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场鬼见愁!考试前一定要认真区分的新传概念合集!


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

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

后台回复“真题训练营”,进群练真题

后台回复“实务批改”,实务弯道超车

后台回复“论述批改”,练就论述大神


今天的模考大家都答得如何呢?无论是觉得得心应手还是一头雾水,播播都想要告诉大家,目前的模考只是为了查缺补漏!马上要到了冲刺阶段,大家一定不要在此时放弃。


另外,在答题过程中,你是否发现有些概念就像一对双胞胎,字面上看起来差不多且容易混淆,在答题的时候很容易就理解成另一个词了。今天,播播就带大家梳理并且搞清楚这些【傻傻分不清楚的概念】大盘点




1.主客我、自我互动、镜中我


⚠️区别:

研究角度不同:主客我是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自我互动论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进行研究的理论;镜中我更加偏向于自我与社会的联系。主客我和自我互动理论属于人内传播的范畴,而镜中我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


强调点不同:库利的“镜中我”强调个人通过与社会他人的有机联系来认识自我,但却忽视了社会化过程中自我原有的个人认知。自我互动则是在米德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了自我互动的能动性,面对社会他人之期待、评价与想象,个人并不是直接接受的,而是能动地理解、解释并进行加工修改。


📚联系:

研究主体相同:三个理论都是研究“自我”的理论,“主客我”理论是在“镜中我”的基础上发展的,“自我互动”则是在“主客我”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


🎙️播播说:

以上几个理论虽然都是芝加哥学派的、都属于社会互动理论、都是与符号互动论联系密切,但是侧重点不同,关于是人内传播还是人际传播的分类一定要记牢。


2.电视人、容器人、媒介依存症


⚠️区别:

提出者不同:电视人的提出者是林雄二郎,容器人的提出者为中野收,而媒介依存症是学者总结出来的一种社会现象


强调点不同: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这一媒介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这个一代人注重“感觉”,与重视逻辑思维方式一代“报纸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容器人更加强调现代人的内心特点;媒介依存症的重点在于指出的是一种社会病理现象。


📚联系:

这三个理论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是因为媒介而造成的一种心理或者行为上的改变。


🎙️播播说:

电视人其实可以并入媒介依赖症,只不过是媒介依赖的一种形式,随着媒介发展还有“网虫”等媒介依赖的表现。


3.常识理论、现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


⚠️区别:

常识理论的特点是零碎的、直观的,但是它能以舆论的形式对传媒活动形成影响。现场理论能够直接支配大众传媒的日常运营活动。社会科学理论一种系统的、具有平衡性的理论知识体系。


🎙️播播说:

虽然这三个理论都让人觉得有些抽象,但是这三个概念的区别还是较为清晰的。社会科学理论既避免了“常识理论”的直观性和零碎性,又与“现场理论”的业务主义和商业主义倾向保持了距离。


4.认知基模、框架理论


⚠️区别:

框架的内涵要大于基模。心理学角度的框架认为当个人处在特定情境之中,就会使用已有的框架来判断形势、做出选择和解决问题,框架分析大多采用量化的实验法和调查法,测量构成框架的具体认知要素来认识它。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个体给自己的经验赋予意义,框架又是个人行为的结果,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大多视框架为影响个体诠释事件意义的一套观念系统,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话语来理解框架是什么,也可以通过观察个人的活动来理解框架是如何被塑造的。


📚联系:

在心理学的背景下,框架概念和基模概念可以等同,基模就相当于框架理论中的“受众框架”概念,而社会学背景下的框架理论与认知基模的概念差距很大。


🎙️播播说:

基模和框架都有对事物认知、理解的路径之意,但基模通常仅是个体的认知行为,框架则有可能拓展为组织、群体的框架选择。


5.舆论、舆情


⚠️区别:

主体差异:舆情的主体是民众, 不存在官方舆情之说;而舆论的主体, 既可以是民众, 也可以是官方。


内涵差异:舆情重在“情” (情状、状况) , 属于客观存在形态的范畴;而舆论则重在“论” (广义的议论) , 属于人们行为活动的范畴。


形态差异:舆论的形态为意见的公开表达, 舆情的形态则并非均为意见的公开表达。


📚联系:

