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上《古诗三首》教学叙事
心似黄河,豁达自洽
——六上《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
一
关于黄河的诗歌,孩子们积累过不少。于是,上课伊始,我问道:“同学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古往今来,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绝唱。你知道哪些?”
我们班的“诗歌小宝库”史焱熙同学十分踊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小才女黄诗涵也不甘示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孩子们分享完后,我出示了四句与黄河有关的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与黄河有关的诗,请大家齐读诗题。”读完诗题,我请孩子们解读题意,孩子们预习很充分,关注到了书本上的注释,知道“浪淘沙”为唐代的曲名。
接着便是正音,读出节奏。我先请语文课代表戴琦朗读,读完问她如此停顿的原因。“我发现这首诗是七言绝句,读诗时可遵循2、2、3的停顿规律。”我又请她说说读时需要注意哪些字的字音。“里面有个多音字‘曲’要注意,在这儿读第一声。”
“同学们,你们认可这里的‘曲’读第一声吗?”孩子们有些答不上来,于是我出示了‘曲’的不同读音在字典中的意思。通过字义的出示,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何“九曲”的“曲”要读第一声了,在这儿指的是黄河河流转弯很多。我总结:“多音字在词语、句子中的读音可以根据字义去决定。”
二
我出示第一个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读诗歌,结合注释、插图,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字词可以圈画出来。
“同学们,有哪些字词的意思理解上面有困难?”大多数孩子都觉得理解“浪淘风簸”有些难度,我先请孩子们透过字面想想这个词写了哪两个景物?吕海反应很快,脱口而出:“浪和风。”
我再请同学联系成语“大浪淘沙”,理解“浪淘”的意思,黄诗涵恍然大悟,说:“浪淘就是大浪翻滚,卷起了泥沙的意思。”
随后,同学们用组词法理解“簸”,大家都能想到“颠簸”这个词,我创设情境:“你正乘着一条羊皮筏子在黄河的中央,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有的同学的回答很有现场感:“黄河河水起起伏伏的,颠得我晕头转向。”我趁势追问:是什么让黄河水变得如此颠簸?“对啊,就是风,狂风,现在你们知道风簸是什么意思了吗?”王浩然同学答道:“狂风吹过黄河,河面掀起了巨浪。”
难理解的词语解释完后,我请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第一、二两行,陈星宇当仁不让:“黄河绵延万里,蜿蜒曲折,携带着许多泥沙。黄河里大浪翻滚,将泥沙卷起,狂风吹来,河面掀起巨浪,从天边奔腾而来。”
第三、四两行,蒋一舟毛遂自荐:“现在我可以沿着黄河一直到银河上面去,一起去牛郎织女的家中。”
蒋一舟同学虽然把意思逐字解释对了,但是作者和谁一起去牛郎织女家却没有解释出来。孩子们可能没发现,此句用典,但此刻我并不急着解释,因为在感悟诗情时会再次理解诗句意思。
三
理解完诗句的意思,我请同学们再次读诗歌,说说透过诗人的文字,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黄河?“大浪滔天的黄河;气势磅礴的黄河;浩浩荡荡的黄河……”
同学们都能从诗中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于是我布置第二个学习任务: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圈画出关键词,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李晓泽答道:“我从九曲、万里沙这些带有数字的词中想象到了黄河蜿蜒曲折的景象以及黄河水中的含沙量极多。”
张天回答:“我从浪淘风簸自天涯感受到黄河与天连接在一起的景象,说明黄河十分辽阔,一眼望不到边际。”
“这些都是作者直接看到的景象,还从哪里也能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呢?”
史焱熙补充道:“我从直上银河,也能看出,黄河不仅与天相接,甚至是与银河相接了。”
是的,作者甚至都能去牵牛织女家了,想象多么丰富,作者同谁一起去呢?我出示了一则资料,请同学们自己快速地读一读,说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周欣怡说:“有一个人乘着槎去过牛郎织女家。”
槎,指的就是通往天河的船筏。作者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前往,多么奇妙的想象,也可见黄河的源远流长。
我据文本内容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黄河的波澜壮阔:“请同学们观察课文的插图,想象自己就是诗人,你会看到什么?又会听到什么?”在同学们的想象中,表达中,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连贯了起来:“我看到黄河从天边奔腾而来,我听到狂风在河面呼啸,掀起了滔天的巨浪,浪花卷起了河水中的泥沙。”
就这样,孩子们通过圈画关键词、想象画面的方式,将诗人笔下波浪壮阔的黄河壮景描绘了出来,以何种语气、感情读好诗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我请同学们想象着画面,一起读读这首诗,同学们铿锵有力的读书声仿佛将我们带到了波浪翻滚的黄河边。
四
文学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呈现的不仅是黄河的奔腾不息,更是作者内心的豁达自洽。
我出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说说你从这创作背景中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说感受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感受到了诗人直面挫折的乐观。
我又请同学们比较杜甫《秋兴八首》与《浪淘沙》的异同。高怡轩回答:“这两首诗都用了相同的典故,但是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我追问,怎么不一样,从哪里看出的?她有些愣住了。朱明奇帮助她,答道:“一个写的黄河,黄河奔腾不息,给人感觉很豪迈。可是杜甫的诗里写的却是‘落日斜’、猿流泪,感觉读起来很悲伤。”
是的,一个是始终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有所建树,而另一个是怀才不遇,从中你能感受到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不屈服、迎难而上、乐观豁达的人。”
那对你们又有怎样的启示呢?
