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SSCI来源刊物《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总目录及摘要

外语...实践 大民说英语 2021-09-15

【延伸阅读】

《中国翻译》2019年总目录(收藏版)

《中国外语》2019年总目录(收藏版)

《外语教学》2019年总目录(收藏版)

《现代外语》2019年总目录(收藏版)

《外语学刊》2019年总目录(收藏版)

《英语研究》2019年总目录(收藏版)

《上海翻译》2019年总目录(收藏版)

《翻译研究与教学》2019年总目录(收藏版)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年总目录(收藏版)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总目录(收藏版)

《外国语》2018年总目录(收藏版)

《外语界》2018年总目录(收藏版)

《外国语文》2018年总目录(收藏版)

《当代外语研究》2018年总目录(收藏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总目录(收藏版)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8年总目录(收藏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总目录(收藏版)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文学教学”特别专栏

 

文学阅读的专业内涵及教学策略——也谈外国文学教学的人文思想渗透 林斌

文学课程论文写作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以《西方文论》课程为例 李晋

回归人文学科: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与发展路径 顾悦

人文教育、批判性思维与课程设置:《西方文明导论》课的实践与启示 金衡山

 

理论研究

 

汉英对动作和时间的不同概念化:时空性差异的映显 崔靓;王文斌

知识论视角下的“提问” 于国栋;吴亚欣

词汇新构式创生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研究 秦洪庆;王馥芳

二语口语动机自我系统、努力程度与二语口语水平关系之结构模型研究 胡元江;马广惠

 

实践研究

 

提高理想二语自我动机策略对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王欣;王勇

语言测试公平性检验框架及其应用 童扬芬;陈佑林

大学生英语学习投入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苏琪

 

翻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梦”英译在英美等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胡开宝;张晨夏

 

“文学教学”特别专栏 金衡山

 

文学阅读的专业内涵及教学策略——也谈外国文学教学的人文思想渗透

林斌 厦门大学

摘要:新一轮本科专业教育改革将英语专业定位于人文性质的专业,志在将外语建设为“一流学科”的高校对英语专业的本科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强调的是人文思想的教育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从“阅读”在外国文学教学语境中的概念界定入手,在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上反思所谓“文学功用”之说,以《美国文学选读》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为例着重探讨如何将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渐次渗透到英语专业的文学教学之中,在此基础上寻求英美文学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以期进一步明确文学阅读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定位。

关键词:文学阅读; 专业性; 文学功用; 人文价值; 文学史论; 文本细读

 

文学课程论文写作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以《西方文论》课程为例

李晋 首都师范大学

摘要:笔者结合研究生“西方文论”课程论文的写作情况,指出目前存在的“题目中观点的缺席”、“观点弱化”及“论证薄弱”三个主要问题,阐明思辨能力中“阐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和“自我调节”六方面内容和文学课程论文写作之间的联系,并提出应对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需关注学生是否做到准确理解文本,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后论证观点,最后呈现其观点。文学课程论文的写作质量与其结构、内容和语言相关联:论文框架是否完整及合理,论文是否有独到见解、对文本和文本的生产语境是否熟稔、文本与理论视角间是否密切关联、理论概念的理解是否透彻、文本细节是否切当丰富、参考文献引用是否贴切、论文语言是否规范等。学生完成一篇合格的课程论文,会为他们的学位论文写作做一定铺垫。

关键词:文学课程论文; 思辨能力; 《西方文论》

 

回归人文学科: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与发展路径

顾悦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要:当下英语专业的危机在于单纯的语言训练无法使英语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其出路在于明确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定位。英语专业是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研究型人文专业,核心是基于人文通识教育理念对英语人文经典文本的研读。人文教育与语言能力培养是统一的,与此同时,学生完成了语言的习得。海外一流高校的外语专业教育通过文学文化课程的学习进行语言能力提高,是值得我国英语专业参考的模式。

关键词:英语专业; 人文学科; 人文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批判性思维与课程设置:《西方文明导论》课的实践与启示

金衡山 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近二十年来关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的缺席”的讨论,说明英语学科存在诸多问题,涉及语言学习与批判性思维培养以及人文教育实施。对于这些概念需要认真梳理,搞清其内涵与要旨,与此同时,课程设置的改革应是落实人文教育的关键。但另一方面,如何在具体课程中内化批判性思维的教与学则更是关键的关键。本文围绕批判性思维与人文教育的相关论述,通过展示具体课程的实践过程,试图表明英语学科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人文教育; 课程设置改革

 

汉英对动作和时间的不同概念化:时空性差异的映显

崔靓;王文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概念化理论,对比汉英对动作和时间的不同概念化方式。主要发现有二:一是汉语对部分动作的概念化具有双向可逆特征,而英语却表现出单向不可逆特征;二是汉语对时间的表征具有二维空间性,而英语对其则呈一维线序特征。本文提出,汉英在这两方面存在区别的深层缘由,或许与二者的时空性思维差异有关。

