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开四十年第二劫:一二线城市拼命抢人,三四线城市疯狂去库存

林隐 山川网 2019-04-08


山川网:在昨天的推文《二十年一轮回,1998年发生过什么,2018年又将发生什么?》中,小川提到了一个观点,即改革开放至今,虽然屡屡涉险,艰难不断,但是真正重量级别的,能够站在后来的角度回顾时感到捏一把冷汗的,其实只有几个至关重要的节点。


其中,一半自然是因为政治因素。但是小川素来不喜欢讨论政治,也不鼓励年轻人终日沉浸在政治之中。因为这无论至于个人的职场与人生,还是之于整个国家而言,都绝非是什么好事情。


而另一半,自然就是经济因素。其中改革开放二十年时的国有企业改制政策,导致的全国大范围的职工下岗风潮,其实是对于中国经济走向影响十分巨大的一个节点。这个节点的核心在于,旧的中国人口流动体制被打破,新的流动体制全面开启。



参考小川之前的另一篇推文:《大国崛起:1949年~2017年,中国人口5.4亿~13.9亿,城镇化率10.64%~58.52%》中总结过的数据,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水平仅17.92%。而这一水平在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1998年,才仅仅提升到了30.4%。提升率为12.48%,如果在平均到20年的头上,每年的平均增长仅0.624%。


没有对比,往往就很难有直观的感受。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从1998年到2017年这19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又是怎么样的进度。截止2017年年末,国家统计局官方公布的中国最新城镇化率水平达到58.52%,相较1998年的30.4%,19年间提升了28.12%。平均到每一年的头上,平均增长率为1.48%。如果继续保持这一速度,改革开放第四十年2018年末时,城镇化率即使达不到60%,也会无比接近。


改革开放的后二十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发展速度,比前二十年翻了一倍都还不止。要知道,发生这一情况背景,还是中国的人口始终还处于较快速增长的过程。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进,人口基数首先在不断增加,达到同样百分比的城市化率,其实意味着比之前更大体量的人口完成了城镇化。


同样再给大家一个参考对象,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夕时,两国的城镇化水平其实是相近的,而且印度还比中国高上那么一点点。但是到了现如今,中国的城镇化率马上就要突破60%的大关,而那边的印度,才刚刚超过30%不久。


当然,造成中印目前全方位的综合国力差距,因素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们也无意多对这个国家进行探讨,我们的目标,近百年来始终如一,那就是重回世界之巅,拿回原本就属于我们的荣耀。



而中国近二十年来的高速城镇化进程,和二十年前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政策,关系密不可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中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始终延续二十年前的国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主导的方式,那么首先我们还能不能有今天的这个中国崛起的奇迹都还在两可之间。


由于一切都是由政府主导,那么就会出现忽视客观规律的情况。比如既然大家都要搞大锅饭,那么各种产业资源就干脆平均分配到全国各个地方好了。比如大西部地大物博,空间开阔,就把工业投资都往西边投。但是远离港口,就意味着物流成本飙升,商业效率下滑,最终导致中国制造业在面对国外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再比如说,如果继续延续传统中国国企“子承父业”的模式,老子在一家工厂从年轻干到退休,然后儿子再接班继续干,就和封建时代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一样。那么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结局都是十分相似的,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昏庸过一代,最后把整个江山葬送算是告终。因为这种方式,完全不具备优胜劣汰和自由竞争的理念,在当今时代下是完全无法存活下去的。


当中国广大的国企主要聚集地,例如东北、华中、西南等地区国企改制之后。我们发现一件事,就是人口终于不再像之前那样僵化,为了生存下去,必须选择流动向可以找到工作,获得收入的城市。而这些地区,显然就是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为什么东北、四川、重庆、河南、湖北、湖南等地的外出务工人口最多,其实和既有的区域产业机构关系重大。


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流入,不仅仅为这些城市的经济带来了持续的活力,更是为日后中国一批超级城市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一座城市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从当地的人口组成结构中就能够看出端倪。目前的四大一线城市中,北上广三城的外来人口占比都在40%,而深圳则更是高达80%左右。没有这个体量的外来人口占比,其实根本就没有机会成就一座超级城市。


时间从1998年再次推进到2018年时,我们发现关于人口这一决定经济走向的最重要因素,宏观政策上再次发生了巨大改变。首先是生育政策被放开,曾经的计划生育,被全新的二孩政策所取代。原因很简单,中国的人口结构相比二十年前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红利见顶,老龄化情况日趋严峻,而生育率却始终在趋于向下。


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情势好不好,企业家们最先感受得到;而人口情况恶劣不恶劣,城市执政者最先感受得到。所以为什么当年需要花钱都不一定能搞定的城市户口,尤其是大城市的户口,现在变得“唾手可得”了呢?归根结底,还是人口情况不乐观。


这里再分享一个观点给大家,我个人认为,接下来十年中国数百个城市中,能够较大程度上保持经济继续较高速发展,大概率上不会出现衰落的城市,在人口层面上会有一个基本的门槛——那就是1000万人口的安全线。注意,这里我不是说只要人口过千万就一定经济发达,也不是说人口不过千万就经济发展欠佳。而是从发展潜力来看,具备千万人口的规模,之于一座大城市而言经济的安全系数才足够高。千万人口,已经不是什么制胜法宝,而只是护城河而已。


