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至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对在课堂上说英语感到焦虑---”那些年,外语对话在心口难开 | iWanna看留学

Shell iWanna海外心理 2021-09-05


信不少留学生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在刚出国时,计划着要积极地体验感受当地学生的生活,最好还能交到一两位可以谈天说地的好朋友,不仅扩充眼界和知识面,在学习生活上互相照应,若是国内亲戚朋友问起来时也显得“倍儿有面子”。


然而,当留学生们满怀着美好畅想踏上异国国土,和本地人真正攀谈了后才发现,想要融入当地文化,真正和本地人“玩到一起”,谈何容易,语言、文化冲突、生活背景都是障碍。几年留学生活下来,当初许多的“雄心壮志”成了一盘散沙,平时除了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课下和小组成员讨论作业外,生活里与当地学生的交流机会少之又少。


“其实也不一定要交外国朋友……”


“我就是跟他们玩不到一块去而已嘛……”


可当我们打开社交媒体软件,看到那些动不动就能和外国朋友花式九连拍、发条消息底下能和外国朋友互动留言的中国人们,心中不禁又有些羡慕,自己明明知道如果想要交到外国朋友,就必须由自己主动迈出关键的第一步,可平时还挺自信的人却始终没法鼓足勇气去和课友搭讪撩闲,末了,几次三番失败后心灰意冷,不仅朋友没交到,还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产生了怀疑,陷入社交不自信的境地。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种看似普通的行为早已被被心理学家们注意到并着手调查研究了,心理学家把这种行为现象叫做不愿用第二语言交流,这种行为现象并不少见,留学生们也不需要有“是不是只有我这样”的心理压力。调查表明,在547名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准中国新生中,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用英语交流的意愿,但真正会在课堂上用英语发言提问回答问题的人数很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对在课堂上说英语感到焦虑,焦虑的主要来源便是担心会给其他同学留下负面印象。


那么这个不愿用第二语言交流的现象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许多小伙伴在总结归纳原因时,总是习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林林总总总结下来,无非又是那两个熟悉又头疼的名词:口语能力不足和不够自信。其实心理学家们在研究这一行为现象时,总结出了十二种可能因素,其中牵扯到交流环境、社交氛围、沟通对象的选择、本人交流意愿等等很多我们本人难以控制的因素,因此我们还是先聊这两个好改变的,也是中国留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


 

第二语言的交流能力


提起这个估计广大留学生们都是一肚子气,无论去哪个国家留学、无论考得是什么语言考试,口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考试项目,然而国内教育对口语要么缺乏重视,要么没有环境,让中国留学生们在口语上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通过了考试来到心仪的国家,却要再次面对对口语能力的挑战——有话说不出口、说出口的话有误会、解释不清的误会变成更大的误会……


对张 口难的留学生们来说,一次不好的沟通体验足以磨灭好不容易鼓足的勇气了,因此,如果想要打破和当地学生交流的障碍,提高交流能力是首要任务。具体如何提高口语能力,如果要写大概可以写成一个系列,因此在这里先按下不表,全靠大家自己努力了。

可同时也有不少本身第二语言口语水平相当好的小伙伴们发出质疑:明明我也可以在课上和教授谈笑风生,小组讨论时也能说出让组员们刮目相看的观点,为什么在平时生活中我却不乐意主动去和外国学生接触呢?


是不是还是我本人自信心的问题?


对第二语言的自信心


一个人的信心对一件事的完成度的影响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在人际交往中这种自信也尤为重要,很多留学生在出国前想当然的以为,凭借自己在国内时和国人打交道时练就的社交技巧可以同样适用于国外和当地学生相处,然而,许多带着这样想法的留学生们到了国外后,却在和当地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频频受阻,张不开嘴迈不开腿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同学因此直接质疑自己的社交能力,并深受打击。


其实不然,当我们使用母语中和他人交流时,因为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社交技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交质量。但当我们在使用第二语言社交时,影响社交质量的因素则会变多,其中最显著的一条便是:留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对自我身份的塑造。


这么一长串看似很复杂,其实转化一下,这个大名词可以被解释为两个简单的问题:

你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语言?在学习时你得到了什么?