关键词:概念化; 时空性差异; 双向可逆; 单向不可逆; 二维空间; 一维线序

 

知识论视角下的“提问”

于国栋;吴亚欣 山西大学

摘要:提问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与传统语法研究中的疑问句紧密相关,却又不同。那么究竟什么是提问,提问与疑问句的关系是什么,提问除了能够执行寻求信息的功能外,还能够执行哪些辅助功能?本文采用会话分析研究方法,以发生在自然情境下的英汉两种语言的言语交际为语料,从知识论的视角出发,对提问进行定义,并探讨交际者之间的“知识差”以及“信息的会话经济”对问题设计的影响和作用。最后我们还分析了提问在寻求信息之外的辅助交际功能。从知识论出发探讨提问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能够让研究者从形式、功能、和交际的角度全面理解并解释提问这一社会行为。

关键词:提问; 疑问句; 知识论; 信息经济; 提问设计

 

词汇新构式创生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研究

秦洪庆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馥芳 聊城大学

摘要:本文试图在整合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相关理论思想的基础上,详细描述和揭示新构式在寻求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非规约化”匹配过程中所关涉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研究重点在于:1)揭示旧词汇构式之形式与新意义“非规约性”匹配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2)揭示派生词新构式之形式与意义“非规约性”匹配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3)揭示复合词新构式之形式与意义“非规约性”匹配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

关键词:词汇新构式; 概念化; 再概念化; 图式化

 

二语口语动机自我系统、努力程度与二语口语水平关系之结构模型研究

胡元江 南京工业大学;马广惠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二语口语动机、努力程度和二语口语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努力程度直接影响口语水平,实际努力程度解释力最大。动机变量通过努力程度的调节间接影响口语水平,其中理想自我和学习态度贡献力最大,而应该自我的作用有限。提升类工具动机、口语自信和口语兴趣之间存在共变关系,且作为理想自我的支持变量影响口语水平。抑制类工具动机和家庭影响互相关,并与提升类动机共同作为应该自我的支持变量影响口语水平。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 努力程度; 二语口语水平

 

提高理想二语自我动机策略对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王欣;王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摘要:本研究以上海市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114名学生为对象,研究了旨在提高学习者理想英语自我动机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策略的实施有效提高了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但对低水平学习者学习动机未有显著影响。在对这一发现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仅关注理想二语自我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动机策略体系进行了完善,在此系统理论下进一步提出了针对低水平英语学习者的提高其应该英语自我以及优化英语学习经历的动机策略。

关键词:二语动机策略; 理想英语自我; 学习动机

 

语言测试公平性检验框架及其应用

童扬芬;陈佑林 华中师范大学

摘要:语言测试既是一门社会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活动,其公平性检验贯穿于测试的整个流程之中。在我国现实测试环境下,语言测试公平性的检测框架应当涵盖对测试开发者、使用者和应试者责权利的界定,在应用实践中需要同时考虑技术公平性需求和社会公平性需求,针对效度、偏差和敏感度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测量技术检验和人工价值判断,将检验的结果对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建立完善的公平性检测报告制度不仅是提高测试质量的必要举措,亦是保障社会公正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语言测试; 公平性; 检验

 

大学生英语学习投入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苏琪 山东大学/枣庄学院

摘要:学习投入被认为是学业成就的重要预测变量,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但在外语学习领域,目前还鲜有这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学习投入、学习动机和焦虑的文献梳理,厘清三者的内在关系,建立英语学习动机和焦虑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投入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英语学习动机的三个维度都对英语学习投入产生正效应;理想自我与应该自我都对焦虑产生正效应,而学习经历则对焦虑产生负效应;焦虑对学习投入产生负效应。

关键词:大学生; 英语; 动机自我系统; 焦虑; 学习投入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梦”英译在英美等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胡开宝;张晨夏 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中国梦”一经提出便引起了英美等国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自建的英美等国主流报刊媒体“中国梦”新闻报道语料库为研究平台,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梦”英译在英美等国的传播和接受。研究发现,尽管“中国梦”有不同译名,但英美等国媒体更倾向于应用“Chinese dream”。自正式提出以来,“中国梦”这一概念通过不同传播渠道在英美等国主流媒体中得到了有效传播。

关键词:中国梦; 英译; 传播与接受

 

“文学教学”特别专栏

金衡山 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正>新一轮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已经开启。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而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学则必然要成为完成这个改革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中国的英语教学经历了几次上上下下的变化过程——从单一型教学到复合型课程设置再到实用性人才培养;这一次则是倾向于回归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本体,同时强调人文思想的教育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表明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很多教师在经历实用主义大潮的“洗礼”后开始认识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特稿

 

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外译的生成性接受 刘云虹;胡陈尧

 

理论研究

 