陈星宇说:“当我们遭遇挫折时,也要积极乐观,不向困难屈服。”
相信同学们现在再读这首诗歌时,内心的感情定比刚刚更复杂,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读这首诗。
这么好的一首诗,值得我们将它牢记!最后,我请同学们借助课文的插图,回忆画面,背诵诗歌。课在诵读声中结束。
景有深意,春有不同
——六上《18古诗三首·江南春》
一
说起春天的诗歌,同学们简直是信手拈来。一上课,我便开展了一个“春之歌”诗词背诵接力赛,同学们的嘴里冒出不少经典的诗句。趁着这热闹劲,我引出课题——《江南春》,请同学们猜猜这是写哪儿的春天的。通过提问,诗题的意思同学们很快就明白了,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的春天。
我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于诗人“杜牧”的了解,同学们都能说点儿与杜牧有关的信息。李昕洋回答:“杜牧是唐朝诗人,他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我表扬他将文学常识积累得很牢固。
解完诗题,了解了诗人之后,我请周欣怡同学为我们读一读这首诗歌。“莺”字读后鼻音,她读得不是很准,我相机教学“莺”这个字,指导同学们注意字音及书写。我出示标有停顿符的诗歌,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诗。
二
与上一首诗歌解诗意不同,这首诗,我想先请同学们找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再结合图片、资料去理解诗歌的意思。于是我出示了学习任务:自读诗歌,圈一圈诗中写了江南春天的哪些景物?
同学们一边圈画,我一边在教室中巡视,我发现同学们会漏划,于是提醒同学们结合书上的插图和诗句的内容,先想一想,再圈画。提示完,我再下去巡视,发现已经有不少同学明白了我的用意。
时间差不多了,我请黄诗涵汇报。她找到了“莺啼、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烟雨”,我请周东沐补充,她回答道:“绿映红,也属于。”我追问她原因,她说“一开始,我没懂绿映红的意思,后来我观察了课文插图发现就是绿树和红花掩映在一起的意思。”说得很有道理!“其实我们结合图片把景物找出来,把景物的意思理解明白,诗句的释义自然也就不难了。”我请同学们结合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这些景物词的意思。
曹子雨:“莺啼就是黄莺在啼叫的意思。楼台就是亭台楼阁的意思。”
吕海:“山郭在书上是依山而建的城,那水村就是依水而建的村落。”
“这个村落既依着山,又靠着水,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也就是?”
同学们的反应很快,异口同声地答道:“依山傍水!”那水村山郭也就是依山傍水的村庄的意思。
陈星宇向大家解释了“烟雨”的意思:“像烟雾一样的蒙蒙细雨。”
三
这样的景象只发生在江南的某一处吗?“不是。”你们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高怡轩举手回答:“千里。”
同学们都很赞同,我接着问江南只有千里吗?蒋一舟答道:“不是,这里应该和四百八十的用法是一样的,是虚指。”四百八十虚指寺庙之多,那千里江南则是指?“范围很广。”也说明江南的春天怎么样?李昕洋用的一个词语,我觉得很棒——“美不胜收”。
我请同学们根据诗句内容,想象这美不胜收的春景。
王浩然分享了自己对于第一、二行诗的理解:“千里江南,到处都能听见黄鹂鸟的啼叫声,到处都能看见绿树掩映着红花的景象。依山傍水的村庄外,还能看到酒旗迎着春风摇摆。”
戴琦分享了自己对于第三、四行诗的理解:“这里有南朝时期修建的许多寺庙,众多亭台楼阁如今都藏在这烟雾般的春雨里。”
由景释词再解意,明白诗句的意思后,我再请同学们对比第一、二行诗与第三、四行诗描绘的景物之不同。
同学们发现,前两行诗的景物比较清晰,后两行诗歌景物比较朦胧。我提醒同学们联系诗中的“烟雨”再思考,同学们一下子就知道了诗歌既写了江南的晴朗之色,又写了江南的烟雨之景。我请男生读晴朗之色,女生读烟雨之景。江南的明丽与婉约之美尽数呈现。
四
景物不仅有清晰与模糊之分,更有时代之别。我带领学生扣住关键词“南朝”,设置冲突:“作者是唐朝的,为何不说我朝四百八十寺,而要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呢?”同学们说因为这些寺庙是南朝修建的,我继续追问,作者特写南朝的寺,是否别有深意。我出示一段资料,请同学们结合资料想一想,说一说。
结合梁武帝佞佛误国的故事,同学们发现了这首春之诗歌与其他写春诗歌的不同,诗歌里不仅有对江南春天的喜爱、赞美与向往,更是借南朝的寺庙之景讽刺了“佞佛误国”的现象。
我补充杜牧所处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晚唐时期,一如梁武帝时也是大兴土木新修寺庙。同学们,你们觉得杜牧这么写,还想说些什么?
