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散文,只是写那么“一点”——五上《4珍珠鸟》教学叙事

江苏彭峰 彭文峰会 2024-03-18


 

 

《珍珠鸟》是略读课文,需要通过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必要改弦易调,要引导同学们自主把握内容,更要教师放得下心来把课堂交给他们

了解到学生对珍珠鸟都不熟悉甚至没见过,因此上课伊始,我出示一张珍珠鸟的图片,请他们观察后描述,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鲜红的嘴巴、黑亮的眼睛,眼睛下有块腮红,以及蓝色的羽毛和橙红的脚,圆滚滚的很可爱。”我们接着来看看作者的描述,课件出示: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指名朗读后追问:“你觉得这是在描写珍珠鸟的哪个年龄段?”大家很快反应过来是幼时,我顺势出示“雏儿”这个词,并以辅以象形字认识右边“隹(zhuī)”,理解隹是短尾鸟的总称。接着,伴随着“笛儿般又细又长的叫声”,欣赏了小巧玲珑、美丽可爱的珍珠鸟,同时请同学们分享课前搜集的珍珠鸟的相关资料,随机强调:珍珠鸟胆小、机敏,易受惊吓。引出课文第二自然段同学们齐读: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那作者笔下的珍珠鸟怕人吗?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瞧一瞧。”对珍珠鸟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检查学生朗读文中的长难句,并厘清长难句中“蔓”“挨”“待”多音字的读音,读准且能理解“眼睑”“眸子”等词语的意思,扫清阅读障碍后,开启美好的“信赖”之旅。

 

 

引导大家质疑:“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中“美好的境界”指的什么?有的同学们通过预习会概括道:“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境界就是美好的境界。”这时,我引导他们结合课文中令自己有触动的语句进行讨论,同学们有的说:“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读出作者和珍珠鸟和谐相处”有的说:“这小家伙竟趴在我肩头睡着了,能感受到到珍珠鸟很信赖作者,不害怕他”。触摸文本后的理解才更深刻。

我顺着学生的讨论,抛出问题:“从’怕人’到‘信赖人’,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在文中画出我为珍珠鸟做了哪些事情?”同学们陆陆续续找到“我”为珍珠鸟做事,他们读后交流:“用法国吊兰的垂蔓蒙盖鸟笼,营造森林的氛围,让珍珠鸟更有家的感觉。”“我很少扒开垂蔓,决不先开叶片往里看。这里的’很少’’绝不’能感受到我对鸟儿的尊重。”“我不管它,不动声色,能体会到我对小珍珠鸟的宽容。”“生怕惊跑它、轻轻抬一抬肩,这几个短语叫人感受到我对鸟儿的关爱。”他们的勾画批注的方式中、在朗读中体会中,踏踏实实体会“我”对珍珠鸟的细心照顾、尊重、宽容和关爱。

结合板书中的反向箭头,我继续问:“那小珍珠鸟是怎样逐渐信赖’我’的呢?默读课文七至十二自然段,完成表格。”

时间顺序

活动地点

小鸟的举动“……

起先

笼子四周

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随后

屋里

飞来飞去

渐渐

书桌上

一点点挨近

然后

杯子上

蹦到杯子上,俯下头喝茶

稿纸上

啄笔尖,啄手指

有一天

肩头

睡得好熟

同学们在完成表格时,能按时间顺序快速梳理了小鸟的举动,并请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小珍珠鸟和作者的哪些互动场景更能打动自己,再汇报交流。

第一组汇报:“小珍珠鸟在屋里飞来飞去的场景令我们组留下深刻印象,第七自然段中的三个一会儿的排比句,说明小鸟很自由、很调皮、神气十足。”

第二组汇报:“小珍珠鸟从书桌一点点挨近我,蹦到我杯子上的模样非常动人。”我随机点拨:“同学们,我们把我的视角转变为鸟儿的视角,改个人称再读一读,你又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渐渐我胆子大了,就落在他的书桌上。我先是离他较远,见他不去伤害我,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他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他的反应。他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我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他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学生指读后交流:“多么得寸进尺的小家伙啊!小珍珠鸟多么信赖作者啊!”