都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 都具有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方面的丰富内涵。


所涉的客体都为人们的社会生活, 其中又以社会热点问题和关系到广大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居多


都与民众的群体性心声、意愿密切相关。舆论大致都是在与此相对应的舆情的基础上形成的。


🎙️播播说:

舆论多指一种意见在公开表达中占大多数,而舆情指一种达到了多数人都支持的意见的情况。


6.流言、谣言


⚠️区别:

指向性:谣言往往针对社会公众事务领域, 其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而流言所针对的对象, 往往更多地指向一般个人及家庭、亲友等, 较少侵入社会公众事务。


真实性:谣言以“捏造”为最主要特征, 属于有意识的传播,流言则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传播。


传播行为:谣言制造者往往希望在公共空进行“点对面”的大规模传播, 其本质上是一种群体行为。流言多在比较私密的、范围有限的人际交往圈子中流传。


🎙️播播说:

从词性色彩角度来说,相对谣言而言, 流言的感情色彩更偏于中性。从社会效果层面看,谣言的破坏范围和力度均远远大于流言。


7.符号、信号、象征符


⚠️区别:

符号可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信号与象征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物理性质,而后者则具有人类语义性质,二者都属于符号这个大的范畴。


🎙️播播说:

符号范围较大,文字、语言、标志、甚至人体动作都可被归为符号,符号是人所创制的,因而对符号的选择与使用是随意且主观的。信号是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从广义上讲,它包含光信号、声信号和电信号等。


8.传播障碍、传播隔阂


📚联系: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它们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造成社会混乱和国家解体。


🎙️播播说:

传播隔阂是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造成的传播偏差和误解。传播障碍则是传播的渠道不畅通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那么可以理解为,障碍是信息根本传递不到目标受众那里,隔阂则是信息可以抵达,但意义解读不同。


9.群体暗示、群体感染、群体模仿


📚联系:

群体暗示、群体感染和群体模仿都是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集合行为中的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集合行为,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播播说:

这三者都与集合行为有关,并且是在不同程度下的表现,往往是先接收到暗示再被感染进而产生群体模仿。


10.奇观、景观


⚠️区别:

概念层面:景观社会理论是宏观层面的理论,较为抽象,是对当代社会的性质进行把握;而媒介奇观则是中观层面的理论,从当代社会文化的具体现象出发,更为具体。


分析对象:德波的景观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凯尔纳则以美国社会文化为出发点,为了理解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文化。


研究视角:德波采取的是法国激进知识分子和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凯尔纳采取的是美国公共知识分子的立场。


🎙️播播说:

道格拉斯的“媒介奇观”理论是对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奇观继承了景观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并根据当代社会文化语境进行完善。


奇观是对景观的跨文化和去语境化的解读,是景观这一抽象理论的具体应用。


11.传播的仪式观、媒介仪式


⚠️区别:

从微观层面上来说,传播仪式观是对传递观的补充与更新,使得传播观跳出了传统“传递观”对传播的误解。从宏观层面上来说,传播仪式观将文化研究范畴引入整体的传播学研究,开创了文化传播学的研究范式。


🎙️播播说:

“传播的“仪式观”是一种传播研究路径的转向,强调的是传播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建构和文化共享。而媒介仪式研究的着眼点在于揭示和批判媒介建构“媒介化中心的神话”,探究的是媒介(符号)权力问题。


12.国际传播、全球传播


⚠️区别:

主体不同:“国际传播”概念更侧重于主权国家界限之下政府之间传播行为,其并不适用于个人、组织、机构等多元主体之间的传播情境;而“全球传播”概念的诞生本质就是其能够更大程度上阐释多元主体、无国界背景下信息的自由流通,其假设当前自由畅通的传播行为已经不受民族国家的束缚和影响。


