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帝只救自救者!

觉悟者 守夜人总司令 2020-02-20

沿着同一个生活轨迹成长起来的人,具有某种共同的特征。人习惯待在熟悉的环境中一直与自己一样的人待在一起,以一种低能耗的方式维系着一种简单的重复,这种状态往往能让自己感到安全。


如果你会本能的对一个人进行道德指责,说明潜意识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无论这种压力来自于何处,都是一种你能感受到并不知如何应对的影响力。你的指责其实是在争夺是非对错的原点判断权!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做了一件错事自己心里都可能觉得不妥,当对方指出来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本能以反击进行掩盖。其目的是要把责任弄成是别人造成的,即便它非常明显是源于自己的过失。错误会遭受惩罚,而惩罚会造成自我的损失,人越是感觉自己处于弱小和匮乏的状态之中就越厌恶失去,所以不能承受损失,也就不能被惩罚——哪怕是想像中可能的惩罚。


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其观念和行为几乎完全受周围人的反馈所影响,在精神结构被雕塑的过程中,自身行为的价值判断和是非判断大多源于周围人的评价——求同是一种追求确定性的保守策略,而确定性会让人感到安全——人就是这样被相互驯化的。那些知道自身诉求,懂得架构目标的人,往往会成为行动的主导者——即便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草地上玩耍,很快就会出现一个头领,他/她并没有发号司令,但是他/她知道自己应该玩什么,其它不知道自己该玩什么的小朋友就会自觉的跟随他/她。这种本能行为源自内在的驱动力,并自觉以此作为丈量外部得失的依据。当然,这样的人如果不被人追随,就一定会是被人排斥——因为这种无法被平庸的大众所驯化的生命力特征会让其它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感到不安。


不久前有人想买一套房子,其实他非常想买,业主没有跟他一万两万的磨,一下给他减了15万。一切都谈妥当了,而且红本在手也没有什么麻烦的手续需要处理。他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突然打电话问他的同事,结果打了第一个就会打第二个,一圈打下来他就犹豫了。然后他说非常抱歉让您亲自来一趟,浪费您时间了,这事我太冲动了。业主说,我每一次买房子都是30分钟搞定,而且都只是图纸上的期房,有些事只需要考虑关键点,关键点没问题细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没关系,你自己慢慢考虑。他老婆比他有主见,试图打圆场。她说他的同事们都劝他说房价会暴跌,他才犹豫,希望再少十万八万的。其实,这不是十万八万的事,无论再少多少,他们都还会继续要求少,因为他们心里对要达成的交易缺乏明确的目标,也缺乏清晰的价值评估,甚至不太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更要命的是,他咨询的那些人都没有买过房子的人——他跟一群从来没有买过房子的人讨论该不该买房子,他们永远会告诉他不该买,因为他买了之后就和他们不是同一个群体了——咨询也应该是去问买过房子的人,而不是那些从没买过的人。那人年纪挺大的,第一套都还买二手的房子,肯定是刚需。拖到今天之前,肯定错过了有很多次机会,而且之前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但都华丽的全错过了——能做到这一点也怪不容易的!业主说:我敢打赌不出一个月你们还会想买我手上这套特别适合你们的小房子,当你们再找我的时候,这15万我也不会少了。事实上,还不到一个月,深圳就被宣布为特别试验区,行情看涨。那人果然找去希望成交。业主之前答应减少的15万现在一点都不能少了!他们希望业主能按原来价格成交,业主不同意,夫妻两人居然当着外人的面不断的相互埋怨…


站在远处看笑话或者简单粗暴的指责是很容易的事,绝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做。我试图去理解他们的行为逻辑和思维心态,以及形成的原因。因为我发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真不少——他们永远在纠结,永远在悔恨,永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当你第一眼看到那个人的时候,脑海中几乎瞬间呈现出他几十年生活轨迹的立体画卷——那是一种自我封闭、无法累积的简单重复,如同面对黄土一代又一代简单重复毫无积累的父祖辈们的生活状态。只不过,三点一线的格子间,比父祖们的田间地头显得更加的憋屈和压抑… 那些简单的重复背后是一种哀怨和懦弱,你几乎能从他们的眼神和状态中一眼就识别出来!


西方的圣经上说:那些拥有的人还要给他更多,那些没有的人,连同现有的也要剥夺。少年时代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感到很不解,你们仁慈的上帝为何会这么残忍?直到长大之后读到另外一段:上帝只拯救自救者!扒开这些以神秘的宗教语言表达的内容,我看到了一种自我强化循环叠加的结构特征——无论好坏都会叠加,因此,识别结构力量形成的漩涡或者利用这种结构力量本能的惯性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无论是文化、道德、法律、共识、意识形态,所有这些把个体连接起来又约束个体行为的抽象东西,都是生命体的精神结构的内涵和外延。撰写《结构学》的《精神结构》部分(觉悟社中逐步更新的C11-C20)的内容的时候,我在认真的审视从个体到群体再到整体的精神结构的雕塑过程——它是形成内在驱动力的源泉,无论表象是贪婪还是恐惧,归根结底都是生命体的求存策略所形成的内在驱动力。正是这种内在驱动力在左右着人的行为、心态、认知,继而影响对自己的判断,对外部的判断,以及与外部建立关系并获取反馈的状况。


接下来《结构学》的框架《F2:精神结构》会更新,《结构学》的C11-C21将围绕精神结构展开系统性的阐述和论证:精神结构决定个体的判断标准和行为轨迹,精神结构也雕塑群体的文化心理,并形成某种激励机制,将行为导向有利于存续的轨迹。


《结构学》版权限制,预定即将结束!


研习《结构学》发消息:觉悟社

提问发消息:守夜人总司令

点击底下更多精彩:

一脉相承

F3:结构力量

C4:道德与宗教!

C33:信仰的坍塌!

他用常识拯救了我们!

B18:中层和高层之别!

C1:他们到底怕什么?

C2:宗教是统治工具吗?

C9:教育是最高的门槛!

几次成功的结构学预判

依依东望,望的是时间!

A84:为何买深圳的房?

B19:不动产的投资思路!

C17:来自底层的约束力!

C21:遍地的豪宅是香港的墓群!

C12:务必要振兴建设兵团!

C20: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A62:为什么需要外汇储备?

向正在坍塌的地方踹上一脚!

A32: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喜欢“作”?

A28:40年前的今天改变了世界!

书读得比你少,为何混的比你好?

A34:烂父亲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胜天半子:凤凰男的悲剧性魔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