多元读写教学法的系统功能语言学阐释 李燕飞;冯德正

二语语用能力研究:从交际能力范式到互动能力范式 李清华

二语习得的会话分析路径 杨梅;董佩芸

英汉日省略结构的语序限制条件对比研究 韩涛;张天伟

教育语言学研究在中国:领域与方法 杨金龙;梅德明

汉英双语者视觉词汇加工中的语音启动研究 丁雪华

 

实践研究

 

大学英语评估取向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成就目标导向的中介作用研究 周小兰;马文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篇认知态度类动词语用特征的成因分析 周凌;张绍杰

中美跨洋写作互动中同伴反馈类型的对比研究 裘莹莹;马广惠;游晓晔

 

翻译研究

 

论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 许多

基于英汉科普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汉语“被”字句语义韵特征研究 郭鸿杰;周芹芹

阿瑟·韦利英译《道德经》中的历史文化语境重构 吴冰;朱健平

 

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外译的生成性接受

刘云虹;胡陈尧 南京大学

摘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进程与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经由翻译在异域得到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传播,但围绕翻译以及中国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仍存在需深入关注的事实与进一步澄清的认识。就根本而言,文学翻译是文本生命的生成过程,文学接受则是文本生命生成中的重要一环。同时,翻译始终面向读者,无论译介模式的确立,抑或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总是与读者的接受息息相关。据此,本文从文学翻译所具有的生成性本质出发,通过考察四大名著外译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指出文学接受与文学翻译本身一样,始终处于不断更新与完善、不断丰富与发展的历程之中,并力求以历史、动态的目光深入揭示其阶段性、时代性与发展性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 译介; 接受; 生成性

 

多元读写教学法的系统功能语言学阐释

李燕飞 聊城大学;冯德正 香港理工大学

摘要:近几年我国学者对多元读写的研究多是关注多模态资源的选择与协调,而缺少对这一新教学法的核心步骤的系统阐释。鉴于此,本文借助系统功能理论框架,包括语类语境、系统选择、元功能与符号层级等思想,并以2018年“华文杯”师范院校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大赛中的教学实例为语料,阐释多元读写教学法的四个核心步骤。本研究一方面为设计多元读写教学提供明确的选择系统,另一方面也扩展系统功能理论在多元读写领域的“适用性”。

关键词:多元读写教学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 多模态; 英语教学

 

二语语用能力研究:从交际能力范式到互动能力范式

李清华 南方医科大学

摘要:本文梳理二语习得、语用学和语用测评等领域对语用能力的研究,讨论语用能力、互动能力和互动语用能力的理论问题,指出二语语用能力研究正在经历从交际能力范式到互动能力范式的演变。基于“社会建构论”"和“互动能力理论”,笔者提出“二语互动语用能力”框架:在理论层面,二语互动语用能力包括交际目标和语境意义的协商能力、礼貌和身份的共建能力、跨文化能力和元语用能力等次能力;在操作层面,这些次能力表现为言语互动和副言语互动两个方面,前者指话题掌控、话轮操控、语列组织、话语调整、补救策略等,后者包括韵律知识、非言语交际知识及附和方式。本框架是对陈新仁(2009,2014)语用能力模式的拓展,对二语语用教学与测评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二语语用能力; 互动能力; 二语互动语用能力; 交际能力

 

二语习得的会话分析路径

杨梅;董佩芸 华南理工大学

摘要:二语习得的会话分析路径强调通过研究互动言谈和行为,了解二语学习者如何在会话中有效利用各类互动资源、创造二语练习时机并提高二语互动能力。该路径关注学习者如何在社会互动中发展第二语言,有助于深入揭示二语发展的社会建构机制。本文梳理会话分析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的背景,介绍CA-SLA的基本观点、方法特色及最新进展,同时讨论该路径的价值与不足。

关键词:二语习得; 会话分析; 互动能力

 

英汉日省略结构的语序限制条件对比研究

韩涛;张天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以往有关省略结构的研究较少关注语序这一要素,本文通过英汉日动词省略和谓语省略对比研究发现,英汉日在省略结构上的差异与语序密切相关。由于语序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句法结构上的差异,并由此产生了两种省略类型——顺向省略和逆向省略。在区分认知机制和句法机制的前提下,就日语而言,虽然顺向省略符合认知机制,但当句法条件满足时,其省略结构会由顺向省略转向逆向省略。在跨语言验证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语序是跨语言省略研究的重要因素,是省略的句法语义限制条件之一。

关键词:省略; 语序; 对比语言学; 逆向省略; 日语

 

教育语言学研究在中国:领域与方法

杨金龙 四川外国语大学;梅德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要:教育语言学自1972年诞生至今,已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对于国外教育语言学异军突起、百花齐放的迅猛发展势头,我国的教育语言学研究则存在研究领域单一、相关实证研究匮乏的窘境。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外教育语言学的发展概况,认为在面临战略转型的新时期,我国的教育语言学研究应聚焦于教育中的语言问题,以双语教育、语言服务、外语教学的生态观、移民/特殊群体的语言权利与教育、汉语的对外传播等话题为切入点,并对部分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教育语言学; 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