那么在目前一众参与抢人大战的城市中,广州深圳作为老牌一线城市,人口自然是很早前就已超越千万。成都、武汉,得益于省会城市的首位度足够高,所以基本上各自在人口上对全省的虹吸效应非常明显,所以人口也已过了千万。南京和杭州这边,人口都在900万的上下,但是得益于经济底子厚,人口吸引力尚可,所以未来将人口做大到千万难度同样不大。


而近两年在人口新政上表现最为积极主动的长沙和西安,一个人口在800万阶段,另一个人口刚刚突破了900万。二线城市为了什么近乎疯了一样争抢人才和人口?因为从某种角度上说,城市间的抢人大战更像是一场非胜即败的比拼,并没有平局这一说。因为人口总量是固定的,而且增长已经乏力。而一个人如果选择了一座城市,自然也就意味着要放弃其他所有城市。所以你就会发现,如果在这场比拼中输掉的话,后果会有多惨。



但是这一次的抢人大战,和二十年前的全国所有地区普遍城镇化进程完全不同。当中国的平均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60%后,那么两极分化效应将会进一步加剧。


换而言之,过去二十年的城镇化,其实是城市从乡镇、农村自然转化人口的过程。因为城市里能够获得更好的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接下来的二十年,情况再次发生了改变,因为乡镇和农村人口显然已经不足以支撑中国的大城市进一步做大人口规模的需求。那么这样一来,大城市的人口抢夺目标,就放到了中小城市身上。说的再直白一些,未来的二十年,就是一二线城市开启从三四线城市抢人的进程。


具体到政策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一二线城市在不断推出人才新政,吸引人才,优化自身的人才结构,继而优化整个城市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而三四线城市呢?趁着这一波房地产调控,一二线城市纷纷限购的空档,抓紧时间去库存。为什么要去库存呢?因为人口,尤其是年轻刚需购房人口不够用嘛。


基于此背景我们发现,除了中国长三、珠三这样的成熟城市群中的三四线城市,未来得益于城市群和卫星城的城市定位,在人口上还不至于太过悲观以外。其余广大的中国三四线城市,其实前景都十分不乐观。人口是一定会不断流出的,哪怕你个人再坚持,但是你依旧阻挡不了其他多数人的大势所趋。


这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劫,同样也是大机遇。作为普通人到底应该怎么做?我的建议始终如一——争一保二,远离三四。




【山川网の近期优质原创文章传送门】


2017: 2017海南各市县GDP 丨 2017甘肃各市GDP 丨 2017贵州各市GDP 丨 2017山西各市GDP 丨 2017云南各市GDP 丨 2017广西各市GDP 丨 2017江西各市GDP 丨 2017陕西各市GDP 丨 2017安徽各市GDP 丨 2017福建各市GDP 丨 2017湖南各市GDP  2017河北各市GDP 丨 2017湖北各市GDP 丨 2017四川各市GDP 丨 2017河南各市GDP 丨  2017浙江各市GDP 丨2017山东各市GDP 丨 2017江苏各市GDP 丨 广东2017各市GDP 丨  2017中国城市GDP百强 丨  2018中国最富1000人榜单 丨 2017年31省市GDP 丨 2017年一线城市 丨 2017广东企业竞争力500强


城市:二十年一轮回 丨 主要城市人口大数据 丨 城市睡眠质量榜 丨 世界一线城市基本素质 丨 台湾老板眼中的大陆和台湾 丨 佛山东莞和苏州和杭州 丨 2018中国城市财力榜 丨 主要城市首套房利率 丨 电影票仓 丨 人口悖论 丨 最好的扶贫方式 丨 中国彩礼不可承受之重 丨 落后的户籍制度 丨 春节各省旅游排行 丨 春节旅游城市收入排行 丨 31个省份城市建设大数据 丨 大国崛起 丨 国家中心城市 丨 河北和河南 丨 安徽究竟是长三角还是中四角 丨 西部地区不良贷款  丨 最值得毕业生就业和购房的16座城市 丨 中国目前究竟有多少个城市群


人文:大城市里的城中村 丨  城市故事丨 今天是你余生最年轻的一天 丨 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平原目前的格局 丨 2017年中国城市天气之最 丨 一日看尽江南雪 丨  佛系城市与魔系城市 丨 中国最美大学知多少 丨 古代的地域黑 丨 天下第一雄关 丨 我对北方的态度 丨 终究隐没的历史名城 丨 不流浪的民谣歌手 丨 地域自黑哪家强 丨 得四川者不易得天下 丨 得山西者易得天下 丨《引爆者》中的山西风情 丨 12座二线城市灵魂何在


旅行: 东北行纪·哈尔滨篇 丨 东北行纪·长春篇 丨 东北行纪·大连篇 丨 东北行纪·沈阳篇 海南旅游骗局/西藏旅游骗局/新疆旅游骗局 丨 云南旅游经典骗局 丨 南京旅游经典骗局 丨 成都旅游经典骗局 丨 苏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杭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天津旅游经典骗局 丨 广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上海旅游经典骗局 丨 北京旅游经典骗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