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子联评之十九】笔下萍草喻人生——读新生代张洋题萍有感

联都 联都网站 2023-04-0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编者按:日前揭晓的“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十三期,年仅20岁的黑龙江张洋题《论语》一联:曾半部辅纲常社稷无忧,还观圭臬迄今,独养风神撑鼎祚;信千秋载仁义圣贤不朽,犹赐尘寰往后,各凭禀赋见天机。荣获二等奖。知名联家张兴贵在读了张洋的联作后,甚为赞叹,特点评了其中的一副,与大家分享。


【汉子联评之十九】

笔下萍草喻人生——读新生代张洋题萍有感

文\张兴贵

     张兴贵,男,山西临县人,1966年出生。现为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先后在国内征联中获奖300余次,发表楹联论文20余万字,四十多副对联悬挂到各地风景名胜区,用楹联为主的传统国学独家打造了临县两个大酒店文化。

     张洋,笔名李抱真,四川人,1999出生,在读大学生,黑河市作家协会黑河学院分会编辑部副部长,黑河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好书法,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多次获得国内各类楹联赛事奖项,曾获《诗刊》2019“清明诗会”优胜奖、第一届茅台杯•中国诗词楹联大赛优秀奖等奖项。诗词、诗钟、散文等作品亦在多种刊物上发表。


笔下萍草喻人生

——读新生代张洋题萍有感


联例:


题萍

   辗转类江河聚散,风与泛无涯,倩谁契阔肝肠,以休浪迹;

   飘零念身世萧条,月犹窥末路,感此沧桑天地,来醒浮生。

    ——张洋


   4月24日深夜,笔者在各微信群浏览,偶然间看到联都微信公众号发的90后张洋楹联作品选录,初读就令我惊诧于这个仅有20岁的在读大学生楹联作品的出类拔萃,油然想起后生可畏这个成语。接着,再次阅读了张洋的这几副作品,感慨颇多,现择其中之一“题萍”略作点评,权当读联心得,同时表达一下对这个年轻人的钦佩之情。


    萍,本是一种水草,因其浮生水面,飘零不定而被寓以居无定所,行止无常的含义,是古人感悟人生况味的一个特定意象。给“萍”题联,唯有突出上述含义,才有嚼头,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与娴熟的文字功夫,很难写出上乘作品。


     任何文学作品,追求言近旨远,唯有言在此而意在彼,激起读者无穷想象与无限感慨的作品,才有余味。楹联作品同样如此,张洋的这副联,就做到了这一点。


     萍,生存于江河胡泊,由于系浮游之物,聚聚散散乃是常事,如果直接写也无不可,作者用“辗转”这一从动作上体现反复无常之意的词语,本属对萍草的写真,但是经一个“类”字与后面的“江湖聚散”联系起来,就让人的思维指向了人生,可谓联想合理、意蕴丰富。接下来的五个字“风与泛无涯”,寄意明显,用词精准,一个“泛”字尽显功夫,“泛无涯”,乃是随波逐流、不知路在何方、归宿在何方之语,读之顿生几多无奈之感;第三分句的一个“契阔”同样含义丰富,是辛苦?是久别重逢?是生死相约?似乎皆而有之。最后四字“以休浪迹”,许是人生的一个梦想吧,居有定所的日子何时到来?


     如果说上联是对且行且止的叙述的话,那么,下联就是对命运的一种思考了,“念身世飘零”满含惆怅之意,令人动容。而一句“月犹窥末路”则营造了淡淡的忧伤中幸得知己的稍稍安慰氛围,毕竟在静寂的深夜,寥廓的水面,还有一轮月关注自己,在沧桑的天地间,浮生若梦、浮生若烟、浮生若茶,几人能在醒悟中达到旷达、顺其自然呢?


     全联用词古雅,聚散、浪迹、萧条、浮生,都紧切题咏之物;江湖、肝肠、身世、天地,则与人生有密切关联;风月之下,水苍苍、路茫茫意境高远,无不象征着生涯无限,前途未卜之意,读来余韵不绝。


     也许,这副联不是经典作品,但是它出自一个仅有20岁的在读大学生笔下,不能不令人想到一句古话,江山代有才人出。楹联界有这样的后生,复兴有望矣。

往期张兴贵精彩文章导读:

联界新生代——90后张洋楹联作品选录

【截止5.10】“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十四期开赛启事

【截止6.30】2019第六届“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截止7.31】关于征集马萧萧先生楹联书法作品图片的通知

对联应以境界胜

古人名字的学问

闲说“一尘”

【汉子联评之十八】高度概括意蕴多——品读郑板桥濯缨水阁联

【汉子联评之十七】变雅声中滩声永——郭嵩焘题汨罗屈子祠联赏读

【汉子评联之十六】字句惟切亲农意——品读乾隆先农坛俱服殿对联

【汉子联评之十五】两行联语一生情——高考前读朱硅题浙江学政署联有寄

【汉子评联之十四】给人启迪便卓然——读无穷江月瀑布联有感
【汉子联评之十三】脱俗自有超然联

【汉子联评之十二】字字推敲联有节——品读王夫之湘西草堂联

【汉子联评之十一】联发心语自醒世——有得于于成龙题紫薇堂联

【汉子联评之十】戏台对联释人生——读陈仰瞻戏台联有得

【汉子联评之九】在历史的大背景下题写名人联

【汉子联评之八】简语突显枣之韵——品读何沁学稷山板枣联

【汉子联评之七】情寄心语必动容——读苏轼挽王朝云联有得

【汉子评联之六】为达联意巧用辞——读赵藩成都武侯祠联之心得

但欲贺时勿忘切——浅谈杨晓雁贺岳老民立八十寿诞联【汉子评联之五】

茶联耐品余韵远——胡小敏大碗茶简析【汉子评联之四】

无痕用典是功夫——试析卜用可《春日读佛联并自嘲》【汉子评联之三】

章有法则文有韵——读白国成分袂亭联有感【汉子评联之二】

读懂人,方能写好联——读闫长安题离骚阁联【汉子评联之一】

联说儒家、儒学、儒教

一家三代的对联情结

百联承韵老临州

联界陋习之四——以其昏昏,而曰玄玄

联界陋习剖析之五——满足于不求甚解

【三八妇女节特辑】古代贤母的故事

“拉面”元宵节联

对联:该远离趋同思维【作者:张兴贵】

《笔意集》(张兴贵楹联作品集 2017年度)

张兴贵题二十四节气联

联题山西吕梁临县23乡镇 别具一格

对联妆扮下的碛口古镇等你来

关于对联走向大众的思考与实践【附成功案例】

古代清官、名士的廉洁对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