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4:为何买深圳的房?
三个月前的5月17日发过一篇文章预测过深圳会涨,而且以身作则在65元的时候套现了格力电器的股票去下注深圳的房子。另外,我们在《B19:不动产的投资思路!》进一步阐述决策的思路。再重申一遍:《结构学》是为了研究并解决现实问题——研究生命体在其生存结构中的求存之道。
深圳的成交量和价格其实都是上升趋势,所以在4月份的时候才特意宣布不再对外公布数据。因为事实和主流口径不符,官方不再公布的理由是深圳有其特殊性,害怕这种现实数据反应的趋势给市民传递错误的信息。
我们去理解问题的本质,纲举而目张。现实中的核心问题到底是房子不够住还是其它问题?如果是房子不够住,那么,政策的制定肯定是鼓励多盖房子。事实上现在大家都住在房子里,没有人流浪街头。就房子的居住功能而言,房子从来都不缺。真正缺的是什么呢? 是少花钱又住得称心如意!这个需求就欲壑难填了——无论有几套房子都会觉得自己住的不够好,需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地段,更惬意的周边环境… 所以,为了解决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只能通过市场用价格来调节。如果用权力去分配,僧多肉少,必然会造成腐败。一旦用价格去调节,最直观的结果就是物以稀为贵!好地段,好环境,综合条件好的物业价格必然不断爬升… 人心之中天然就充满悖论,鱼和熊掌皆想同时获得——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教育中就缺乏成本意识的社会中充满悖论的诉求比比皆是。
归根结底,这个社会的房子问题是金融问题:房子的金融属性远远大于商品的使用属性,甚至其社交属性都大于居住属性——在这个万事万物都被量化的时代,衣食住行都是社交的载体。既然房子金融属性远大于商品的使用属性,那么,它对标的模型就应该是金融产品。金融的核心包括三点:信用、杠杆和风险。包括现代货币在内的一切金融载体都基于信用,同时可以放大杠杆。杠杆加到多大,风险就会积压到多大。所以,金融产品的核心是预期,手段就是加杠杆,关键就在于对风险的防范和对冲。
正因为如此,六个月前的政策思路就已经悄然改变。以前的政策侧重于对交易的控制,不管是限制供应还是限制购买,总之,是对交易本身进行控制。作为金融产品,只要存在预期,强行堵塞只会增加各种寻租的机会。我们在《结构学》中阐述过:交易结构的核心是交易成本,当交易的综合成本超过某个临界点,交易链条无法建立起来,交易结构就会自动瓦解。因此,6个月前的思路开始转向金融的方式:核心是要控制风险,特别是系统性的风险。怎么控制风险呢?降低杠杆率——因为风险的积压源于杠杆的增加。说的直接点,就是增加交易中用钱的成本。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增加贷款利率不是大面积损害刚需族的购房需求么?应该推出房产税去打击“炒房团”,而不是普通的刚需族呀!哪有什么“炒房团”——这玩意就如同鬼一样——大家都热衷于谈论,而且谈的绘声绘色,但就是没人真正见过!事实上,70%多的信贷都是普通人搞出来的——就是大量一辆套房的普通人创造出了那样海量的信贷规模。我们曾经说过,某种商品一旦有一种媒介能够让其进入千家万户,必然滋生出超乎想像的规模,那是天大的生意!但是你换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个现象,作为管理者往往会惊出一身冷汗:高度同质化的普通人在抗击风险方面往往极度的雷同。因此,这种会大面积叠加的脆弱是普遍存在的!
