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为什么“抑郁”?(总第122期)

2017-03-22 杜骏飞等 杜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859kqidg&width=500&height=375&auto=0

Q:南京大学高研院本科生杨昊睿

A: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谈话记录


杜骏飞教授讲述                    胡园记录整理


Q1: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生活没有意义,感觉自己“抑郁”了,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A1:我见过这样的同学,也有一些中学生、大学生跟我聊过这方面的苦恼。根据我的理解,他们目前的这种思想状态,未必都是抑郁症,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确实是空洞的,也就是说他们每天都在机械地生活,找不到自我,不知道目标是什么,更不知道实现了目标之后会怎样,所以在这种时候他们的表现就会很接近抑郁症。我并不是一个医生我只能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来说如果你要让我来判断的话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空洞感呢大概只有一种会这样他不知道自己是谁



如果班级里所有学生都是千姿百态的,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自己的选择,都是性情中人,那么他很难空洞化,因为他是活生生的一个个体,他不是一个符号。但是在现代教育的巨大压力下,每个学生都被老师看成了一个符号。可能从教育部的角度来看,每个学校也都是一个符号。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在被圈养的状态下,被迫产出更多的学习成绩。但是他们内心的个性、激情和人生愿景却被无情地忽略了。


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是这样符号化地长大成人。这带来的致命伤就是他的成长过程除了学习成绩、参加比赛、获奖、升学之外并没有剩下些什么。可以想象一下,当你长到十六岁、十八岁,长期积累的困窘一定会伤害到你。最轻微的方式就是你会感到迷茫,如果说重一点,你会感到失落甚至幻灭,再重一点,你会很容易走向抑郁症,因为此时你已经找不到人生的乐趣和意义。



为什么会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呢?因为你从前被灌输的所谓意义是别人的意义,而不是你自己的。比如你升学之后班主任会有荣耀感,你考上大学后父母会有荣耀感,但是这一切好像都不是你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当然会产生幻觉:这一切好像都是符号,跟你的人生并没有任何关系。至于自己想要什么,你却不清楚。


这么多年来,你长期假装忽略自己的所有要求,以至于现在真的忽略了,以至于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以至于你已经丧失了唤醒激情的能力。这个时候你开始变得冷漠,要么对别人冷漠,要么对整个人生冷漠。这种状态可以被看成是空洞化的表现,这就是我所观察到的很多大中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障碍。


如果要我来谈论拯救之道是什么那就是从父母开始做起从小学老师开始做起。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一个学生的成长,不是为了学校、为了家庭、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己。ta所有的成长都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是自己的,ta必须要自己规划人生方向,不能通过一个指令、一个任务或者一条纪律去规划他的人生轨迹。



Q2:您认为这种现象跟整个社会的趋势以及社会的需求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A2:这个问题很好。家长的背后站着谁,家长的背后站着社会;学校的背后站着谁,学校的背后站着制度。所以社会和制度就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弊端。我们这个时代,工业上急功近利,所以雾霾来了;农业上急功近利,所以带来了很多粗制滥造甚至是有毒的农作物;教育上急功近利,所以学生精神上感到空虚。


尽管我们的学习成绩可能不错,升学率很高,奥数获奖无数,但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中学生、大学生毕业之后,他们人生的幸福感降低了,很多人没有达到他理应达到的人生高度。


那是因为当他从一棵小苗长成一株植物之后就不再有灵魂了,他只是作为实验室器皿化培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株欣欣向荣的植物。他没有生命目标。很显然这样的植物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所有的参天大树都是在森林里,在山地上,在田间小路边,自足的、欢乐的、自如的成长。


可是我们的教育却没有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总是希望把他们放到一个圈养的环境下,给他们营养液,让他们每天以更快的速度成长为一棵大树,长得越粗越好。可这样的树并不是树,他们只是木材而已。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木材。



Q3: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一个塑造的过程吗?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长?


