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代高僧对楞严经之评价

2017-06-15 觉悟当下

 


佛法之真谛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万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讲真,讲实,讲宇宙万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大佛顶首楞严经》自唐代流传到中国以来,逐渐成为整个汉传佛教传承修证的根本依止,作为修证之圭臬,备受历代高僧推崇。该经堪称“小三藏”,涵盖禅、净、密、律、教,五宗八教,统摄万法。无论修任何法门,若有志于今生有所成就,必须通达楞严义理。本文恭录从唐代到近代高僧对楞严经的精选开示,以飨同修。


唐·百丈怀海大师:

百丈大师最早将《楞严咒》纳入丛林之朝暮课诵内容。大师所订的清规,世称「百丈清规」,天下丛林无不奉行,为禅宗史上创下划时代之功绩,亦为《楞严经》的流传跨出历史性的第一步。

 

唐·黄檗大师之引述:

唐代僧。福州闽县人,姓氏不详。学通内外,人称黄檗希运。曾谒百丈怀海,并大开心眼,得百丈所传心印,后于黄檗山鼓吹直指单传之心要,四方学子云集而来。谥号「断际禅师」。禅师语录广引《楞严经》文。详于《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唐·玄沙大师之引悟:

《宋高僧传·卷十二》载:「玄沙乘《楞严》而入道,识见天珠」。《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载:「福州玄沙宗一大师,法名师备……阅《楞严经》发明心地,由是应机敏捷,与修多罗冥契。诸方玄学有所未决定,必从之请益。至若与雪峰和尚征诘,亦当仁不让。雪峰和尚赞曰:『备头陀(玄沙大师)其再来人也』」。

 

唐末五代·云门文偃禅师之征引:

唐末五代僧。「云门宗」开山祖师。师之机锋险峻,门风殊绝,世称「云门文偃」。 大师征引《楞严经》之文详见于《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中》。

 

北宋·文遂大师之深究:

文遂禅师,杭州人,尝深究《楞严经》,谒己师述己之所业心得,深符经旨。师云:《楞严》岂不是有八还义?遂云:是。师云:明还甚么?遂云:明还日轮。师云:日还甚么?遂懵然无对,师诫令其焚其所注之文。自此服膺请益,始忘知解。


北宋·长水子璇大师:(贤首宗第八代祖师)

「《大佛顶密因了义首楞严经》者,乃竺干之洪范,法苑之宝典也。昔能仁以出震五天,独尊三界,假金轮而启物,现玉毫而应世,观四生之受苦也,惠济庶物,愍群机之未悟也……则斯经也,可以辩识诸魔破灭七趣,谓止及观,修圆教妙明之心,发真归源,证上乘至极之说」。

 

北宋·晋水净源大师:(贤首宗第九代祖师)

「《大首楞严经》者,乃九界交归之要门,一乘冥会之妙道也。征诵咒则六时围绕,辨证果则百日宴坐。虽事仪而冲邃,实理观以融明者也。若夫修三观而均七大,黜魔境说历圣位,则近古章句,亦云备足」。 

 

北宋·圆悟克勤禅师之征引:

北宋代僧。至五祖山参谒法演,蒙其印证。从文照法师学讲说,又从敏行授《楞严》。与佛鉴慧懃、佛眼清远齐名,世有「演门二勤一远」之称,被誉为丛林三杰。弟子有大慧宗杲、虎丘绍隆等禅门龙象。曾于夹山之碧岩,集雪窦重显之颂古百则,编成《碧岩录》十卷,世称禅门第一书。一日大师偶见寂音尊者所著的《楞严尊顶法论》叹曰:「此真人天眼目也,即施长财,百缗劝发」。 大师征引《楞严经》非常多,详见于《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

 

北宋·德洪寂音尊者:

「《首楞严经》者,开如来藏之要枢,指妙明心之径路,了根尘之妙诀,照情妄之玄猷。真所谓入一乘之坦途,辟异见之宏略」。

 

北宋·戒环大师:

「论三经大致,无非为一大事因缘,而必先藉《般若》发明,次由《楞严》修证,终至《法华》印可,然后尽诸佛能事序固如是也。然则,导达禅乘决择正见,莫尚《楞严》矣。」

 

元·天如惟则禅师:

「《首楞严经》者,诸佛之慧命,众生之达道,教网之宏纲,禅门之要关也。世尊成道以来,五时设化,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求其总摄化机,直指心体,发宣真胜义性,简定真实圆通。使人转物同如来,弹指超无学者,无尚《楞严》矣」! 

 

明·交光真鉴大师:

「是则斯经也,一乘终实,圆顿指归。语解悟,则密因本具,非假外求;语修证,则了义妙门,不劳肯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要道,无有越于斯门者矣夫」!

