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虎门要塞的下横档岛炮台

汉疆唐土 方舆论坛 2023-03-16
作者:汉疆唐土
下横档岛,位于珠江干流——虎门的出海口,长约500米,宽约160米,岛屿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此岛隔水东临沙角山、威远岛;西临大角山、芦湾山;北与上横档岛相望。下横档岛的地理位置异常重要,在珠江干流由北而南通过虎门奔向穿鼻洋的中心水道上,依次有3个江中岛屿--大虎山岛、上横档岛、下横档岛;下横档岛在南,上横档岛在中,两岛相距约1000米;最北边是大虎山岛,距离下横档岛约4000米。以三岛连线为分界线,将珠江航道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的航道深而窄为主航道(宽约1300米),西部的航道浅而宽为副航道(宽约1700米)。
下横档岛地理位置
鸦片战争时期的下横档岛地理位置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清军未在下横档岛设防,恰恰被英军抓住漏洞。1841年2月25日夜,英军150人携带三门火炮乘坐“复仇神”号军舰突然登岛,并连夜修筑工事。26日早晨,英军猛轰上横档岛清军炮台和营房,英海军舰队也在上横档岛的东西水域发炮攻击该岛。当天上午,上横档岛失陷,虎门要塞的防线被拦腰斩断。关天培没有在下横档岛设防,是清军在虎门海战中失败的一个原因。战后,参加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军有言:“中国人在全力于上横档岛设防的同时,却让下横档岛在毫无炮火保护的情况下,让我们轻易夺取,这是一件怪事.中国人给了我们一个能够夺取上横档炮台的阵地,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1843年,清军在下横档岛修筑了炮台,配置火炮75门。
1856年11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下横档炮台被英军摧毁。
鸦片战争时期上横档炮台使用的国产前镗火炮
从清光绪7年(1881年)张树声任两广总督开始,到1894甲午战争爆发前的李瀚章任两广总督时为止,历任两广总督皆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建筑材料,在下横档岛上陆续构筑西式炮台,配置西式火炮。今天在上横档岛看到的9座混凝土炮台就是那一时期建造的,九座炮台均坐北朝南一字排开,炮口指向珠江口外的穿鼻洋。强大的西洋火炮威力、完善的军事防御设施,使这些炮台的军事防御力量达到了当时世界海防的先进水平。
这期间,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下横档岛当时的2号炮台、3号炮台、6号炮台、8号炮台、9号炮台已经竣工,海防体系初具规模。不过法军远东舰队没有通过虎门要塞进攻广州,而是绕道北上闽浙台。
1890年,萨承钰奉命考察下横档炮台。他在《南北洋炮台图说》中,记载了其中的6座炮台。由此可见有三座炮台是在1890年以后,即李翰章任两广总督时期修筑的。以下是分别介绍:
一号炮台的炮池遗址
一号炮台的巷道遗址
一号炮台:建筑年代在1890年以后,位于下横档岛最西边、西山脚下,炮台名字及配置火炮情况不详,今炮池已毁,巷道一条尚存;
下横档岛山下通往安疆炮台(2号炮台)、飞霆炮台(3号炮台)的交通壕
下横档岛的安疆炮台(2号炮台)、飞霆炮台(3号炮台)共用的巷道
二号炮台(安疆炮台)
二号炮台:建筑年代在光绪初年,台名“安疆炮台”。建在西山顶,形如磨盘,台内径22尺6寸,周长72尺,高6尺。有巷道直通下台巷道并直通山下。炮台配置口径9英寸的年阿姆斯特朗前膛火炮1门,炮名“安疆”,炮身重2万觔,炮身长12尺,发射药46磅。
三号炮台(飞霆炮台)
