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丑闻艺术家——加斯帕·诺在戛纳谈新片、舞蹈和家人

Xan Brooks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编译:钟文霏(广州)

原文载于 http://www.theguardian.com/film/2018/




在戛纳,周日礼拜仪式是早上8点半在赌场旁边的地下室电影院里放映加斯帕·诺(Gaspar Noé)的《高潮》。进入影院的观众(全是一夜未眠、宿醉未醒的)可以欣赏到整套晨祷仪式,一种随着音乐而持续的癫痫发作。有性爱也有暴力;鼻喷可乐、口吐白沫;走廊上有一个步履蹒跚的巨人戴着吓人的假发、穿着苏格兰短裙;一个歇斯底里的小孩在储物室里对着蟑螂尖叫。之后在影片末尾,可以在银幕上看到一篇写满文字、高达十英尺的道文:“死亡是一种超凡的体验”


这位法籍阿根廷裔导演已惯于激怒观众,像牧羊人赶羊一样把观众驱赶出电影院。但这次有点不同:《高潮》迅速地获得几乎一面倒的好评。影评人声称这是他迄今为止完成度最高、最激动人心的作品。而现在,也许是加斯帕人生中首次被激怒了,他说:“我一定是做错了什么,我要放个长假,重新规划自己的电影生涯。”


54岁的加斯帕有一种声名狼藉的年轻暴徒气质。他的光头、凸生的浓眉、手上停不了的香烟,活像是从五十年代丁丁漫画书里走出的恶棍。但他坚称自己很高兴来到戛纳,可以在“导演双周”展映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在喧闹不堪、耀眼夺目的主竞赛单元。“反正我也拿不到什么奖,今年的评委会道德观念强烈,彼此有着共识。”


臭名昭著的《不可撤销》曾在戛纳引起极大争议


《综艺》杂志称加斯帕·诺是“丑闻艺术家”,听起来名符其实。于1998年拍摄的处女作《独自站立》是讲述残忍屠夫的粗暴作品,在屠杀开始前穿插进一段30秒的倒数画面,令影片像一列过山车爬到了椭圆轨道的顶点。自那之后,他的作品也就如过山车一般全速下冲,每况愈下:先是骇人的强暴-复仇剧《不可撤销》(影评人改名为《不可观赏》),接着在惊为天人的《遁入虚无》里一所东京情侣酒店各楼层间骤降,最后陷入到3D性爱电影《爱恋》的肉体里。他说自己在拍电影时从没想过观众的感受,一直关注的是自己是否乐在其中。


据报道,新片《高潮》改编自90年代的一则新闻,影片开场像《舞出我人生》之后迅速转变成《尸骨无存》。故事讲述一群街舞表演者在废弃的寄宿学校里排练,他们不知情地喝下混有迷幻药的桑格利亚汽酒,影片后半段演变成一场连绵不绝噩梦般的吸毒者聚会。导演提到在自己小时候,他常用桑格利亚汽酒灌醉同班同学,“那是我初次的萨满式(shamanistic)巫术行为,我就是那个巫师。”


加斯帕·诺前几部作品浮夸、冗长而富于沉思,像是配有大量折页内封的前卫摇滚专辑。然而《高潮》却只有一页大纲的剧本,用两周拍摄而成,从巴黎时尚舞会和YouTube舞蹈视频里挑选非职业演员演出。导演采用手持摄影的方式,沉湎在众演员之间,像是青少年派对上的醉酒叔叔,模仿着他们的动作,影片的画面像Diana Ross那样不断旋转、上下翻滚。“我不热衷将人类禁锢在实验室做小白鼠。看,你就是在鼠群里的一只老鼠。”


新片《高潮》在本届戛纳的“导演双周”上放映大获好评


他自己喜欢跳舞吗?“喜欢舞蹈,也喜欢舞蹈时身体的感觉。如果你去问别人最喜欢的三样运动,人们总会回答聊天、吃饭……抽烟。但我的答案是做爱、游泳和跳舞。回到巴黎,我经常去酒吧,跳舞的时候忘掉自己。”


导演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父亲Luis Felipe Noé是一位艺术家兼学者。他在不同地方度过自己童年,先是去纽约,之后为逃离1976年阿根廷政变去了巴黎。“是的,我五岁前一直在纽约,我最初的记忆里全是纽约的模样。我记得在纽约沙滩上第一次看到彩虹,我记得在纽约跳到一张床上,我们以前住在布利克街(Bleecker Street)的公寓里,我朝阳台下的过路行人撒尿,然后被父母训斥:‘别尿到别人身上!’”


