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你的大学在人间
【点击上方~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加入微信公众号赏阅精彩原创作品】
【公众号主人简介】(点击左侧链接“公众号主人简介”即可浏览)
作者:姜修亮
从小学到大学的应试教育已经让学生离社会越来越远了.所以,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说过"要和社会去接轨,要去适应社会"这样话.从另一个侧面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基础学校教育不是教学生去适应社会,很好的在社会上立足.更让人伤心的是----高等教育仍然走"计划经济的模式","计划高考,计划内招生"这些名词仍然透射出计划经济的后遗症.但是,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却要面临市场经济的挑选.试想:计划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考验呢?在这样的局面下,就会出现很多"奇怪"的现象------在高中越是边缘化的问题学生走向社会,越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在大学除了学好本专业,越是能"折腾""能锻炼"活跃分子"越能很好的走向社会".不能说学校教育是错的,只能说是不完整的.缺少的就是学业规划,思想导师,心理辅导等等.这些你就是大家所说的"走向社会真正要用到的东西".而这些都是大家走进大学,走向社会才慢慢懂得的,其实有些晚了.
因此,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为了逃避就业就选择考研究生考博士生,出国镀金.你想:本科阶段他就不是这群体的优秀分子,难道上了研究生考博士生,出国镀金,就有好工作送上门吗?如果不改变其他方面,光靠学历能就业.所以他们最后都是打折就业.博士做了研究生的工作,研究生做了本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就失业.实际上即使就业,他们内心也是委屈的.显然这些同学不能理想就业.问题不是出在学历文凭,而是出了学业规划,思想导师,心理辅导等等.这些问题上.
说一个根本性的就业难的病症:同学们,咱们在学校里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官方哲学.自从引入中国,就逐步上升到了官方哲学,同时我们国家确实也在致力于民主与法治建设.但是,大家都知道你们走向社会后符合实际的仍然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在主导这个社会.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仍然大行其道.比如,找工作要找关系,走后门.靠自己就业的凤毛麟角.工作后的《厚黑学》,《潜伏》,升迁靠送礼,这些都是和时代相背离的.但是我们就是民主和法治进程中牺牲品.我们还是要学习,要就业,要报答父母.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啊.
城里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好就业,在最难就业的大学生中来自边远农村与老少边穷地区者相对比较多。这个一点不意外,假定我们大家都不自己努力,仅仅靠原来的社会关系,那当然城市或者本地的学生依靠社会关系就可以取胜——谁的爹狠点儿,谁的工作就好点儿。不过,谁的爹也不是万能的,真的靠爹也就是在爹的一亩三分自留地的关系里面转悠了,爹托爹也托不了多远,托来托去也未必是喜欢或者擅长的活儿。而要改变这个态势的唯一可能就是在大学尝试与努力在陌生人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
你在大学里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永远呆在大学里?大学最重要的是为社会输送人才,是到社会上寻求岗位,是要跟社会上的资源建立链接的。我们这些大学生,将来是不是能够把这个价值体现出来,它是跟你的社会上的关系量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关系有多大,你的提升,你的机会就有多大。
很多人为什么到了大四的时候找不到工作,你社会上认识几个人?你去青岛找工作,你认识青岛人吗?认识什么样的青岛人呢?你要到上海找工作,你认识什么样的上海人呢?你说我临时认识一个人,那你只能做临时工;你认识一个老朋友,他给你提供支持的机会就比较多。社会资源是依循社会网络分布的。社会网络仿佛一根藤,社会资源仿佛是那些瓜,你要想吃这个瓜,你就顺着这个藤去摸。问题是你有藤吗?所以其实在我们大学时代的时候,建藤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我常鼓励大学生参加多种社会场合,发自己的名片,有一定交往价值的朋友,咱道儿上有人了!
认识陌生人的方法特别简单。不追求什么品牌,但要干净,得体。尤其对我们男同学来说,人家才愿意接近你。无论是坐公共汽车、坐火车还是坐飞机,临近你的那个人在大多是愿与你认识的。仅仅在于我们不能冲破内心的束缚和防备。我们应该不耻下问,不耻积极,不耻主动,成为第一个主动认识对方的人。
如果你恰逢高人的指点,很多东西你不需要摸索,你直往那边走就行了。如果你还有挚友帮你出主意,你就可比其他人少走弯路。
我非常鼓励大家去忘年交,往上的忘年交,往下的忘年交。资源有两种获得方式:一种是自己亲自实践获得。自己碰的头破血流获得一些认识。另一种方式就是学习。说到学习,途径和方式就多了。大到参会小到聚会。所以不要整天呆在学校里,要适度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有个好爹当然是优势,更需要的是不断丰富的社会关系。
【加入微信公众号:zerenheshiming 赏阅精彩原创作品】
【点击下列标题链接,阅读推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