曾经有一句调侃的话是这样说的:人越弱小反而越容易被攻击。因为强者无论智商还是心态都难以掉坑里,而过于弱小的人往往自身就热衷于追求悖论式的需求,但充满悖论的需求只能被欺骗满足——因为现实中无法解决悖论式的需求。所以,有这种追求的人天然就是被收割的对象。
如果一个人加了很多杠杆去获得某种资源,最致命的风险就是保障杠杆正常运行的资金利用成本。只要提高周转的资金使用成本,很多高杠杆的交易就会不攻自破。绝大多数人最多付3成的钱,其它7成都是贷款。虽然所有普通人的信贷在放款之前都会用一堆证明文件来保障具备后续的支付能力。但是,这一切都基于大环境整体向好的预期。如果大环境有所变化,所有证明文件试图保障的东西都会瞬间不存在,继而造成大面积普遍性的违约风险。一旦某个问题瞬间叠加巨大的规模数量,它瞬间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危机。这就不仅仅是银行的危机,也是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危险。
政策的转向从控制交易转变为控制交易的资金使用成本。一方面,鼓励风险较低方式的充分交易,另一方面,控制信贷利率能够有效控制风险降低杠杆率。虽然这会增加刚需群体的持仓成本。但是,话又说回来,他都拖到今天还迟迟不出手,失之交臂也理所当然,并不值得同情。有些人就是这样,永远抱着不切实际的心态,不断再错失,又不断在后悔,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缺乏对事务的判断能力,也就缺乏决断能力,性格决定命运,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曾经在《B19:不动产的投资思路!》中阐述过判断思路,在此不重复。在此,我们阐述另外一个事情:很多人喜欢低级的阴谋论,看不清所处的生存结构以及求存的出口。早几天有人在内部提问的时候转发了一篇文章,作者通过罗列一堆关于新加坡的信息,然后草率的判定东亚各国的命运,信口开河简直太搞笑了!东亚各国千差万别,无论是体量人口、地缘格局还是历史文化的惯性,或者经济形态和政治格局都完全不同。另外,处于两大势力的边缘地带的国家,其自身的价值不完全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更大格局中的整体状况。如果两大势力处于全面对抗状态,那些关键支点会被瞬间武装起来。我们说过,改变结构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部形成结构力量突破边界,另外一种就是源于外力的挤压。当年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处于低谷的日本社会被迅速激活武装起来,它作为关键支点瞬间获得巨大的外部资源的流入,许多政策被突破,许多产业被建立起来。
如果能够看清更大的生存结构,就会看到整个珠江三角洲正在构建的东西,以及这里所缺乏的东西。城市群和大湾区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形成的状态。中国农业人口占比27%多,产生的GDP不足8%,所以,从经济上来看,农业的投入是得不偿失的。但是,大量的低端劳动者源自于农村,他们的稳定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维系成本。所以,用这种成本支出去换取社会稳定。然而,从整体上来看,未来的重心是城市,而且是城市群。美国10个城市群贡献了全美70%的GDP,这种集中度是普遍性的,跟制度无关。因为,更高密度的分工协作只能产生于城市和城市群之中。它才更有利于创造增量,从而缓解《结构学》框架中阐述的终极悖论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我们在《A71:为何被删除了?》中提前从原理上阐述了处理方式和节奏的发展趋势。后面的事实也正式沿续这种预见发展。不管深圳河对面有没有闹事,其实都不影响政策的制定。因为在整个珠三角大湾区的城市群和产业规划中,不管有没有对岸,我们都必须要有一个龙头——产业的龙头和区域的龙头。其实,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是同步开始的,这两个地方都各自选择了一个龙头做试验田——深圳和上海。事实上,深圳比上海更适合做试验田。不仅仅是曾经做过一次。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历史包袱等各方面它都是最健康的!我们在觉悟社中一直首推深圳,就是因为其内部结构处于能创造增量的状态,而且在整个珠三角的外部结构中处于关键支点——我们在觉悟社和《结构学》中都阐述过:凡是能大幅创造增量或大量消耗存量都会成为关键支点。重温一下《B8:深圳!深圳!》和《B19:不动产的投资思路!》以及《A50:为啥又谈崩了!》。如何对复杂事物提炼出简单的判断方式,请认真阅读《结构学》!
《结构学》觉悟社特训营专用!
已预定者请核对信息,即将停止预定
获取《结构学》发消息:觉悟社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