加斯帕最后谈到父亲,他现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已是八十五岁高龄,却依然停不下绘画创作,每天如此。加斯帕说最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现代艺术馆有一场他父亲的作品回顾展,开幕当天足足有五千人排队参观。“他很有创造力,就像大卫鲍伊一样。父亲总是说优秀的艺术家就是要不停创作。他告诉我,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专注在创作里就行了,那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2001:太空漫游》使青年加斯帕大为震惊


据说,加斯帕想拍摄一部儿童电影,他承认那是对父亲许下的诺言,他父亲希望他能拍摄一部被绝大多数观众欣赏到的电影。“我七岁起就爱上了电影,当我看《2001:太空漫游》时感到十分震惊,我彻底迷上了这影片。所以我希望能为孩子们拍摄一部像库布里克这样令我目瞪口呆的影片。”


他有自己的小孩吗?“没有小孩,没有,也没有流产的胎儿。我并不眷恋生活同时也不沉湎死亡。”他尴尬地笑起来,顺手抽起一支烟。


他的母亲前几年去世了。加斯帕坐在床边,在离世时抱着她,这给他留下强烈的体验。“我比以前要更忧郁了,当你母亲在你怀里过世,你对生命的看法会有所改变。我觉得生命是转瞬即逝的幻觉,并没有持续长久,如果有天堂或地狱,就是在当下,就在这里。而且我以前有一种收藏癖的心理病。


什么?“收藏癖。我以前收藏过很多东西:漫画书、海报、唱片,以及其他。但当母亲去世后,我放弃了这种癖好,因为你无法真正拥有任何东西。即使她的书和裙子,也不再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些东西跟母亲不再有任何关系。我不想再拥有这些东西了。”


新片《高潮》


加斯帕皱了皱眉,耸耸肩,望向别处。他想知道有多少观众在《高潮》放映中退场。我告诉他也许有六七个人。“天啊,不会吧!”他咆哮着,似乎听到了最糟糕的消息。“我的电影通常都有四分一的观众离场。”


这话听起来显得他成熟多了,但他坚称并非如此。他享受当下,活在当下,至少在他身体还允许的情况下。明显他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频繁聚会,每次花天酒地前喝一瓶伏特加。要是现在还这样子,他会昏迷失去直觉,没法记起晚上发生的事,也不记得如何回到家。除了这些之外,他觉得一切都好。他的生活还是跟以前一样,神气活现的样子像个不老的青年。他说:“你知道20和40的差别在哪?”


“20公斤啊,”他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近期热门影评

《索尔之子》:极度真实的沉浸感
《路过未来》:层层叠加的表象无法触及深入的分析
《寂静之地》:最大的败笔在于情景设定
《凭空而来》:欠缺冷静客观的审视目光
《木星之月》:欧洲难民题材的新突破
《昆池岩》:徒有虚名的伪纪录恐怖片




电影作者

琳恩·拉姆塞 :《凯文怎么了》《你从未在此》《游泳者》《煤气收费员》
阿兰·克拉克 :《大象》《克里斯汀》《英国制造》

米洛斯拉夫·史拉波斯维兹奇 :《聋哑部落》《核废料》

夫·拉皮德 :《警察》《教师》《婚礼摄影师的日记》《埃米尔的女朋友》

彭力·云旦拿域安 :《异梦卡拉OK》《69两头勾》《宇宙只有我和你》《暗涌》
泽维尔·多兰 : 《只是世界尽头》《妈咪》《幻想之爱
德尼·科泰
 :  《静观百兽》 《小薇小芙看见一头熊》《机器造人》《极柔之肤》
肖恩·贝克
 :《佛罗里达乐园》《橘色》《外卖》《百老汇王子》
萨弗迪兄弟
 :《好时光》丨《天知道》
《长腿爸爸》被抢劫的乐趣

凯莉·雷查德 :《某种女人》《温蒂和露西》《米克的近路》《旧梦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