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杨家埠,经典年画胖娃娃
童年时总能在老一辈亲戚的家里看到这样的画: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扎着短短的朝天辫,怀中抱着一条亮红色的大鱼,画一旁写着“连年有余”。这就是中国传统年画。
山东杨家埠是我国三大年画之乡之一。其中,“同顺德”画店是杨家埠的年画世家,始祖杨伯达。历经十几代的传承,今日的杨家埠年画在第十九代传人杨洛书手中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年画的魂是真、新、巧
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明代就已初具工艺基础。杨洛书介绍了现在年画制作工艺的“四程”:一是朽稿画样,二是雕刻木版,三是手工印刷,四是烘货点胭。
杨家埠年画的刀味十足,线条简练挺拔。
比如《梁山好汉》年画中的大刀关胜胡须密长、眼神烁烁;传统年画《四美图》中绣花女服饰上的线条细如游丝。在颜色的运用上,杨家埠年画十分讲究,多用大红、桃红、黄、蓝、绿、紫、黑等鲜明的颜色,其中又以红为基本色调。
历经时代变迁的杨家埠年画可能工艺在不断改进,但不变的是年画的魂。在一幅《金玉满堂》年画中:一个胖娃娃,莲花绕身,眉开眼笑,活灵活现。杨洛书解释,这种构图生动而夸张,刀法粗犷而浑朴,本意就是求一个“真”字。“真、新、巧,就是年画的‘魂’。”
打破传统,挖掘新意
杨洛书从小喜欢《西游记》。杨家埠木版年画《西游记》的传统模式是以单一人物造型为主。杨老在雕刻时,则打破了这一模式,着重反映唐僧师徒取经途中的磨难故事。每个画面有五至八个人物,以山川、河流、风云、草木作背景,并配以20字至50字的说明。刻版440块,累计雕刻了三四千个人物、近5000字的蝇头小楷,杨老完成了《西游记》的雕刻。
“梁山好汉”一直也是木版年画的传统题材,但多数以宋江、武松等几个人物造型居多。多年来,杨洛书一直渴望将“梁山一百单八将”全部雕刻出来。
1995年,杨老和儿子一起专门到梁山遗址进行了5天的实地考察,搜集了一大堆材料。在创作时数易其稿,最后终于敲定全部样稿。第二年,他耗资25000元,购买了一卡车棠梨子木,开始了《水浒》“梁山好汉全图”的刻制。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制作,《水浒》“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在香港回归前夕结集问世。
2002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来到杨家埠村,亲自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发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证书颁发给杨洛书。
探索新时代的新突破
随着各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年画这门古老艺术,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春江水暖鸭先知,杨洛书以一位民间艺术家的敏锐头脑、犀利目光,最早觉察到这种变化,也最早探索着突破的途径。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挂历热”,杨洛书便于1982年首创了第一批“木版年画挂历”,畅销省内外,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是他面向市场,改革年画所走出的坚实一步。
在杨家埠村的十字路口处有一块牌子:“杨洛书年画由此向南”。在这里,还没有人如此醒目地挑起自己的名号。还有两家画店和风筝店门口都有一块醒目的广告牌——“杨洛书年画”,上面特别注明“百年老店”。杨老的现代经济意识和品牌意识不断扩大着木版年画的影响。
后来,杨洛书带着新作出访日本。在“中国杨家埠年画展”上,他和儿子进行了刻版、印制年画表演,大受欢迎,带去的样品被抢购一空。当地媒体称赞他为“中国年画王”。
2000年,他又开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先河,为自己的作品注册了“同顺德”、“同顺堂”商标,使作品版权有了法律保护。
杨老不但到国内国际去宣传杨家埠年画,还收了一个日本徒弟精心教她制作年画,希望让外国人了解杨家埠年画,让杨家埠年画走得更远。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刻完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系列版画,给先人一个交代,让后人有个念想,使更多的人知道中国有个杨家埠版画。
”
如今杨老早已制作完成了四大名著故事画版。相信杨家埠木版年画也会在代代传承中为更多人所知。
撰文 | 赵秋丽 编辑 | 李晋荣 白慧玲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二十四节气 | 剪纸 | 查干湖冬捕 | 冰灯 | 酸菜 | 二十四番花信风 | 灶王爷 | 蒙古族祭火 | 爆竹 | 鸡鸣枕头 | 《小河淌水》| 食印 |《百鸟朝凤》| 孙悟空 | 泥人 | 灯笼张 | 刺客 | 梁祝
中华文化溯源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光明日报记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