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划时代的英语教材到底是怎么编出来的?
李雷和韩梅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两个名字,他们从英语教材中走来,慢慢的也与“IP”沾上了边,走上了大银幕。这个IP是怎么火起来的?让我们一起看看~!
近日,经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授权IP电影《李雷和韩梅梅》正在热映中,再次引发了80、90后对青春的追忆,片中的英语学习方法更是成为热议的重点。在IP改编热潮中,这是首次将英文教材中的两个人物搬到电影中,也一改人教社英语教材中李雷和韩梅梅(简称“李韩”)未能牵手的结局。
据了解,李韩是20世纪90年代的初中英语教科书里的两个主要人物,这套由人教社和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英语教材诞生于1990年,1993年全国普及,在当时的教材中十分“前卫”,它成为80后中学时代的集体回忆。2000年该套教材因教学大纲修订提高了教学要求而进行了大幅度修订,2004年以后这套教材被后来的新课标教材所替代,从而淡出了90的视线。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教材中的两个人物引发了集体回忆,或以此为原型创作同名歌曲,或改编成同名漫画,或被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和大荧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大家口中的“国民IP”。
《李雷和韩梅梅》电影海报
相对于IP改编引起几代人的情感共鸣,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次课改的成果,这套教材本身凭借与时俱进的编写理念,成为中国英语教材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本报专访了人教社英语编辑室副主任张献臣,大学毕业后的张献臣进入人教社后参与编写的第一套教材,30多年时光飞逝,张献臣回忆起当年在时任人教社副总编辑刘道义的带领下策划编辑这套教材的过程,依然感慨无比。
为改变中国式“聋哑英语”而生34 43012 34 14939 0 0 4470 0 0:00:09 0:00:03 0:00:06 4470an>
教材变革是课程改革的结果,课程改革是一个时代社会变革的结果。因此,一套教材的诞生注定要打上时代发展的烙印。
在张献臣看来,一套教材区别于其他教材、反映时代教育特色之处在于编写理念的不同,最终表现在教材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教材版本的更迭换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在于继承和发展,在继承原来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和教学理念进行教材编写的创新。”
“即使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套教材仍然对英语教材的开发与创新有指导意义。”从策划到编写,从教学内容到版式设计都做得很详细,比如人物形象具有什么样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课堂上黑板上的文字、教室窗台上的花儿、同学们课间的聊天内容以及他们的表情都需要在策划文案上详细呈现,绘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沐浴了改革开放春风后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迈向了新的台阶,也对国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要求制定各学科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将推行素质教育提上日程。而此前的英语教材主要以语法为纲,语言输入量较低,难以满足社会对优秀外语人才的培养需求。
人教社1983年版英语教材
与此同时,教育部组织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调研后发现,从课堂教学方面来说,普遍存在英语教学方法传统、教师合格率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差;从教材编写角度看,教材本身注重语言结构训练和知识培养,忽略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较低。在人教社的牵头下,《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实验版)于1988年颁布,变革初中英语教学方式方法成为英语教材编写的重点。直到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版),对初中英语教学目的做了明确规定——除了“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之外,增加了“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顺应了当时国际上普遍采用“交际法”教学的潮流。
这套教材的中方主编刘道义具有多年的英语编写经验,加上自己多次出国交流学习、参加国际英语教学研讨会,深谙国内英语教学现状,她首次倡导采用中外合编英语教材的形式,并得到了时任人教社社长兼总编辑叶立群的全力支持。
但“中外合编”大胆尝试的第一步便受到外汇储备的困扰,几经周折,最后由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提供资金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执行机构,通过国际招标的方式,选择了世界教育出版巨头——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张献臣强调,中英双方合编的这套教材完全不同于单纯的版权引进和内容改编,而是一套为中国学生量身订做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英语教材,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全面改变聋哑英语的局面。
