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华从何家村开始:无极斋分享国博展金银篇
大唐风华从何家村开始
无极斋分享国博展金银篇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爱好收藏,对古代武备、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猎。博涉而深究,视野开阔,颇有心得,乐艺会特开设专栏《无极游》,陆续刊登各系列藏品展品,与各位同好分享。本篇是古欢斋主韩回之带大家欣赏国博“大唐风华展”。
展览由六部分组成,分别为“文武安天下”“皇室的珍宝”“长安多丽人”“骑猎散歌尘”“大唐异乡客”“学理共归真”。何家村窖藏和法门寺地宫的部分金银器是“皇室的珍宝”部分的重要展品。
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金银器
1970年10月发掘的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发现的十分偶然。当时一单位的基建施工人员在挖地基时,突然发现了一个陶瓮和一个提梁银罐,里面装满了金银宝物,他们立即将这一发现报告原陕西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文物工作者迅速赶至现场,接收了这批珍宝,并对周围展开钻探调查, 10月11日探铲下传来了清脆的金属声,随后第二瓮珍宝也出土了。两瓮一罐共计收纳金银器、宝玉珍饰、贵重药物、中外钱币等文物共计1000多件。
这次考古发现以出土文物数量众多、种类繁复、工艺精美、保存完好著称于世,也是二十世纪隋唐考古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这批珍贵文物蕴含信息十分丰富,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风俗、技艺等多角度、多层面地揭示了大唐的时代生活。这批宝物的主人是谁?因何埋藏于地下,至今还是学术界探讨研究的问题。
鎏金蔓草鸳鸯纹银羽觞
唐代 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高3.2厘米,长径10.6厘米,短径7.7厘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羽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亦称其为“耳杯”。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代。唐代羽觞主要仿自汉代漆器,唐以后罕见羽觞。这件羽觞在工艺上采用鎏金錾花的方法制成,花纹装饰自然、流畅、活泼。器底的花层较多,内壁的折枝花枝蔓流畅,花繁叶茂,并与花鸟纹有机结合在一起。此件羽觞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为国家一级文物。
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
双狮纹银碗
“丹砂”通常被人们称为“朱砂”、“真朱”、“贡砂”,为天然的辰砂矿石,是唐代炼丹的常用药物,丹家认为将炼丹原料盛放于金银器皿中,会沾染金银之气,能巩固和提高药效,因此何家村出土的丹砂均盛放于有墨书标记的银盒内。唐代质量上乘的丹砂是很难得到的。而何家村出土丹砂不仅质量好,而且数量多,总重达两百余两。
何家村窖藏出土伎乐纹八棱金杯
伎乐纹八棱金杯
唐代,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高6.4厘米,口径7.2厘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伎乐纹八棱金杯具有明显的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风格。杯为八棱形,八条棱分隔出的每一面上都有一位高浮雕的胡人舞伎形象,他们都身着短衣,宽裤曳地,头戴卷檐尖帽或瓦棱帽,他们手中持有拍板、小铙、洞箫、曲颈琵琶等中外乐器,诸乐器隋唐时期属西凉、龟兹、高丽乐器种类,而乐伎的服饰和发式则具有当时粟特特色。有的还正在翩翩起舞。杯柄和杯底、八棱都作联珠纹,这也是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的典型做法。杯柄上还装饰一对相背的侧面胡人形象。
其他来源之大唐金银器
标识为“(唐)鎏金铜天王像” 的铜鎏金造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乐艺会延伸阅读
缥缃流彩—中国古代书籍装潢艺术馆藏精品文献展上篇:无极斋分享
无极游:中国丝绸博物馆《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
张镝的饕餮古代艺术精彩亮相:2018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
计晖:《天国的宝物---十九世纪法国纯银鎏金珐琅镶宝圣体光》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