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昏侯刘贺也吃涮羊肉吗?

2017-05-17 马永嬴 李云河 中华文化溯源

刘贺墓出土的文物中,“铜火锅”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很多人认为,那个“铜火锅”把中国吃火锅的历史又进一步往前推了。它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是用来吃火锅的呢?


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火锅出现时间是宋代,南宋时期福建泉州人林洪写了一部关于民间饮食的笔记,叫《山家清供》。这部书里记载了一种叫做“拨霞供”的食品,围绕“拨霞供”还有一段作者的亲身经历,我们不妨跟着林洪去看看。



某年冬天,林洪前往武夷山寻师,当时天降大雪,他抓到一只兔子,但是冰天雪地里没有厨师来烹调。师父教他一个办法,就是把兔子切成薄片,然后用酒酱、椒料这样的调味品腌上。接下来,给炉子上放上水锅,等水煮沸以后,每人各自用筷子夹肉放进水中煮熟,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蘸汁儿吃。林洪认为,这种吃法不但简单易行,而且有“团圆热暖之乐”。又过了几年,他在一个叫杨泳斋的人家里也看到了类似的吃法,而且杨泳斋还为此作诗:“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就是描写肉片在沸水中翻腾的景象,因此给这种食品取名为“拨霞供”。


从林洪的这段描述来看,这个充满诗意的“拨霞供”的确和今天的火锅基本一样。而且当时似乎已经有不少人这么吃了,所以它最早出现的时间可能还要提前一些。除此之外,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曾经发掘过一座辽代的墓,墓中绘有壁画,其中一幅画上有三个留着契丹发式的人,他们盘腿席地而坐,中间围着一口三足锅。画面正中间的人正在用勺子在锅里搅拌,左边的人手扶一个酒壶,右边的人则斜靠着另一口盛着肉的三足鼎,手持筷子,似乎是等着往中间的锅里放肉。三人面前有一张小桌子,上面还放着几个小碗,似乎是盛酱料的。这幅壁画生动描绘了契丹人围炉煮肉的场景,很多人认为其实就是在吃火锅。


▲ 敖汉旗辽墓壁画


刘贺墓的“铜火锅”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所谓的铜火锅出土于刘贺墓回廊的厨具库,可以肯定是跟饮食有关的器具。它的主体结构就像是一个大铜鼎。肚子扁圆,口部内敛,绕着口部还有三枚圆环,便于挪动,下部有三条比较高的腿。之所以有人说它是火锅,就是因为在它的肚子下边还连着一个铜盘,盘子的边缘向上卷起,还有一道横向伸出来的细槽。很显然,这个盘子应该是放炭火的,那个伸出来的细槽就是为了往外拨炭灰。


这样一看,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随时随地都可以生火做饭,连炉灶都省了,确实跟现代的火锅有几分相似。


▲ 刘贺墓出土的“铜火锅”


那么,刘贺是不是真的能够用它来涮肉涮菜呢?恐怕还是有些困难。


首先,盛放炭火的盘子过小。我们可以看出,在炭盘的中心有一个网柱,应该就是导热管,通过它把炭火的热量传递到上面,但是这个导热管太粗了,占了很大一部分空间。而且盘子本身并不深,能够盛放的燃料很有限。可以想象,如果想用它来把食物煮熟,是既费时又费力的。


其次,“铜火锅”的口部向内收敛得很厉害,跟它的“大肚子”相比,口部显得很小。如果真用它来吃火锅,从外边看不清里面,而且夹取食物的时候会很不方便。


因此,这件容器应该是不能真的用来吃火锅的,我们推测它其实是一件“温器”,相当于今天的保温桶。


在古代,冬天室内可没有暖气。寒冬腊月天,即便贵为帝王也只能烧点炭来取暖。然而木炭的供熟能力毕竟有限,室内温度不会很高,食物煮好之后很快就会变凉。因此,人们就想出了这样的温器来给食物保温。就是把食物在炉灶上煮好之后,连汤带水一起倒进“铜火锅”里面,然后在底下的铜盘里放炭生火。那点炭虽然不足以把锅里面的汤汁煮沸,但是却刚好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口部设计成内敛的形状,正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就餐的时候,人们并不直接把筷子伸进去夹菜,而是用长柄勺从里面捞取食物,再分而食之。


看来,刘贺在吃饭上面还挺讲究,食物凉了他还不乐意吃呢。那么,刘贺当时都能吃到哪些东西呢?




