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激动哭……压力致头秃,原来还有救!今日《自然》带来逆转方法

学术经纬 学术经纬 2021-05-08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今天上线了一篇引人注目的研究论文。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长期压力大导致脱发的背后机制,并由此提出了逆转这一现象的可能方法。《自然》同时发表的评论文章说,“这项研究的发现令人激动,为探索如何治疗长期压力导致的脱发奠定了基础。”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许雅捷教授专注于干细胞领域,与毛发再生有关的问题是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就在去年,也是在《自然》杂志上,这支研究团队揭示了为什么短时间内承受巨大的压力会导致头发变白。学术经纬也在第一时间向读者朋友们介绍了相关工作,当时有不少读者看完后表示:“是时候做压力导致脱发的原因了!”


这,不就来了吗?

通讯作者许雅捷教授(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官网;摄影师:Jon Chase)

先说说压力。人在面临压力时,体内会分泌一系列激素,其中以肾上腺释放的皮质醇最为典型,俗称“压力激素”。对于实验小鼠来说,它们在面临压力时,肾上腺也会释放一种与皮质醇类似的物质,即皮质酮(corticosterone)。

为了揭示压力究竟如何影响毛发的生长,科学家们在小鼠身上展开研究——连续数周给小鼠施加不同的压力。果然,研究人员检测到了皮质酮水平升高,也观察到小鼠的毛发生长变少了。

压力大,头发掉得多,长得少(图片来源:123RF)

正常情况下,毛发会不断地生长、脱落、再生长,这与毛囊的生长周期有关。在生长期,毛囊干细胞被激活,促进细胞增殖,细胞转化为毛发;随后,毛囊进入退化期,发丝停止生长;接着毛囊进入休止期,一段时间后,发丝脱落。休止期结束后,毛囊重新进入生长期,新的毛发长出来。

而小鼠实验显示,皮质酮水平升高时,许多毛囊的休止期会延长,导致新的毛发迟迟长不出来。相反,如果切除肾上腺,皮质醇降低到几乎检测不出来,休止期的毛囊会很快进入下一轮生长期,参与毛发生长的活跃毛囊大约是对照组的3倍。这些结果表明,皮质酮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影响了毛囊干细胞的激活,抑制毛发的新生

去除肾上腺,没有皮质酮的情况下,毛发再生“毫无压力”(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进一步实验发现,毛囊干细胞周围的细胞分泌一种蛋白GAS6,是个重要的信号分子。当皮质酮高时,产生的GAS6蛋白减少,毛囊细胞接收不到激信号,于是休止期延长

顺着这一发现,研究人员设法把编码GAS6蛋白的基因注射到小鼠皮肤中,使细胞加大GAS6的分泌。补充GAS6的策略奏效了:不仅可以刺激正常小鼠的毛发生长,而且可以让正在承受压力的小鼠重新开始生长毛发

该研究示意图:恢复GAS6蛋白的表达逆转了压力诱导的对毛囊干细胞的抑制(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科学家们在小鼠身上成功地逆转了压力导致的“全秃”,无疑令人鼓舞。不过,这一结果能否马上转化用于人类,我们也不能心急,毕竟还有很多问题要解答。比如,小鼠的皮质酮虽然被认为相当于人的皮质醇,但皮质醇在人体内是否能产生同样的作用需要实验验证;此外,小鼠毛发和人类头发的生长期不尽相同,应激激素对毛囊干细胞的抑制是否也能得到同样有效的逆转,也还未知。

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易睿教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评论说:“现代生活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压力。但也许有一天,只要添加一些 GAS6,就可以对抗慢性压力给我们的头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很多人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参考资料
[1] Sekyu Choi et al., (2021) Corticosterone inhibits GAS6 to govern hair follicle stem-cell quiescence. Nature DOI: 10.1038/s41586-021-03417-2
[2] Rui Yi (2021) Relax to grow more hair Nature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1-00656-1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新冠病毒专题
官方命名 | 不是人造病毒 | 戴口罩管用 | 复杂的基因组产物 | 受体结合能力 | CRISPR检测技术 出现症状就晚了 突破人体防线 | 感冒福利 | 大羊驼的抗体 | D614G突变 | 死亡率下降 |肺部炎症

癌症突破
抗癌疫苗 | 癌症地图 | KRAS | 酒精 | CAR-T 2.0 | 单细胞CAR-T | 外泌体 | 白血病免疫疗法 | 膳食纤维与肝癌 | 中年危机 | 液体活检 | 化疗与癌症转移 | 抽烟喝酒要不得 | 癌症转移 | 癌细胞变脂肪 | 自噬反应 | 钾离子 | PD-L1远程攻击 | CAR-T安全性  | 染色体外DNA | 癌症全基因组 肿瘤内的细菌  | 抗氧化成分 | 老年血液

智慧之光

大脑逻辑 | 母爱 | 脑细胞 | 阿兹海默病血检 | 孤独 | 可乐 | 生酮饮食 | 阿尔茨海默病病毒假说 | 大脑抗衰老 | 麦克阿瑟天才奖 | APP蛋白 | 畅游大脑 | 细菌感染假说 | 睡眠与心血管疾病 | 电击提高记忆力 | 明星抗抑郁药 | 重新定义生死  | 脑机接口 | 分子蓝图 | 不睡会死 突破血脑屏障 | 清除困意


热门前沿
膳食纤维 | 人工智能 | 耐寒 | 维生素D | 脂肪治疗 | 细菌耐药 | 性别逆转 | 延年益寿 | 细胞分裂 | 减肥新方 | 单染色体酵母 | 吃不胖的方法 | 精准医学 | 单性生殖 | 胚胎发育 | 基因疗法 | 蚊子吃减肥药 | AI医生 |长寿天然分子 | 细胞排除垃圾 | 大道至简 | 吸猫 | 太空旅行 | 打印器官 全新抗生素 | 压力催生白发 | 吃不胖的基因 病毒基因 | 无情的科研机器 |饭后不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