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纪实(二)
上好外交官的必修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选择干部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军人尽快地由外行变成内行,成为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能攻善守的队伍。为此,在周总理、李克农副部长的直接领导下,由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副主任阎宝航具体操办,并为培训这批即将出国的外交官们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培训班聘请了当时国内在国际法领域最优秀的老师,集中时间开展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业务知识又有生活技能的全方位培训。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这些军人的收获巨大。当这批人成为资深外交官时,都念念不忘那“入门第一课”给自己在外交旅途上的启蒙教育和深刻影响。
文官班与武官班
外交部办的班当时并没有正式名称,之后有人称呼“大使学习班”或“外交官培训班”等等,为了讲述方便,本文称它为“文官班”。“文官班”开始的时间应该是从1950年春节前后到1950年5月。从5月份开始,各位大使的正式任命下来后,就分成各使馆活动了。“文官班”人数约为40多人,有十几位内定为大使的夫妇及一部分参赞夫妇。其中还有一位神秘人物是越共中央驻中国代表黄文欢同志(化名老蔡),也参加了学习。
与外交部“文官班”同时举办的,还有一个中央军委情报部情报干部学校办的班。情报干部学校校长是李克农,副校长是邹大鹏(四野情报部长,后来任国家情报署署长、中调部常务副部长)和毛诚(女,哈尔滨市社会情报部部长,后来任总参二部副部长、中调部副部长)。学校地点设在新北京公主坟的原日本军营(现在的通讯兵大院),学校前身为张家口理工学校。参加学习的有从各部队调来师团级干部146人,加上夫人共有200余人,这个班就称它“武官班”吧。
“武官班”毕业时的合影
“武官班”的学习日程与外交部“文官班”同步进行。有时共同上课,有时分开熟悉各自的业务。“武官班”的成员后来有许多被调到外交部出任外交官或就任驻外武官,还有一部分人留下来到了总参二部和中央调查部。
名师出高徒
好的先生能教出好的学生,外交部为“文官班”、“武官班”聘请了最强的教师阵容,这些老师都是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权威泰斗,参加过起草建立新中国时所需要的《政府组织法》等条令、条例、规定的法律文件。他们是北大教授王铁崖和何思敬、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复旦大学校长张志让教授、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教授、著名法官梅汝璈等。他们从国际法、外交史、领事条约、国际法庭、联合国宪章、外交特权与豁免等各方面为这群特殊的“学生”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当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这些大师时,就会不自主地发出喝彩声,让我们看看这些老师的精彩简历吧!
王铁崖
(1913-2003)
王铁崖,北大教授,83岁仍站在讲台上授课,耄耋之年出任联合国前南法庭大法官,是中国国际法的一代宗师。他编著的中外传世之作——《中外旧约汇编》,将中国自《尼布楚条约》到1949年的1182个条约汇集成册。他在讲解豁免权时曾生动地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女孩即使穿着五件未付费的裙子从商场里出来,公安机关也不能实施拘留,因为她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交官。”
何思敬
(1896-1968)
何思敬,黄华副委员长的岳父;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山大学校长;1938年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任教授,后任延安法学院院长;1946年随毛主席参加重庆谈判时任中共代表团法律顾问,毛主席称赞他是“全国第一流法学家”、“有正义感、有勇气、有学问的人”。解放初期他为北大教授,后调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任主任,是中国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学会常务理事。他曾讲过“国际法不可不懂,但不要被其束缚死”,这句话几十年后仍留在当年一位听课者的记忆中。
张志让(中)
(1893-1973)
张志让,1920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1936年国民党制造“沈君儒、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王造时、史良”七君子冤案,为救他们出狱,张曾担任首席律师,与国民党当局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9年解放后,他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是他的堂弟。
张奚若
(1889-1973)
张奚若,著名民主人士,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解放后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外交学会会长、新中国第二任教育部长、对外文委主任。他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家名称,并得到确认使用。
梅汝璈
(1904-1973)
梅汝璈,192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博士,在山西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教书。1946年至1948年,他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加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工作,关键时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周总理高度评价:“他为人民做了件大好事,为国家争了光,全国人民应该感谢他。”梅汝璈拒绝了国民党给的高官,经香港地下党安排回到北京,后任外交部顾问、条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法学会理事。他给“文官班”、“武官班”讲述了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过程和所作的斗争。
周鲠生
(1889-1971)
周鲠生,早年加入同盟会,国际法专家,武汉大学校长、外交部顾问、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
周总理、李克农、徐特立、张闻天、龚普生等也来上过课。李克农副部长作了“出国任务的报告”,提出“代表、宣传、调研、护侨、通商”五大任务。龚普生讲课内容是“西方各种宗教的历史发展”。
另外还请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驻中国的大使,如苏联大使罗申、匈牙利大使爱夫朗柯、罗马尼亚大使鲁登科、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魏斯科普夫就如何开展外交工作、情报收集、安全保卫、国际形势、各国状况等作了专题报告,担任翻译的是精通俄语的毛岸英。
多年后一位当年聆听过苏联大使罗申讲过课的老大使,对罗申讲过的“雄辩是银,沉默是金”的外交格言依然记忆犹新。在几十年的外交实践中,他明白了这句格言的深刻内涵,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外交官具有唇枪舌剑、雄辩天下的口才是本事,但仅此是不够的,为了全局利益的需要,沉默则是有节制的忍让;为了保守不该对外泄漏的秘密,沉默则是最好的对策。在沉默中完成进攻的准备,在沉默中寻求最佳的出战时机。沉默是一种后发制人的外交技巧,沉默是一种睿智的谋略。在外交场合中能够审时度势地运用沉默手段去处理好棘手的难题,则更能彰显出优秀外交官的才能。这位老大使颇为感慨地说:“做一位出色的外交官不容易啊!”
