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话的源头

行政区 2022-04-02

中国语言地图集

 

  中国北方人说的话都是“官话”,有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甘肃、宁夏人说的是兰银官话,就连大西南的云贵川说的都是西南官话。


       所谓“官话”,可以理解为普通话,周朝称“雅言”, 明清称“官话”,1909年开始称“国语”。山东人、四川人说的话虽然与普通话有距离,但人家都是“官话”。唯独以山西为核心的晋语区,是中国北方的唯一方言区,其他6大方言都在南方,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都在南方。

       晋语的使用人口约4570万,其中山西2000万(不含运城和临汾大部,运城话和临汾话属于中原官话)、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各近1000万,陕北约有430万。


       晋语和北京官话很不相同,晋语比北京话的语言特点古老得多,古老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语言的历史面貌和演变过程,有学者称其为“语言的活化石”。


       晋语最重要特征是有入声。什么是入声呢?普通话有4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晋语还有第五个声调——入声,也叫“爆破音”。有了这个“爆破音”,晋语就与其他话大不相同,于是,人家都说“官话”,唯独山西人说方言。


       晋语可进一步分为8片:并州片(太原古为并州)、吕梁片、上党片、五台片、大包片(大同—包头)、张呼片(张家口—呼和浩特)、邯新片(邯郸—新乡)、志延片(志丹—延川)。


       晋语为什么能保持独特性,成为中国北方唯一的方言呢?


       首先是地型地貌造成的。我们看地图,晋语区正好与黄土高原大体重合,它东起太行山,西近贺兰山,北抵阴山,南至汾渭河谷,这个地理四至圈出的正是最典型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样的地理条件势必造成其封闭性,外面的进不去,里面的出不来,天长日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城头变幻大王旗,但黄土高原地区偏安一隅,涛声依旧,“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中国北方的其它地区,我们看中国地图,东北是全国最大的平原,河北、山东地处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河南和安徽、江苏北部是黄河中下游平原、江淮平原,关中是八百里秦川,甘肃有连通东西的河西走廊,整个北方的大多数地区都便于信息传递,便于人物交通的平原地区,要保留语言的独特性,当然难。


       其次是历史造成的。春秋战国以前,“晋语”区生活的是“北狄”,这群人是真正的黄帝的子孙。


三家分晋初期地图


       晋国建立后,“晋语”理所当然地成为晋国的国语,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和陕北,也都是晋国的领土范围,这一区域保持统一性。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韩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后迁新郑,占有今山西省东南部和河南中部;赵都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后迁邯郸,先后占有今山西中部和北部、陕西东北部、河北西部和西南部,以及内蒙古河套地区。可见,韩、赵两国的疆土正是今晋语区的基础,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这样的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历代所发生的局部性变化,不仅使这种格局越来越符合今晋语区的划分,而且使晋语各次方言区的分片,也与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吻合。


       第三是文化造成的。长期而统一的行政隶属,相近的自然环境,使晋语区在语言、文化、民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一致性,形成了比较独特而稳定的晋文化。


关键一点,晋文化在历史上没有受到严重的摧残,没被割裂,保持了一致性。秦汉、唐宋时期,晋语区特别是雁北、陕北地区民族构成复杂,先后有数十个民族在这里盘聚,这一地区成了民族的大熔炉,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身体里流淌着几十个民族的血,比如隋唐的皇族们,他们是什么民族?他爹是汉族,他娘是鲜卑族,他奶奶又是匈奴族。这样的人,他们的民族倾向性差,民族意识不强,不管是什么民族打过来,他们能打就打,打不过就投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都能接受。反过来,不管是哪个民族也都能接受他们。这样的大杂烩文化,遭到种族清洗的可能就小,人口也就保留了下来。


       到了元明清三代,近800年间,晋文化区避开了蒙古人征服中原战争、元末农民和民族战争、明初成祖朱棣的夺班战争、明末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战争、清人入主中原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等一次次导致人口大消亡的战争,在中国北方能避开这么多血腥屠戮战争的地方委实不多。大家打开地图,中国北方哪个地区在近800年间避开了这么多灭绝人口的战争呢?没有,唯独山西避开了。山西,“山河表里”,是块真正的福地,避开了一次次战争,它的文化没有割裂,人口得以保留,历史没有被割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直延续至今的晋文化。