倾向性不同:“国际传播”指向的是一种内外有别的传播行为,国内的信息并不会被动地跨越国界,更多的是主动对外传播的结果;而“全球传播”则指向一种内外无差异的传播行为,国与国之间的信息壁垒被打破,任何国内信息都可以瞬间传遍全球,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融为一体。


📚联系:

“全球传播”所倡导的“无国界”更多是理想化的假设,任何信息背后都存在着民族和国家所带来的话语权差异,国与国之间的资源不对等和传播力的不平等直接导致“全球传播”并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信息自由流通。


🎙️播播说:

国际传播主体较多具有国家集团的利益目的属性,全球传播更类似于无国界意识下的意义流通。


13.信息沟、信念沟、数字鸿沟


⚠️区别:

信念沟用来描述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同一问题上存在的信念差异;信息沟描述的是一种信息隔阂;数字鸿沟是信息时代的一种经济现象。


🎙️播播说:

三个词都以“沟”为后缀,其实根本上来讲都是在描述一种认知的差异。信息和数字都是现代互联网技术之下,对于网络信息内容的一种描述,因此信息沟和数字鸿沟都多指因媒介接触的频率、媒介接触的意愿、媒介理解能力、媒介素养等差异之下产生的“沟”。信念沟则不仅包含内容,更包含意识形态、较为抽象的观念上的不同。


14.中介化、媒介化


⚠️区别:

中介具有双重性质,它不仅包括工具,还包括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既包括有组织性的物质层面,也包括有物质性的组织层面。


媒介化强调的是社会和文化以及互动模式由于不断加剧的媒介影响而发生改变的社会进程。


🎙️播播说:

这两个词本身来讲就有些难以理解,中介化在媒介研究中,中介化是指“通过媒介传递某物的行为”强调的是传播过程在意义制造中所起到的介入作用,本质上属于微观或中观的概念


媒介化则更为宏观,指这样一种历史情境:即媒介不仅是自立的社会机构,而且还深入到其他社会机构的运作中。媒介在制度化和技术化的过程中通过传播行动产生了塑造力,进而成为媒介化过程的一部分。


15.UGC、PGC、PUGC、OGC


⚠️区别:

UGC的主要生产者都是业余人员,他们出于个人爱好、公益心等原因参与到内容生产;PGC的生产者多具有专业学识或者工作资质;PUGC指的是在移动影音行业中,将UGC+PGC相结合的内容生产模式;OGC是以职业化的方式提供相应内容。


🎙️播播说:

简言之这些都是互联网生产主体多样化之后的产物,主要区别就在于内容的专业性程度以及是否职业化。




1.新闻、宣传


⚠️区别:

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需要;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


归宿不同: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除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


传播的方式不同:宣传常需要用到重复的宣传策略;新闻传播的信息则是一次性的。


传播的要求不同:宣传要求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定性的准确);新闻则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联系:

宣传和新闻都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均属于传播行为;新闻具有宣传属性,利用新闻进行宣传是常见的宣传手段。新闻与宣传互相渗透;宣传可以以新闻的形式出现,成为新闻的组成部分。


🎙️播播说:

新闻是客观的告诉你发生了什么?宣传则是我想让你知道什么?宣传往往裹挟着宣传者的目的,而新闻则更偏向于仅描述事实。但因为新闻和宣传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很难分来讨论,所以有时新闻也会涉及宣传,并不是说这时的新闻不再客观,而是在选择性的客观事实。


2.新闻来源、新闻本源


⚠️区别:

新闻来源指新闻事实及事实材料的原始来源或提供者。广义的新闻来源指供应新闻的媒介,如通讯社供稿,读者来信,记者采访,群众 (通讯员) 投稿,机关宣传品,广告,各种文件资料等。狭义的新闻来源特指消息出处,即新闻事实材料的提供者。


新闻本源是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界和社会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事实。新闻本源认为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播播说:

如果容易混淆,可以记新闻来源一般指出处,则是“谁提供的内容”;新闻本源是事实的原本面貌,具有客观属性


3.新闻价值、新闻价值观


⚠️区别: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要素包括真实性、时新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