 

明·紫柏大师:

「首楞严,此言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究竟坚固,即《法华》触事而真也,第名异而实同……倘能悟此,则《楞严》与《法华》字字皆实相顶佛也」。

 

明·憨山大师:

「原夫首《楞严经》者,乃诸佛之秘藏,修行之妙门,迷悟之根源,真妄之大本。」「此经说如来藏性功德无穷,咒乃诸佛心印,印持无尽,显密双修,成佛真要,故说不能尽,若依教修行直成菩提,无复魔业,是谓最胜法门也」。

「《首楞严经》者,诸佛如来大总持门,秘密心印,统摄一大藏教,五时三乘、圣凡真妄、迷悟因果,摄法无遗。修证邪正之阶差,轮回颠倒之情状。了然目前,如观掌果,可谓澈一心之源,该万法之致,无尚此经之广大悉备者。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舍此别无开导矣……良以此经,摧九界之邪锋,拆圣凡之执垒,靡不毕见」。

「《首楞严》一经,统摄一代时教迷悟修证因果,径断生死根本,发业润生二种无明,名结生相续,顿破八识三分,故设三种妙观,摄归首楞严大定,是为最上一乘圆顿法门,直显一真法界如来藏性,称为妙圆真心」。

「如来最极之至圣,集凡圣同居之法会,现无量光明之瑞相,演秘密难思之神咒,说微妙难思之法门,断历劫生死之爱根,销五阴邪思之魔业,得见所未见,幸闻所未闻」。

 

明·幽溪传灯大师:

「大矣哉!《首楞严》之为经也,无法不具,无教不收,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胜净妙明,不从人得,谓之华严圆顿可也……可谓明心见性之妙门,成佛作祖之秘典也」。

 

明·莲池大师:(净土宗第八代祖师)

「千生百劫,得遇如是至精至微、至玄至极之典,不死心信受,而生此下劣乖僻之疑,可悲也夫!可悲也夫!」

 

明·蕅益大师:(净土宗第九代祖师)

「是诚一代时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法门,摧魔外之实相正印也」。

「至矣哉!《大佛顶经》之为教也,依妙性而开妙悟,起妙行而历妙位,成妙果而归妙性,永超七趣沈沦,不堕修心岐径,戒乘俱急,顿渐两融,显密互资,事理不二,诚教海之司南,宗乘之正眼也」。 

「得此法印,可辨邪正,不被今时邪师所误矣!」「既未深明道路,又无真师,必洞彻教理,方死参究。虽不能通三藏众典,《楞严》一部,不可不精熟也,譬如独自远行,若不预问路程,断断必有错误!」

 

明·通润大师:

「《楞严》一经,统万法为儿孙,摄群经为眷属。文虽十卷,实大藏之都序也。有志教法者,不可不先读,又不可不熟读,熟则心目口齿间,隐隐隆隆,自有入路,不必借人颏颊,拾人涕唾,若果先明经义,回视诸家注疏,泾渭立见。否则为注疏夺心,而经义反晦矣」!

 

明·柴紫乘时大师:

「此经不独该通五教,亦且圆摄三宗,盖《法华》、《华严》等经,互贯诸经之堂奥者也。而《楞严》一经兼贯《法华》等经之脉络者也。非遍阅诸经者,讵识此经之微妙?非熟谙此经者,又讵知其为诸经之纲领乎?」

 

明·大韶大师:

「《楞严经》者,如来纵横妙辩吐纳,虚空舌底锋铓神奇,变化绵绵密密如空谷响,全体是楞严大定,全体是大寂灭海中流出。恣肆汪洋,语言挥洒如激,悬河埋锋弢颖。每变每奇,莫测其浅深;融心融见,迷者之所忙然。心无是非之域,见无是非之境,即心是非双忘也」。 

 

清·彻悟大师:(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

「首楞严者,称性大定之名也,以如来藏心而为体性,以耳根圆而为入门,以穷极圣位而为究竟,此依藏性之理,起称性之行,还复证入藏性全体,一经大旨,义灵于斯」。 

 

清末民初·谛闲大师:(天台宗第四十三代祖师)

「此大佛顶法,是十方如来,及大菩萨,自住三昧,是故最尊无上,名之曰大佛顶,亦名第一义谛……皆即表示此最胜之法,所谓依最胜理,说最胜教;依最胜教,起最胜行;依最胜行,还契此最胜理。教行理三悉名大佛顶」。 

「斯经高妙极致,非文言句义而能尽述。唯有退藏密机,虚怀仰赞而已,凡后之志学之士,苟能惜人身,得之不易。悟大教,值之倍难,或即生欲发真归元者,欲明心见性者,宜应于此一经,尽其心力,赤体荷担,坐卧经行,澄心体究,语默动静,反照提撕,其或宿种忽芽,大开圆解,如初春霹雳,蛰户顿开」。 

 

虚云老和尚:(禅门巨匠,五宗大师)

「要带眼识人,又要有双好耳,听法能辨邪正,然后将所见所闻的,放进一个好肚里,比较他的是非得失,修行就不会走错路,不上伪善知识的当。现正是末法时代,你到哪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而且,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看《楞严经》若不归宗,跑马看花,就不中用。要读到烂熟,就能以后文消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作观,自得受用。」

 

