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硬汉和甜点大师之间的距离是,要“绕”地球一圈 | 试吃福利

2016-08-11 松果生活


文 末 有 超 大 福 利 等 着 你 哟 :)




今天的京城,各色甜品店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便沿着一个片区打听一番,就会发现有很多优秀青年西点师都有一位共同的老师——李浩。在北京的西点厨师圈中,李浩几乎是一个大神级的存在,12岁之前,一直都不会使筷子,20岁之后,几乎也没再有机会使筷子。也许,成为一名西餐大厨就是一种注定的命运。


在见到李浩之前,对于一个擅长甜品的西点大师的想象,是一个暖男的样子。而站在眼前的这个厨师似乎确实太不一般,身材魁梧,不太爱笑,有一点硬汉的味道。只有当他在向客人贴心询问甜点的口味时,嘴角才会微微扬起,露出一丝父亲般的和蔼神色。




在了解了过去的经历后,我们才真正明白了他为什么看起来那么不一样······


出 自 “ 文 艺 世 家 ”

干 过 “ 国 际 倒 爷 ”


出身自一个老革命家庭,李浩的父母从事的是文化工作,当年家里宴请宾客的长长名单上,汇集了那个时代中鼎鼎大名的一些人物:有文学家、艺术家,如黄胄、梁斌、梅兰芳等。在生活中,饮食亦是中西结合,李浩直到12岁前都是在用刀叉吃饭。


李浩的第一个老师就是父亲,因为父亲擅长中国画和书法,李浩也对艺术和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爱画画的他,每天晚上都蹲在火车站门口练习速写,一画就是一麻袋。 


在李浩的少年时代时,父亲兼任了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保定电影胶片厂”的厂长,当时有很多的波兰、捷克专家来到这里,面对着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他充满好奇。”当时,我就梦想着能去波兰工作,最好还能娶一个波兰姑娘!“




1989年底,不顾家里的反对,借着对《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等俄罗斯作品的憧憬,李浩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穿越西伯利亚。路上让李浩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一次吃到真正的黄油。“那是个四人车厢,我的朋友拿出黄油涂到面包上递给我,咬一口觉得真香!我才国内,从没接触过这种真正的黄油。另外两个士兵拿出一个大黑面包,再拿一块用盐腌透了的生的肥猪肉膘,用刀割一片夹在面包里。我尝了尝,也没有反感。”


有了第一次和西餐的真正亲密接触,在俄罗斯生活的时间里,他首先选择了去西餐厅打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面包店,夜里凌晨2点半起床,步行1小时到餐厅,一直工作到下午3点。”我记得,早晨7点面包就必须烤出来,等大卡车来把货运走后,就马不停蹄的准备中午三明治。当时如果去库房拿东西,没有顺带着捎上一些东西过去的话,都会被老板责骂。当时很辛苦,但是我丝毫没有想过要放弃。“


在最穷困的时候,他还做起了“国际倒爷”的小生意,靠着倒卖一些国外的服装来维持生计。


从 洗 碗 工 到 厨 师



在东欧和阿拉伯国家四处兜兜转转后,1995年,怀着对蓝天、草地、见牛羊那些传说中美丽画面的无限憧憬,李浩选择到新西兰落脚。也是在这里,他彻底放下了画笔,开始走上真正热爱的职业大厨生涯。




为了生活能多赚点钱,他选择了同时做两份工。白天在一家咖啡厅打工,从早晨7点到下午5点,在海边躺椅上睡两个小时,晚上再去一家意大利餐厅打工,然后一直到夜里1点。干着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薪资,这一坚持就是2年。


”在西方,一旦穿上制服之后,厨师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记得我在端盘子的时候,有个我常配合的厨师,他经常需要到冰库里干活,在极寒的环境里,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毫无怨言。“李浩把别人对待工作的态度都默默记在了心里。


他也学着在刷完碗后,把土豆一麻袋一麻袋地削好,顾不上区分是否是自己的活儿,只要同事们有需要立刻到位。别人七点到餐厅,李浩六点已经在整理餐具烤箱,晚上这个亚洲小伙儿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下班之后,同事们都选择出去吃喝玩乐放松之时,他依然会坚持每周花5、6个小时泡在图书馆里学习。


——”你愿意做一名厨师吗?“

——”去买一套制服和餐刀吧,你明天就是厨师了“



不懈的努力也终于有了回报。当Garry宣布,这个帮厨直接被提拔为厨师时,尽管眼红,别的员工却也没话说。


“这个英国老头,是犹太人后裔,个子不高、秃顶、带个金丝眼镜,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做过大厨,名气极大。他游历过世界各国,喜欢亚洲文化,是这么多年我遇到的唯一一个可以用脑子记住所有菜谱配方的人,每一个配料多少克,全都可以说出来。“李浩回忆道。


Garry把他的许多独家配方,毫无保留的教给了李浩。两年时间,李浩整整记了两本菜谱配方,至今还保留在身边。


返 校 读 书

正 式 进 军 西 点 行 业


“脏话在厨师界是很普遍的,因为压力太大了!”


