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魏刚:共产党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民进网 2022-01-14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导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进网”推出“多党合作·民进记忆”系列宣传,与您一起回顾分享多党合作事业推进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感人故事和体会感悟。

今天,我们来听民进福建省委会原副主委、厦门市委会原主委魏刚讲述自己在中共党组织教育培养下,多岗位锻炼成长的经历。




共产党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文/魏刚


魏刚


我于1996年参加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党外干部培训班,认识到多党合作的重要性,于当年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多年来,在中共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在民进中央、福建省委会的关心帮助下,历经多个岗位任职实践,深深体会到共产党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回来了就好”

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到鹭江大学(现厦门理工学院)任教。1993年,校党委研究提名我作为出国学习人选,但因我姐姐弟弟在美国,系里有领导同志强烈反对,认为我出去肯定不会回来。校党委很慎重地派出调查组,到我所在的系找每个老师了解情况。经过认真考察,最后任命我为系副主任,并确定派我到加拿大学习。当我得到校党委的决定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1994年,我按期回国,校党委书记高兴地握着我的手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深感书记为了我出国承受了很大压力,更是倍感党组织对我的信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越发努力工作,以报答党组织的信任和培养。

我在加拿大学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正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急需的技术。回国后我马上编写教材,把这些技术传授给老师和学生,受到热烈欢迎。几年间,我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市双文明职工标兵,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还当选校工会主席。

1998年,经群众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我作为副校长人选上报市委组织部。当时正值各区换届,市委决定调我到湖里区任副区长。我再三推辞,市委组织部部长对我说:外面天地很大,你要出来看看,如果实在不合适,再让你回学校当副校长。离开学校的前一天,我上了满满一天的课,尽量把我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们如饥似渴的听课情景,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胆去干,有责任我帮你担”

我到湖里区政府任职前,市委统战部部长特地找我谈话,要我主动融入到班子团队中去,深入理解中共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政府的运行方式。到了湖里区政府,区委书记鼓励我大胆工作,并要求大家支持我的工作。

湖里区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一下涌进三十万外来员工前来建设。由于一时没有那么多学校能够全部接收他们的子女上学,曾出现家长跪在校长面前恳求收下孩子的痛心场面。九年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为此我走遍每一所公办校,要求每个班级务必收满学生。但是即便是第一排课桌紧贴讲台,最后一排椅背贴着墙壁,教室后门开门的位置也放上桌椅,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2000年我到日本考察,了解到政府对民办学校招收每一个学生补贴公办生的一半经费。我向一位官员询问原因,他说:看起来好像是政府补贴了民办学校一半钱,其实是民办学校为政府省了一半钱,同样都是培养人才。我深受启发,回国后向区委、区政府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的建议。时任区长郑栅洁(现任浙江省长)对我说:“保证孩子上学是政府的责任,你大胆去干,干好功劳算你的,有责任我帮你担。”区政府迅速出台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办法,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大量社会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很快解决了外来员工子女的上学问题。

1999年10月14日,台风正面袭击厦门,每秒47米的飓风横扫大地,卷起三层楼高的巨浪,第一浪就把海边两层楼的砖房拍塌,第二浪又把楼房抹平了。区委书记和区长各自带队到机场、海边、水库等抢险救灾。我和区教育局局长到各个学校巡查,看到狂风暴雨把几乎所有学校围墙都吹倒,朝南的窗户连窗框都吹飞了,每所学校的书记校长个个淋得浑身湿透,拼命保护和抢救学校财产,让我深受感动。

为保证群众安全,我们在学校安置所有渔民和危房、低洼地的居民。晚上接到报告,有几个渔民私自回到鱼排上,区长和我带着几个干警坐小船去鱼排找人,上船前区长对我说:“魏刚,很危险,你可以不去。”我自信游泳不错,坚持和区长下海。台风把海浪形成二十几米长、七八米高的涌,小船一下抛上浪尖,一下跌入谷底,真是心惊肉跳,好不容易来到鱼排把渔民带回学校。第二天,区政府全体干部又集体出动,全力修复道路交通、水电通讯、校园环境。

在湖里区政府四年任职期间,我亲身感觉到党和政府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特别是在出现灾害时,党员干部和人民解放军都在最需要的地方,我也亲身感受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我从心里佩服和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党员干部给我们党外干部树立了榜样,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更加强烈

2016年厦门莫兰蒂台风过后,魏刚带领厦门市委会机关志愿者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你为厦门争得了荣誉”

2002年,中共厦门市委根据远华案的教训,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在监察局和审计局配备党外干部。我作为党外干部人选被推荐担任市监察局副局长。到岗后,纪委、监察局领导给了我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让我参加所有需要纪委常委会研究的内容,包括干部任命、对违纪干部“双规”处理的审批等。

2003年,根据市委书记与台商季谈会的要求,限期解决17件台商反映的历史积案,这些积案背景复杂,涉及建设、土房、公安和区、村等多个单位和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的领导下,我带领效能、台办和外资局的同志加班加点,走访了十几家台商和政府部门,市委书记和市纪委领导每周听一次汇报,碰到需要协调多个部门时,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领导还亲自出面参与协调。我们发出效能建议33份,开了6场协调会,终于在限期内解决了14件积案,另3件进入司法程序。不少台商送来锦旗表示感谢。人民日报对此事还作了专题报道。