 

汉英双语者视觉词汇加工中的语音启动研究

丁雪华 韩山师范学院

摘要:本文使用翻译启动范式,以汉-英不平衡双语者为被试,研究在四种不同启动词-目标词关系类型(同源、非同源翻译、仅同音、无关)中是否能够得到跨语言的启动效应,以了解语音是否在双语者的视觉词汇加工过程中起作用。本文包括四个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启动词呈现时间足够长,汉语词汇与英语词汇的加工中语音均能得到激活;另外,在汉语词汇的加工中对语义的激活强于语音,而在英语词汇的加工中则先激活语音再激活语义。

关键词:视觉词汇加工; 掩蔽翻译启动; 语音启动效应; 语义启动效应

 

大学英语评估取向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成就目标导向的中介作用研究

周小兰;马文 山东大学

摘要:大学英语评估模式作为情境因素对个体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所带来的干预影响迄今缺乏学术关注。实证研究表明:竞争评估取向与发展评估取向对个体成就目标导向和英语学业成就存在差异性影响;成绩趋近目标导向与掌握目标导向对英语学业成就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成绩回避目标导向与学业成绩未呈现相关;成绩趋近目标导向在竞争评估取向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成绩趋近目标导向与掌握目标导向在发展评估取向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中同样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评估取向; 成就目标导向; 学业成就; 大学英语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篇认知态度类动词语用特征的成因分析

周凌;张绍杰 东北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依据文化间际语用学的文化模式理论框架,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笔语语料库(WECCL)和英语本族语大学生书面语篇语料库(LOCNESS/NESSIE,简称LONE),对中美大学生书面语篇使用的高频认知态度类动词的语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而阐释其背后的成因。研究发现:中美大学生书面语篇中高频使用的认知态度类动词具有显著差异,中国大学生存在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两种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受英汉文化模式差异的影响,尤其汉语文化模式的认知框架或模板是影响英语学习者语言行为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认知态度类动词; 书面语篇; 语用特征; 成因分析; 文化模式

 

中美跨洋写作互动中同伴反馈类型的对比研究

裘莹莹 南京师范大学;马广惠 淮阴工学院;游晓晔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比中美同伴反馈类型的分布、出现频率和学习者对评论的反思,调查跨洋互动写作活动中的中美同伴反馈类型。数据包括同伴反馈文本、修改报告和后续访谈,分析显示,中美同伴的总体反馈类型并无明显差异,均为指正性反馈数量最多,肯定性反馈次之,其他类型反馈最少。然而,双方反馈类型的出现频次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为批判与读者友好、权威对话与平等对话和静态文本与动态话语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同伴反馈; 反馈类型; 指正性反馈; 肯定性反馈; 跨洋互动

 

论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

许多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随着新时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社会对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科翻译专业(BTI)自2006年设立以来,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正确翻译观的学生,是各培养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BTI学生理论素质培养,针对当前出现的对翻译理论的轻视、翻译专业师资的缺乏以及课程设置的现实困难,提出应重视翻译及相关理论、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并建立合适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本科翻译专业; 人才培养; 理论素质

 

基于英汉科普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汉语“被”字句语义韵特征研究

郭鸿杰 上海财经大学;周芹芹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摘要:本文使用英汉科普平行语料库考察翻译汉语"被"字句的语义韵特征以及在两岸译本中呈现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发现,"被"字句语义韵特征在两岸译本整体趋于一致,翻译文本的趋同性得以体现。差异表现在消极义"被"字句在台湾译本的出现频率更高,翻译文本的规范化特征在台湾译本更突出。"被"字句的语义韵特征和受事人称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被"字句语义限制的消解既是欧化使然,又与受事人称演变相关。语义韵也是影响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科普平行语料库; 翻译汉语; “被”字句; 语义韵

 

阿瑟·韦利英译《道德经》中的历史文化语境重构

吴冰 湖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朱健平 湖南大学

摘要:重构原作的历史文化语境是阿瑟·韦利的《道德经》译本的一个突出特点。韦利以追求文本原初意义为目标,从社会信仰、社会状态、心灵修养和核心概念等方面重构了《道德经》所处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他为译本构建了历时和共时文化网络,凸显了跨文化交际中的内部视角,具有典型的深度翻译特征;但同时因为译者受自身社会历史语境的制约,其语境重构中也存在着错乱和拼贴现象。除去这些不足,其历史文化语境重构的路径和方法,对翻译研究及"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均具借鉴价值。

关键词:阿瑟·韦利; 《道德经》英译; 历史文化语境重构; 深度翻译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英语语法教学专栏

 