李浩在一家能容纳两百人的西餐厅工作时,那里只有4到5个厨师,于是动作要非常快速。”晚上7点的时候,餐厅的人可能在十几分钟之内一下就坐满了。前菜都没做完几个,已经有人开始催主菜了,那几乎是一种疯狂的状态。“但是,当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压力也一下随之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比的满足感。


“经常有人问我,那么苦会不会有干不下去的时候?我可以非常笃定的告诉,你完全没有。”


为了得到更大提升,李浩跑去不同的名餐厅,跟随各大名厨学艺。“新西兰是名厨制,一个好餐厅里一定有一名主厨是名厨,有他们的招牌菜。我不停地换好餐厅打工,薪水和经验都在增长,从厨师一直干到副主厨,西餐到甜点我都能做。”




只是有一点,李浩心里总有点不爽。“所有厨师都有学历,唯独我没有。哪怕有些厨师只学过一年,但那也算有个学历。”顾不上对餐厅的不舍,李浩还是跑去大学读书了。一个班里十二个人,就这么一个中国人。教授讲课一讲两三个小时,词语都是烹饪专用词,李浩有许多听不懂,更不用说那些来自于法语或者意大利文的食材单词,字典上都查不到。“一下课我就借同学的笔记抄,晚上打工回来,一点点查一点点找,非常艰难。”


按说如此艰难,大部分人读一年拿到个初级学历就算完事了,李浩不,一级、二级、三级……一直读到顶级,而且是两个顶级——法式甜点和西餐艺术两个专业。”四年的读书生涯是真下了狠心,不是憋了什么气,就是痴迷喜欢而已。“


毕业之后的李浩已经确定了西点甜品的兴趣点,开始任职于一家高级西餐厅,专做餐后甜点。这家餐厅每天都要为Special菜单设计一款甜点冰淇淋、慕斯、果浆、派、挞,不管怎么组合一定要有创意。


“三百六十五天,每天绞尽脑汁,味道的组合、造型的创意,营养的搭配,这简直是头脑风暴!创意不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特别痛苦的过程,但是现在细想那种磨炼,对后来开课堂、做甜点都特别有帮助。”




最妙的是,李浩曾经多年的绘画生涯也在此处派上用场,直到现在他都会习惯把甜点摆盘的创意先画出来。“我在餐盘上的创意,他们外国人比不了,真的比不了。”李浩说到这里不免津津乐道。




而外国人的固定思维让他们总有限制,李浩曾经的美术基础加上东方写意习惯,把甜品的色香味都做到极致。当时在新西兰名气极大,首相、外交部长、市长、政治评论家,都是他的常客。最让李浩欣慰的是客人的感谢留言,“这些甜品让他们快乐,也让我觉得研究甜点是正确的选择。”


那 些 快 乐 的 时 光


在海外生活和工作近二十年的李浩,工作之余有着广泛的爱好,他喜欢旅行,喜欢品酒,喜欢打高尔夫球,喜欢跑步,参加了网球俱乐部,每周雷打不动的去游一次泳。除此之外,李浩还会在闲暇时去艺术拍卖行,古董店收藏一些东西回来。


对李浩来说,他心中珍藏的那些最快乐的记忆依然都还是和他的朋友们有关。勤劳踏实,质朴坚毅的品质让他受到一同工作的同伴的认可,从服务生到老板,很多人成为了李浩一生的朋友,到现在有很多当时的朋友还会专门来中国探望他。




“初期来到中东国家,当时刚刚停战,我们是最早进去的一批中国人,街上的阿拉伯年轻人见了我们都喊Bruce lee!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都是从武打录像片中得到的。”李浩介绍说,在中东交了很多当地的朋友,常常被邀请去参加他们的家庭聚会,也常常会聊到“李小龙”和“中国功夫”。当他们得知李浩会一点功夫时,李浩更成了聚会的中心人物和话题。


李浩还很喜欢和有生活阅历的老先生们交朋友,他觉得从这些“贵人”那里他得到了很多的人生启迪。Lally就是第一个帮助李浩在国外克服了语言关的贵人,他曾经是新西兰二战时的老兵,胜利后还在日本驻过军。