还有两位与大家形影不离、具有传奇人生的老师也应重点进行一下介绍,他们就是阎宝航和胡济邦。
阎宝航
(1895-1968)
阎宝航,辽宁海城人,1926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回国后任奉天省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常务主席。他年轻有为、风度翩翩、见识多广、才智过人。东北沦陷后,他与一批抗日志士在北平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得到了张学良支持。他后来成为张学良的英文秘书、得力幕僚。
蒋介石为转移国内抗日斗争的视线,发起组织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蒋介石任总会长,宋美龄为指导长。当年寓居美国夏威夷已九十高龄的张学良,在会见吕正操时谈到阎宝航说:“他很能干,是我介绍他去蒋介石那里干事的。”这样阎宝航就成了蒋介石、宋美龄重用的红人,出任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的总干事。
1955年,阎宝航(后右一)陪同周恩来会见外宾
1937年9月“西安事变”期间,阎宝航经周恩来、刘澜波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潜伏在国民党内部收集情报的、出色的地下党员。他成功地获取德国进攻苏联的重要情报并立了大功。东北解放后,他任辽北省主席、东北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组副秘书长、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阎宝航(右一)
阎宝航是负责培训班的核心人物, 他将方方面面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序、非常出色,是大家尊敬的领导和敬佩的老师。在北京饭店实习吃西餐的活动中,阎宝航曾经告诉大家:“不要小看宴席、酒会,那是获取情报的最好时机。”这句话当时未引起大家的关注,后来得知阎宝航那段获取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就是在一次酒会上得到的时,大家都被老师的高明与机智而折服。
阎宝航与夫人高素
事情是这样的:
1941年6月,重庆天气异常闷热,当夜幕悄悄将山城笼罩时,抗日烽火中的大后方重庆,依然是灯红酒绿一片繁华热闹的场景。在一座霓虹灯闪烁的豪华酒店里,正进行着一场国民党政府为欢迎德国高级军事代表团的酒会。一个迟到的、身材魁梧的年轻军官进入大厅,他就是委员长行营少将参议阎宝航。他频频含笑地轻声与人打着招呼,抬眼看到几个傲气十足、身穿希特勒党卫军军服的德国军官正得意洋洋地与几位国民党军官喜形于色地交谈。在轻歌曼舞、觥筹交错之中,他敏感地嗅出了异常气味。当他缓步走近熟悉的国民党元老于佑任身边时,低声问道:“有好消息吗?”“当然,德国将于6月中旬对苏开战。”于佑任贴着他的耳根神秘地说着。阎宝航暗中吃了一惊,但脸上仍然维持着微笑,心想:“会是真的吗?这可是件大事。”
中华全国文艺抗敌联合会重庆合影,阎宝航(后右3)、邓颖超(前左3)、老舍(前左1)、梁实秋(后右2)、王礼锡(前右2)
正当他迟疑之时,不远处的行政院长孙科向他打招呼:“你与于老在密谈什么呀?”孙科问。“于老告诉我德国要正式对苏联宣战了?”阎宝航带着疑问的口气探问。“没错,这是蒋委员长今天亲口讲的。”孙科对这个后起之秀毫无戒备之心,随口应答了他的问题。阎宝航礼貌地谢绝了一位夫人发出的跳舞邀请后,不动声色地离开了大厅。他迅速地将情报送达到在重庆的周恩来。周恩来立即于6月16日将情报电告延安的党中央,经过中共中央分析研究于6月18日将德国将入侵苏联的消息发至苏联呈交斯大林。
6月21日,德军不宣而战,以闪电战的方式大举进攻苏联。斯大林在战争开始后的第8天,战斗仍然异常激烈时,发回致中共中央感谢电:“感谢你们提供了德国进攻的情报,使苏联提早进入战备状态。”
← 以阎宝航地下工作为题材的电视剧。
↑吕正操在《阎宝航传》上的题词。
1968年,阎宝航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为历史问题遭受迫害,于1967年11月6日晚,在家中遭逮捕并被关入“秦城监狱”。在一次深夜提审时,阎宝航被审讯人员从背后踢倒,这位73岁老人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含冤去世,死后连骨灰都不许留下。这位中国共产党最优秀的地下工作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传奇英雄就这样悲惨地离开了人间,直到1978年才得以平反。
1995年,庆祝苏联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在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里,阎明复(原中央统战部部长)、阎大新代表父亲阎宝航和年迈的大姐接受了叶利钦总统特别颁发的纪念勋章。虽然阎宝航未能亲手将勋章挂在胸前,但历史的史册永远记载了这位情报大师的伟绩,北京科影制片厂以此史实拍摄了纪录片后,才揭开了这鲜为人知的篇章。
胡济邦
(1911-1995)