2006年,中共厦门市委采纳民主党派的建议,在厦门市全面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并将这个涉及许多部门利益的改革交给监察局。我在市纪委的领导下,和同事们深入部门调查,排除了许多障碍和困难,提出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提高资源利用率,公平竞争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被群众称为“阳光工程”,它改变了以往由行政权力决定公共资源配置的状况,从源头上防止了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的发生,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违纪违法案件明显下降。2006年9月,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我,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厦门推行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为标题作了专题报道。随后,中纪委监察部要求全国学习推广厦门的这个做法。时任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高兴地说:“魏刚,你为厦门争得了荣誉。”

2006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厦门推行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为了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厦门市监察局和厦门日报合作创办了“监督在线”专栏,监督政府的服务质量。报社记者通过明察暗访,对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部门或人员进行曝光,在全市引起巨大反响,各服务窗口都认真制定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中纪委三次邀请厦门监察局纠风办领导到北京向全国介绍“监督在线”的做法。

五年市监察局的工作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共产党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得民心,让我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同心同向同行。




“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应鼓励弘扬”

2007年1月,我当选民进厦门市委会主委。厦门民进是一支团结友爱、和谐高效的队伍。会员们通过参加民进的活动,积极建言献策,贡献了智慧,许多意见建议得到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2007年6月,中共厦门市委要求各民主党派围绕发展中的“四个加强”“四个破解”认真开展调研,建言献策。厦门民进迅速成立八个专题调研组,走访政府相关部门,深入各区基层,先后召开了近30场专题研讨会,形成了《中短期结合,缓解我市岛内交通拥堵状况的建议》等8份调研报告,送呈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何立峰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市民进紧紧围绕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中心工作,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应鼓励弘扬”,并要求统战部、宣传部做好八个调研课题的宣传工作,“逐篇发表在市新闻媒体上”。

2008年10月民进中央“第六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来自两岸的两百多名专家学者一起汇聚厦门,畅谈两岸同根同源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两岸互通互信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景。民进厦门市委会机关全体同志和几十名会员志愿者,全力以赴,精心安排,周到服务,圆满完成会中央设定的目标,得到了会中央领导、与会代表的好评。

广大会员在履职中实现了自我价值,感受到用知识报国的喜悦。不少会员通过民进的帮助,事业得到更好发展,个人走上更高更广的平台,进一步体会到多党合作的重要意义。会员彼此真诚友好、相互帮助、其乐融融。为援助重大疾病会员,大家自发捐款15万元作为救济基金,给重病会员送去温暖,体现了会员对民进的热爱和相互友情。

在厦门民进机关全体干部的努力和广大会员的支持配合下,我担任主委的10年间,厦门民进先后荣获“民进全国先进地方组织” “民进全国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集体”“民进全国组织建设先进地方组织”“民进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民进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表彰。

━ ━ ━ ━ ━


加入党派几十年,在多个岗位的任职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共产党维护人民的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一定要继承民进的优良传统,以党为师,坚定不移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END


来源:民进福建省委会,作者魏刚系民进福建省委会原副主委、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民进厦门市委会原主委。本文原题为《记党恩跟党走   坚定不移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略有删改。

更多珍贵记忆,请点击:与党委书记面对面:一场难忘的社情民意座谈会“统战人士之家就是你们的娘家”与中共党员并肩战斗的日子民进与长沙的故事陈杰:记忆中的两位中共市委领导龚亚虹:走近江姐,走进信仰之光区委书记和我结对子我们是在同一条船上诤友合唱团,统战部长挂帅任团长江姐是我做人与做事的引路人统战部长鼓励我提意见建议
“下关事件”,每个民进会员都该铭记!
杨东莼:从新青年到燃灯者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罗富和:不忘初心行与思刘运来:党的统一战线给了我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严隽琪:与祖国同命运“我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坦诚相见,一如既往”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张怀西:肝胆相照守初心  乐观豁达求奉献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许嘉璐:历史为镜 现实为师
马今:承继多党合作我们这一代义不容辞
喻传鉴与吉鸿昌、周恩来的情谊统战部部长鼓励我加入民进
杨方:凝聚在多党合作的广阔舞台陈礼节:公心不渝的英雄院长 此心向党向光明“东北甘地”的求索之路
老照片 | 毛泽东与民进老一辈的那些珍贵记忆港九分会,民进的第一个地方组织
柯灵:从文学谋生到革命战士
缅怀 | 他是民进创始人之一,被周恩来称为“国家的宝贝”
许广平:矢志不渝跟党走
“驿站上的火把亮起来了!”
“振铎,你还欠我一顿酒呢!”
车向忱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交往和友谊
迎接光明的到来:吴贻芳与南京解放的一段史话
王绍鏊:在共产党人影响下投入战斗
那些活跃在民进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支部周围的共产党员
一颗红心多重身份的陈巳生爷爷张明养与中国共产党人交往的故事叶圣陶和中国共产党人交往二三事民进成立大会上的“年青”人!今天,一起重温民进响应“五一口号”那些事儿王君清:光荣归于党的统一战线马叙伦: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冰心吴文藻:旅雁归来又青春
陈益群: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民进的今天郑振铎:从五四出发张权:周总理对我的关怀与鼓励叶圣陶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交往马叙伦智救陈独秀李大钊雷洁琼回忆和毛泽东第一次见面的故事民进成立旧址的确认与修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民进中央开启 “多党合作·民进记忆”主题征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民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站专题

更多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