新闻价值观是新闻价值的集体取向,是长期形成的一系列基本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价值理想等等。新闻价值观是来源于社会实践和新闻传播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发挥着指导新闻价值评价的作用。总体来说新闻价值观可包括专业主义新闻观、商业偏向新闻观、宣传偏向新闻观。我国主导的新闻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播播说:

新闻价值相比于新闻价值观来说是更为具体的,我们可以用事件的时间远近、关注度的高低等可观测的指标去形容“新闻价值;但关于价值观则是更为抽象的内容,有时甚至需要在实践去把握。


4.新闻策划、策划新闻


⚠️区别:

含义不同:前者以新闻事实为基础,对宣传和报道进行策划,尊重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后者的重点在于策划,是否为新闻事实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客观性、真实性都比较差。


运作不同:新闻策划运作在新闻事实产生之后,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采访以及对其走向的预测,对报道进行策划;策划新闻就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容易产生新闻炒作、造假等现象。


🎙️播播说:

最简单的记忆方法就是,新闻策划可取,策划新闻不可取!新闻策划属于在事前的准备部分,而策划新闻属于制造假新闻。


5.新闻述评、分析性新闻


⚠️区别:

新闻述评是新闻写作学术语。解释性新闻体裁之一,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某一新闻进行评说。它的针对性较集中与直接,有时仍需概要提及或展开该新闻,然后对其进行评点或较深入的分析。


分析性新闻,就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分析性新闻多用于社会热点、难点以及未被人们普遍认识的新生事物的报道。


🎙️播播说:

新闻述评可以立即为新闻体裁的一个分类,而分析性新闻更像是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的思绪下去分析内容。


以上就是本期【傻傻分不清楚的概念】盘点啦,作为新传领域比较难区分的知识点,在考场紧张的状态下很有可能会写错。但对于这些内容其实也是有区别和记忆的诀窍的,在背诵时,爱宝可以将词语于对应的一些媒介事件、社会现象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加深记忆,也能更好区别它们了。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E妹2.0

知知

卷卷3.0


卷卷2.0


胖胖

小S

小S 2.0

卷卷



往期精彩推送⬇️

还剩9周,到底要练多少次实务才能上岸?
做减法!考了60+道真题的「网络治理」,抓住这三个重点就够了

痛哭30次后,我与考研和解了。

划重点4.0 | 实务也会考简答、论述?这些知识点近两年考了200+道题

答题干瘪大白话?65条好用答题金句送上!一题应“万”题 | 什么答题模板能适用60+道“舆论”题?
2022十个必考关键词,四大刊给你画出来了!说句实话:前沿理论的学习无需钻牛角尖。

划重点3.0 | 你需要知道的网传重点和对应考察题型已整理

一题应"万"题 | 一个答题模板可答30+道真题!背它!张译王俊凯二度合作,3天6亿票房,《万里归途》赢麻了!刘畊宏、李佳琦、张若昀、人工智能、羊了个羊...| 9月热点速递完全不同的13道题居然只用了1套答题模板?背它!分数都是你的!首个“元宇宙系”成立,今年元宇宙会怎么考?

答题真没有那么难,一篇文章带你理清答题基础方法论

第32届中国新闻奖来了!跟着获奖作品学实务分会低吗?每个人都逃不了的「马新观」,超全笔记、思维导图免费送!划重点!新闻学背诵重点合集来了论述题如何得高分?3种模板+3种答题技巧奉上~提升答题标题的10大关键词!从彭兰等人论文中学来的~记住这些2022新传新概念,考场上谁会偷笑我不说🤔
考“烂”了的媒介融合,答出新意才能拿高分!

词穷不会写怎么办?这有份独家好词清单...

叮~这个天天挂在热搜上的必考专题谁还没准备|媒介伦理王鹤棣夺舍式演技疯狂圈粉,我们对于偶像的期待究竟是什么9大专题+35个热点,爆肝整理的主流媒体评论语料不看血亏!外新史重点,都在这几张图里|新闻史重点盘点2.0打印直接背!新传必考大佬看这一份就够了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