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颖莉 | 用简单的方式记录平凡的生活,却有着不平淡的温度

2017-08-10 自然生长摄影计划


对 话 内 容

L:黎光波  C:蔡颖莉



L:你现在依旧是四川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对吧,今年研几了?

C:研二了,明年毕业。

 

L:土洋切片是你读研究生以后开始创作的作品,对吗?

C:嗯,是的。

 

L:《土洋切片》这组作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单幅,一个是组图。当初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呈现这个作品?

C:这个看照片本身,有些照片就适合单幅,或者说是其他照片与之放在一起会削弱自己本身的视觉语言;有些照片看起来好像没什么说服力,但与另一张放在一起又产生了些新的视觉体验,这就是相得益彰的效果。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现在拍照的感觉没有以前读本科那时候那么好了,需要靠拍摄之后的二次编辑创作。我一般是先拍,拍完之后经常翻阅它们,然后不断去尝试着搭配它们,找到一个最适合最满意的组合才肯罢休敲定成为组图。说形象一点,就好像自己在充当月老牵线的角色一样,试试组合像谈恋爱一样可以,但敲定了要成组图就非要像结婚一样不能再变了(笑)。

 

《土洋切片》/ 部分作品


L:你这组作品很多都是和社会性生活化的东西挂钩的,可以这么说吗?

C:可以吧,初衷是有社会性的,拍起来就很生活化了,我研究生的课题是中国“土洋文化”的研究。初衷是以中国的中西合璧又有荒诞的景观相联系的,这与社会性相关,想要这些景观更为宏观那就需要一些大画幅相机去拍摄,但我拍摄的方式都是用小相机随机拍摄照片,难免会变得更生活、更日常化一些。

 

L:然后就拍摄了一些关于人的景观,还有服饰,文化习俗这一类的?

C:是的。我对这些比较感兴趣,毕竟自己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比较敏感。

 

《土洋切片》/ 部分作品


L:那你现在是怎么去了解“土洋文化”的呢?

C:因为当时读研究生的课题是这个,所以去拍摄的时候会有一个大的概念在,是在这么一个意识的前提下去拍摄的。但其实拍摄出来的作品不一定是完全和这个挂钩的,这是我所研究的一个课题,但至于拍摄更多的是存在一个随机性吧,只是会有这么一个以“土洋文化”为中心的一个点在这里。

 

L:那基本上后面慢慢都在记录一些更生活化的场景?

C:对,主要也是和生活背景以及个人生活经验有关。因为从小生活在一个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中就会觉得更接地气,对自己来说更有话语权。就会觉得这里面很多东西跟自己相关,然后如何用一些自己的个人经验把这些东西很好的记录下来,以自己的思路去构成它。

 

L:我看你的组图的作品中有些“土洋结合”感觉还特别明显,但是看单张以后又没多少这样的信息,反而在关照某一个情景,某一个特别细微的事物或者说某一个情绪的反应,对吧?

C:嗯,里面有一些单幅的作品容易让人跳“土洋结合”的感觉来,因为这一组正在拍,数量要够多才行,到时候这个项目拍完了有些还是要继续取舍的。

 

《土洋切片》/ 部分作品


L:你这个项目最开始是为了研究“土洋结合”进行拍摄的,可是到现在你这个拍摄的初衷好像是有所改变了?

C:还是有所改变吧,我先讲讲我的初衷吧,因为我大学是学油画的,当时比较喜欢拍照,加上我觉得自己画画也不好(笑),那个时候我就关注中国社会景观,景观摄影这类的照片,看得还挺多的,也喜欢这种比较有深层次思考的作品。后来国内这些景观摄影的主题就开始慢慢消弱了,取而代之是互联网时代媒体、信息、图片泛滥的时期。而我还想做这个项目是因为我刚好在我创作欲望最强的时期,正处在这两个摄影话题交替的时段,我也想赶上好时代,纪录最后的土洋结合的日常生活景观文化,毕竟日后肯定会被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所消解掉的。再加上我现在生活学习在重庆这个土洋文化结合最明显的城市,是有非常大的空间去拍摄纪录的。从当前的重庆山城城乡结合部的一隅,你感觉整个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面貌就在你面前,贫民窟和富人区不光有距离长短变化,还有山上和山下不一样的变化,层次相当丰富,很魔幻现实主义,像极了折叠空间,特别有意思。

 

L:能具体说说你想关注到哪些点吗?

C:我一般是一个月去到一个地方,一边收集当地老照片一边在街上用相机拍摄作品,基本上属于“偷拍”,在一种漫无目的状态下工作。现在没有以前那么纠结,以前就是想太多了,也没有怎么拍。现在就是想努力拍好照片,要是实在拍不好也没有关系。

 

L:你好像更加侧重于拿着相机的感受,而不是一定要为了拍摄去拍摄?

C:是的,最后那样也没有办法做作品,作品出来也没有征服力。




L:关于你“≠”这组作品,你是关注了照片本身的一个变化,对吗?

C:嗯,是的。其实就是针对家庭照片、影集这种实质物品带来的感触的,它是有时间、情感在其中的,整组照片都来自我的家庭,都是我和父母和整个家庭之间的昔日影像。

 

L:你当时是以什么样的初衷去做这组作品的?

