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修亮|给教育厅长的一份作业

2016-11-06 作者:姜修亮 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

【创作背景】



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是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

作者:青岛市崂山一中姜修亮 

阅读提示本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篇语

第二部分:问题篇—对两道高考试题进行非知识非能力角度解析,由此构成该文的逻辑起点。

第三部分:策略篇—从解构试题中引出目前一线教育教学该侧重的方向(做学生心灵成长导师)然后从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两个角度阐释思考和对策。

第四部分:结束语

注意:

1、应对考试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并不对立

2、此文绝非强调教育教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应对考试

3、该文中提到了一些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缺失,目的是引以为戒,绝不是对教育现状的全盘否定。

第一部分【开篇语】

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是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运用认识规律认识自我和世界的一把钥匙。越能独立思考就越能体现人的功能和价值,越能科学思维久越能认识(认同)自己,最终也会更加科学的认识外在世界。反之,人云亦云就会迷失自己,浪费时光;胡乱思维就会扭曲对自己的认识也不会客观公正的认识其他,后果不堪设想。

学生的心智不同程度的处于蒙昧和混沌状态,通过培养他们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能够更好的对他们启蒙和唤醒。

第二部分【问题篇】

    今天上午第三、四节是高二(11)(12)班的政治课,我让同学们做了十道选择题。在同学们练习的时候,我一边巡视一边对学生的解答进行提问和检查。通过有效沟通,观察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不足,发现并整理了学生目前存在的非知识性非智力性缺失。

[试题1]当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整个经济社会进程中来考虑,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来谋划,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有力的举措来推进各项工作。我们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因是(     

它决定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它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ƒ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它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

A  ƒ   B  ‚   C ƒ     D  

第一板块:对于设问:“我们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因是(   )”

【学情调研实录一】

教师:同学请你讲讲为什么选‚

学生:因为材料中能体现出来。

【存在问题】和【案例分析】

1.很多同学做题时【不看设问要求】

这是初中遗留下来的不足。很多初中试题由于命制不规范,导致学生不看设问要求一样可以做对。这种习惯很多同学已经形成并保留多年。

2.一部分同学【把“原因”改为“体现”】

何为【原因】原因和结果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在前结果在后。至于试题的命制一般都是在材料中提出结果,让学生查找原因;也有材料给出问题,让学生研究这个问题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意义)。关于出题的“陷阱”有三种

选项和问题不构成因果关系

‚选项和问题构成因果关系,但是命题人故意把原因和结果倒置

ƒ重复结果,没阐释原因。

命题者以此来考察学生对于因果关系的准确理解和前后关系的把握。何为【体现】:材料是感性认识,选项是理性认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认识的都是一个对象,只是认识的层次和特征不同。而前面的【因果关系】考察的是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各位朋友可以看到,两种不同设问要求对思考问题的角度要求是不同,如果混为一谈,做错题的风险极大。

第二板块:对于选项:重点讲了“ƒ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学情调研实录二】

教师:请你讲讲为什么不选ƒ

学生:ƒ应该阐释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经济决定文化。所以选项的前半句不对,因此ƒ排除。

教师:试题为什么非得阐释: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学生:课本上有原话,我们就是这样学的。

【案例二分析】学生对于“事关”的认识等同于“决定”,学生说:所以第一个分句不对。这就是学生主观改变了试题的原貌。“精神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原题只是说两者是“事关”的关系,有影响。并不是阐释谁决定谁。而学生在审题时却把句子意思换成:“经济和文化的关系”了。学生思考问题应该从试题信息描述的实际情况出发,而该学生从课本出发,有些教条。这就是深层次的思维问题,需要科学规范的改正。

【案例二存在问题】学生私自任性的改变原题,主观曲解材料主旨。

【学情调研实录三】

教师:请你讲讲ƒ为什么不选?

