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办好代表议案让美丽中国照进现实

全国人大 2023-06-2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从公民行使选举权,依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大代表;到代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履职学习和调查研究,向人代会提出装满民意的议案建议;再到有关部门精准高效办理,向社会公示办理情况,并就办理效果和满意度征求代表意见。人民权利在各环节得到尊重和保障,社情民声在全过程得到重视和倾听,人民群众建设美丽中国的需求和期待映照进了现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壮美画卷已铺展开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全国人大环资委审议的代表议案分别是41件、63件、93件、44件,共计241件(涉及提出议案全国人大代表共计7032人次),其中有关立法方面的233件,有关监督方面的6件,有关决定事项方面的2件。一份份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议案,凝聚着人大代表的智慧和汗水,承载着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期盼。汇集了他们所代表的十四亿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人民的意愿和期待,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以法治的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的意愿,件件饱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国人大环资委把议案办理作为尊重代表、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的实际行动,认真落实栗战书委员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高质量做好代表议案工作的指示要求,在大会闭幕后即召开议案办理会议,将代表提出的议案交国务院有关部门并提出协办意见。按照“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要求,不断改进办理工作,努力实现代表议案办理高质量。

 


完善机制

保障高质量办理


 

明确办理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制定议案办理工作计划,明确环资委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牵头办理责任制,召开议案办理协调会议,建立交办、汇总、研究、反馈、审议五个环节的办理工作机制。

 

认真分析研究,积极吸收采纳。在全面研究办理议案基础上,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代表议案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与国务院相关部门一同在法律草案起草和研究论证中吸收采纳;对多位代表提出的相同立法项目议案或代表多次提出的议案,常委会领导亲自带队调研,推进相关工作落实。

 

加强联系沟通,提高质量效率。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代表沟通联系,邀请代表参加执法检查、立法论证和专题调研;线上线下共召开17次议案办理座谈会,由牵头的副主任委员向代表介绍办理情况、反馈办理结果,做到44件议案件件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议案办理与

制定修改法律同步


 

人大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国人大环资委始终坚持立法为了人民、立法依靠人民,结合代表议案提出的立法项目,在立法过程中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例如,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已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多次提出涉及长江流域立法的议案和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和二次会议期间共有214位代表提出相关议案7件,有关代表还提出两件相关建议。这些议案和建议既表达了代表的意愿,也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按照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要求,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起草并提请审议了长江保护法,反复征求包括议案提出代表等各方面意见。长江保护法于2020年12月26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

 

又如,从十届全国人大开始,就陆续有全国人大代表就修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提出议案,这些议案表达了代表的意愿,也反映了人民的心声。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修改是呼应人民群众需求的务实举措。为了办理好噪声污染防治法修改代表议案和修改好噪声污染防治法,提高公众对噪声控制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解决人民群众对噪声污染的“急难愁盼”,全国人大环资委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广泛征求意见,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立法过程中和议案办理中。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办理代表关于修改噪声污染防治法提出的议案建议。在北京、上海和浙江调研座谈期间,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对修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意见建议,及时将可实施、可推广的意见吸收至法律草案中,注重法律的宣传工作,边调研边普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修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议案2021年8月已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初次审议。

 


议案办理与

监督调研同步


 

在议案办理过程中,全国人大环资委切实加强同代表的联系,强化代表对有关工作的参与,紧紧依靠代表做好有关工作。2021年,针对代表提出的议案,结合执法检查等活动,专程赴湖北、山西召开两次座谈会,与提出议案的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湖北省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期间,召开议案办理座谈会,向提出关于制定碳中和法议案的有关湖北团代表反馈议案办理情况。座谈会上,王洪尧副主任委员介绍了全国人大环资委办理议案的工作情况,亢德芝、肖黎春两位代表介绍了议案提出的背景和有关建议。湖北省发改委、生态环境厅介绍了碳达峰和碳中和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工作情况。在赴山西进行调研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主任委员高虎城主持召开议案办理工作座谈会,就89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制定碳中和促进法的议案与杨蓉、栗翠田、黄庆学、吕春祥等代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

 


创新议案办理形式


 

为进一步加强与代表沟通联系,提高议案办理质量,全国人大环资委创新办理方式,8月至9月,依托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召开了8场议案办理网络视频会议。