三号炮台:建筑年代在光绪初年,台名“飞霆炮台”。建在西山顶,形如磨盘,台内径22尺6寸,周长72尺,高6尺。台后有巷道与安疆炮台相通并通往山下。炮台配置口径9英寸的阿姆斯特朗火炮1门,炮名“飞霆”, 炮身重2万觔,炮身长12尺,发射药46磅。
四号炮台
四号炮台,建筑年代在1890年以后,台名及配置火炮情况不详。台内有炮子孔34个,洗炮水池4口,巷道两条。
五号炮台
五号炮台,建筑年代在1890年以后,台名及配置火炮情况不详。台内有炮子孔22个,洗炮水池3个,无拴炮铁环。
六号炮台“镇定炮台”
六号炮台:位于东山嘴,个人推测就是“镇定炮台”,建筑年代为光绪初年,炮池直径24尺,高4尺8寸。配置口径10英寸的瓦瓦斯前膛火炮1门,炮名“镇定”,炮身重2万6千觔,炮身长14尺7寸,发射药52磅。
七号炮台(广靖炮台)
七号炮台:位于东山顶,形如圆月,台名“广靖炮台”。配置德制21生克虏伯火炮1门,炮名“广靖”,炮身重16800觔,炮长12尺9寸,发射药38磅。
八号炮台“神威炮台”
八号炮台:建筑年代光绪初,位于东山腰,台名“神威炮台”,配置口径10英寸的乌里治前膛火炮1门,炮名“神威”,炮身重33000觔,炮身长14尺1寸,发射药70磅。
九号炮台
九号炮台:建筑年代光绪初,位于东山脚,形如扇面。台名“永固炮台”,配置德制21生克虏伯火炮1门,炮名“永固”,炮身重16800觔,炮身长15尺5寸,发射药36磅。
辛亥革命后,民国建立,由于华南地区的军阀内战,虎门要塞的海防大炮常被拆走,因此造成了虎门要塞防御力量的下降。
抗战前夕,下横档岛炮台9个炮位只剩下4门火炮,分别是乌里治前镗火炮一门(8号炮台)、21生克虏伯火炮一门(7号炮台)、15生克虏伯火炮两门,共4门火炮。驻守炮台军官3名,士兵63名,总兵力66人,炮台台长是周宪民上尉。
现摘录1936年《军政部拟定虎门要塞各台现有每炮编制一览表》中下横档岛炮台部分以说明要塞火炮与官兵配置比例。下横档分台火炮、兵力配置:
现摘录1936年《军政部拟定虎门要塞各台(人员)编制表》部分以为比较。下横档分台总兵力配置: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在抗击日本鬼子的侵略战争中,上横档岛炮台这些光绪年间配置的火炮仍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遭到了日寇的野蛮轰炸。1938年10月21日,从大亚湾登陆的日军侵占了广州。虎门要塞腹背受敌,23日炮台弃守。日寇在占领上横档炮台期间,将炮台部分火炮运走。曾有一幅哨兵站岗的照片,拍摄地址就是下横档岛的8号炮台(神威炮台)。
日军占领下横档炮台
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下横档岛8号炮台(神威炮台)站岗
现在的下横档岛8号炮台(神威炮台)遗址
被日军炸毁的下横档炮台官厅遗址
1958年,大跃进期间,上横档岛各炮台的残存火炮、火炮导轨、栓炮铁环被周边百姓撬走熔化。
1970年代,抗战时期的下横档炮台台长周宪民上尉,死于大陆的劳改。
现在的下横档岛9座炮台中,1号炮台损毁严重;其它炮台因为维修时乱来,有些与原来的炮台数据不符。各炮台炮已无存,炮台门楼、围墙、官厅、弹药库,水井、营房只存残迹。 
备注:本文参考资料有《鸦片战争与林则徐史料选译》、萨承钰著《南北洋炮台图说》、《广州文史》等。


扩展阅读:
汕尾市乌坎海防史 | 广东省汕尾市甲子港沿海古炮台 | 广东省汕尾市浅澳炮台 | 广东省汕尾市遮浪炮台 | 广东省汕尾市长沙炮台、鲘门炮台 |
广东省惠州市大星山炮台 | 广东省惠州市三门岛沱泞山炮台 |
广东省深圳市赤湾烟墩和赤湾炮台 |

虎门寨城的地址变迁 | 虎门要塞之沙角炮台(上)(下) | 虎门要塞的大角炮台 | 虎门要塞的蒲州炮台 | 虎门要塞的大虎山炮台 | 虎门要塞的巩固炮台 | 虎门要塞的蕉门炮台、新涌炮台、三门口炮台 |

伶仃洋中琪澳岛,白石炮台退毒枭 | 百年沧桑拉塔石,见证珠澳近代史 | 珠海东澳岛的海洋文化遗址 |
珠江口海防要地——上下川岛 |

打造区划地理旗舰公众号,感谢各位支持,请点个在看或者「分享给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