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不对的。

教师:为什么不对?说说理由

学生:无话可说了

【案例三分析】其实试题命制的时候,命题人会在材料中提供已知条件,学生需要分析、概括,使用这些已知条件对试题进行解答。通过刚才的对话,大家明显可以看出该学生没有使用已知条件,也没有自己的思考依据就做了盲目武断的判断和选择。

【案例三存在问题】没有充分使用已知条件,缺乏理性、周全的思考。

【学情调研实录四】

教师:请你讲讲为什么选ƒ

学生:因为ƒ中“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对的,所以就选ƒ

【案例四分析】学生只认真看第一个分句,第二个分句就开始轻描淡写的或者压根就不看了,然后就作出选择。即使学生能够审读第二个分句,但也容易忽视判断“我们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因是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层意思的对错。

【案例四存在问题】面对两(三个)个分句,重前轻(忽视)后。

【学情调研实录五】

教师:请你讲讲为什么选ƒ

学生:能够正确解释前半句。但是在解释后半句时,面对这个,没有主语的句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不知道如何是好。

【案例五分析】其实,“ƒ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已经用代词“它”给出了,因为学生在审读时,忽视了对句子主语的细致把握,导致后半句无法理解。

【案例五存在问题】语文学科的精读训练不够,缺乏细致认真的品质。

【学情调研实录六】

教师:请问,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学生:一脸茫然 不知道答案 说是课本上没有。

【案例六分析】全国卷的试题选项在课本上都是找不到原话的。试题内容源于课本高于课本。那么课本上对于“中华文化的精髓”阐释的原话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学生处于原先学习经验的惯性,总是觉得选项非得出现和课本一样的句子、意思才可以。学生处于高二不适应也可以理解。这是这道试题中唯一用到知识的环节。

【案例六存在问题】学生固守课本原话

第三板块:对于序号:‚ƒ

【学情调研实录七】

教师:请问,你为什么选ƒ

学生:因为‚不对,所以ƒ④我连看也不看

教师:你怎么能确定‚就一定错?ƒ④就一定对?为什么不再去审读一下ƒ④给自己增加做对的几率和可能性?

【案例七分析】全国卷的难度极大。不允许学生像刚才那样对待试题。需要四个选项都必须过关才可以出答案。

【案例七存在问题】逻辑上不严密,增加了做错的几率和风险。

【学情调研实录八】

教师:请问,你为什么不选ƒ

学生:我也不清楚‚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教师:如果你不明白,结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选,一种是不选。为什么在不懂其意的情况选择不选ƒ呢?

【案例八分析】大家看了我的谈话分析,很容易就看出孩子的逻辑出现问题。学生就认为:能看懂的选项就选,看不懂的就不选。其实严重的逻辑错误。

【案例八存在问题】思考缺乏严密的逻辑

[试题2]2016年全国卷新课标1乙卷子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

试题分析这道试题中考察的知识有“落后文化”“大众传媒”“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如果让学生单纯的默写这几个专业术语,我想对于一个高三学生是没问题的,说明学生欠缺的不是背不过这些知识,而是不能从脑袋中调动和运用上。能调动和运用知识之原动力不在方法和技巧而在核心素养和科学思维。因此复习的重点在后者,而不是把学生拉回到浩如烟海的知识中从头开始地毯式背诵记忆。具体分析(试题中):“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果学生对于“历史真相”没有客观认识的精神,如果学生对于“革命英雄”没有敬意和敬仰,那么学生对于这则信息是没有反应的,更不会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如果学生具备这些情感,有如此的态度和坚定的三观。那么学生面对这道高考题只需要把自己对信息的真情实感(看法)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对应的答案是: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其他要点不再分析)无这样看教育教学的重点就很明确了: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看待历史的唯物史观,培养学生对于革命历史的深厚感情,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者,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那如何培养?笼统的说:发挥和挖掘各个学科魅力,用教师的魅力和学科魅力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启迪学生,而不是用单纯的知识记忆和枯燥方法技能代替、掩盖、漠视学科魅力,也不能用老师的魅力表演代替学科魅力。这样就不需整天闭着眼睛,堵着耳朵,抱着脑袋,上气不接下气的死记硬背知识。否则做耽误了核心素养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也很难取得优异成绩。如果不具备这些核心素养,只从中端(学习有高端、中端、低端之分:中等分数靠知识和能力,高分满分靠核心素养和科学思维)切入,不管搞多少轮复习都是低品质的勤奋者。

那科学思维在此试题中如何体现?请审设问:“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这个设问是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

1.如何守护英雄?