 

各方大力支持,代表踊跃参与。有关议案领衔代表和附议代表踊跃参与。天津代表团温娟、周潮洪,河北代表团周文涛、杨震生、郝俊海、郭素萍、李征、王凤巧、倪海琼,吉林代表团王江滨、初建美、丁照民,江苏代表团陈杰、吴惠芳,浙江代表团沈满洪、胡季强、元茂荣、张天任,安徽代表团丁士启,广西代表团陈建军,新疆代表团库尔玛什·斯尔江等20位议案领衔代表以及16位附议代表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参加会议。代表议案办理网络视频会议得到了有关省市自治区人大的大力支持。天津、河北、吉林、江苏、浙江、安徽、广西、新疆省市区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及工作委员会积极协助联系相关议案领衔代表及附议代表参加会议,配合做好信息系统测试。

 

充分研究准备,深入沟通交流。为开好议案办理视频会,环资委会前做了充分准备。制定召开视频会议工作方案,起草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报委员会领导批准;与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多次沟通协商,依托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并在会前对通信设施进行反复测试,确保视频会顺利举行。议案办理视频会上,20位领衔代表和16位附议代表分别介绍了27件议案提出的背景和有关意见建议。代表们认真研究、深入思考,有的对相关项目立法修法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充分阐述,态度鲜明、理由充分;有的对立法规划、计划项目的工作进展高度关注,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如广西团陈建军、陈保善等代表结合广西矿产资源管理实践,在议案提出建议的基础上,根据修法工作进展情况,对司法部提出的矿产资源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实行矿产资源分类分级管理、完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和处置政策、明确矿山用地政策、建立国家矿山生态修复专项资金等新的意见建议。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王洪尧、龚建明、窦树华、程立峰、张守攻、袁驷分别主持会议,对代表们关注环境资源领域立法表示感谢,向代表介绍议案办理进展情况、反馈办理结果。

 

代表高度认可,会议取得实效。代表们提出,全国人大环资委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办理工作,依托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召开政务微信视频座谈会,创新议案办理形式,办理议案认真,反馈意见详细。代表们对全国人大环资委的议案办理初步意见表示认可和满意,表示将把会议内容及时传达给其他相关代表,继续关注环境资源领域立法,提出更高质量的议案。在议案办理视频会上,部分参加会议的地方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同志还对全国人大环资委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上下联动和沟通等建议。

 

环资委根据议案办理视频会的沟通反馈情况,修改完善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今年10月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报告。后续,环资委将在有关立法监督工作中进一步认真研究、吸收采纳代表议案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做好有关立法项目研究论证、起草和审议工作,同时,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沟通联系,推动议案办理工作深入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代表提出议案是反映人民群众立法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重要途径,代表议案办理工作只是一个点,由点及面,我们看到,经民主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为民发声,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中落实,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全国人大环资委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着力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立法实践,以自身实实在在的成果,努力讲好人大故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王力平(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
编校:宫宜希
责编:舒 颖


往期回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首次召开

首次中央人大工作会议,这些热词备受瞩目

用人民底色绘制全过程人民民主画卷——北京市“万名代表下基层”纪实

筑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根基

高质量办理汇民意——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山西人大:“四切”让民意贯穿立法全过程

自信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动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世界政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聚民智制度供给显首善之区软实力

四川:一位106岁老人的第18次选举投票

建设“无废城市” 让生态绿色成为上海亮丽底色

从基层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义乌实践看全过程人民民主

国家法律由人民制定——基层立法联系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纪实

南通人大:履职“三问”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广东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奏响全过程人民民主新乐章

从一部法规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哈尔滨地方立法中的实践

始终把回应人民呼声融入执法检查全过程

新征程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海淀表达”

四级人大联动、四万代表参与——河北人大在监督中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跨越68年,上海耄耋夫妇珍藏31张选民证

天津人大:为厚植城市文明“软实力”构筑法治“硬杠杠”

陕西:跑好每一棒 贯通全过程

湖北:五个镜头中的人大履职

贵州:把民意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三次审议解读医师法修订全过程

“昆山之路”的民主基因和密码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五年规划编制和审查批准过程中的体现——依法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审查工作纪实

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固废法修改纪实

建立预算审查联系代表机制 看紧“国家账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