以续促学英语关系从句 王启;王初明

试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向明友

初中英语教师形式聚焦教学实证研究 徐锦芬;李昶颖

不同计算机交流环境下书面纠正性反馈对英语语法习得的影响 唐建敏;刘德美;杨明

协作写作对学习者二语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朱茜;徐锦芬

 

理论研究

 

再谈语义韵的短语及语用属性 甄凤超;杨枫

英汉非限定小句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 何伟;仲伟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亟需厘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董曼霞

语类多维度分析模式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交际目的谈Swalesian学派语类分析模式的拓展 李冰

论语义波分形的词汇语法: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罗载兵

 

实践研究

 

基于语步辨认的中国本科生专业期刊英语论文读写研究 蔡基刚

英语教师语调知识储备情况调查——以国内大型口试评分员为例 李景娜;陈桦

 

翻译研究

 

译本语言的结构组分与文化属性 杨仕章

 

以续促学英语关系从句

王启;王初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本文研究采用读后续写方法来学习应用英语关系从句之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以三组大学一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为被试,A组续写含关系从句的故事,B组续写不含关系从句的同一故事,C组光读含关系从句的同一故事,读后只做理解题,不续写。实验采用前测-实验干预-后测-延时后测设计,为期三周。研究发现:1)学习者在续写时与前文协同,前文含关系从句,续写中出现的关系从句多,前文不含关系从句,续写中出现的关系从句少,两种情况差异显著;2)读后续写促学关系从句的效果显著好于只读不写;3)续写含关系从句的前文时,若无关系从句产出,学习效应不能长久保持。实验结果对如何教好学会英语复杂句法结构有启示。

关键词:读后续写; 关系从句; 续论; 协同

 

试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向明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摘要:大学英语语法教学长期存在供需错位问题。本文借助抽样调查数据证实了这一现象,并对具体问题开展了更深入的剖析。本文据此引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继而在梳理作者自己十几年的教改实践基础上,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套可资参考的较为成熟的实践路线图,并通过比对分析,进一步证实该路线图基本符合现行的"金课"标准。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课标准

 

初中英语教师形式聚焦教学实证研究

徐锦芬;李昶颖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初中英语教师的形式聚焦教学情况。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将语法教学和具体交际语境相结合,其中采用融入型形式聚焦教学的教师大大多于分离型形式聚焦教学的,但仍然有极少数教师采用传统的孤立教授语法点的方式;在实际教学情景中教师会考虑语法点的难易度和学生英语水平等因素灵活选择形式聚焦教学方式;考试压力和课堂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教师的语法教学方式决策。

关键词:形式聚焦教学; 融入型形式聚焦教学; 分离型形式聚焦教学; 初中英语

 

不同计算机交流环境下书面纠正性反馈对英语语法习得的影响

唐建敏;刘德美;杨明 山东科技大学

摘要:本研究探索不同计算机交流环境下书面纠正性反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语法习得的影响。研究发现:(1)计算机同步交流组(同步组)和计算机异步交流组(异步组)的语法学习效果均好于对照组,显示出计算机交流环境下语法纠正性反馈的有效性;(2)同步组的效果并不优于异步组。在同步交流环境下,通过使用语篇重构的任务设计来进行书面纠正性反馈,并不能发挥出同步计算机交流的主要特点以促进学习者的二语语法习得。

关键词:同步/异步计算机交流环境; 书面纠正性反馈; 语法习得; 语篇重构任务

 

协作写作对学习者二语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朱茜 华中农业大学;徐锦芬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本研究在大学英语课堂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课堂教学实验,探究协作写作对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二语发展的影响。二语发展表现为语言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一学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使学生的二语得到了不均衡发展。表现为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显著提高,但在复杂性方面,仅词汇复杂度这个维度显著提高。2)协作写作在促进二语发展上没有显著优势。研究进而提出教师要重视学习者训练以及加强任务监控和指导的建议。

关键词:协作写作; 二语发展; 大学英语

 

再谈语义韵的短语及语用属性

甄凤超;杨枫 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语义韵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最具价值的成果之一,但也引起不少争议。文章重新审视语义韵,讨论了"传染说"、"转嫁说"、"极性两分法"等传统语义韵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讨论了语义韵的短语及语用属性。语义韵不是单词的属性,而是作为意义单位的短语的属性,语义韵会随着短语的变化而变化。语义韵的极性两分法是粗线条的,还应当描写短语在不同语境中涌现出的语用评价功能。文章还提出了语篇语义韵的概念,并且认为搭配、扩展意义单位、语篇等不同层面的语义韵相互关联。最后文章指出了进一步研究语义韵需要解决的若干个问题。

关键词:语料库语言学; 语义韵; 搭配; 扩展意义单位

 

英汉非限定小句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

何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仲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运城学院