开创“中外合编”先河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前提下,人教社和朗文公司开始了长达5年之久的英语教材编写之路。考虑到国内英语教学现状,人教社首先确立了“以我为主,洋为中用,中外互补”的教材编写原则。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外合编”之路注定难以一帆风顺。一方面,外方缺乏对中国英语教学现状和中国文化的实际了解;另一方面,中外双方在编写理念和内容难度的把控上需要经过一段“磨合期”。为了让已经具有丰富英语教材编写经验的Neville Grant为首的英方编写团队编写出“接中国地气”的作品,中方有“三招鲜”:一是中方向英方提供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英文翻译,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教育政策和教学要求;二是带英方编者去学校听课,了解中国老师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上的困难;三是通过带英方编者去参观长城、故宫、颐和园等景点,听京剧、吃烤鸭和兰州牛肉面,以及体验中国节日等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中国文化。“采取这些方式让外方编写时能够将教学和文化融会贯通,让中国的学生也会有英语学习的亲切感。”张献臣表示。
中英合编的初中英语教材(1993年正式版)
其中,还产生了一则趣谈,直接用职业来称呼别人并不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但“Good morning,class”“Good morning,teacher”的“中国式”英语却出现在了这套1993年版本的英语教材上,可能由于英方主编Grant先生在中国听了太多英语课,才被“误导”了。而这一“中国式”英语在2000年的修订版中被更正为“Good morning,Miss Gao。”这样的表达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双方各展所长,通工易事,有条不紊地分步进行。第一步,中方教材编写整体方案和单元构架方案,明确知识要求、难度要求、梯度要求、文化要求、活动要求以及教材配套要求等具体教材编写要求,以此体现“以我为主”。第二步,中外双方打磨编写框架,由英方主编Grant主笔编写听力、课文、主要教学活动等主要内容,以此保证语言的地道性、情景的真实性和中外文化的渗透。同时,中方编写团队并提出修改意见,甚至反复修改4、5稿后才能定稿。第三步,中方在教材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并完善教学活动和课后练习,以及教材附录部分的内容。第四步,双方共同完成版式设计。
引领情景式教学风潮
红遍大江南北的“李韩”这对国民CP就是这套英语教材中的两个主角,编写团队可能始料未及,当初本着“简单、易读、好记”原则穷思极想出的角色设定,引发了一代人的青春追忆和狂欢。
为了体现语言交际情景的真实性,编写组特意设置了英国Green家庭、加拿大Read家庭,美国King家三个外国家庭和一个中国“大家庭”——英语老师Ms Gao、学校后勤人员Uncle Wang、以及“三好学生”李雷、“老师好助手”韩梅梅、LinTao(林涛)等。张献臣用“前瞻性”总结了编辑组的设计初衷,他认为这是“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好体现。
具体而言,创造一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家庭和孩子在中国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大环境,首先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给学生一种同龄人一起交流的感觉,去成人化,符合孩子的认知心理;其次,也体现出在改革开放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热爱中国,亲身感受中国的变化和发展,具体情景中进一步渗透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再次,“外国家庭在中国”有利于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渗透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最后,便于设计出真实的英语交际情景,有利于体现为了国际交流与沟通的学习英语目的。
在教材人物名字的选取方面,由中外双方分别以好发音、易拼读为原则,筛选出一份汉语和英文名单,双方再各自选择。最终确定的Mr Green, Mr King, Mr Read, Jim、Tom,Kate, Lily、Lucy,Ann以及李雷、韩梅梅,林涛,魏华,Ms Gao, Uncle Wang, Poly等名字,在中英两国都是最为常见的名字,尤其一些英语名字本身就是常用的单词。张献臣特别提到,选择“Han Meimei”和Li Lei 这两个名字是因为中国人当时流行给孩子起叠音的名字,或两个字的名字,比较时髦,好听也好记。
为了体现语言交际情景的真实性,编写组特意设置了英国Green家庭、加拿大Read家庭,美国King家三个外国家庭和一个中国“大家庭”
这套英语教材之所拥有经久不衰的口碑,除了同一个版本的教材拥有空前绝后的使用人群之外,主要在于教育理念的革新,而这种革新体现在编写的各个细枝末节之中。在人物形象和性格设计上,编写组主要传达正能量的价值观。比如教材中唯一戴眼镜的小男孩林涛,其实是要让孩子们以此为戒,重视学习方法不要近视,影响健康成长。而鹦鹉Polly和宠物cat的出现,增加了教学情景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在封面设计上,用抽象地球背景下,聚集了天安门、埃菲尔铁塔、大本钟、金字塔、悉尼歌剧院等世界各国的象征性元素,时刻强调着“英语学习为了国际沟通和文化交流”的本质目的;初中三年的教材分别使用红、绿色、橘黄色封面,分别蕴含着“开门红”、希望以及收获。
在封面设计上,用抽象地球背景下,聚集了天安门、埃菲尔铁塔、大本钟等世界各国的象征性元素,时刻强调着“英语学习为了国际沟通和文化交流”的本质目的;初中三年的教材分别使用红、绿色、蓝封面,分别蕴含着“开门红”、希望以及收获。
