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语文就是要“死记硬背”?!两位著名特级教师的观点惊人相似

2018-01-14 深圳师者情怀


  都什么年代了?你居然还在提倡“死记硬背”?这是当今教育的大忌呀!而近日,国内语文界两位从教数十年的著名特级教师却不约而同地提出同一个观点:学语文,就是要记!要背!

很多人都说在互联网时代,什么都能通过搜索引擎获得,孩子不再需要记忆那么多东西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赶紧请出两位老师:


黄玉峰

语文特级教师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

01

学语文,就是要死记硬背!

学语文最重要的基础是“积累”,第一个难关就是“识字”, 字要熟练会写的话,还是需要抄几遍的。该背的就得背,小时候你不背,难道等长大了记忆力衰退了再背吗?

学语文本身是要下点功夫的,尤其年纪小的时候,要下点功夫、记点东西,背点东西,学点东西。特别是诗歌、好的文章等等,更应该从小就背起来,因为节奏感在里面呀。

写文章好的人,懂得什么样的语言读起来舒服,怎样写可以把其中的音乐感、节奏感把控好,同时,道理也能够讲清楚。

平时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记忆非常重要,许多读到的内容,借过来借过去,就活了呀,东西越多越活,当你写文章用词的时候,这些东西自己就会跳出来了,苏东坡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你腹中没有东西,临时去想词怎么能想得出来呢?

02

记忆力和创造力从不矛盾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呢?因为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以后才会有创造。

写文章也是“创造”,本来没有这篇文章,现在创造出来,你怎么创造出来?因为看得多,记得多,词语掌握多了才写得出来,谁创造得好就是因为他积累得多。所以文学就是这么回事情——

首先,是积累、吸收;然后,在自己脑子里编程;最后,才是吐出来表达。

就像生孩子一样,你没有怀孕怎么生孩子?一定要先接受东西,才有可能生出来东西。

你学一篇文章先记住它就是了,干嘛要去分析“这篇文章哪句词语好不好”呢?干嘛要成天考虑“我记得多了到底对不对”呢?

犹太人有句话,和我们中国的学习方法很像,他说小时候应该学会一种“生吞之功”,就是你要会生吞活剥,首先你要把它吃下去,东西吃多了以后他自己学会消化。


胡适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9岁的时候特别喜欢一句话: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我就是觉得好玩,并不是很懂。到了60岁,我还是喜欢这句话,这时候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9岁的胡适真的不理解吗?他不理解不会感到喜欢的。其实9岁也算理解,60岁也叫理解,理解程度不同罢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都这样,更复杂的话你怎么理解?很多东西小时候解释再多也理解不了,长大了,阅历到了,自然就懂了。

所以“生吞活剥”没关系的,吞下去了,葡萄糖够了,脂肪有了,维生素也有了。可是如果你天天分析这里面有没有葡萄糖,有没有维生素,却没有吃东西。你说十年下来,你会瘦成什么样?


03

写好作文,也需要“背”!

其实孩子“吞下去”这么多,也是为了“吐出来”,也就是写出好作文。

很多家长发愁,孩子写作没创意,其实关键在于,我们总是让孩子按照套路写作文,现在就算写好了,长大后就肯定也不会写。因为他的思维被放进了框里,被锁链锁住了。


记忆是一个基础,但又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只依靠记忆力,我们要吸收记忆的是经典和值得记忆的东西,而不是记忆一些条条框框套路性的东西。

创造力是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关键是我们不可以阻碍、压抑孩子的思考。你积累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的语言越丰富,你的表达就越好。

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多读书,看多了才能提升出鉴别能力。孩子没读几篇文章我们就给他一个题目,要他创造,即便是创造出来,也是很浮在表面的东西。


第二位特级教师送给孩子学好语文的三样法宝,其中最重要的一样,也是“背”!

李镇西

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

语文特级教师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学好语文就靠这“三把钥匙”

所谓“三把钥匙”,其实就是三个字:读、写、背。如果还要加三个字,那就是——多读,多写,多背!


多读。多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把钥匙,通过这把钥匙孩子能够打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宝库”。


我经常对学生说:“理科学习靠题海,文科学习靠书海。”

没有广博的阅读,仅仅靠课文上那几十篇课文,是不可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的。而一个孩子如果有了海量的阅读,不读语文课本他照样可以形成语文素养。

当然,“多读”指的是读好书,读经典的书,而不是读浅薄无聊的垃圾印刷品,更不是读有害的“毒品”。

我特别主张孩子多读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人文书籍——



低段孩子可以多读绘本、儿童诗等童书;

中段孩子可以多读整本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方面的书籍;

高段的学生则可以加上文化和哲学等方面的读物。


具体读什么书,已经有太多的推荐书目,我这里就不开书单了。



多写。多写是语文学习的第二把钥匙,孩子能够将阅读中吸取的养料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并表达出来。

这里说的“写作”远不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题,而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日记、随笔等等,形式不论,内容灵活。

对中低段的孩子来说,写作难免会有仿写的痕迹,这不要紧,这是学习写作的必经阶段。

写作,不单单是“写作”,它伴随着阅读、思考和观察,所以写作实际上是综合的语文能力训练。


特别要强调的是,要让孩子一开始就在写作中让心灵自由飞翔,即真情实感,随心所“语”,千万不要说假话,不要“装”——当然,在结构、语言等方面模仿名篇,不能算是“作假”。

总之,没有多出课堂作文十倍甚至数十倍的生活化写作,是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的。


