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犬齿之家》:一部警世的政治寓言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这部让兰斯莫斯声名鹊起的代表作当年在戛纳首映时引起极大争议,简直好比是21世纪的《索多玛的120天》。这种比喻有点言过其实,然而看到影片中那个极其病态的家庭以及与世隔绝的孩子,还是免不了让我联想到帕索里尼遗作中的萨罗共和国。兰斯莫斯第二部作品延续着处女作中开辟的作者标签,用一套足以自洽的逻辑建构出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空间,再配上一套荒诞的规矩来维持这个“世界”的运转。幸好,导演摆脱掉处女作《吉尼塔》里晦涩费解的情节设计,在这个充满现实意味的故事里创造出荒诞幽默感与警世的寓意。


从现实层面来看,这是一个管教严厉的父亲采用极端手段来教育子女的故事。各类匪夷所思的手段层出不穷:禁用电话、雇佣女性满足儿子性需求、训导家人像狗一样吠叫等等,最终的目的就是将孩子于世隔绝起来,禁止他们离开这个家。尽管片中的刻画过于荒诞,但在当今社会里不少家长的类似心态可谓屡见不鲜。他们往往用“爱”的名义来过分管束或保护孩子,生怕孩子在成长中遭遇错误与失败,事实上这种溺爱总是适得其反,孩子无法获得自由思考的空间,也无法通过自己的思想去了解和适应外面的世界。


然而,影片并非旨在批判当今的家长式教育观念。在我看来影片更倾向于是一部警世的政治寓言,这才是兰斯莫斯最厉害之处。影片中那个几近封闭的家庭好比是极权统治下的社会,父亲对应着独裁者,母亲是维护统治的帮凶,而他们膝下的子女无疑就是被压迫的百姓。独裁者为了维持统治,首先利用谎言通过愚弄的方式,渲染外部世界充满了危险,并筑起围墙将人圈养起来;其次是禁锢思想,将语言和知识过滤后再“传授”给人民(片中父母故意曲解某些词语的意思,及父亲主动“翻译”Fly me to the moon歌词最明显);还通过更多奖罚分明的手段,不断在人民面前树立威严,进一步维持高压统治。


影片名字其实翻译成《犬齿一家》要比《狗牙》清晰准确多。“犬齿”这个极其重要的符号在后半段情节发展上埋下了强有力的悬念,大女儿不惜敲掉自己的犬齿,借以逃脱出这个家庭,事实上却是暗中隐喻着自由的思想已开始在她身上萌生,此前她和妹妹在庆祝父母结婚周年派对上的独自狂舞可以看出端倪。而所有这一切正是与父亲带回来的那名女职员息息相关,正是那名女子将外界的真实面貌带给了她,令她终于鼓起勇气反抗这个极权统治的独裁者。


兰斯莫斯对制定/破坏规矩的设计似乎乐在其中,在之后的《龙虾》也有类似的刻画。而在本片里,女儿最后出逃的命运在结尾画面中嘎然而止令人浮想联翩,而《龙虾》的结尾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除此之外,这位希腊导演还在片中使用大量非常规的构图,只呈现人物的下半身、足部,或者把头部切出画框之外。这种怪异的美学效果一方面印证着希腊“诡异浪潮”的意味,同时也契合着影片的主题:极权主义压迫下的人就如动物一样,无法得到人性化的对待与体现。甚至在父亲带来的女职员与儿子发生性行为的段落中有更触目惊心的表现,两人完全是机械一样冷冰冰的状态。


兰斯莫斯用这部寓意深刻、形式炫目的作品敲开了戛纳的大门,此后入选主竞赛的《龙虾》和《圣鹿之死》都能在类似的结构与氛围里体现出独一无二的作者意味,同时也引领着希腊的“诡异浪潮”在影坛上创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近期热门影评

《爱你,西蒙》:没有刻意在主角身上贴同志身份标签
《失心病狂》:风格处理上太过漫不经心
《索尔之子》:极度真实的沉浸感
《寂静之地》:最大的败笔在于情景设定
《木星之月》:欧洲难民题材的新突破




电影作者

乔纳斯·卡皮纳诺 :《罗马男孩》 《地中海》

张作骥 :《醉·生梦死》《暑假作业》《当爱来的时候》

安德鲁·海格 :《周末时光》《45周年》《寻:电影版》 《赛马皮特》

琳恩·拉姆塞 :《凯文怎么了》《你从未在此》《游泳者》《煤气收费员》
阿兰·克拉克 :《大象》《克里斯汀》《英国制造》

米洛斯拉夫·史拉波斯维兹奇 :《聋哑部落》《核废料》

夫·拉皮德 :《警察》《教师》《婚礼摄影师的日记》《埃米尔的女朋友》

彭力·云旦拿域安 :《异梦卡拉OK》《69两头勾》《宇宙只有我和你》《暗涌》
泽维尔·多兰 : 《只是世界尽头》《妈咪》《幻想之爱
德尼·科泰
 :  《静观百兽》 《小薇小芙看见一头熊》《机器造人》《极柔之肤》
肖恩·贝克
 :《佛罗里达乐园》《橘色》《外卖》《百老汇王子》
萨弗迪兄弟
 :《好时光》丨《天知道》
《长腿爸爸》被抢劫的乐趣

凯莉·雷查德 :《某种女人》《温蒂和露西》《米克的近路》《旧梦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