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君宁:2019华文文学不完全观览 | 2019,炬火与微光

杨君宁 中华文学选刊杂志 2023-04-09

2019,炬火与微光

年度文学阅读印象与私人分享



2019华文文学不完全观览






杨君宁


作者简介:杨君宁,天津人。中国社科院文学系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著有小说合集《奥森巴赫之眼》。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特聘副研究员。
董启章《命子》:
从《爱妻》到《命子》,近年董生的长篇题材渐渐转回身边人,暂时打夏目漱石的静心深思和陶渊明的兴象风神中脱离出来,凝视人间世,因此有了更为温暖切近的书写。当然这仍是具有“自我虚构”性质的小说,对原初人事一一做了调光、钝化和转相的手工,使之呈现为如今的面貌。
董生之“董富记文字工厂”乃借用当年父亲和叔父所创办的五金零件加工厂“董富记”之名。我们都不会忘记《天工开物·栩栩如真》里的董铣,孜孜研读《万物原理图鉴》,那原型正是他的父亲。父逝子稚之际,书乃成(这也有点像张大春《聆听父亲》一书的写作起源)。
儿子新果,则取名自也斯《新果自然来》,一本香港青年七十年代台湾环岛游记,书名来自餐具上看到的有趣之词。偏生新果是“星孩”,教养过程中陪伴之大不易,此前在《肥瘦对写》一书中也有所透露。这次董生不但写了果,亦虚构了另一个不存在的儿子“花”,遥应《时间繁史·哑瓷之光》中之“婴儿宇宙”。
写到儿子的部分,董生自陈都先拿给儿子过目,获得他的许可以后才得以将此书出版。即使对于至亲之人,也严格遵守写作伦理,绝不随意消费和修改他人的人生,这是小说家的谨慎与体贴,也是当代几稀的古典美德了。
董启章《命子》
黄锦树《时差的赠礼》:
时差可能导致故事的贫瘠与难产,却另有他物相送,故有《时差的赠礼》,这一定是本时间夹缝中顽强茁长而出之书。从2005年的《焚烧》起始,黄氏散文,同其评论和小说一样,也留下一块块独特的文字界碑,更多的是铭刻回指自身的生命纪念。那些个人生途中滤进又漏出的,无可奈何且无从躲免的人事,其实是黄锦树的柔暖有情之处。
此中大费周章,所占篇幅最多的依旧是马华文学、马华文学和马华文学。或许不好称之为执念,然而这艘意念的慢船,无论它要开往何方,都有着一定的偏航吧。如果能以“无处非中”视之,是否就可减免一些焦虑呢?作者的《雨》和《乌暗暝》简体版相继问世,似乎昭示着某些松动的可能。正如自序标题“告别和祝福”,我们也将之回赠作者好了。
黄锦树《时差的赠礼》
连明伟《蓝莓夜的告白》:
作者的首届台积电副赏出道作《番茄街游击战》即以远赴菲律宾教华文的替代役经历为素材,转化成生动的异国故事。继而是长篇初出手便斩获金典奖的《青蚨子》。
大异于同代作者大半跻身学院或自由撰稿的生涯,作者注定要继续不断漂泊、寻找下去,在台球教练、酒店经理和攀岩教练这些不同的职业身份之间流转。《蓝莓夜的告白》即是他集结加拿大的工作与走看经验,交出的最新短篇集。这次作者想要展现何样的他人与自身,颇为值得期待。
连明伟《蓝莓夜的告白》
曾繁裕《后人类时代的它们》:
不妨直接来看作者的自陈与自觉:“对于一个不看科幻小说的作者而言,奇幻与否并不重要,倒因平日论文写作过度,而讲究炼字与结构。讲究因而刻板,使小说更像是机械计算后的产物,而用于向大师致敬的模仿,也就像程序择优而改写的典故。”
其存意怕是与林俊颖《猛暑》大有相类之处,为了将眼前的历史风暴暂时善意推远,而后在倒退和眷念之中回望当下之生民,所以幻设未来情境留待日后检验。其重点其实在于“幻”而不是“科”。而“后人类”亦非观念先行的“关键词写作”。也就像获赠此书的读者反应批评:“一个小男孩明澈的想象”,因此是真的具有未来性的。
曾繁裕《后人类时代的它们》
香港《方圆》、台湾《春山文艺》:
两本新创的文学文化刊物,前者意在将本地大型购物商场“圆方”之名对倒,以表现文学向资本挑战的对抗决心,这和“抵制诚品”的行为或相通,却不失可爱;后者于历史呼啸而过之时,选择坚守文学的立场和位置,试图容纳不同脉络上的表达与对话。前者的创刊号名为“凝神”,足见纷繁时代中专注之可贵。刊物面世算得一次小小的天地初创,来日可期。
《春山文艺》

本刊特约专稿图片来自网络




2019,炬火与微光 | 聚焦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第1期邀约十六位身处第一线,视野开阔、眼光独到的作家、编辑、评论家与媒体人,分享各自对2019年文学现场的个人观察和阅读印象,推荐心目中值得关注的佳作。其中既有对光焰四射之现象级作品的不同解读,也有对前沿、潜层与偏僻处闪烁之萤火的耐心辨认。或许无法尽数涵盖一年来最重要的作品,但这样的倾听与论说、观察和辨析,相信也会给各位读者带来启发。

——编辑部









No.1 方岩:2019年长篇小说,我只想聊聊这部 | 2019,炬火与微光

No.2 岳雯:世界与地方的互相凝视 |2019,炬火与微光

No.3毛尖:是这样的,非这样不可 |2019,炬火与微光

No.4 王继军:“创痛”本身深藏向上的渴望 |2019,炬火与微光

No.5 李德南:郑重而有尊严的写作 | 2019,炬火与微光

No.6 魏小河:不是那力量前方的风景,而是力量过后的痕迹 | 2019,炬火与微光

No.7 行超:有关“我们”的文学 | 2019,炬火与微光

No.8 林珊珊:媒体非虚构写作的野心 | 2019,炬火与微光

No.9 张杭:2019,文学视野下的戏剧创作 | 2019,炬火与微光

No.10华斯比:华文推理,文本内外的探索 | 2019,炬火与微光

No.11 张光昕:三部诗集,三个反顾之梦 | 2019,炬火与微光

No.12 姜振宇:中国科幻,搞点新的 | 2019,炬火与微光……




中华文学选刊
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
1993年创刊
跨越文体、类型、媒介、代际、地域的综合性文学选刊
从生长中的现场,发现当代汉语写作的高度与活力



欢迎订阅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每月1日出版,定价20元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邮政网上下单请扫二维码



微店优惠订阅长按以下二维码




2020年第1期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1期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