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编辑的四种前瞻视野

2017-04-21 专注报道出版创新 出版商务周报
商务君按

图书编辑要有预见能力和超前意识。金城出版社副社长张朴远从选题策划的前瞻性、稿件审读的前瞻性、市场预测的前瞻性、知识储备的前瞻性四个方面,分析了编辑工作的前瞻性。


张朴远  ,金城出版社副社长

 

所谓前瞻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瞻,往前或往上看,有高瞻远瞩一词为例。前瞻则含有往远处看,向将来看的意思。那么,什么是前瞻性呢?


前瞻性就是一种预见能力和超前意识,它能够掌握人类活动中的主动权,避免和防范决策失误,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作用。


编辑工作的前瞻性,首先是包含在前瞻性的定义之内的。但编辑工作的前瞻性又具有自身特有的内容与特点,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选题策划的前瞻性;稿件审读的前瞻性;市场预测的前瞻性;知识储备的前瞻性。

 

选题策划的前瞻性


图书的选题是图书的胚胎。一本好书,一般都来源于一个好的选题策划。选题是出版社的命脉,而好的选题全靠编辑去策划和运作。编辑是出思想出选题的,出版社的一切经营活动肇始于选题的运作,最终生产成为商品,才能最后实现交换和消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其生产和传播完全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任何精神产品都要在市场竞争中经受优胜劣汰的考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直接体现为所生产的精神产品,既要符合市场需求,还要富有新意和与众不同的特点,而且还应具有文化积累价值。


法国社会学家罗贝尔·埃斯卡尔皮在《文化社会学》艺术中指出:“对任何书都要同时问一下,这本书能卖掉吗?这本书好吗?”要想做到二者之间较为完美的统一,就需要在选题策划中对上述问题有一个预见性判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选题策划的前瞻性。选题策划是编辑为确定书稿未来面貌及其社会功能而进行的一项带有预见性的主动的文化探究和选择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作出前瞻性判断,从而完成最后的选择。这里就凸显出前瞻性的重要作用。


选题策划的前瞻性,首先体现在编辑对市场的把握上,编辑能够及时发现文化市场的需求,根据掌握的各种信息以及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前沿状况和发展趋势,从中找出新的结合点和突破口,策划出有市场竞争力又有文化积累价值的好选题。


其次,选题策划的前瞻性体现在编辑能够敏锐地发现新问题、新趋势,通过所掌握的大量信息和动态情况,最终梳理出社会和市场的新需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确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就需要这种“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种“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也正是选题策划前瞻性的一种具体体现。


再次,选题策划的前瞻性体现在编辑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善于发掘和利用出版资源,对分散、零碎或显现、潜藏的信息资源进行梳理整合,使这些信息资源在重组中产生新的信息意义和文化传播与积累价值。出版资源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来源于社会实践,只要社会实践仍在进行,出版资源的形成就不会终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在不断地变化。根据这些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可以从已有的传统和现代出版资源中,发掘策划出无数有价值的选题。

 

稿件审读的前瞻性


稿件审读是编辑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其作用主要是决定稿件的取舍。它是编辑独立思考、独立履行职责的创造性工作。稿件审读的前瞻性,主要体现在编辑审读稿件时,能够对稿件作出正确的、带有预见性的判断。编辑应具有敏茹的洞察力,在审稿中刻意去发现和选择有新理论、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并具有与众不同特点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往往是面向未来、具有开拓性的,因而也最具有新的文化积累价值。同时,编辑要对稿件的政治取向以及市场需求,做出正确的判断和估计,这样才能避免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和经济损失。



对于决定采用的稿件,编辑的前瞻性主要体现在编辑能够站在比作者更高、更广的角度,在更深的层次上对书稿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具体的、积极的修改意见,从而使书稿达到最大量的增值。编辑不仅要对书稿提出修改意见,而且必须全方位参与修改,将自己具有前瞻性的创造智能融化到书稿中去。尽其所能帮助作者修改书稿中的缺陷和不足,完善新见解,补充新材料、新内容,发扬闪光点,使书稿达到最大优化和创新。

 

市场预测的前瞻性


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编辑出版图书是为了通过市场交换满足读者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不是看你编辑了什么,出版了什么,而是主要看你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了多少购买实效。



显而易见,图书这种特殊商品,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而市场是发展的,瞬息万变的,既潜藏着商机,也潜藏着危机,如何趋利避害,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以求获得最大的收益,是编辑做选题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涉及了市场预测的前瞻性问题。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就需要具备这种具有前瞻性市场预测能力。


要具备市场预测的前瞻性,就必须树立市场意识,坚持长期持久的市场调查,力求真正掌握市场规律,及时敏锐地发现市场的新的动态与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商机,发掘出图书的新切入点和突破口。这种从宏观发展趋势上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可以称作对市场的“泛读”


在此基础上,编辑有目的有选择地梳理、分析各类信息,然后做出选题构想与策划,再去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研,可以称之为对市场的“精读”。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过程,最终才能做出带有预见性的正确判断,前瞻性也就在其中了。


因此,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市场调研工作,苦练读市场的这一基本功,编辑才能真正具有市场预测的前瞻性。


知识储备的前瞻性


编辑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对自己生产的对象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实践证明,编辑在与编辑对象相关的领域里,专业知识程度越高,就越能在编辑工作中发挥主体意识,工作起来就越发感到游刃有余,成效就越发明显。另一方面,编辑工作的特性使编辑所掌握的知识具有相关性和依附性,也就是说编辑的劳动对象涉及什么领域的知识,编辑就应该具备什么领域的知识。因此,编辑应该是一个“杂”家,掌握的知识重点在“博”。


在“博”的基础上,还应有选择地“精”。在相关领域内,编辑应该是评论家、预言家,能够了解有关科学、文化领域的历史与现状,站在学科的前沿预测其发展的前景;同时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有关书稿做出公正的评论,从而指导作者的创作。从编辑工作的性质来看,编辑所从事的是一种知识的事业,其工具和对象均为知识,能否运用有效的工具作用于对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所掌握的知识是否反映和适应社会知识现状。因此,编辑必须具有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知识激增态势与老化速度加快,各类知识相互沟通融合的综合化趋势十分突出。要想适应这种趋势,就需要编辑不断地更新知识,增加知识储备。但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要想全面掌握这些新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编辑要处理好“博”与“精”、“泛读”与“精读”的关系。


要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具有前瞻性。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知识,要站在其学科的前沿,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并预测其发展的前景,并根据其对编辑工作领域影响的大小,决定对新知识的“泛读”与“精读”。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辑具有自觉的意识,坚持长期不懈地对新技术、新理论的、新问题的跟踪与研究,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对其发展前景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决定对其进行“博览”式的了解,还是进行深入的“精读”式研究。在具有前瞻性的分析与判断基础上,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编辑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做一名合格的编辑。


点击下列蓝色的字查看精选内容


渠道中小型民营书店钟书阁|旭阳图书|牡丹江书城|独立书店|方所|24小时书店|编辑实务花式催稿编辑有无专业编辑是干嘛的编辑改稿子标点符号用法|防骗指南|选题策划人物李国庆张秋林|黄立新吕敬人|俞晓群|刘九如 |罗小卫|谭跃 | 沈昌文张立宪|于殿利颜小鹂|胡守文|侯小强|任超|张文翊|三川玲观点上海世纪“变天”书太便宜民营书业资本化罗辑思维|半年报编辑可耻



出版商务周报

有灵魂、有立场、有看点的

出版传媒产经媒体

商务君投稿邮箱:tougao@cptoday.cn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17年《出版商务周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