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新闻(总第120期)
问新闻
(本文由王依玲等据杜骏飞与新闻学院新生的集体谈话整理,发表时经作者删节)
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谈话记录
Q10:主流媒体偏爱招聘党员,我们是否都应该申请入党?
杜骏飞:党报、党台和新华社系统会更偏向要党员;但其他媒体和新媒体,不会做出硬性要求。要不要入党,这是你的政治选择,加入一个党是代表你有坚定信仰,如果只是为了谋生写入党报告,那你的人生太功利了。我以为,人在很多事情上可以有权宜之计,但对待信仰问题,还是要唯真唯纯。这是人与自己心灵对话的基本问题。
Q11:新闻业现在已是“礼崩乐坏”,我们到底该如何自处?
杜骏飞: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在不健康的职业环境中,记者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确实很难。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任何田里都有害虫,但不能说有害虫,庄稼就不种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仍然有很多记者在维护这个职业的尊严,他们还在坚持理想,不忘初心。记住,当你能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时,你就不会轻易被世界改变。
Q12:请问您赞赏什么样的新闻人?
杜骏飞:优秀的新闻人不少,林林总总,各有特点,我个人比较赞赏那种有源自内心的新闻激情,以公共利益为己任,专注、执着、专业的新闻人。
Q13:应该怎样看待境外媒体?
杜骏飞:首先多看看境外媒体,然后再说如何看待的问题。一个原因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还有一个原因: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自然,对于同学们来说,学习媒体时还应该注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
读后感
文/刘一醇
柴静说:“独立不是不听话,独立只是听真理的话。”
这里的真理不仅仅是指狭义上的科学真理,也包含与这个时代适切的、正确的价值观。
有的新闻工作者会在“灰色收入”的泥涝边徘徊,权衡新闻独立性与现实利益孰重孰轻。车马费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存在。对于很多专门跑口的记者来说,车马费实际上是一笔相对稳定且无风险的收入。具体数额多少,主要取决于记者的关系网络及发稿能力。现在车马费也成为了新闻行业的普遍规则,即使是政府机关的宣传活动也不能免俗。
除此之外,有比车马费收入更高、但文字产出也更高的“重点报道”;还有植入自然、与宣传活动关系暧昧的软广告,也称新闻版的“暗度陈仓”。除了正面宣传,负面报道也会有“封口费、删帖费”甚至是“保护费”等收入。
媒体是当下中国的一个缩影,它没有申诉者痛斥的那么罪恶,也没有拥趸者宣扬的那般炽烈。有些人吃相丑陋、职业和道德水平低下,不断消耗有限的媒体公信力。但这不是新闻人的原罪,更不该成为记者群体的枷锁。怀揣新闻理想、勇赴第一现场、日夜采写的新闻工作者依然存在。正如一位资深媒体公关所说,“不管环境多恶劣,还是有人追求公平与正义,拒绝收红包,踏实写报道,铁肩担道义,为底层发声。“
最终,我们的国家会拥有一批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所得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依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这是新闻之幸。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
文字:谈阅读|(1)|(2)|(3)|面试||三十年,三十首新诗(1)|(2)|(3)| 百期寄语|“听讲座”十大误区|幽默随笔(1)(2)(3)(4)(5)(6)|反韩与爱国
点击这里,查看杜课所有往期精彩内容~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刘一醇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