刘贺能够吃到的粮食,就是所谓的五谷,一般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类谷物。其中,稻和麦大家都很熟悉。稷,又称粟,就是今天的小米。在汉代,粟在农作物里占的比例很大,几乎成了所有粮食的代称,汉代有一个叫“搜粟都尉”的官职,专门负责给军队筹集粮食。黍,就是黄黏米,又称糜子,现在人吃得已经比较少了。菽是豆类作物的统称,汉代人也把豆作为一种主食,不过穷人吃得更多些,刘贺估计不会怎么吃。


当时的蔬菜主要是绿叶蔬菜,其中最常见的是所谓的“五菜”,即葵菜、韭菜、薤菜、大葱、大豆苗,另外还有莲藕、芹菜、芦笋、生姜等。多亏刘贺的爷爷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这才又引进了黄瓜、大蒜、芝麻、香菜等蔬菜以及葡萄、石榴这样的水果。根据史书记载,西汉还有反季节蔬菜。汉元帝的时候,皇帝的大总管少府邵信臣上书谈到,说太官的菜园中在冬天种植大葱、韭菜这些非时令的蔬菜,为了使其能够正常生长,上面盖上房子,下面日夜生着小火,等温度达到一定要求的时候这些作物才能开始生长。这其实就是今天的蔬菜大棚啊。但是,被贬为海昏侯的刘贺应该是没有条件享受这种待遇了。


今天大家吃饭的时候离不开的辣椒、土豆、红薯、玉米、南瓜,当时都还在美洲,是汉代人闻所未闻的。而且有一点要注意,汉朝的时候还没有发明炒菜。蔬菜的加工方式相对简单,除了蒸煮,就只能腌制成酱。


再看看刘贺能吃到些什么肉。刘贺在给汉昭帝服丧期间,太官不给他吃肉,他就忍不住要偷偷地派人出去买肉吃,足以证明他对肉食的喜爱。桑弘羊曾经和霍光支持的儒生们就盐铁专营的问题进行辩论,辩论会的记录被人整理成《盐铁论》一书,这部书里面记载了很多种当时社会上能够吃到的肉食品,主要包括烤羊羔、烤乳猪、酱狗肉、红烧马鞭、酱鸡、酱肚、熘鱼片、红烧鹿肉、煎鱼子酱、炖甲鱼等等。盐铁会议的时间距离刘贺很近,这里面记载的肉类,刘贺应该都是能吃到的,种类还真不少呢。另外,南昌地区水系发达,刘贺的菜谱里,水产可能会占到很大的比重。


▲ 青铜染炉


吃饭少不了调味品。在汉代的调味品中,酱很重要。酱有两种,肉酱和菜酱,都是腌制而成的,吃饭的时候用来佐餐。刘贺墓里出土了一件长得比较奇特的文物,由三部分构成。最下边是一个方形的青铜托盘,中间是一座四条腿的青铜炉,炉子周壁还雕镂花纹,炉子上放着一枚铜耳杯。这种器物有一个专门的名称——“染炉”。这里所说的“染”并不是染料的意思,而是指调味品,染炉就是给调味品加热的东西。人们给炉子里放上木炭,底下的托盘可以接炭灰,然后把盛酱的耳杯放在炉子上。这个炉子可不像“铜火锅”的那个炭盘,它是足以把耳杯里的酱料煮沸的。当时的贵族在吃烤肉的时候,喜欢把烤好的肉再放到酱里面煎一煎,所以要给酱料加热。


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枚乘,在他的名赋《七发》中还专门介绍了当时南方地区的几款极品菜肴,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概如下:


鲜嫩的小牛腩肉,配菜是竹笋和香蒲,肥狗肉蘸着石耳吃,楚苗山区的糯米、河边采来的茭白,蒸成香饭团,拿到手里黏得散不开,但是入口即化。然后让精明的厨师来烹调。烂熟的熊掌,要蘸着芍药腌成的酱吃。还有那细细切薄的烤里脊以及新鲜的生鱼片。秋后的紫苏,白露浸过的蔬菜特别爽口。饭后再来一点醇厚香烈的兰花酒漱漱口,这可是天下的极品美味啊!


尽管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刘贺宴饮的场面,但是通过枚乘的赋文以及刘贺墓中出土的食器,还是能够想象他当年的奢华酒宴。


摘自《海昏侯的生前身后》 

来源:“书摘1992”微信公众号


撰文 | 马永嬴  李云河  编辑 |  王佳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二十四节气 | 剪纸 | 查干湖冬捕 | 冰灯 | 酸菜 | 二十四番花信风 灶王爷 | 蒙古族祭火 | 爆竹 | 鸡鸣枕头 | 《小河淌水》| 食印 | 《百鸟朝凤》 | 孙悟空 | 惠山泥人 | 灯笼张 | 刺客 |梁祝 | 八宝印泥 | 黄梅戏 | 年画 | 武夷茶 | 外滩 | 唐三彩 | 血亲复仇 | 寒食节 | 马镫 | 李商隐 |《人民的名义》太极拳 | 姐弟恋 “黑石号”

中华文化溯源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光明日报 ·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