宣化上人:(沩仰宗第九代祖师,美国万佛圣城开山祖师)

「《楞严经》无法不备,无机不摄,乃是一代法门的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不但楞严咒要背得出来,就是《楞严经》也要背熟。所谓「熟能生巧」,到时候,便有无穷的受用,有不可思议的感应。」

「佛法到了最后灭亡的时候,最先是《楞严经》没有了,因为楞严经是成佛的正因,证果捷径了义,众生业转重,故先隐没。」

「如果能像读书那样读经典,那么三藏十二部就很容易背熟。可是出家之后,认为这样就够了。或者念佛,或者参禅,或者持戒,或者想学密,所以就不读经典了,因为忽略读经的重要性,所以一代不如一代,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这是佛教之不幸,如果再不即时纠正这种错误的观念,那么佛教的前途就不堪设想了!」

「在末法时代,一切天魔外道,魑魅魍魉、山妖水怪、所最怕的就是《楞严咒》。《楞严咒》是破邪显正的神咒,而《楞严经》即是为《楞严咒》所说的一部经,是佛教的骨髓。人若无骨髓,一定会死;佛教里若无《楞严经》,也可以说就无佛法了!所以在此末法时代,最好护持正法的方法,就是把《楞严经》能背出,《楞严咒》更要能背出,能背诵能读念,滚瓜烂熟,尽量发挥经中妙旨,一一为人演说。各位为了护持佛法,一定要把《楞严经》读得熟之又熟,随时随地可背可讲,此才不愧为真佛弟子!」

 

---------END-------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直接查看


 法讯:燃灯寺首届结夏安居通启



158.长期23点以后睡,小心这7个地方先坏!补再多觉都没用~

159.一位出家师父唱的,你听过这么欢喜,这么庄严的《楞严咒》吗?

160.《法华经》的讲经法师必须具备的条件

161.《法华经》经典——穷子喻,你看懂了吗(三)

162.你的根机大与小,读读《法华经》就知道

163.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64.吃鸡蛋是荤吗,吃了得什么是果报?

165.“全性起修”才是真正的修心

166.佛证到了什么智慧?

167.只有明白如来藏,才能说万法平等

168.佛为什么犯难,硬是把一乘佛法说成了三乘法?

169.科学家首度发现人类的灵魂是超弦

170.一个动作10分钟=熟睡7小时?87岁文坛巨匠长寿秘诀竟是它

171.云何名为同分妄见?

172.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究竟悟到了什么道?

173.《法华经》经典——穷子喻(二)

174.感冒咳嗽一次见效,药到痰出!太实用了~

175.且让孙悟空,给你解释万法归一

176.《法华经》经典——穷子喻(一)

177.沙画《父亲的味道》,献给父亲

178.为什么明白“如是我闻”即不落三恶道?

179.佛证到了什么智慧?

180.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究竟悟到了什么道?

181.能够改变命运的视频,静下来看完,一生有益!

182.正受持《法华经》,你就会明白你与阿弥陀佛的关系

183.《妙法莲华经》的特色:诸经之王,由信成佛!

184.据说20%的人能通过这个比喻开悟

185.认识人生定数与变数

186.百分之百当下成佛的法门

187.【人生感悟】致 此 生 最 爱(深度好文章)

188.佛陀为何流下三滴眼泪?

189.【健康】你身上的4个祛湿"开关",轻轻一按健康排毒!

190.科学的终极归宿是佛教

191.佛法为什么讲“抓住当下”?

192.对哪些人可以讲《法华经》呢?

193.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一定是念念在道的人

194.虚云大和尚如何直释如来藏?如何说一闻即悟,即悟即证,不假修为!

195.改变世界,当先改变自己

196.一切都是心的挂碍

197.3D巨作《妙法莲华经》

198.《楞严咒》读诵,能够配合法华楞严得无边利益!!

199.佛陀预言:未来9000年(太吓人)!

200.我们肩如来重托,我们禀天命而来

201.中国汉传佛教早晚课

202.不管是谁,只要听懂《法华经》,没有不成就的道理

203.八识田中强者牵,如何发大心改变定数?

204.当下明心见性的妙法-----十番显见

205.佛、菩萨只保佑一种人!建议所有佛子都看看!

206.《心之力》与《楞严经》开示的“如来藏”不谋而合!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207.学习开悟的楞严和成佛的法华,从这里开始

208.怎样理解万法就是一部《法华经》

209.【修行是没有道理的道理】上印下广法师开示

210.如何做到穿衣吃饭、嬉笑怒骂皆修行

211.【圣贤】达摩祖师开示:若不见性,修尽一切善法也不能成佛!

212.星云大师:吃素的真正意义

213.达摩祖师对念佛、开悟的开示

214.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揭密生死真相)

215.如何将佛法融入于生活?




完整系统学习印广门清法师 《法华经》《楞严经》《阿弥陀经》《心经》视频及讲记!

请点   觉悟当下    佛经讲义    讲法视频,应有尽有。点“阅读原文”增福增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