2.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如果学生把这两个问题自动化的视为一个问题,那后面是要丢分的。如果化解?要告诉学生这是考察“分析思维”—分析问题有几个组成要素,有几个要素就要谈几方面问题,最后还有概括性解答。如果不能给学生点破这层面纱,学生做再多的题也无济于事,也不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考试的时候也只能与课本条框对号入座。

    通过调研发现】:学生看到试题后的反映是试题信息能和课本上哪个知识对号入座,把那句话写上能得分。而不谈对信息有何情感、不谈对信息有何态度、不谈对信息有何价值观人生观角度的认识。其实全国卷1的考察至高点恰恰是不让学生照本宣科,避免让学生做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后代。全国卷1要求的是让学生客观公正的面对试题信息表达的事实在考场上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

     其实,课本上没有现成的语句作为答案。因为课本的编写不是依据高考题而编写,而很多解读性语言都是服务于基本观点和术语的。考试考对观点和术语的驾驭和使用,而不是考察课本解读性语言。

     关于《科学思维》并不神秘,这是高中政治学科的六大选修之一。因为高考不直接考察,所以没开这门课。但是,科学思维却渗透在各个学科。

附试题答案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对于上述两道试题的总结】通过上述问题的剖析发现:得不了高分,90%不是知识问题导致,而是一系列非知识非智力因素导致。知识要背,但考试拿高分绝不是单一靠知识、方法、技巧能解决的。作为教师需要有效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过程,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深度发现学生的根源性不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进而培养学科的核心素养,才会避免低品质勤奋。

第三部分:策略篇

第一、做学生心灵成长导师

教师工作的侧重点应该是研究学生(学习行为、思维过程、情感、情绪等等要素),这是教育工作的重头戏。而过度的应试让老师们把很多精力都放在研究课本、试题、知识、技巧中去。

研究学生,研究人其实就在做一个伟大的哲学命题“认识你自己”。要想能研究好学生,就需要老师能够比较持续科学的认识自己。那老师就得反思、提升自己的各方面优秀品质和特长,找到自己对自己认同的地方,这样才可以实现用自己智慧启迪和唤醒学生的智慧。如果把大把精力都放到对课本的研究上,对应考的研究上就荒废了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关注,耽误了对教师自身的认识和认同。整天让他们生吞活剥的记忆知识,把应试技能练成条件反射造成孩子的心灵不会成长、压抑、扭曲。那么,这种做法不是在搞教育而是在延误或者摧残孩子心灵的成长和成熟。

心灵不成长不成熟孩子学知识学技能的高度是极其有限的,即使孩子再努力再勤奋也无济于事。这也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一个班级中入学时成绩好的一般毕业时成绩也好,成绩弱的到毕业时成绩一般也不好。也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后进生的转化为什么那么困难?因为用责骂、体罚等生理刺激的措施解决不了心灵成长的心理问题;或者用大量学案的填写、或者大量试题的训练也不能解决孩子心灵成长的问题。一天24小时,孩子们几乎用饱和的学习时间在应对各种学业任务,用洪荒之力来满足老师对勤奋的要求。为什么孩子的学习还是不能有起色。不是说知识没用,不是说技能方法没用,我是要强调知识、方法、技能需要孩子用不断成长、成熟的心灵来驾驭。

     大家都发现一个现象,往往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懂事”,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孩子“幼稚”,这就是心灵成长不同的表征。但是,这些表征都被老师们一带而过,或者把“幼稚”的责任推给家庭教育。转过头来,“苦行曾”们继续进行着固有的三轮复习和夯实基础。既然心灵成长如此重要,我们何不在这个方向上多下功夫,从根源性上帮助孩子成长?