A3:我们需要更多内在的驱动,而不需要太多外在的塑形。内在驱动就是我们让一个年轻人的成长动机成为他成长的动力。而不是说让社会需求成为他成长的动力,这是有天壤之别的。


想象一下,什么样的生物是按照他人的意志来成长的呢?只有饲养场的生物才是这样长大的,他们没有灵魂,只是等待被收割的食品而已。一头猪它脑子里能有什么呢?可我们毕竟是万物之灵,万物之灵应该应该有灵魂,有个性,有感情地成长,甚至要犯一些错误,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看来是简单的,就是要把童年还给孩子,把自由欢乐还给他们,把自由个性还给他们,把缺点还给他们。然后给他们更多的选择,给他们更多内心的激情和享受,也给他们塑造自己的机会,这些事不能由家长来代替,更不能由班主任的权威来代替。


中国教育的致命伤就是,很多人过的不快乐。从本质来说,今天很多孩子都在抑郁中成长,幸运的会走出抑郁,终于变得正常,不幸的会走向病态,那就是抑郁症、躁狂症,有幻灭感,甚至发展到犯罪,这一切都是跟教育的真谛背道而驰的。



我希望这次杜课能让更多家长和小学老师看到,看完后他们可能需要好好反省一下。同学们看到后可能会加重心理压力,虽然这个环境是你不可改变的,但有一件事是你可以左右的,你不能改变老师也很难改变家长,但是你可以跟他们进行谈论,同时也要让自己具有免疫力。如果别人要把你关在圈场中饲养,你可以拒绝,转而选择多吃一些野食,给自己一些放松的机会,让自己个性化、性情化、自我一点。


我从前说过“男生要甩,女生要拽”,这并不是一个形容词,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告诫,如果你没有自由欢快的成长体验的话,你很难成为你自己,而且离“空洞化”不远了。但是如果你从小就“比较甩、比较拽”,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有免疫力了,你会对所有的饲养有免疫力, 你永远保持自我。看上去你很叛逆,犯过一些错,走了不少弯路,但是这样的你十有八九能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如果幸运的话你还能成为符合你的人生的人才。

  

读后感

文|胡园

“符号化生存”看到这个词时我心里一抖。回想起自己的求学之路,经历小升初——初升高——考大学这样的“标准化流程”,在此之前,我的内心深处已经将其默认为“理所应当”。除了少数极为优异者能够较为轻松地闯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条道路漫长而曲折。上课,考试,出成绩,论排名,几家欢喜几家愁,就这样如此循环往复,不知来路,不知归途。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拨儿学生进来,一拨儿学生出去。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在老师、学校的眼里,都被规范化为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升学率、荣誉感。为了一个所谓更好的未来,在本不应该承受过多压力的年纪,他们只能选择承受,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踢球、画画、跳舞、看课外书……爱好让位于课业,个性屈从于权威。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承载着太多人的目光,那目光里有期盼,有警示,有希望,有我们不忍拒绝也不能反抗的一切。



在花样年华,有很多人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甚至走向抑郁,坦白说我可以理解。因为我也有过类似体会,对眼前的事提不起兴趣,喜欢的事情又不能去做,更可怕的是,不知道喜欢什么。本有棱角却被周遭的压力磨成光滑的鹅卵石,日复一日的生活只是机械化地重复……如果你也有这些我曾经拥有的这些烦恼,请你别害怕别逃避,自由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去思考,没有人能代替你去完成一切,你要自己来做决定,然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男生要甩,女生要拽”,不妨试试看听从杜老师给出的告诫,拒绝空洞,活出真性格,做最真实的自己。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

文字:谈阅读|(1)(2)(3)面试||三十年,三十首新诗(1)(2)(3)| 百期寄语“听讲座”十大误区幽默随笔(1)(2)(3)(4)(5)(6)反韩与爱国

音频:一诚天下动罗尔事件


点击这里,查看杜课所有往期精彩内容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胡园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