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攻克实体瘤在路上,科济生物4个临床阶段CAR-T疗法,实体/血液瘤全面布局丨医麦新观察
本文由医麦客原创,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
2020年5月29日/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2020年5月27日,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由专注于开发CAR-T细胞和抗体药物的科济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Claudin 18.2( CLDN18.2)的自体CAR-T疗法(CT04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
难治性实体瘤(胃癌、胰腺癌)的新希望
Claudin 18.2赛道
在2019年9月,科济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Claudin 18.2单抗注射液(AB01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并在2019年12月3日宣布已获得其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Claudin18.2阳性实体瘤患者。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针对该靶点的单抗,也是全球首个针对该靶点的人源化单抗。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AB011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创胜集团的Claudin 18.2抗体TST001由迈博斯生物和专注于CMC和生产的奕安济世生物共同合作完成。其国内的临床试验申请于2020年1月获得NMPA受理,4月份的时候获得临床试验批准,拟在临床试验中单药或联合标准治疗用于治疗Claudin18.2表达阳性的晚期实体瘤,包括但不限于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胰腺导管腺癌,胆管癌,胆囊癌,肺腺癌等。同月,TST001还获得了美国FDA的临床试验批准。
TST001是一种人源化的高亲和力抗CLDN18.2 抗体,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 (ADCC) 杀死肿瘤细胞。通过工艺开发,降低了 TST001 的唾液酸糖蛋白,并显著增强了其对表达 CLDN18.2 的肿瘤的 ADCC 诱导活性。在临床前研究中,TST001 在多种肿瘤动物模型中显示有效,并且在 GLP 毒理学研究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2020年4月16日,奥赛康药业的人源化Claudin 18.2抗体ASKB589的临床申请获得NMPA受理,这成为继科济生物、创胜集团后第三款申报临床的国产Claudin18.2抗体,拟用于胃及胃食管结合部癌、胰腺癌等适应症。
中美同时申报的优势
科济生物此次在国内获得临床试验受理的Claudin 18.2 CAR-T疗法(CT041)是其第4个进行临床申报的CAR-T项目,其中前3个均已获得临床批准(分别是靶向GPC3、CD19 和BCMA的CAR-T)。而值得注意的是,其中CT041和BCMA CAR-T(CT053)都是同时在中美进行了临床试验的申报,并且截止到2019年7月,CT053已在中国、美国、加拿大三个国家获批临床许可,目前已在国外开展临床试验。
而说到中美临床试验(IND)申报,在国内CAR-T领域,强生/杨森与传奇生物合作开发的JNJ-4528(LCAR-B38M,BCMA CAR-T)同样也选择了中美双报之路,这是国内首个获准临床的CAR-T疗法,也是首个获得FDA批准临床试验的中国自主研发的细胞疗法,在2018年5月就获得FD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该产品预计2020年下半年将向美国FDA提交上市申请,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
中国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发展抓住了历史性机遇,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同时在中美两国进行IND申报。那么,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在中美两国同时进行IND申报?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工业及投资市场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工业市场,是全球医药工业的必争之地。到2020年,美国将占全球医药市场份额40%以上,中国是美国的1/4。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医药投资集中地,全球3/4的投资在美国。
有利于节约时间、成本,迅速扩大海外市场
目前大陆市场因为4+7等因素导致各类仿制药价格调低,新药的每次注册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经济成本,两方面都驱使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以开拓新的市场。中美双报的实质意义便在于采用同一套项目研究和申报资料,同时在中美两国进行申报,节约时间与经济成本的同时,可达到开拓国际市场、增加收益的目的。
完备的药物数据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基本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人种,临床数据比较可靠,有利于企业产品的后续全球上市推广。美国的法律法规也要求支持性的临床里面有美国人种的代表性。
对于有创新性有前瞻性的研发型药企来说,新药的研发势必要惠及全球的,在中美两国同时开展临床试验有助于药物数据的完善性,不同人种对药物有不同的反应,扩大样本数量有助于得到更完善的临床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美国虽然可以共用同一套项目研究和申报资料,但中美双方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大致包括:综述资料、药学研究资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临床试验有关资料等。中美双方主要不同的部分在CMC(生产工艺、杂质研究、质量研究及稳定性研究),中国CMC要求较为详细,并且要求所有材料在I期临床前提交,并在4个月内一次性补齐所有材料。而美国允许CMC资料随着研究计划的开展、研究范围的扩大以及可获得信息量的增加而逐步提交。
虽然美国对CMC(生产工艺、杂质研究、质量研究及稳定性研究)是比较宽松的态度,但对CMC的数据也不能轻视。
今年5月中旬,美国FDA就出于对CMC部分的担忧,拒绝了BMS/蓝鸟生物今年3月递交的BCMA CAR-T(bb2121,ide-cel)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但没有额外的临床或非临床数据要求。而作为首个递交上市申请的靶向BMCA的CAR-T疗法,BMS也表示计划不迟于2020年7月底重新提交BLA。5月22日,bb2121在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上市许可申请(MAA)获受理, 并确认了MAA的完整性,已开始集中审查程序。