又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对我们愿不愿意说这门语言这事重要呢?




举个例子给大家说明一下


在一项针对二外学习者和他们使用二外时自信程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曾对两位受访者土澳留学生A小姐和B小姐进行了深度采访:A小姐从小就因英语成绩出色而受到老师同学的追捧,A小姐认为,英语于她而言是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资本,但当她与本土学生和老师交流时,她的英语优势反而显得笨拙,频频受挫后,A小姐自小到大用英语建立起的自信消失殆尽,自然会选择避开与当地学生接触的场合。


B小姐是一名研究生,B小姐虽然从小英语成绩一般,但在本科期间通过学英语,眼界学识都变得开阔了不少,出国留学后她更是用英语和当地学生同事建立了友谊,B小姐表示,英语是她求学道路上最好用的工具,以后也会继续加以磨砺。


相信小伙伴们不难看出其中区别,其实决定A小姐和B小姐不同心态境遇的,便是她们对这门语言的态度。当我们在国内时,学习语言通常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必须去做。但在出国后,当我们身边没有了老师/老板/社会的硬性要求,尤其在中国人遍天下的现如今,我们随时可以找到用母语交谈的朋友,因此,我们对这门语言的态度和喜爱程度,就会决定我们是不是乐意赔上脸皮和自信,追在外国学生背后和他们磕磕巴巴的聊天。

      

把二外当成任务,还是把二外当成走上人生巅峰的工具,改变摆正心态,比一心只想着谴责质疑自己能力要来的健康有效的多。

那么留学生们要怎么样才能做到“摆正心态”呢?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留学生们顺利打开和当地学生交流的正确姿势呢?别急,这就把干货呈上来



和当地学生交流的正确姿势


1. 换个角度想这件事

很多留学生害怕和当地学生交流的主要原因是担心会被当地学生嘲笑口语不好、留下负面印象,或是担心会被给出负面评价,这样的担忧总是会拦住留学生们想要放飞自我的那颗心。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这事,如果现在我们在国内,班上来了一个来留学的外国人,用有点磕磕绊绊的中文问你问题还想和你交朋友,这时你会是什么态度?相信绝大数人都会觉得这个老外学习精神可嘉,愿意和他多说几句,而不是上来就嘲笑对方的中文不好吧。


这个想法放在你留学的当地学生身上也十分适用,我们采访了许多外国人,他们表示,你说的不好,语法不对这太正常了,因为你本来就是一个外国人,而且口语交流中大家根本不在意你说的多么准确,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所以留学生们,不要犹豫,大胆张嘴说吧。



2. 说不好就先多听


在交流时有50%的时间其实是在倾听他人,如果留学生小伙伴们觉得暂时没法开口,那就先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吧,听听你的课友们、室友们、层友们整天都在聊些什么,掌握话题热点,熟悉当地口音和方言,再顺便练习一下听力。其实侧耳倾听也是锻炼口语能力的一种方法,在听多了后,那些只由当地人才会的口语表达方式会在你开口时不经意地就流出来呦!

3. 寻找互助小组

绝大部分招收留学生的学校都会有帮助留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组织,积极地去寻找一下自己大学里的互助小组(就像以前曾在各个国内大学里风行的英语角),先在留学生里打开交际圈子,慢慢锻炼和他人沟通的技巧和水平,在提升自我的同时,说不定还能和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们聊聊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


有些大学周边的社区图书馆也会有提供这样的服务,负责辅导的社会工作者会和大家一起读一本简单的原版小说,有了共同经历做基础,交流起来也会更加便利。如若对对融入当地生活、和当地学生交流十分焦虑到影响生活学习,也请去心理疏导中心和那里的老师聊聊天。