摘要: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依据,对比了英汉非限定小句的功能及体现形式。从功能意义看,英汉非限定小句比较一致。从经验功能角度,它们所表达的过程不具有"直接定位"功能;同时,主语参与者的参与度呈现出一个从强到弱变化的连续统。从逻辑功能角度,英汉非限定小句在配列关系上体现的嵌入性呈现出一个从强到弱的连续统;在逻辑语义关系上与限定小句形成投射关系和扩展关系,但扩展关系通常具有不明确性。从人际功能角度,英汉非限定小句没有语气选择,不能单独承担言语功能。从语篇功能角度,英汉非限定小句体现的信息缺失性促进语篇连贯,推动语篇发展。从体现形式看,一方面英汉非限定小句都以较相同的隐性方式表达其逻辑、人际及语篇功能,另一方面在经验功能表达上,如过程定位及主语参与者的体现形式方面,英语表现出比汉语更高的语法化程度。

关键词:英语非限定小句; 汉语非限定小句; 功能; 体现形式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亟需厘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董曼霞 四川外国语大学

摘要: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涌现出了大量成果。然而,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不少研究者对反拨效应的本质、反拨效应的影响因素、反拨效应研究的维度、反拨效应与效度的关系等问题缺乏清楚的认识甚至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研究结果的信服力。笔者认为有必要厘清有关反拨效应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为欲从事反拨效应研究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反拨效应; 反拨效应的性质; 反拨效应的影响因素; 反拨效应的维度; 反拨效应与效度

 

语类多维度分析模式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交际目的谈Swalesian学派语类分析模式的拓展

李冰 山东大学

摘要:近年,众学者认为ESP领域的语类分析模式存在种种缺陷,应建立一个语类多维度分析模式。笔者从语类本质是实现特定交际目的出发,构建语类多维分析模式,以Swales语类分析为基础,宏观层面植入语境,微观层面植入主位推进理论,用主位功能将宏观和微观层面衔接。并用雅思大作文展示新模式运用。本研究旨在理论上,构建语类多维度分析模式;在实践中,帮助二语学习者了解成功实现交际目的语篇的特征,写出合格语篇,融入学术界。

关键词:语类; 多维度分析模式; 交际目的

 

论语义波分形的词汇语法: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罗载兵 西南交通大学

摘要:语义波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学界对语义波的研究主要限于语境与语篇层面,而词汇语法层面涉及较少。本文依据分形原则,探析语义波在词汇语法层的分形构建。研究发现,语义分形的跨范畴与级转移特征、语法压缩与语义扩散的分形途径、词汇选择与语法选择的分形资源等分别构建语义波的不同复杂性分形层级,且语义波体现于不同的语义组织环境,即配列层级体现于串行的逻辑语义,图形层级体现于参与者、过程、成分的核心与非核心配置,成分层级上环境成分体现于图形建构中的涉入度。

关键词:语义波; 分形; 逻辑串行; 图形配置; 涉入度

 

基于语步辨认的中国本科生专业期刊英语论文读写研究

蔡基刚 复旦大学

摘要: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国际期刊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已成为中国高校外语教学的方向。本文在两个学期的学术英语课程中对67个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本科生采用语类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对其专业期刊的英语论文进行语步、元话语和相关语言表达的辨读,学期结束后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评估这种方法。结果显示,学生的期刊论文语类能力、读写能力乃至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撰写期刊论文的信心也有所提高。研究结果对于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定位的改革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专业期刊; 论文读写; 语类分析; 语步辨认; 学术英语

 

英语教师语调知识储备情况调查——以国内大型口试评分员为例

李景娜 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陈桦 南京大学

摘要:本文在106名国内大型英语口试评分员中调查了英语教师对调群、调核和调型等语调知识的储备情况。调查显示,评分员对语调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和全面。具体来说,他们虽然具备基本的调群和调群切分知识,但不清楚哪些词类可作句重音和调核,也不甚了解语调的表态功能。研究认为,英语教师应加强语调知识学习,才能细化语调教学,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调水平;口试评分员应定期参加语调培训,强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以保证评测信度。

关键词:英语教师; 语调知识储备; 语调教学; 评测

 

译本语言的结构组分与文化属性

杨仕章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要:翻译文本语言的特殊性虽早为学界关注,但是其结构组分尚未得到充分研究。译本语言的结构组分属于翻译共相研究,包含源语迁移语、译语文化标记语和译语文化无标记语。这三类基本组分或各自独立地或以组合形式存在于译本语句当中。在文化维度上,翻译文本中的源语迁移语和译语文化标记语分别凸显了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它们的共现与交融使译本语言获得双重文化属性,即文化克里奥尔。

关键词:译本语言; 结构组分; 文化属性; 文化克里奥尔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理论研究

 

语用修辞学:学科定位与分析框架 蒋庆胜;陈新仁

商务英语通用语交际中的交互文化语用能力 刘平;冉永平

学习者因素与英语口语成绩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王海贞

英语阅读历程中语音转码所扮演的角色 孙杨杨

 

实践研究

 