第三组汇报:“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我觉得小鸟和作者在嬉戏打闹,他们已经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了。”

第四组汇报:“第十二自然段中,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份信赖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意料到,完全的信赖,是豁出生命的信赖啊。”

引导同学们自主选择作者和小珍珠鸟互动的细节描写,借助关键语句挖掘微妙细腻的情感,他们自读自悟,沉浸在文中人与鸟真挚情谊中。我问:“作者从笼子周围写到到他的肩头,你又有什么发现?”“小珍珠鸟活动范围越来越大,靠作者越来越近,心里也越来越信赖作者。”“正是作者对鸟儿的关爱和尊重,才换来了鸟儿对人的信赖。”同学们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同学们,小珍珠鸟对作者依赖万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也是溢于言表。在文中,你有哪些蛛丝马迹要跟同学们分享?”“作者对小珍珠鸟的称呼从雏儿变成了小家伙。”出示文中先后四次称呼小珍珠鸟为“小家伙”的语句,请同桌互读。“在你们家谁被称呼小家伙?”“我有时被我爷爷称呼小家伙。”“我妹妹被我爸爸称呼为小家伙。”“那作者为什么称小鸟为小家伙呢?”“可能是把小珍珠鸟当自己的儿女了吧。”“是啊,我们再用火眼金睛寻一寻作者把小珍珠鸟当小孩儿来写的地方。”学生快速找到:“可爱的鲜红小嘴尖细又娇嫩淘气地陪伴我……”“作者的那一点感觉、一点情感、一点滋味浓缩成了一句话——”学生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存在于作者和珍珠鸟之间,还在人与动物之间。”课件展示猛兽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画面,总结升华:“信赖,就是尊重、理解、宽容。世界万物共生长,应以诚相待,和谐共生。”

最后我介绍了本文作者冯骥才,且拓展他在《趣说散文》的一段话: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

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布置了一个小练笔的作业:环顾我们周遭的世界,是否也有一个人,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物件,让你有深深的思考,或者产生了浓浓的情感呢?请动笔写一写吧。


统编一上教学叙事:       我和小朋友有了默契——一年级的开学第一课教学叙事|彭峰
      唤起那份自豪——统编一上《我上学了·我是中国人》教学叙事|彭峰

象形字的魅力——统编一上《天地人》教学叙事|彭峰

统编二上教学叙事:

教朗读重停顿,教复述搭支架——统编二上《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叙事|彭峰
画图梳理文脉,体会用词准确——统编二上《2我是什么》教学叙事|彭峰统编三上教学叙事:明确教啥,仿写精准——统编三上《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叙事|彭峰对比悟意,儿童意象——统编三上《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叙事|彭峰

统编四上教学叙事:

精读,聚焦何处——统编四上《1.观潮》教学叙事|彭峰

“反复”出现的词句,含有深情——统编四上《2走月亮》教学叙事|彭峰先给画面拟题,再说说想象 ——统编四上《现代诗二首》教学叙事|彭峰
统编五上教学叙事:

“精巧”何处寻——统编五上《1白鹭》第一课时教学叙事|彭峰

“韵味”哪里寻——统编五上《1白鹭》第二课时教学叙事|彭峰

一个“居然”和四个逗号——统编五上《2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叙事|彭峰

句子中的深刻道理——统编五上《2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叙事
在孩子心中,种下一棵桂花——统编五上《3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花是故乡花,情是思乡情——统编五上《3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叙事
彭老师新书介绍:
        我们低估了一至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难度上册资源:

统编1-6年级上册必背内容和背诵闯关表(可下载)

统编语文1-6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推荐:

2022年秋小学语文教材变动情况汇总

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梳理表

扫码购买: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您好!
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课件”两个字,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

彭文峰会

2022年8月27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