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南文脉》诗词篇34 李国宋《牛首山》

点击关注 ►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牛首山

李国宋

独上藏龙窟,遥瞻踞虎邦。

四天围碧嶂,一气滚寒江。

净贝安禅悦,香灯冷法幢。

顿令尘思尽,高倚白云窗。

 

李国宋(清康熙年间在世),字汤孙,又字锡山,号大村,兴化人,年少时即以诗文扬名江淮。

其诗,少时古体摹颜、谢,近体似温、李;中年以往,纯学盛唐,以杜甫为宗,每多伤时念乱之作,格老笔苍,声情并茂。著有《螺隐集》、《珠尘集》。

在南京,流传着一句谚语:“春牛首,秋栖霞”。说的是牛首山春天最美,栖霞山秋景最佳。


牛首山,位于城南,因东西双峰对峙如牛角而得名。牛首山的春天桃红柳绿,是这座古城极具特色的景致。“牛首烟岚”位列“金陵四十八景”。自南朝梁代,牛首山逐渐成为了一处重要的佛教胜地。

清康熙年间一个春日,一位名叫李国宋的文人来到这里,在生机勃勃的春光中直抒胸臆,题咏了一首意趣盎然的诗,这首诗成了牛首山之美的最好注解。

此诗开篇擒题,从“独上”牛首山“遥瞻”南京城写起,描绘出一幅“四天围碧嶂,一气滚寒江”的宏阔画卷,呈现气势磅礴的不凡境界。随后,诗人收回视线,落到了眼前的宏觉寺上。宏觉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初名为“佛窟寺”,是南京佛教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诗人铺排了香灯、法幢等一系列佛教符号,在一片禅悦氛围之中,倚靠佛寺高窗,望着飘浮的白云,顿时一扫尘俗之思。


诗人李国宋,江苏兴化人,康熙甲子举人,以诗文名扬江淮,与画家石涛等多有交集。在他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诗稿中,多为感时伤怀之作,但这首《牛首山》却格调高远,身处佛境而荡涤尘思。正如清代大儒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所评:“浑然而来,大气大力。”

今天的牛首山更添胜景。一座气势恢宏的佛顶宫坐落在牛首西峰处,供奉着稀世之珍——佛祖顶骨舍利,它与牛首东峰遥相呼应,再现了“双峰双阙”并峙的宏伟盛景。不止是春天,四季都是游人如织,人们抛开俗务和烦忧,想必是为了在这里寻觅一方白云倚窗、尘思顿尽的美好禅境吧!


《江南文脉》诗词篇01 张继《枫桥夜泊》
《江南文脉》诗词篇02 杜牧《江南春》
《江南文脉》诗词篇03 张祜《题金陵渡》
《江南文脉》诗词篇04 皮日休《惠山听松庵》
《江南文脉》诗词篇 05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江南文脉》诗词篇 06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文脉》诗词篇 07 王安石《泊船瓜洲》
《江南文脉》诗词篇 08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江南文脉》诗词篇 09 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江南文脉》诗词篇 10 杜荀鹤《送人游吴》

《江南文脉》诗词篇 11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江南文脉》诗词篇 12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江南文脉》诗词篇 13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江南文脉》诗词篇 14 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江南文脉》诗词篇 15 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江南文脉》诗词篇 16 汉乐府《江南》| 江南清如许

《江南文脉》诗词篇 17  范成大《田园四时杂兴》

《江南文脉》诗词篇 18  姚广孝《淮安览古》| 壮丽东南第一州

《江南文脉》诗词篇 19 李白《焦山望寥山》

《江南文脉》诗词篇 20 文征明《太湖》

《江南文脉》诗词篇 21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江南文脉》诗词篇 22 谢朓《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江南文脉》诗词篇 23 刘禹锡《乌衣巷》

《江南文脉》诗词篇 24 杜甫《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江南文脉》诗词篇 25 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

《江南文脉》诗词篇 26 王守仁《登阅江楼》

《江南文脉》诗词篇 27 赵孟頫《夜泊伯渎 》

《江南文脉》诗词篇 28 尤袤《青山寺》

《江南文脉》诗词篇 29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江南文脉》诗词篇30 刘邦《大风歌》
《江南文脉》诗词篇31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江南文脉》诗词篇32 文天祥《怀杨通州》
《江南文脉》诗词篇33 杨基《天平山中》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