:圆满成就第九

【无量寿经】10:皆愿作佛第十

【无量寿经】11:国界严净第十一

【无量寿经】12:光明遍照第十二

【无量寿经】13:寿众无量第十三

【无量寿经】宝树遍国第十四

【无量寿经】菩提道场第十五

【无量寿经】堂舍楼观第十六

【无量寿经】泉池功德第十七

【无量寿经】超世希有第十八

【无量寿经】受用具足第十九

【无量寿经】德风华雨第二十

【无量寿经】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无量寿经】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无量寿经】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无量寿经】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无量寿经】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无量寿经】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无量寿经】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无量寿经】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无量寿经】菩萨修持第三十

【无量寿经】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净空老法师:佛陀苦口婆心劝我们!【无量寿经】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重要!净空老法师专对本品的开示:【无量寿经】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重要!【无量寿经】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每日早晚课诵(点击以下标题直接打开):


早课《无量寿经》第六品

晚课《无量寿经》第32~37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全文)

上悟下道法师领诵《无量寿经》

《海会圣贤》高清字幕版

《净修捷要》三十二拜(净空老法师领拜)

《佛说阿弥陀经》极乐世界美景摄受

【稳扎三根】《弟子規》《太上感應篇》《佛说十善业道经》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直播台净空老法师讲经直播:

http://www.amtbhk.com/livetv

華藏凈宗弘化網凈空老法師講經直播: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華藏凈宗弘化網多元文化台(传统文化)直播:

http://edu.hwadzan.com/livetv?channel=cult

華藏凈宗弘化網三时系念直播:

http://edu.hwadzan.com/sanshi


微信平台:常念阿彌陀佛

微信號:ccnamtf

长按二维码识别,感恩添加关注:

 

 

父母师长、历劫冤亲以及一切有缘生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欢迎转,阿弥陀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无量寿经》分品MP4+MP3(净空老法师恭读+70分钟版)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