信息化时代外语学习方式动态演进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孟宇;陈坚林

概述任务在学术英语读写课程中的运用探析 周玲;邓鹂鸣

基于批改网的作文自动评价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复杂性的影响

龚伟 周军;胡莘

中国英语初学者不同词类范畴之间的混用研究 张会平

不同认知负荷任务下母语阅读能力对二语阅读的影响研究 吴晓燕;王菲

日本小语种教育的历史、现状及相关政策 黄小丽

 

翻译研究

 

严复基督教专有名词译介的文化阐释 欧梦越

MTI学位论文写作模式与评估模式探索 何三宁;杨直蓉

 

书评

 

《剑桥英语语料库语言学手册》述介 吕长竑;马嘉欣

 

语用修辞学:学科定位与分析框架

蒋庆胜 南京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陈新仁 南京大学

提要: 现有语用修辞研究过于关注言语的实用效果(如话语意义的传达、说话人意图的实现)而忽视(汉语)传统 修辞学所关注的语言审美取向。本文倡导的语用修辞学是语用学与修辞学的界面研究,这样的学科新定位兼顾实用与审美,可以构建从施为语用、社会语用、认知语用等维度对修辞话语的行事效果、人际效果、诗意效果进行阐释的分析框架,补充汉语传统修辞研究所忽略的维度。分析框架的提出不仅能使语用修辞学更为全面,还能使语用修辞研究摆脱以往寻找语用与修辞结合点的零散性而走向更具系统性的界面路径。

关键词: 语用学;(传统)修辞学;语用修辞学;界面研究

 

商务英语通用语交际中的交互文化语用能力

刘平;冉永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提要: 商务英语通用语(BELF)交际受到商务机构和多元文化语境双重制约,语用能力在资源利用及知识建构方面有独特性。本研究从单语言、单文化到多语言、多文化发展变化的角度,梳理商务语境下的语用能力,讨论交互文化语用能力的概念,旨在对BELF交际中的语用能力重新概念化。在探究BELF 的四大特征后,基于实例分析,发现BELF 交际中交互文化语用能力体现为以完成任务为取向的语言资源利用,以及以寻求与创造共知基础为取向的交互文化建构。

关键词: 商务英语通用语;交互文化语用能力;交互文化;共知基础

 

学习者因素与英语口语成绩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王海贞 苏州大学

提要: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测试工具,探讨了情绪智力、外语焦虑、学习动机、工作记忆、语言学能、认知风格6个学习者因素与英语口语成绩之间的交互关系。结构方程模型(AMOS 22.0)分析结果表明:由工作记忆、语言学能和认知风格构成的认知能力对口语成绩的预测力最大,外语焦虑次之;认知能力与情绪智力呈共变关系,共同影响口语成绩; 外语焦虑在口语成绩和学习动机之间起中介效应,调节焦虑对口语成绩的影响力。   

关键词: 学习者因素;英语口语成绩;结构方程模型

 

英语阅读历程中语音转码所扮演的角色

孙杨杨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提要: 本研究从阅读条件和文章难度两方面探索语音转码(phonological recoding)在英语为外语的阅读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结果显示阅读条件对阅读理解成绩以及阅读效率没有显著效果,受试者不太需要仰赖语音转码,可以直接从字形撷取语意。在字词辨识的层次上,阅读条件对受试者的阅读眼动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表示语音转码虽不影响阅读理解的表现,但仍可能参与了阅读初期的字词辨识历程。而受试者是否依赖语音转码与文章难度之间的关联性不高。

关键词: 外语阅读理解;语音转码;眼动行为

 

信息化时代外语学习方式动态演进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孟宇 上海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陈坚林 上海外国语大学

提要:本文对我国近二十年(2000—2017)信息化背景下的外语学习方式演进过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采用科学 计量软件CiteSpace绘制了动态演进的科学知识图谱,宏观勾勒了信息化时代外语学习方式演进的整体脉络:多媒体技术、网络环境、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四个阶段。研究发现,外语学习方式演进过程涉及学习方式、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方式6个前沿研究领域,涵盖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移动学习、课堂教学等34个研究热点。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的深度融合对外语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开放、自由、个性化的外语学习成为可能,同时,这种变化会反作用于整个外语教育生态,使教学方式、师生角色关系等生态要素发生改变。

关键词:信息化;学习方式;动态演进; CiteSpace

 

概述任务在学术英语读写课程中的运用探析

周玲;邓鹂鸣 武汉大学

提要: 概述写作技能是有效从事学术研究的入门技能,是学术英语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表明,专家型和学徒型概述写作认知处理模式上存在差异,而宏观规则训练以及学习者对于文本的宏观结构、图式线索、结构线索意识的提高,将大大提高学习者的概述写作能力。本文针对我国大学 EAP 课程学习者特征,探析如何在学术英语读写课程中运用概述任务提高学习者学术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尝试性地提出概述任务文本选择、概述任务设置以及有效教学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概述任务;学术技能;宏观规则;宏观结构