胡济邦,浙江永康人。她自幼聪明伶俐,勤学好读,在当地考入初级师范学校,后又考入杭州女子政法学校学习。1928年,她以优秀成绩进入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在校期间思想进步,1931年在抗日学潮中,由于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后来去北京大学做了旁听生继续学业。
胡济邦的老照片
胡济邦有着过人的语言天赋,加上勤学苦练,掌握了英、法、俄、日、匈、拉丁语言。1934年,她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经国民党元老覃振介绍加入了国民党。她以出色的外语水平进入了民国外交部,并被派往驻苏联使馆工作,任三秘兼新闻发言人。
1949年3月,她组织参与了民国政府驻苏联使馆的起义,后绕道香港返回祖国,在新中国刚成立的外交部办公厅任副处长,并直接参加了对外交官的培训工作。1956年,胡济邦调任人民日报社为高级记者,并出任中国记者协会国际联络部部长。1956年,匈牙利发生动乱时,她深入实地采访,向国内发回很多真实的报道,为中央制定相关政策起了重要作用。当匈牙利总书记卡达尔来中国访问,见到毛主席时说:“胡济邦很勇敢,工作非常出色。”
1979年至1985年,胡济邦在丈夫毕季龙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期间,出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胡济邦是一位将外交官与记者两个职业出色结合的典范。
胡济邦是学习班中女同志们最爱戴与尊敬的老师。她身材娇小、面目清秀、谈吐文雅、着装得体,面颊总是挂着微笑,一看就知道是一位知书达理的江南女子。当时人们只知道她是一名地下党员,从中国驻苏联使馆起义后回国,随后才逐渐得知胡济邦的传奇人生,那精彩的片断让人惊讶,让人赞叹。
胡济邦英文很好,经她在国民政府兵工署工作的二哥介绍,到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家做英文家庭老师。地下党布置她收集国民党第五次围剿苏区的情报,她用家庭教师的身份做掩护,轻而易举地获取国民党围攻中央苏区的兵力部署的机密情报,并通过设在南京中央路305号的中央特科秘密联络点“正元实社”转交给李克农。还有一次地下党让刚进入外交部的胡济邦弄十几本护照 ,她毫无惧色答应下来,并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胡济邦在斯大林格勒前线
胡济邦是《中苏文化》驻苏联的特约记者,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唯一活跃在苏德战场上的女记者。她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德国法西斯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和走向失败的必然之路,以饱蘸热情的词语颂扬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艰辛历程和胜利喜悦。
胡济邦在莫斯科红场
她娇小薄弱的身影,时而出现在莫斯科保卫战红场上庄严雄壮的阅兵现场,时而又穿梭在斯大林格勒冰天雪地的战壕中。她发表《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的九百个日日夜夜》《解放后的斯大林格勒》的长篇文章、与美国记者斯诺合写的《三个斯摩棱斯克女郎》的通讯、在距离敌人300米的崔可夫将军指挥部所做的访谈录,以及在战俘营中对德军鲍卢斯元帅、坦尼尔中将、史列麦中将等德国将领狼狈之状的新闻通讯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引起极大反响,鼓舞了中国军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士气和信心。
斯诺与苏联儿童
(胡济邦 摄)
斯诺是苏联批准在苏德战场上进行采访的五名美国记者之一。他写的《苏联战时游记》中曾这样描述胡济邦:“胡济邦女士是中国唯一驻苏战地新闻记者。苏德的战争如何?我看中国武官的分析是错的,胡济邦女士说胜利一定属于苏联红军那才是正确的。”
胡济邦在苏联
(斯诺 摄)
胡济邦曾两次在战争期间采访过同盟国在苏联举行的各种重要会议,以及1946年作为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的秘书,参加了法国巴黎国际会议。胡济邦见到过斯大林、罗斯福、杜勒斯、张伯伦、丘吉尔、戴高乐等著名领袖,并且采访过列宁夫人、列宁的弟弟、铁托、卡达尔等重要人物。前几年一位记者采访九十岁的原联合国副秘书长毕季龙,询问胡济邦生平时,他因年迈记忆力衰退,无法清晰地讲述胡济邦许多往事了,但他仍然明确地说出:“胡济邦在斯大林格勒战场向法西斯开过枪。”
联合国副秘书长毕季龙、胡济邦夫妇
阎宝航、胡济邦已相继离世,仍健在的老人们一提起潇洒博识、风趣幽默的阎宝航和风姿楚楚、和蔼可亲的胡济邦时,都动情地表示了他们的感谢与怀念之情。
【注:本文写于2009年】
未完待续~
作者 | 王民伟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王民伟,自由撰稿人,钟爱外交史事方面的写作,曾出版《历史需要细节 一个后代眼中的老外交家往事》。
作品专辑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