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编辑有知识产权吗?

2017-03-31 专注报道出版创新 出版商务周报
商务君按

如今出版单位编辑人才流失加剧,传统出版职业前景不清晰、行业发展不被看好。面对这种问题,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袁亚春认为,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抓手,就是给人才相应的职业归属感、职业尊严和价值认可,要在制度设计中嵌入对人才真正的尊重和价值保障,保护编辑的知识产权。


袁亚春,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前段时间赴京参加一个小范围的出版座谈会。会上,几位行业大咖一致提到当今出版单位编辑人才流失加剧的问题。出席座谈会的有关管理部门高层领导很关心这种现象,一再插话询问编辑人才流失的比例,流失的去向,以及流失加剧的原因。一次座谈会当然不可能把行业人才流动的所有问题都讲透,记得当时我发言中提到人才流失的原因,一是年轻人不认同老一辈人对职业“从一而终”的价值观,普遍追求职业生涯更多的可能性;二是出版从业者个人收入已经没有优势,甚至劣势初显;三是传统出版职业前景不清晰、不被看好。会后我又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想在这篇文章中把问题的实质讲清楚。


编辑的知识产权备受关注


今年“两会”,文化界人士提到了出版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编辑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提到,在建设文化强国、出版强国的今天,应该着力解决好编辑的责任、义务与权力对等的问题,主张对我国出版单位编辑的价值、责任、使命和应该享有的权利等进行学理方面的考量与研究。


这就引出了一个很少人关心过的问题:作为一部著作的著作权人,其知识产权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明确保护着的,出版单位的专有出版权虽然屡被侵犯,但法理上也是受保护的。但是,作为一部著作的策划者、编辑加工者,编辑人员付出的创意和智力似乎从来没有被确认为是一种知识产权,这些人的脑力劳动价值一直被附着在作者的作品中,没有独立的意义。这合理吗?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知识创新过程的非线性特点,以及创新成果应用与商业利益的密切相关性,导致知识产权的使用很难以一个标准化的程式去衡量、去作定向定期的约束。出版产业是知识产权应用的重要领域。这不仅表现在著作权人与出版单位图书出版合作中,也表现在同一内容在形式或手段上进一步衍生的音像电子、数字出版甚至影视等方面的出版制作的合作中;此外也表现在国际版权的交易合作中。


相对而言,出版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比较规范,除了不时出现一些非法盗版、内容剽窃现象外,体制内出版单位与作者就著作权、专有出版权产生的纠纷并不多见,即便偶尔产生诉讼,最后也是调解解决的多,出版社一般也会相对积极地表现出较高姿态,以利于自身社会形象的维护。国际版贸合作更加规范,尤其在中国出版“走出去”步伐加快的今天,政府的资源显然成为国际版权交易中的重要因素,市场力量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共同构成国际出版合作的良好环境,因此明目张胆侵害知识产权的案例并不多。


编辑应拥有知识产权的三点原因


虽然侵害知识产权的案例并不多,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出版业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高度完备。出版主体中,编辑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编辑在知识产权的供应链中应该有自己的位置。这是因为:


首先,编辑在著作出版中的责任巨大。出版物的导向、内容质量、设计等等都需要编辑把关;一旦出现问题,编辑轻则被罚款,重则受到行政处分甚至承担刑责。按照责任权利对等的原则,编辑应该被赋予相应的知识产权。需要指出的是,实际操作中出版物获得社会某种认可后编辑取得的荣誉,可以算是知识产权中一种类似于人身权的具体体现,只不过这种权利并未在任何法律条文中得到过确认。但是,我认为编辑获得的编审校费用,以及部分绩效奖励,也只是一种报酬,类似于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其次,编辑对书稿的加工处理,使得一部书稿逐步完善,最后达到出版质量的要求,这典型地体现了编辑的知识付出。有时候这种付出需要一定的知识创新,比如观点的完善,结构的调整,内容的增删等等,这种智力付出的价值自然地加到了出版物整体价值之中。可以说,一部合格的出版物的出版,是作者与编辑共同创造的结果。编辑理应得到相应部分的知识产权。


最后,现阶段,编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编辑了,选题的策划成为摆在编辑面前的重要课题。许多畅销书最初的创意策划人并非作者,而是编辑通过市场调研,主动设定主题,设计框架后,想方设法邀请有关作者写作或整合作品,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手段”。策划是一种创意,而创意是知识产权的灵魂。可见,策划编辑的知识产权特征表现得更加典型。


应该说明的是,编辑的知识产权问题不是为了玩一种文字游戏。出版产业面临洗牌,传统出版的挑战来自多方面,包括收入、前景等等,但其核心,归根结底还是从业人员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评判问题。如果编辑们强烈地感受到责任无限、权利受限,自己通过思考和学习所产生的一个个创意、对书稿所做的一次次完善,只不过是为了赚取一份固定的报酬,自己的知识和智力付出得不到相应的、独立的知识产权认可,长此以往,就会对这份职业产生责任权利不对等的沮丧甚至厌倦之感。


过去,人们对编辑职业有“为人作嫁”的形容,有人说这是出于对这个行业甘于牺牲的精神的赞扬,有人则认为这体现了一种无奈与戏谑。即便如此,为人作嫁的裁缝,其服装设计所带来的某种品牌价值也体现了一种典型的知识产权。


出版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产业要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留住人才的最重要抓手,就是给人才以应有的职业归属感、职业尊严和价值认可,在制度设计中嵌入对人才真正的尊重和价值保障。编辑知识产权概念的提出,以及对这种权利的切实推行,无疑是出版业强元固本、留住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点击下列蓝色的字查看精选内容


渠道中小型民营书店钟书阁|旭阳图书|牡丹江书城|独立书店|方所|24小时书店|编辑实务花式催稿编辑有无专业编辑是干嘛的编辑改稿子标点符号用法|防骗指南|选题策划人物李国庆张秋林|黄立新吕敬人|俞晓群|刘九如 |罗小卫|谭跃 | 沈昌文张立宪|于殿利颜小鹂|胡守文|侯小强|任超|张文翊|三川玲观点上海世纪“变天”书太便宜民营书业资本化罗辑思维|半年报编辑可耻



出版商务周报

有灵魂、有立场、有看点的

出版传媒产经媒体

商务君投稿邮箱:tougao@cptoday.cn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17年《出版商务周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