考试。以考试的名义把学科分为大学科和小学科,把课型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说来说去都服务于考试。唤醒和启蒙才是授课的落脚点所在。注意:这和考试和取得高分不冲突。尤其作为深受封建思想和文化的束缚的生活工作状态,很多人仍处在沉睡和蒙昧状态。作为教师应该是对某个领域先知先觉于一般人,用这个强项来带动学生的智慧人;作为教师应该是一群最有幸福感的人来充当,用自己获得幸福的体验唤醒和启蒙学生也能获得幸福。

第二、坚持独立思考,做行走中的思考者

     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家大多有留学背景,师从世界各地的教育大家。学成回国后奠定了近代民国教育的框架,这个框架的很多言论一直影响至今。这也是很多学者顶礼膜拜的权威。所以,在很多人的演讲和著书中动不动就拿出来“引用”,但是引用完了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即没有说自己的话,没有展示自己的思考,只是宣传权威观点或者表示赞同或者发出一些感叹就完事了。

     阅读过一些外国的教育作品,可以发现外国对于学生或者教育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近代(留学精英)的教育理念,早已开始触及人的心灵、动机、目的、灵魂、人学等内在的深度构成要素上。开始具体化专业化的朝着教育的高精尖方向发展。我们还处于模仿和崇拜近代教育大家的阶段和状态更不用说有超越的想法。具体表现为:各种教研活动中,大家交流、讨论的教育话题都从极其宏观的角度阐释问题,始终不能切入,深入,专业。话语的特点不是抒情就是叙事,没有真正说教育行业的“行话”。能不能超越权威观点另说,至少我们该有这样的情怀和姿态。这算不算是受到了“留洋精英”的专制?我们该怎么办?假如在我们大脑周围有十扇窗户可以认识世界,如果我们只打开“知识”这扇窗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打开更多的窗户更加全面深刻专业的认识世界认识教育。老吃西方人剩下的,我们永远都不会超越别人。

    具体到微观课堂上:学生们还被任课教师压在翅膀下,用教师的高度作为学生学习天花板,有的以炫耀智商为傲,有的以炫耀学识为豪,有的以过嘴瘾为快等等。我们不期盼老师如何如何?我希望老师让课堂更具包容性和开放型,希望老师愿意让学生超越自己,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如果不这样,学生的心智得不到成长,教育的效果就打折扣。长此以往,教师会因有“制胜法宝”而高枕无忧,学生也会深陷泥潭不能新生。这其实是在阻碍人类的进化或者导致异化。

 做教育搞研究,不同于权术、法术,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哪里自由,哪里就是教育进步的乐园。看看孩子们的课程表:安排的满满的不留任何空白,也不给孩子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即使有,也往往用在填学案,做试题上。孩子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很多都被应试需要挤占的不留丝毫活口。这就违背解放思想和科学发展,不是以学生为本,这种局面直接扼杀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会怎么样?请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某日,一学生为老师撑伞。

路人看到后,愤愤不平,说:“现在的老师真没师德!”

学生于是将伞撑到自己头上。

又有路人说:“现在的小孩真不懂礼貌,老师怎么教的?”

老师听到后,拿过伞,帮学生撑起伞。

路人又说:“孩子一定有来头,这个老师趋炎附势。”

老师想,算了,俺自个儿用吧,于是自己给自己撑。

路人又说:“现在的老师真没爱心,自己有伞,不管学生。”

老师无奈,唉,把伞收了吧,谁都不用总行了吧。

于是两个人谁都不用。

又有路人说:“瞧这对师生,有伞不用,老师越教越傻,学生越学越笨了。”

老师急了,干脆和学生手把手共握一伞。

路人窃窃私语:“看,师生恋!”

面对这则网传故事,我只想概括性的说说:教师、学生、主管部门如果连如此雨星的信息干扰都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坚持当时的实际,那如何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认识的无限性

在各种媒体上经常出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什么?”“教育的最大意义是什么什么?”“最好的教育是什么什么?”看看,大家都在最追求一个“最大”“最终”“最好”,像不像武侠小说里各路英雄好汉争夺武林盟主。一旦某家的观点获得大家的推崇和认可,就立刻推为主流地位和拥有绝对权威,然后从上到下去推行。持此观点的“教育专家”也会到处讲座受到前粗后拥的“待遇”。大家发表如此观点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和大家商讨教育教学规律还是为了博得眼球满足自己的虚荣和利益所得。