“我和Lally的相识也有一段小小插曲,记得我刚到奥克兰时在报纸上看到私人教授英语的广告,就上门去联系,老师是一位胖胖的俄国老太太叫Lana,是莫斯科大学的话言学博士,能讲包括广东话,普通话,日文,越南话等等22国语言,她开口就像我要50纽币一小时,当时对我来讲这是一笔很高的费用。在我无奈离开时,在花园里碰到了一位白发洋人老人,当他得知我的情况后就真诚的说我来教你For Free。自打那时起,也不知度过了多少时光和老人在一起,慢慢成了一家人,他在海外的两代晚辈也成了我的好朋友,慢慢地,我的英语也能和他自由交谈了。” 


除了Lall,就连在咖啡厅打工的服务员都给了他很多帮助。“那是我餐厅打工的同事,其实他还是个美国作家,他会每天让我用三分钟讲一个生活中的故事给他听,并不断鼓励我以此来更好的提高口语。我们分别离开那家咖啡厅后,也还是会在有空的时候约着到市中心见一面。我相信每一次相会,都是一段缘分。”


“爱是没有国界的,现在回国了,还会常常想念和这些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回 国 办 学


距离回国前两年,李浩就在新西兰自家房子的小花园里开过一个cooking school,他通过报纸登了小广告,来上课的大部分是西方人,她们可以在这里学一道主菜和一道甜点,然后自己享用。这样的一个过程,让李浩觉得很有成就感。


2009年,李浩带了2家西餐厅回国,一个是主店在美国纽约,针对富商,明星消费群体,在新西兰开有12年历史的店面;另一个是一家高级法餐厅。当时李浩想跟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合作,在国内开两家对应的餐厅,后来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其他因素,未能达成合作。此事周折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但是结果很令人遗憾。 


李浩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开一个属于自己的烘焙教室,并取名“haollee"。




为了节省成本,他最开始是在北苑家园的自己家里办学,再搬到附近一栋写字楼的一个小房间,从一件到三间,直到03年把整个教室搬到了三里屯。到最近一次搬家,这已经是第五次了,所有的选址、设计都是李浩亲力亲为的。”从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自己拍照、修图、自己学着做网站、自己教课。“现在,李浩对自己工作室能发展到这样的规模感到很满足。


“haollee"现在每年都邀请10位以上,世界最走红的西点大师来课堂教学。把他们的经验、技术、创意和灵感融到的西点艺术培训里。


除了haollee烘焙课堂·甜点,他还开了一家森系咖啡店haollee Cafe咖啡。李浩说,这虽然不怎么赚钱,但是非常喜欢朋友们一起来这里谈天说地的感觉。




数年来,李浩都没有吃午饭的习惯。在新西兰时,每当中午开工前,一小杯咖啡加一小块面包就要支持一整天的大强度工作。


日料和粤菜,是现在除了西餐之外,李浩会更愿意去尝试的。“也许是职业病,我现在特别去人家餐厅,特别爱给人家挑毛病。”李浩笑道。


现在的李浩还会经常和明星、艺人一起合作,教她们做一道美食。李浩最喜欢的是陈鲁豫,“特别有教养,相处起来特别愉快,而且比电视上还漂亮。”



李浩现在的心态十分开放,他喜欢自己团队的年轻厨师。他觉得年轻人的大胆创意、和工作热情都是值得自己学习。对于后生小辈们,他十分谦逊,“他们模仿不来我的经验,但是他们的活力的确是我不具备的。”




对于甜点好坏的判断,李浩认为没有什么固有的标准,好吃与否是市场来检验的,有的人不喜欢吃酸的。老外来则可能觉得吃到了家乡的味道。“对我来说,我的口味,那就是最重要的。我只给喜欢我的人做甜点。” 


李浩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国内热爱西点行业的年轻人的认可和追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慕名来到李浩的西点培训课堂学习。李浩坚定地说,“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一旦决定了,就要坚持不放地做下去,我也会继续为着我的梦想前进。”


部分照片由松果独家拍摄



~ 松 果 福 利 时 间 ~


10个免费试吃名额大放送!


地点:北京朝阳区三里屯一号通盈中心5-2

(本月月底前有效)


如何获得免费试吃名额?

只需三步:


1. 转发本条微信至朋友圈

2.同时说一样你最爱吃的甜点及理由

3.再将完整朋友圈截图、姓名、电话发至公众号后台


松果君将于8月15日下午电话联系获奖的10位朋友

未接到联系者,即默认为未获选





了解更多人和物,戳戳关键词:


火炬台  爱情  吉赛尔邦辰  花艺师  植物  感身空  皮卡丘  英国公学 杯子 筷子 餐桌礼仪 婚礼 美术馆  面包  博物  星空  衣服  口红  球鞋  咖啡  冰淇淋  上海 陶瓷  鳗鱼  玩偶  餐厅  英剧  孤独的美食家  温泉    雨伞  京都




想 要:


第一时间获取松果最新最优质的活动信息

享受独家“好友”福利

时不时一起约个活动、约顿饭


可加松果君微信:songguosh


-END-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松果生活APP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