4. 一对一交流有时会更简单

觉得和一群人聊天插不上话?要不就先试试一对一,这个人可以是你同宿舍的,可以是上课时常能碰面的课友,你经常遇到的学校工作人员,甚至也可以是你心仪的教授——又能练口语又能在教授跟前刷脸,一箭双雕啊。


5. 肢体语言也很重要

大家可能有听说过这个说法,感到悲伤难过时,咧开嘴保持微笑的表情可以有效缓解悲伤的情绪,这个科学实验表达的意义是:肢体语言可以影响人的心态。如果留学生们觉得自己不够自信的话,可以先从肢体语言上做改变:抬头挺胸,保持眼神接触,加一些手势辅助表达等。当你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自信时,你的心态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这就跟每天对镜子里的自己说“我真好看”,你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变好看了是一个意思:)

6. 最后的最后,口语

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老生常谈却不得不谈的话题,想当我们终于有了足够的自信和沟通技巧,最后却败在了口头表达上,这该是件多么悲伤的事。提高二外口语的表达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请小伙伴们相信,当你能毫不费力、顺顺当当将自己想要说的话输出给你的外国小伙伴时,那种自信和喜悦将会是绝对值得的。


而且,也有研究表明,留学生对使用第二语言的自信程度和其第二语言的水平能力是呈正比的,所以,想要畅快地和外国友人沟通交流,口语表达和自信缺一不可。


如果有小伙伴想知道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方法,请移步下面的链接:

想了解花式口语打开社交尴尬的方法?!戳:

史上心计最深的留学生语言适应手册 | iWanna看留学说心理


最后的最后,在这里祝愿所有怀揣着友谊梦的小伙伴们都能顺利地找到聊得来的外国朋友哦!



References:

MacIntyre, P. D., Dörnyei, Z., Clément, R., & Noels, K. A. (1998). Conceptualizing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 L2: A situational model of L2 confidence and affiliation.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82(4), 545-562.

Liu, M., & Jackson, J. (2008). An exploration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un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nd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92(1), 71-86.





作者:Shell; Troy 编辑 | M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心理类公众号不胜枚举;可关注海外人群心理健康的却寥寥无几。但这并不代表海外华人都生活如蜜。异乡生活的我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水土,重塑性格,突破认知,探索新我;会困惑,会孤单,会不知所措,更希望被看见、被重视、被理解;而不是虚情假意、更不是敷衍了事。 正是因为感同身受,我们想和你一起,打造一个更完善的海外华人心理支持社区,提供更多可靠的资源!自iWanna成立以来,多次组织了线上互助小组,海外心理安全和文化适应讲座分享,求职成长营,心理学人成长社群,北美心理援助资源整合等。但这些还远远不够,现在我们最需要你的声音!诉说想说的话,让它们被倾听、被看见、被改变。请用5分钟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填写需求问卷,来帮助更多海外人士提升文化适应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参与者将有红包相送,iWanna感谢你对海外华人的心理支持!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iWanna心理干货

如果心理咨询师遇到歧视和敌意 | iWanna说心理

佛系正念健康饮食 | iWanna说心理

来自哈佛大学的幸福与成功公式 | iWanna说心理

玻璃心与橡胶心:拥有弹性的心理才能拥抱更无尽的人生 | iWanna说心理

拿A不值得奖励,因为这是应该的。有关Model Minority模范少数族裔的讨论 | iWanna说心理

美国高校中文心理咨询师资源整合 | iWanna看留学

“你这么年轻,有什么可焦虑的?”  解析quarter-life crisis | iWanna说心理

外心理求助手册 | iWanna看留学说心理

避免身边悲剧重演,如何拉回有自杀倾向的朋友家人 | iWanna说心理

我为何选择赴美读心理咨询 |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 VOL.8

不要强迫我喝茶—论啪啪啪关系中的Consent Issue

“在外想家,回家吵架”:为什么父母总要控制我的生活

留学圈里的高敏感人群 | iWanna看留学

歧视VS微冒犯,不是故意的冒犯就可以忽略无视吗? | iWanna看留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