我们知道医院里治病是分科的,尽管是小儿科也会有大大夫,但是人家强调的是大夫专长,并不是强调这位大大夫像神丹妙药一样能医治百病。医生治病都讲究对症下药,分科应对,没有“最好”“最终”一说。那我们著书立说能否夸口自己的看法就能一语中的看透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持有行走中的思考之心态,永远在路上的探索精神。而不是用固有的权威看法当作自己的资本或者阻碍进步的温床。

     科学思维方式即不能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强调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既指活生生的现场也指用文字图表等描述和阐释的各种事实),力图如实反映认识对象。

     比如,《教学勇气》这本书的作者帕尔默对自己的著作修改了很多次,修改的过程就是更靠近客观和真理的过程,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和方向。对于学习这本书的读者而言,应该尊重作者对教育的权威认识,但读者不能迷信和盲从,应该把字条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去检验,去认识,去发展超越。且不可把书中的观点视为永恒不变的信条并套用在日常工作中。我想这也不是帕尔默先生出版《教学勇气》的本意。

第四、坚持深度思考、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

     应对中考、高考,年年搞三轮复习,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带毕业班的老师没几个说没有压力的。按说,这升学工作年年做,经验和规律性探索应该更加完备和有自信,然后事实恰好相反。为什么这升学工作越做越累,越没幸福感?是不是和学生面对应试挤压的感受是一样的?

     科学的思维方式总是通过对历史和现实资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中的规律,并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比如毛泽东对抗日战争必胜的预测。比如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战士不惧雪山,不怕草地,凭借的就是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事实也证明革命战士的付出是有价值的。但是,目前的学生也在进行着爬书山过题海的长征。孩子们在“应考长征”中有填不完的学案,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题。就是因为抓不住教育规律应试规律,教师对教学成果的未来不可预见,产生恐慌、无助、无奈,这些促成教师宁可忙死累死也不能让领导批评自己不出力的悲惨境地。

     如果按照教育规律和应试规律来工作,即使累一点,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局面是可以控制的,也一定会很优秀。可见科学思维强调发挥主动性去做深度思考探求规律,而不是浮光掠影的持有“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或是“无过便是功的”自我解脱,更不是盲目蛮干。

第五:坚持辩证思考,全面有重点

    科学思维主张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局部和整体,静态和动态,对立和统一等等。

举例说明:

老师对小明说:小明,这次期中考试你考得不好,下一个阶段你得努力,争取在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这则鼓励的话语中只有定性分析“考得不好”“取得好成绩”;没有定量分析,这是片面的引导。文中只有“你得努力”的方向性引导,没有可操作性的抓手,也是片面的。

这样的引导会让学生感觉缺点不清晰,目标不明确,措施没改观。这样的教育教学语言大家可以反思下身边是否还有?

第四部分【结束语】

万分荣幸于张先生关注青岛“支教岛”开展的教育活动,荣幸于先生肯定我的观点,鼓励我进步 。此文乃上周工作之余撰写,不当之处请斧正。谢谢赐教!祝身体安康万事顺意!

【加入微信公众号:zerenheshiming 赏阅精彩原创作品】

【点击下列标题链接,阅读推荐作品】

公众号主人简介

姜修亮:我与法国学者的一席谈

姜修亮:在文化激荡中激浊扬清

姜修亮:我的二胎时代

姜修亮:孩子成绩不好,该怎么办?

姜修亮:不必在意,洒脱一些

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诚信与生存

二两牛肉

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有理想你就年轻

姜修亮|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一)

姜修亮|聊聊林丹 李宗伟 谌龙之间的“三国演义”

姜修亮|人生几何,得准备几个拿得出手的故事

姜修亮|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深度)

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用尿取火对新教育的启发

姜修亮|不做背着很多书的驴子

姜修亮|给篡改者一条生路 给法治该有的空间

姜修亮|在义利两难中选择條荡心灵的尘埃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诚信缺失的诱因是人性的束缚和压制

姜修亮|再也不能这样教,再也不能这样学 (深度)

[家庭教育]谁是特级教师的女儿自杀背后的推手|姜修亮

姜修亮时评:对于“断臂乞丐”岂能拆穿了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