“对比改革前后的两套英语教材版本,除了在内容编写上升至新的台阶,在排版设计上也焕然一新,使得教材的主体面貌变化巨大。”张献臣还强调,插图的运用使得情景式教学的功能被完全释放。
从1990-2000年的10年间,这套人教版英语教材近两亿人次使用,最终演变为国民IP,有IP改编者的推波助澜,但更重要的是它的高品质打下的读者基础。
在张献臣看来,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正是其造就了国民IP的诞生。第一,它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教材通过主要人物贯穿三年教材,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学习语言,且教学内容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第二,教学内容关联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教材中的情景即是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一起打扫卫生、课堂上做游戏、参加运动会等学校生活,到河边种树、农场摘苹果、参观动物园等社会生活,以及开生日party、邀请客人来家里过中秋节等家庭生活三个方面,李雷和韩梅梅这样的角色具有自我代入感。第三,教材中的人物活动具有连续性,课中人物陪伴学生共同走过三年的青春美好时光,彼此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到了最后,编写者都苦于如何结束教学内容,最终在第三册最后一页写上了“Goodbye,everybody!!Good luck!”,一句简单的祝福引发了孩子们的情感共鸣。第四,使用了精美的写实图画,人物特征明显,而且具有美感,在得到审美熏陶的同时激发学生联想。
国民IP背后的教材传奇
作为我国英语教材的里程碑,这套孕育出“李雷和韩梅梅”国民IP的人教版英语教材,在英语教材编写史上共创了六个“第一”:第一次采用中外合编模式,由封闭式走向开放;第一次引入交际教学法进课堂,改变了英语教学的目的,回归了英语教学的本质;第一次采用“结构+功能”编写模式,打破以语言结构为核心的编写模式;第一次采用16开本和双色印刷,打破了多年的32开本和黑白印刷;此外,教材编写首次采用独特的编写方式,即透明教学法——Look ,listen and say;Ask and answer;Listen ,read and say;课堂教学采用五步教学法“Revision,Presentation,Drills,Practice,Consolidation”。
从左至右为人教社在1990年后先后推出的四个版本的初中英语教材
此后,2000年该套教材升级,沿用了原来的编写模式,增加了人物设定和教学功能,演变为“话题+结构+功能”编写模式。张献臣阐释道,修订版教材更加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加重视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结合,更加重视话题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新需求,有着“李雷和韩梅梅”故事的英语教材不再使用。在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下,新目标“Go for it!”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更加突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方式与途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英语教材发展到今天,新目标“Go for it!”修订版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采取“话题+结构+功能+任务”编写模式,突出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教学目标更加综合而多元。
新的教育需求使得旧版教材退出历史舞台,但人教社依然注重人教英语文化的链接,在2009年推出了供校外培训机构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派斯英语》中,延续了“李韩”的角色设定。当初使用1990人教版英语教材的那一代人已长大成人,他们的孩子使用《派斯英语》正当时,也能链接起两代人对新教材的联想与好感。据张献臣介绍,《派斯英语》中,Harry是Mr Green的孙子,在中国上学,爷爷来中国看望他,与1990版故事隔空呼应。
2009年,人教社推出了小学英语配套教材《派斯英语》,韩梅梅嫁给了林姓男子,并育有一子(Lin keke)一女(Lin Xinxin)
当下改编的IP作品中,多以“李韩CP”形象出现,但在人教版的“正统血脉”中,“李韩”并未牵手,韩梅梅嫁给了林姓男子,生下一子(Lin keke)一女(Lin Xinxin),编写团队无意识中的取名加在一起是“可惜”,让“李韩”粉有了遐想的空间,也提升了人教版英语教材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与人教社多了一份感情羁绊。而成为国民IP,看似波澜不惊,却是一个时代给予人教版英语教材的褒奖与认可。
一场具有变革意义教材编写工程,不仅体现了人教社的专业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参与其中的年轻编辑。张献臣也已在人教社英语编辑岗位躬耕了30余年,后来还取其名词“百合花”之意,将女儿取名为lily,而同时,那种教材编写的匠心也在潜移默化中被传承。
点击下列蓝色的字查看精选内容
渠道|西四新华|钟书阁|西西弗||众筹书店|方所|24小时书店|编辑实务|花式催稿|编辑的5种角色|编辑=项目投资者|天才捕手|编辑的四种前瞻视野|人物|邬书林|李国庆|吕敬人| 沈昌文|张立宪|海飞|侯小强|金浩|观点||书太便宜|朗读者|编辑的知识产权|2016十大出版人物|业界趣文|出版机构美食指南|一家都是编辑|房价高,书卖不出去|家有女编辑|书单|2016中国好书|2016中华优秀出版物
▼
出版商务周报
有灵魂、有立场、有看点的
出版传媒产经媒体
商务君投稿邮箱:tougao@cptod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