 

基于批改网的作文自动评价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复杂性的影响

龚伟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周军 四川大学;胡莘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提要: 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已成为写作反馈一种不可忽视的形式。迄今鲜有论文专门探讨作文自动评价系统是否会影响学生写作中的语言复杂性以及如何影响的问题。该研究在较长的实验周期内检验了句酷批改网对学生写作中词汇复杂性和句法复杂性的影响。文章使用了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三个水平组 45 名学生在 32 周的时间里在批改网上完成的作文,结果发现,基于批改网的作文自动评价有利于学生语言复杂性的发展,同时有无混合教师人工批阅对句法复杂性的影响大于词汇复杂性的影响。  

关键词: 句酷批改网;作文自动评价;写作反馈;词汇复杂性;句法复杂性

 

中国英语初学者不同词类范畴之间的混用研究

张会平 东北师范大学

提要: 本研究从语法概念迁移视角,采用“英语词类学习母语迁移分析框架”,检索中国大陆英语初学者写作中出现的词类混用偏误,从而探索初学者词类偏误的系统性特征与认知根源。本研究发现:初学者词类偏误频次很高,偏误类型较多,最为常见的是名词与形容词混用等四种类型。这些偏误已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特征,其认知根源是汉语[词类]语法概念范畴系统及其属性的负迁移。本研究有利于中国本土二语概念迁移研究的推进,对英语词类的教与学也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词类;混用;中国英语初学者;语法概念迁移

 

不同认知负荷任务下母语阅读能力对二语阅读的影响研究

吴晓燕;王菲 安徽师范大学

提要: 本研究以206 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考察不同认知负荷任务下母语阅读能力对二语阅读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认知负荷任务下母语阅读能力对二语阅读的贡献程度存在差异;2)随着阅读者二语水平的提高,母语阅读能力对二语阅读的影响,在高认知负荷任务下表现为从不显著到显著,在低认知负荷任务下表现为强度逐步增大;3)在二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不同认知负荷任务下对二语水平不同的学生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适应性教学。

关键词: 低认知负荷任务;高认知负荷任务;母语阅读;二语阅读

 

日本小语种教育的历史、现状及相关政策

黄小丽 复旦大学

提要: 日本的外语教育政策主要关注英语教育,本文的考察对象则是英语以外的外语语种。文章首先追溯日本小语种教育的历史,并基于各类统计数据分析小语种教育的现状,以便全面把握日本的外语教育政策。日本的外语类大学及院系传统上重视文学研究,二战后逐渐确立“区域研究·国际关系教育”体制;作为通识课程的外语类课程重视 人文因素,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重视“海外子女·归国子女”的外语资源价值,并提供一系列配套措施。在我国外语学界日益重视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日本的做法值得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多语种;小语种;语言政策;全球本土化

 

严复基督教专有名词译介的文化阐释

欧梦越 复旦大学

提要: 本文对严复基督教专有名词译介进行“溯源”式系统梳理及文化阐释。首先,严复遵循基督教汉译传统, 采取“吾从众”策略,如沿用“景教”,但对其不准确性亦有清楚的认识。其次,他又“别出心裁”,多以音译创制译词,如 将bishop 译为“毕协”。此外,严复多“同名异译”,其中不少虽在近现代译名史上逐渐被淘汰,但有些译名本身仍具有学理性价值。严复译词因具有明确的“本土化”理论自觉,如“以儒解耶”“以佛解耶”等,且用语典雅,其意义和价值仍不应低估。

关键词: 基督教专有名词;译介;文化阐释;“同名异译”;“本土化”理论自觉

 

MTI学位论文写作模式与评估模式探索

何三宁;杨直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提要: 近年来,国内对MTI 学位论文写作与评估模式开展了很好的探讨,但由于MTI 办学时间短,积累的经验有限,论文写作与评估模式仍然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认为,应该取消MTI 学位论文的“翻译研究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应充分体现专业自身特点以及各培养单位的优势学科,以厘清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的本质差异,凸显 MTI 的培养特色。同时,各培养单位需要构建MTI 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探寻科学可行的论文规范模式,充分体现 MTI 的职业化教育功能,以培养合格的口笔译人才。

关键词: MTI;学位论文写作;评估模式

 

《剑桥英语语料库语言学手册》述介

吕长竑 西南交通大学;马嘉欣 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中学

提要: Douglas Biber 和Randi Reppen 主编的《剑桥英语语料库语言学手册》是对英语语料库语言学不同领域当前研究现状的全面评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对该书的主要内容及其概括性、示范性、引领性、导向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等特色予以了评介。基于《手册》,有理由相信,基于语料库的渐进性研究或将成为语料库语言学在语言研究方面的又一理论创新,且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创新的不断深入,语料库语言学的学科辨识度将会越来越显著。

关键词: 语料库语言学;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道格拉斯·比伯;兰迪·瑞潘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1至4期刊物。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