我请同学们代入杜牧的身份,说一说看到此景后,内心的真实话语。
杜牧将今时与旧日之景融合,由今思古,忆古追今,美丽的江南之景读来甚至有些怅惘之感。让我们一起再次诵读这首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短短“南朝”二字,也许能让同学明白如何结合典故、诗歌背景解诗情。
景未写人,却处处有“人”
——六上《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
一
我开门见山:“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关于王安石的介绍。”
大致了解完王安石,我请同学们联系以前学过的内容,说说诗题的意思。同学们看到诗题,便想到了《题西林壁》,我肯定他们的思路,明确指出这是一首题壁诗,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题写的诗常常借眼前的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
我问:“这首写在墙壁上的诗是送给谁的?”结合书上的注释,同学们很快知道湖阴先生是谁,是王安石退居钟山的邻居杨德逢。”
二
“这是一首赠送给杨德逢的诗,可是诗中并没有杨德逢的出现啊。诗歌写了什么内容。”我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
诗歌很快读完了,高怡轩回答:“诗中写了他的邻居所住的地方的环境。”
“诗人的朋友住在哪里?”吕海回答:“茅屋里。”你是从哪儿发现的?“茅檐长扫净无苔里的‘茅檐’里看出来的。”“茅檐是什么意思?”陈星宇回答:“茅屋的屋檐”。我补充,在这里指的其实就是庭院。
作者只写了友人庭院里的景象吗?周欣怡举手回答:“诗歌的后两行还写了小河和山。”我带着大家总结:”所以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诗人友人庭院内的景象,后两句描绘了友人庭院外的美景。”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说,我写好板书。写完后,我出示标有停顿的诗歌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三
“作者是如何做到句句不提杨德逢,却处处可见杨德逢其人的呢?”我带领同学们按照庭院内及庭院外的顺序去探秘景与人之间的关系。
“作者写了杨德逢庭院内的哪些景物?请同学们圈画出来,并想想景物有何特点。”
蒋一舟回答:“写了茅檐和花木,茅檐十分干净,花木十分整齐。”从哪儿感受出来的?“从‘净无苔’中,发现庭院干净得连苔藓也没有,从‘成畦’中,看出花木都是一块一块地,种的很整齐。”
这庭院如此干净,花木如此整齐是什么缘故?张天扣准了诗中的关键词答道:“从‘长扫、手自栽’这两个动作中,我知道都是杨德逢悉心照料的缘故。”
现在,谁能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我请朱铭赫同学分享:“庭院内经常打扫,干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那成行分畦排列着的花草树木,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从这诗意中,你能感受到湖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朴实勤劳、爱干净、品质高洁......”
同学们发现了景与人品质之间的关联,此诗之景抒发了作者对邻居的赞美之情。
四
我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去找找诗人写了庭院外的哪些景物。很明显,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黄诗涵率先回答:“是一水和两山。”“一水和两山,作者是怎么写的,这两行诗歌有何特点?”我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发现。因为同学们已经学过杜甫的《绝句》,所以对偶发现的比较迅速。
“一水和两山,护田和排闼,将绿绕和送青来是一一对应的。”
根据同学的回答,我总结:“像这样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两两相对就叫做对偶。诗歌里用对偶有什么好处?”
“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有节奏感。”
于是,我让同学们一起有节奏地读读这两行诗。
我继续追问:“水能绕绿护田,山能排闼送青,这又用了什么修辞呢?有什么好处?”
同学们脱口而出:“拟人。”至于有什么作用,大家不知所措。不着急,我出示了两则典故,请同学们读典故,感知此处的妙用。
我提示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此处把水当作了典故中的谁来写,把山又当成了谁来写。
同学们静静地思考,过了一会儿,陈菲菲同学举起了手,答道:“这里把水当作守田的士兵来写,把山当成了武侯樊哙来写。”
“典故中士兵、樊哙一心护主,此处山水也来守卫杨德逢的庭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明杨德逢是个怎样的人?”“说明这个人的品格十分高尚,连山水都为他守护田地,庭院。”
“那表达了作者对于杨德逢是怎样的感情呢?”“赞美、尊敬、敬佩......”
让我们一起读出王安石对邻居杨德逢的赞美与尊敬。
五
最后,我将三首古诗同时出示,请同学们说说这三首诗的异同点。同学们发现这三首诗都是写景诗并且借景抒情,与“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这一单元主题十分契合,世间的自然万物与人都是有联系的,而不同点在于诗人们所处朝代不同、背景不同,所写景物也不同,因此所表达的感情的也不一样。
明白了这三首诗的异同点,我请同学们根据这三首诗表达的不同的感情再次齐读。
课后,我请同学们赏析王安石先生的另一首诗歌《书湖阴先生壁》(其二),进一步欣赏杨德逢庭院的美丽,感受王安石对杨德逢的赞赏。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彭文峰会
2022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