CAR-T治疗实体瘤:道阻且长
溶瘤病毒+CAR-T细胞
2020年4月6日,Cell子刊Molecular Therapy: Oncolytic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CAR-T细胞联合溶瘤病毒治疗实体瘤的研究性论文,描述了一种利用溶瘤病毒选择性地递送表面抗原到实体肿瘤的方法,增强了同源CAR-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强调了工程化设计肿瘤在促进过继细胞达到有效治疗中的潜力。
对于CAR-T疗法,溶瘤病毒被认为是其联合策略的理想对象在于:(1)它可选择性感染和/或在恶性细胞中复制,以尽量减少CAR靶向健康组织的传递;(2)已经有证据表明溶瘤病毒可以将实体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重新调整为更有利于T细胞活性的微环境(3)溶瘤病毒有能力选择性地裂解被感染的细胞并招募内源性抗病毒免疫应答(4)已经具有在临床试验中证明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获得FDA批准的产品。
推荐阅读:Cell子刊:一种重组溶瘤病毒递送表面抗原,联合同源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展现潜力丨医麦黑科技
新型细胞因子系统助力CAR-T
2020年2月3日,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性文章,描述了应用于CAR-T的一种新型的细胞因子系统p40/IL23,他们发现IL23细胞因子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激活状态下的CAR-T细胞并提高其在识别肿瘤抗原后的增殖以及在多个实体肿瘤模型中的抗癌功能;相比于之前利用IL2或者IL15提高CAR-T细胞增殖的研究,该细胞因子系统在抗癌功能、特异性和安全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这项研究来自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的Gianpietro Dotti教授和其博后许扬团队,目前已经在美国申请了专利并会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临床测试阶段。
推荐阅读:Nature子刊:新型细胞因子系统助力CAR-T疗法攻克实体瘤,特异性和安全性优势显著丨医麦猛爆料
利用CRISPR/Cas9编辑技术
2020年2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皓毅课题组在JCI insight杂志上发表题为“TGFβ inhibition via CRISPR promotes the long-term efficacy of CAR-T cells against solid tumors”的研究性论文。文中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CAR-T表面的TGFβ受体2(TGFBR2)基因进行编辑,并在多种实体瘤模型小鼠中证实TGFBR2编辑的CAR-T在TGFβ富集的环境中具有更强更持久的肿瘤清除能力。
推荐阅读:中国团队利用CRISPR/Cas9编辑CAR-T来阻断TGFβ信号通路,在多种实体瘤中展现更强更持久的肿瘤清除能力丨医麦猛爆料
RNA疫苗驱动CAR-T细胞
神奇金属薄膜,送CAR-T细胞直达实体瘤
已知对于实体肿瘤,经静脉注射的CAR-T细胞不仅难以进入肿瘤并以战胜癌症所需的数量与肿瘤结合,也难以在肿瘤病灶形成的不利微环境中生存。2019年12月9日,Fred Hutchinson(弗雷德哈钦森) 癌症研究中心的Matthias Stephan团队在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成功研制了一种可以将CAR-T细胞直接“空降”至肿瘤组织周围的金属网膜。
他们选择用于修复骨折、矫正牙齿和防止动脉阻塞的金属——镍钛,制成了厚度为10微米,具有类似迷宫自上而下视图的直线图案结构的金属薄膜。研究人员在镍钛薄膜上涂上了纤维蛋白和刺激分子(CD3、CD28和CD137)。该纤维蛋白是一种存在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为T细胞提供爬行需要的“手柄”,刺激分子则模拟T细胞接收的信号,使其快速扩增。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递送装置,还是一个释放平台,可以触发CAR-T细胞的扩增,从而克服肿瘤对免疫细胞的防御。
推荐阅读:Nature子刊:CAR-T攻克实体瘤又出新招,70%小鼠的肿瘤完全消除丨医麦猛爆料
重塑肿瘤微环境
2019年11月13日Cellectis公司的研究人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显示,通过使用该公司专有的TALEN® 技术,重新利用T细胞活化途径的三个主要参与者TCRα、CD25和PD1基因,从而使得CAR-T细胞能够通过以肿瘤和时间依赖性方式微量分泌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2(IL-12)重塑肿瘤微环境。
这种新的“smart” CAR-T治疗方法能够通过微分泌治疗蛋白对肿瘤进行感知和反应,从而提高其对抗癌细胞的能力。这种严格控制工程化T细胞产生、分泌或递呈外源目的蛋白的新工程策略将对开发下一代基于T细胞的疗法有重要意义。
推荐阅读:Cellectis又出新成果,经TALEN基因编辑的CAR-T微分泌IL-12 ,重塑肿瘤微环境|医麦黑科技
分泌型CAR-T
这是基于Wayne Marasco博士实验室开发出的一种专有策略,通过使用双特异性CAR系统来限制脱靶(on-target/off-tumor)毒性,该系统中的两个单链可变片段(scFv)被连接起来,以驱动细胞内足以激活/杀死T细胞的信号。只有当两个靶标同时作用于肿瘤时,才会触发这种激活/杀伤。这种设计有望大大降低CAR-T细胞介导不可控的免疫副作用,从而提高安全性。
推荐阅读:最新:OncoSec公司分泌检查点阻断抗体的双特异性CAR-T正式向转移性三阴乳腺癌宣战丨医麦黑科技
类似地,Eureka Therapeutics (优瑞科公司)和MSKCC(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团队也在设计一种分泌免疫调节抗体的CAR-T细胞。这种CAR-T细胞分泌迷你版本的PD-1检查点阻断抗体(ScFvs are smaller),在体内的持续时间均比传统CAR更长,同时,还产生了更好的治疗结果。
推荐阅读:Nature子刊:装上了迷你版PD-1抗体的CAR-T细胞,对抗实体瘤如鱼得水丨医麦黑科技
对抗T细胞衰竭
我们期待这些具有潜力的候选产品在后续能取得顺利的临床(前)研究进展,早日造福更多患者!
★ 同日两篇Nature,国内新冠中和抗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君实/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候选抗体即将进入临床阶段丨医麦猛爆料
★ 重磅:第3款RNAi疗法获批在即,美国FDA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丨医麦猛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