C:这同样也是个人经验了,因为自己身处胶片和数码交替的时代,从小看到那些胶片,老照片长大的,有很多感情在里面。目前也收藏了八千余幅老照片,我也是因为托马斯·苏文(备注1)的“北京银矿”(备注2)的启发,第一次看到这个摄影收藏的项目就很激动,这也是自己长期以来的夙愿,我认为他是利用老照片来做成摄影作品做得最优质的一个典范。但是我和他的还是有所不同,他主要是回收80年代到2010年以前的彩色底片,数量也有那八十五万张。我虽然数量只有一万不到,但横跨时间较长,早一点还有民国时期的,海外华侨的,照片和底片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也可以编辑再创作利用。

 

《≠ 》/ 部分作品


L: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做这组老照片?

C:目前≠这组作品是我回收老照片抛出的一个引子,之后陆续也会创作出来。

 

L:当初≠这组作品为什么会想到把自己以前洗印好的照片和过来这么多年相对应的底片重新扫描来进行一个对比?

C:因为大前年我家搬家,你所看到的稍微保存好一点的照片就是当年洗印出来挂在家里的照片,当时搬家是我自己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刚好看见了这些底片,我就把它们扫描出来了,重新把它们放在一起,我觉得这种视觉效果挺好的。很多人不明白最开始看见都以为是PS后期形成的,其实没有那么复杂。这就是一个对时间、情感的直观诉求、表达。

 

《≠ 》/ 部分作品


L:就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方式去记录自己家里关于时间变迁的关系?

C:恩,有情感有温度的一个作品。

 

L:我自己觉得你的这些作品会更倾向社会的一个切面,比如:“土洋文化”,“时间”,你觉得呢?

C:对,就是中产阶级以及中产阶级以下的生活状态。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什么,最能体现这些的就是中产阶级以及其以下的生活现实面貌。

 

L:我感觉你的作品有很强的纪实性在里面,有一些韩磊(备注3)、冯立(备注4)等等的感觉,你有没有被他影响?

C:有的,国内摄影艺术家里我都很喜欢他们的作品。还有其他一些摄影艺术家,他们都是我的老师,都在向他们学习。

 

L:你现在最新的计划就是把土洋切片和老照片这两个项目进行完善,对吧?

C:嗯,对。还有一年毕业嘛,就继续做这个事情。因为毕业了时间就没有这么多了,需要挣钱工作(笑),虽然我觉得我毕业了没做完的话还要把它们做完。

 

L:你毕业后准备做什么工作呢?

C:现在就是在考虑这些,反正一定要做和艺术影像相关的。


 

备注1:托马斯·苏文法国人,在中国生活,这特别是对北京有着深深的情感。被网评为“中国记忆碎片的打捞者”。 

备注2:苏文从回收站获得几麻袋底片。从中细细挑选、扫描、分类编号,到2013年一共收集了将近五十万张照片。这些珍贵的素材,最终形成了《北京银矿》,一个丰富的图片宝库。 

备注3:韩磊,中国著名摄影师、编辑、艺术家。

备注4:冯立,第八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新摄影年度评委会大奖”获得者。


 




黎光波 说:



她用简单的方式去记录普通的生活景观,土洋结合的文化现象,在她这些看似琐碎的镜头里,所有的影像不是为了诠释高大上或取悦大众而存在,出现在我们视野影像变得的朴素而直接。她并不满足于此,开始以时间轴线梳理老照片的自然变化。



关于   自 然 生 长   摄影计划





     

从2005年开始,中国摄影正式开启当代摄影的大门。摄影不单只是纪实,生活记录的性质。多了一种自我表达,艺术呈现的特性。短短十多年时间,中国摄影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当代摄影人,他们以摄影为主体语言创作实践艺术,他们用视觉传达对当下世界进行解读

 

       在这个大的语境下出生的当代中国摄影人,85后是足够幸运的。有足够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自由生长。他们在学习成长最重要的时间点里恰好处于互联网信息井喷的时代。他们在如此“安逸”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思想,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看,去听,去发现,去成长。一直在无止境的探索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可能性,自己的摄影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或者现在,他们身上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正因如此,摄影在他们身上多了更多的先锋探索和实验的性质。摄影在他们这里一切回归于自我本身,一切想说的话开始肆无忌惮的去表达


在这两年他们逐渐成熟,更热衷于去尝试更多的时间点里。我看到视觉性和立场更别具一格,更多元,更好玩,更自我,还没能成为大众审美体系下的东西。这东西宣告着他们每一个人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但是这就是永远的时代和社会


让一切回归自然,让他们的思维回归自由。做更多有趣的事情



故名:自然生长

 

   ——黎光波(计划负责人)






项 目 总 监     黎光波


项 目 编 辑     王大可


 项 目 顾 问      张国田 

                       崔  波

  




        合 作 媒 体 







此文为原创内容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往期回顾

(点击姓名即可查看)


张笑宇     何   博        春   熙        黎光波       汪润中&黄乖儿

胡兆玮      吴雨航        希   音      高明昔      杨文彬    

高    上     何    青      韩小宏      卢   根        陈箫音  

曾    瑞    田    帅      付盛南      吴佳星       蒋磊磊

甘    瑞     沈孝怡        ISSYCHAN




如有需要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