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电视电影的年代,皮影戏用光影讲述故事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早利用光影来演戏的是哪个国家?答案或许是中国,而皮影戏就是有力的证明。
皮影戏相传产生于汉代,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皮影戏是艺人用双手操纵影人来进行表演的独特戏曲样式,集雕刻、美术、音乐、表演为一体,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戏曲形态之一,也是百姓了解历史、学习文化的有效载体。它“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说、念、唱、打”一招一式均有风格。
在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用光影讲故事了,它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小小的影窗,烛光透影,小小的影人,时光流转。多少真实的声音,凝成了乐谱、曲牌、声腔,多少生动的音容笑貌转化成舞动的光影。历史文化、人情世态,通过这影窗和影人传承着民族的性格和民族的风范。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复州皮影戏
复州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皮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像一株顽强的山花,深深地植根于辽南沃土,生生不息。
今年69岁的宋国超,是复州皮影戏班——“义和班”的第四代传人,2008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
▲ 复州皮影传承人宋国超
他是皮影艺术不可多得的全能艺人,不仅吹、拉、唱、打、拿样样精通,而且擅长雕刻影人,更是集编剧、导演于一身,技艺的全面性超过了他的祖父和父亲。
“股骨头坏死十几年,疼得炕都下不来了,还叫我少花钱买药,多攒点儿钱搞皮影。”老伴儿王淑玲嘴上虽然埋怨,但心里最能体会宋国超传承皮影艺术的艰难。多年来,正是她的这份默默支持,让宋国超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没有放弃皮影。
▲ 复州皮影
复州皮影戏名字的由来,缘于复州。复州的称谓起源于辽代。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神州四年(919年)灭渤海国后,恐女真人为患,将居住扶余城(今吉林省扶余县)的强宗大户,迁到复州境内设“扶州”。
为使女真人忘却故乡,于会同元年(938年)用同音“复”字代替“扶”字,称“复州”,从此就有了复州这个名称。
复州位于辽东半岛,濒临渤海,这里交通发达,物阜民丰,是历史上的重镇,辽南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
据《东北俗文化史》记载,复州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后逐渐由营房传入民间。清朝定都沈阳后,许多王府、将军府以及都统府都成立家庭影班进行表演,民间的皮影戏也渐渐活跃起来。
复州皮影戏真正盛行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当时北京附近“白莲教”活跃,有的皮影艺人也参加了“白莲教”,被清政府诬为“悬灯匪”,并下令禁演皮影戏,滦州皮影艺人被迫流入东北并进入辽南。大约与此同时,山东登州皮影戏也陆续跨海到辽南来演出。复州皮影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兴起的,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复州皮影戏发展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据95岁高龄的瓦房店市政协原副主席、文化馆馆长牛正江介绍,1951年,他在民间艺人学习班上调查得知,当时分布在复县民间艺人手中,有43盘影箱,这还不包括皮影爱好者手中保存的。
一盘影箱就能组成一个影班进行演出,43盘影箱就意味着一天晚上可同时演出43台皮影戏。
当年演技较高的皮影班,一年到头不封箱,冬天在室内演,夏天在村头树下露天演。当时演出的报酬比较低,花七八元钱或石八斗粮食,就能请影班唱三宿。每次演影都要有个明目,那个年代人们还受封建迷信的影响,牛马得病,用这种形式向牛马王许愿演戏酬神,或者祈求得个丰收年,当然也用这种形式唱影庆丰收。
皮影的制作
皮影的制作程序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
皮影戏的影人大多用驴皮制作。驴皮买回来,要先放在缸里,倒入水和石灰浸泡七八个小时,把毛沤掉。然后加矾沤一天一宿。取出后,将驴皮绷在木架做的撑子上,用刀将毛根和脂肪刮干净,再经风干、浸油、成半透明状,就可以供刻影使用了。刻影人根据不同的剧情和人物进行构思、设计、刻制,最后涂色。
▲ 画稿
▲ 镂刻
▲ 敷彩
民间皮影戏班七八个人就能演,每个人都是一专多能。有导演、有乐手,有唱的、有演的,尤其讲究唱腔,有些老影迷,专门冲唱功而来,俗称“听皮影”。老艺人们这样形容皮影表演:“白”(指道白)是骨头,“唱”是肉,活灵活现靠操作(指耍影的技巧)。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些艺人在复州皮影戏的基础上,又开始了创新尝试,以真人代替影人,演员登台表演。发展到今天,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个新剧种——辽剧。2014年,新创作的五场大型辽剧《圆谎》,参加辽宁省第九届艺术节调演,一举获得辽宁省第三届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第九届艺术节剧目金奖。
“2011年,瓦房店慈善总会帮我申请了股骨头坏死患者援助项目,做了手术,现在好了,我又能到处走了。”恢复健康的宋国超如今对传承皮影艺术充满了信心。
除了复州皮影,皮影戏还有许多异彩纷呈的流派,如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海宁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
现如今,皮影戏正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努力寻找新的位置,从“娱乐为主、欣赏为辅”向“欣赏为主、娱乐为辅”过渡。不过,无论皮影戏的角色如何改变,对许多人而言,这一张张惟妙惟肖的皮影、一段段由十指牵引出的悲欢离合,一直都凝聚着心底那份柔软、温热的乡愁。
撰文 | 吴琳 编辑 | 王佳 毕曦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二十四节气 | 剪纸 | 查干湖冬捕 | 冰灯 | 酸菜 | 二十四番花信风 | 灶王爷 | 蒙古族祭火 | 爆竹 | 鸡鸣枕头 | 《小河淌水》| 食印 | 《百鸟朝凤》 | 孙悟空 | 惠山泥人 | 灯笼张 | 刺客 |梁祝 | 八宝印泥 | 黄梅戏 | 年画 | 武夷茶 | 外滩 | 唐三彩 | 血亲复仇 | 寒食节 | 马镫 | 李商隐 |《人民的名义》| 太极拳 | 姐弟恋 | “黑石号” | 火锅
中华文化溯源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光明日报 ·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