       第四,晋语区的人勇武好战。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也就是晋语区的人,本身就流淌着匈奴人、鲜卑人、党项人的血,这些民族凶狠、野蛮、彪悍,再加上生活贫苦,人穷命贱,作战就勇敢,他们见多了太多的战争,在战争中成长锻炼,能征善战。面对这样一群人,要征服他,你就得思量思量,盘算盘算,看算得过账来不。就像欧洲的瑞士,地势险要,全民皆兵,还特别能打仗,于是一战、二战中侵略者都觉得攻打瑞士不划算,瑞士也就免于战火。面对同样能征善战的黄土高原人,征服者大都采取了妥协政策,双方各让一步,于是晋语区的人口也就保留下来。这实际上就是“以战求和”,这也是晋语区文化少受摧残、没被消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促进了晋语区的最终形成。晋语区避开了一次次战争,明清之际,中国北方其他地方都“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了,唯独山西人口过剩,于是有了“大槐树”人口外迁,使晋语区面积不断扩大。明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槐树”移民,大家都知道,不需多讲。


       清初,清康熙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导致著名的“走西口”,大量的山西人、陕北人向内蒙迁徙,直接改变了内蒙地区的人口构成。

       在人口迁移和流动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晋商的活动,据有关资料统计,近代,山西商人占山西总人口的比例在25%以上,许多地方高达40%~50%,这些商人把晋语传播到所到之处,扩大了晋语范围。


- THE END -

来源:哈尔文艺


什么是山西?(上下滑动查看)

|为什么要去山西

华夷屏障,北方咽喉?山西之重要

山西是什么?

历史上的山西

山西简历山西|永济|偏关霍州盐湖绛州|洪洞碛(qì)口三交

山西之美

山西名山

山西民歌

山西唐诗

山西蒸馍

山西文物

山西彩塑

建筑山西

|文明山西

|航拍山西

山西移民

山西秘密

|山西行政

山西公路

山西县歌

山西县景

抱愧山西

太原建筑

太原变迁

晋中县赋

晋中平遥人

大槐树移民

70年前山西

山西老照片

山西国史地位

山西历史文化之脉

山西多少县北京多少营

|山西低调

|山西交口县

山西的美

山西旅游专列

山西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山西山之西,太原不太远

山西地堡

山西人是如何走到一起来的

黄河古渡、长城六口

山西名山

太行八陉

山西品牌

千沟万壑

山西各县市之最

山西上美国的电视了

|山西10大最美古建

山西娄烦一个民族一个名县

60万米高空看山西

山西为何称三晋

三晋大地14座古都

山西一对三支援湖北抗疫

山西11市人文地图

山西地理影响了中国历史

中国历代国号,哪些与山西有关

|这很山西

山西7个九寨沟

山西这地级市被一安徽城市吓一跳

|山西古建筑排行榜应县木塔第一

山西在国史上有此高地位

从宋金词里触摸山西温度

山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区位价值

山西省命名49个省级平安县市区

于今:山西转型、开放与发展

山西地形保护中原千年稳定发展?两山一川护卫华夏文明

山西省126家免首道门票A级以上景区名单公布

春秋时期山西境内诸侯国示意图

山西灵丘为啥叫“灵丘”

|山西11地市的地名来历

山西老西走西口

游山西历史·最山西中国

永济人不吃刀削面,为什么能在京遍开山西刀削面馆

谁选的?山西地标竟然是TA

山西冷知识

坐火车:看山西!6条线路走起

山西省将新建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山西深藏着14处世界级景观

山西十大悲情故事

山西古建楼阁TOP五十(1-10)(11- 20)(21- 30)(31- 40)

|山西省、安徽省生产总值修订数据

交通运输部同意四川、山西、吉林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山西五台山,为何是天下第一灵山

新华社点赞山西省林草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水平

国家文物局公布:山西8处长城为首批“国家级”

太焦高铁山西各车站“一站一景”融地方特色文化

3D图解:山西运城

全国营商环境排名,山西位列23名

山西省政协委员建议:成立省级协调机构,加快太原晋中一体化 

1949年以来山西省行政区历史沿革(图示)

山西省、安徽省生产总值修订数据

交通运输部同意四川、山西、吉林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山西各市彩礼地图

这篇长文,把山西说透了

谜一样的山西人

山西,一个隐藏无数传奇的地方

立体看山西:表里山河,天下无双

自古兵家必争的八个山西军事要地

山西存在感有多强?

一碗面,就是山西人祖祖辈辈的生活

你没听错,天府之城在山西
古代木雕佛像,为何大多来自山西? 

山西省平遥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山西50多个地名编成顺口溜,火了!

山西祁县为什么叫祁县!

山西省行政区划沿革(1949-2020)

山西有一特殊小山村,村坡夏不长草冬不积雪,专家考察后竟发现千年地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