多背。多背是语文学习的第三把钥匙。

现在什么都可以“百度”的互联网时代,有人认为只要能够查到的知识都不用背。这观点是对的,但这话不能无限“覆盖”,比如它就不适合于文学。

好比锤子、改刀之类的工具不必随身携带,需要用的时候去拿就是了;但每个人的血肉却必须是自己体内的,而不可能是“外在的储存”。

让孩子在其记忆力最强盛的时代,通过背诵将最经典的古诗文化作自己的血肉,这是形成终身语文能力的“童子功”。

当然,并不是所有古诗文都要背,我依然强调背诵经典诗文,且越多越好。肚子里“别人的东西”储存多了,渐渐就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了,必然出口成章,行文流畅。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个古训永远不会过时。

上面所说三把“钥匙”,我在解说的时候虽然用了“第一”“第二”“第三”的表述,但这并不是三者重要性的依次排序。

对语文学习来说,阅读是信息的吸收,写作是情思的表达,背诵是经典的储存。这三者同等重要,不分主次,缺一不可。

其实还有一把“钥匙”,就是“多抄”——抄经典的古代诗文,抄优美的现代诗文。

当然,我的少年时代正值“文革”横扫“封资修”,是没有多少古诗文可抄的,但我也整本整本地抄了许多当时的“文学作品”:贺敬之、徐刚、李瑛等人的诗,还有魏巍的散文——今天看来这些东西实在是经不起历史的淘汰,但它们却是那个时代的“经典”。

抛开内容不说,至少其遣词造句还值得少年的我学习的。所以,现在我还保留着当年抄写的一本一本的诗文。后来进了大学,我又整本地抄唐诗宋词,还抄过一些中篇小说,甚至还大篇幅地抄过一些经典的文艺理论著作片段。

这些抄写,也是一种语言学习的积累,是“读”“写”“背”在某种程度上的综合体现。只是这种方式带有我本人的个性色彩,不一定适用于别人。所以我没将其归入语文学习的“必备钥匙”之列。



也许有家长还是不放心:“那孩子考试怎么办?毕竟我们的孩子并不是要当作家,而是要通过中考和高考啊!”

我的回答是,当孩子把读、写、背当做生活方式,日积月累,他的内涵必然更丰厚,他的大脑必然更发达,他的思维必然更活跃,他的视野必然更开阔,这样的孩子对语言也必然更敏锐,对语言的运用当然也更加熟练……

有了这个雄厚的基础,在考前花点时间针对特定的试题形式,对孩子进行一些突击模拟训练,就算是猴子也会“就范”成为“应试高手”,你还愁你那么聪明的孩子过不了“应试关”吗?


(来源:绿色教育刘萍老师)

转 发 是 一 种 美 德  

点击下面蓝字  欣赏更多美文

1.《中国教育报》黄元华:人间有味是读书!

2.黄元华:不能让孩子在家太舒服!

3.【深度好文】流淌着诗意之美的数学教学

4.【专家】2017高考数学Ⅰ卷的总体评价、备考建议及试题答案

5. 惊叹高超教艺 震撼精彩课堂原创  孙际满        

6. 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含泪看完)

7.人民日报:教不好孩子,那是因为你不懂这8个关键词!

8.冬天气候干燥,这7大护嗓秘诀送给老师

9.没有这种能力的孩子,都输在了起跑线上(发人深思)

10.为什么感觉男孩子越来越不如女孩子? 也许是我们的教养方式错了

11.清华校长一针见血:孩子做作业磨蹭,用这9句狠话治,立竿见影!

12.好学生和差学生,真正的差距到底在哪?(附尖子生的10大好习惯)

13. 高考前110天最励志的动员演讲:一、二、三,预备起!

14. 【名师报告】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15. 高考前35天提分秘籍:有方法的“全力以赴”才能创造奇迹!

16. 课堂展风范,讲座传真经

17.好学生和差学生,真正的差距到底在哪?(附尖子生的10大好习惯)

18.难过的时候,看看这20副禅意对联!

19.儒释道最高境界,总结的太好了!

20.暖哭了!2017年刷屏教师朋友圈的这些照片,哪一张最触动你?

21.高中三个学年月安排及各科重要提醒

22.黄元华:不能让孩子在家太舒服!

23. 名师说 | 黄元华:一张潮红的脸意味着什么?

24.【名师讲学】著名教育专家黄元华莅临我校讲学

25.重磅:资深名师支五招,包你教学最高效!

26.关于高效教学的冷思考

27.名师课堂亮功底 教艺娴熟展风范

28.著名教育专家黄元华莅临我校讲学

29.【重磅】聚首横高研教学,专家引领谋发展

30. 你怎样与领导说话,你就怎样与学生说话

31.【重磅:犀利、震撼、感动】上课者最高贵,评课者最卑下

32.要开学了,诗一般的日子又要来临......

33.【重磅:犀利而诚恳】嬉笑怒骂侃课改 语重情切促发展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并关注

“情怀君家园”宣言

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总有一种情怀令人感动。

总有一些事让人不忍放弃,相携坚持,

总有一群人胸怀理想,心忧天下。

精诚合作,互助共进。

天下兴亡,你我责任。

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感恩有您,情怀永存!

本号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深受国内外近百万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喜爱本号常年恭候各界朋友惠赐或推荐与教育相关的文章,投稿邮箱:2603126632@qq.com。有意合作者请联系“情怀君家园”园长黄元华主编,QQ:2603126632,微信:hyh669999。有您相伴的日子,情怀君倍感温暖,步履更加坚实,意志更加坚定,胸怀更加博大,目光更加高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